心態決定境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長期觀察人,內觀自己,發現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一個人的世界。如果你是一個自私的心態,你的世界將會充滿挫折,因為你要去對抗外面的世界來取得自己的利益,你會有求不得的苦。如果你是大我的心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只取自己該得的,沒有貪得無厭的心態,你的世界將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挫折。
小我其實就是此生的功課,每個人生下來都帶了一些習氣,當我們跟外界接觸之後,這些習氣開始跟外面的世界互動,一定會有磨擦,如果內心的小我依然頑固,痛苦就被觸發了,小我開始抱怨外在的世界,看人不順眼,看事不順眼,心中哪裡痛就更加的保護那個痛點,越活越扭曲,越活越固執,無法處理就一直擺著,內心的垃圾堆一堆,三不五時就會情緒爆發,是不是這樣。
如果我們把心中的小我擺在第一位,生活將處處有磨擦,自尊心是一個陷阱,只要有人給你難看,幾乎一定全力反擊,看似理所當然,其實掉入陷阱,這是小我的最大弱點,太多的遺憾都是被這個陷阱害的。
自尊心不重要嗎? 哈哈,我選擇先尊重別人,別人對你的尊重才是最珍貴的,自己尊敬自己只是自爽而已,不是嗎?
所以如果我們的心境是自私自尊的,很容易去觸發內心的情緒,給自己找麻煩。反之,我們可以避開頑固的小我,輕鬆很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7會員
154內容數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存乎一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有一天翹班去打高爾夫球,結果打了個一桿進洞,他高興極了,可是因為是翹班,不能和同事家人分享,頓時這個一桿進洞沒有意義了,沒有人可以分享比較,哈哈,真的悲劇啊!  小我是活在二元世界的,自己會去訂標準,然後活在那個標準裡,喜怒哀樂都圍繞在自己的標準,如果失去了比較的目標,頓時失去
7年前吧! 我對這3個字有了較深入的領悟,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再次回想起來,真善美,真的是人生的引導。  真, 對自己真實,不要躲躲藏藏,自己騙自己,不敢承認自己的缺失,真,才能活出自己,一個真實的我,一個真實的自己。  善, 是對大我的關懷, 不自私,善就是成就大我的情操。  美, 這是純靈魂的感
晚上去馬偕醫院回診,我坐在椅子上看著人群在大廳走來走去,每個身體都住著一個靈魂,眾生百態,這眾生的劇場到底在上演什麼戲碼?有人講話很大聲,抱怨東抱怨西的,有人細心的照顧身邊的親人顯得很平穩,突然一個靈感打了進來,眾生百態都是內心的反射,每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脾氣,似乎都是內心的反射,一個愛發脾氣的
人生的路常常跌跌撞撞,做了自己覺得很笨的事,是我自己要笨的嗎?當時每一個念頭升起,做了後來我覺得笨的事情,覺得沮喪,為什麼我這麼笨,為什麼別人就可以做好?為什麼自己總是做不到?   問題是,是誰笨?我要起什麼念頭,讓我去做什麼事,是我可以決定的嗎?是我個人獨立的主宰我的念頭嗎?我要為我的笨負責嗎?
