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從價值標準談放下

    • 價值標準是相對的,基於定位不同,產生不同的價值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都不盡相同。
    • 價值標準是變動的,現在的價值標準可能跟以前不同,一直在變。
    • 價值標準是空性的,本來沒有,自己訂了才有,可以拿掉,又沒有了,取之在自己。
    如果一套價值標準讓你快樂,有成就感,沒問題啊,很好。
    可是如果一套價值標準讓你不快樂,甚至困在其中,是不是可以思考去修正標準,或甚至拿掉標準,價值標準是拿來好玩的,不好玩就丟掉,就是佛家說的放下。
    一個空性的,變動的,相對的,根本不絕對的價值標準,是不是可以不用那麼在乎?是不是可以不要用自己的價值標準去批評別人?

    放下標準,立地成佛。

    這是我改寫的。跟金剛經中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樣的意思,住就是標準,所有標準一概不住。也可住也可不住,喜歡住就住,不喜歡就不住,自由的心就出現了,是不是這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