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一直在理解,一些國籍早已不是中國的海外華人為何竟這麼地“愛中國”。
中國的強大,能讓他們得到好處,但這僅限於在中國有產業並且賺人民幣的人。
在馬來西亞,就我看來,即使跟中國有業務往來的商家,在馬幣疲弱之際也未必得到什麼好處。
更何況在上屆選舉前,時任首相納吉靠近中國,是為了鞏固經濟的穩定性(說白了就是要大家對醜聞纏身的他有信心),同時爭取華裔選票(它真的會帶給一些華人安全感)。因此,在選舉的時候,貪錢的納吉與有錢的中國也被反對派擺在一起,質疑他們是否會拖累馬來西亞的利益。
選後納吉倒台,本以為就此可以打開一些空間(當然很天真),至少在建立新馬來西亞時,認真面對“族群”的籓籬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但新任政權並不是那麼地穩固,他們需要在下屆選舉前掙得足夠的馬來選票。這從教育部的種種應對方式就可以看到,即便是新政府,這個國家的未來方向並沒有改變:馬來西亞還是一個以馬來利益為先的多元文化社會。因此,毫無意外地,統考未被承認、教育部長的扶弱主義言論掀起爭議、爪夷文課題輕易地就刺激了各界神經,等等。
於是,華裔對馬來西亞的政治熱情又開始有點偏移。捍衛中國的強大、討厭台獨、討厭港獨,與其說是可以就此保有自己的利益,倒不如說那是一個在國內缺乏政治優勢的族群,為了能夠繼續證明自己的生存價值,而不停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一種方式。
而最極端的方式就是證明自己的血統優越,因而需要證明中國的強大。
所以馬華公會在2012年打出來“要穩定,不要亂”的口號,實實在在說出了華裔社群的心事。事實也證明了這個口號在2015年選舉時戰勝了“烏巴”(Ubah,馬來文裡“改變”的意思),如果不是在金融風暴後讓馬來西亞經濟急速復甦的敦馬哈迪願意站到了另一邊,恐怕“改變”終究還是句空話。
(馬華公會的要穩定,不要亂。還好他們敗選了,哈。)
只是以為五千年文化能代表什麼的可憐人
換句話說,不願老老實實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人,不一定只想當上等人。他們可能只是面對一些局限,比如因為政治風向不定而導致教育體系四分五裂——孩童在學習階段是無法自行選擇自己的學校的,父母的認知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我就是被自己父親送到母校唸書,一路被期許唸到華文高中畢業的小孩。大學時修讀中文系,父母本以為我畢業後可以當個華文老師——因為那是華裔女性能夠取得穩定薪資,進而可以順利成家立業、相夫教子的工作。可惜我的志向更遠,而我的痛苦就在之後產生:畢業後的我如果無法自信地在本地華文圈以外的地方工作,我可能就要當一輩子的華團秘書或記者,領著微薄的薪資當犬儒。
(《當今大馬》:国民融合不再?新世代如何在种族泡泡成长。來看看教育如何影響族群團結。)
(80年代民權運動的領導組織,如今與反送中運動撇清關係。)
當然還有其他的例子,即使父母有能力讓他們站在世界的巔峰,回國也可能沒有效力的地方。因為族群政治與官僚體系緊緊捆綁在一起。在沒有地方議會選舉的國度,能夠具體從根本改變這個社會的方式,很少。
勇敢撐著的人並不是沒有。但不能堅持下去的原因如果是為了不餓死,我不覺得我有資格貶低他們。
參政並掌握權力或許是重燃希望的辦法。只不過是這個國家多數的政治人物,也都不是有方向在做改革的人。
所以,只有錢才是最實在的。不是嗎。至少在碰到困難的時候,它會給你一些談判的籌碼。
當初逃離中國的時候,也就是為了生存、為了錢。也難怪愛錢的形象幾乎成為離散華人的標誌。
是啊,這些人從來沒變過。他們脫離中國也太久了,有的甚至一輩子都沒辦法踏上“祖國”的國土,但是如果不把所有的人都攪和在大中華圈裡,權當他們就只些看不清事情真相、把警察與反送中都看成鐵板兩塊、在擺盪的政治中想把握一線生存機會、自以為五千年文化傳統能代表什麼的可憐人。其實也沒那麼可惡不是嗎。
在資訊來源混亂、假消息滿天飛,並且可能將善意的運動引導至錯誤方向,與其罵這些只想吃口飯的人,我們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看到這個其實有點毛骨悚然。畢竟馬來西亞的華文報章不太有分析性,一些國際新聞都是照抄別的媒體,所以連發生在本地的大新聞,像MH370之類的,我們完全無法招架。也因為沒有什麼分析能力,所以真假新聞難以判定,人云亦云,偏偏又學會了什麼衝點擊率還去下什麼聳動標題模式,造就了現在國內對反送中亂七八糟的報導方式。甚至因為亂抄,連不該抄的東西可能也抄了,最後連人家的戰場也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