人都活在情緒中,被情緒中,要如何分辨正負情緒?我有一些觀察心得。  如果一個情緒出現,你覺得有負擔,就說是負面情緒吧,為什麼?因為心裡有負擔,需要處理,不處理不會消失,會一直重複出現,很明顯你已經被控管了,趕快處理吧,不要一直滾下去。  如果一個情緒對你完全沒負擔,比如說是快樂開心,你很喜歡啊,根
牛頓說,大自然中沒有顏色,是人類的腦賦予了色彩。又是一個悟點。  人的腦,把不同的光波看成顏色,而且是每個人的腦都有一樣的功能,(色盲除外)。光,本來沒有顏色,是人的腦把不同的波長的光定義出顏色,這就是人的視覺。其他五官也一樣,是人的腦定義了五官感覺,本來沒有,是人腦創造出來的。那人腦是誰創造的呢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有一天翹班去打高爾夫球,結果打了個一桿進洞,他高興極了,可是因為是翹班,不能和同事家人分享,頓時這個一桿進洞沒有意義了,沒有人可以分享比較,哈哈,真的悲劇啊!  小我是活在二元世界的,自己會去訂標準,然後活在那個標準裡,喜怒哀樂都圍繞在自己的標準,如果失去了比較的目標,頓時失去
7年前吧! 我對這3個字有了較深入的領悟,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再次回想起來,真善美,真的是人生的引導。  真, 對自己真實,不要躲躲藏藏,自己騙自己,不敢承認自己的缺失,真,才能活出自己,一個真實的我,一個真實的自己。  善, 是對大我的關懷, 不自私,善就是成就大我的情操。  美, 這是純靈魂的感
晚上去馬偕醫院回診,我坐在椅子上看著人群在大廳走來走去,每個身體都住著一個靈魂,眾生百態,這眾生的劇場到底在上演什麼戲碼?有人講話很大聲,抱怨東抱怨西的,有人細心的照顧身邊的親人顯得很平穩,突然一個靈感打了進來,眾生百態都是內心的反射,每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脾氣,似乎都是內心的反射,一個愛發脾氣的
人生的路常常跌跌撞撞,做了自己覺得很笨的事,是我自己要笨的嗎?當時每一個念頭升起,做了後來我覺得笨的事情,覺得沮喪,為什麼我這麼笨,為什麼別人就可以做好?為什麼自己總是做不到?   問題是,是誰笨?我要起什麼念頭,讓我去做什麼事,是我可以決定的嗎?是我個人獨立的主宰我的念頭嗎?我要為我的笨負責嗎?
人都活在情緒中,被情緒中,要如何分辨正負情緒?我有一些觀察心得。  如果一個情緒出現,你覺得有負擔,就說是負面情緒吧,為什麼?因為心裡有負擔,需要處理,不處理不會消失,會一直重複出現,很明顯你已經被控管了,趕快處理吧,不要一直滾下去。  如果一個情緒對你完全沒負擔,比如說是快樂開心,你很喜歡啊,根
牛頓說,大自然中沒有顏色,是人類的腦賦予了色彩。又是一個悟點。  人的腦,把不同的光波看成顏色,而且是每個人的腦都有一樣的功能,(色盲除外)。光,本來沒有顏色,是人的腦把不同的波長的光定義出顏色,這就是人的視覺。其他五官也一樣,是人的腦定義了五官感覺,本來沒有,是人腦創造出來的。那人腦是誰創造的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修行,內心的強大是我們在這場修行中最重要的資產。修煉內心,調整心態,嘗試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看待任何事都會從容自若。我們這一輩子會遇到許多人,其中有些人會非議你,討厭你,甚至詆譭你。這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無非是因為他們羨慕嫉妒你罷了。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在長大後很難找到真正的「做自己」,隨之而來的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保護。羞辱和內心掙扎使我們想要隱藏自己,即使只是很小的不完美。有時我們感到困擾,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慾望更好的處境,這也許是策略,但是策略可以變動。進一步釐清自己的真正想法,並設置界限,是達到真實做自己的第一步。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我們平時說到自尊心,常常會聽到「他自尊心太強了,一聽到批評就會生氣」、「他這樣做,會傷害我的自尊心」,自尊心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受他人影響? 作者趙昱鯤《無行動,不幸福》在書中用簡單易懂的二維模型說明何謂自尊,以及建議我們要怎麼改善自我,從容面對外在世界的批評與回應。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修行,內心的強大是我們在這場修行中最重要的資產。修煉內心,調整心態,嘗試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看待任何事都會從容自若。我們這一輩子會遇到許多人,其中有些人會非議你,討厭你,甚至詆譭你。這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無非是因為他們羨慕嫉妒你罷了。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在長大後很難找到真正的「做自己」,隨之而來的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保護。羞辱和內心掙扎使我們想要隱藏自己,即使只是很小的不完美。有時我們感到困擾,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慾望更好的處境,這也許是策略,但是策略可以變動。進一步釐清自己的真正想法,並設置界限,是達到真實做自己的第一步。
Thumbnail
太依賴他人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學會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受傷,不要讓自己迷失。這篇文章分享了發現自己內心強大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保護和提醒。
Thumbnail
我們平時說到自尊心,常常會聽到「他自尊心太強了,一聽到批評就會生氣」、「他這樣做,會傷害我的自尊心」,自尊心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受他人影響? 作者趙昱鯤《無行動,不幸福》在書中用簡單易懂的二維模型說明何謂自尊,以及建議我們要怎麼改善自我,從容面對外在世界的批評與回應。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