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案例小教室]制服的費用誰負擔?老闆還是員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看完覺得有幫助的話,歡迎贊助或訂閱~或者到FB為【職場案例小教室】點個讚或追蹤一下(將陸續調整為同步)!
分析點
公司強制員工要穿制服,並且規定彼此負擔比例是不可行的。這部分涉及公司對外形象(企業經營目的)、工作安全等等,要由公司「全額」負擔。
常見處理方式
  1. 幾年前曾待過銀行業,他們的規定是制服要由公司統一發放,並且員工要負擔一定費用,現在有許多公司仍然跟員工這樣約定,但其實「是不可行的」。雖然勞動基準法本身沒有直寫,但是在勞動部的解釋上面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公司帶有經營目的或工作安全等等,要求員工穿制服時,應該要由公司全額支付。」
  2. 有些公司會直接叫員工繳交保證金,當作是衣服的押金,這個部分原則上可以施行,由勞資雙方同意這樣的約定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約定無關係的附帶條件」,例如另外要求要如果服務未滿3年則依比例扣30%。也就是說,衣服的押金就是衣服的押金,歸還時缺件再討論賠償的金額或比例,當然也可以在一開始就寫好制服的相關價格,只是這部分仍然要回歸「誠信」,價值多少便是多少。
  3. 制服的存在常常是被忽視的一環,特別是在員工的部分,都認為既然公司這樣要求了,那我們就遵行吧,但是有時候我們還是要釐清到底什麼是我們的義務,否則只會造成自己權益的損失喔。
相關法令
  1. 勞動基準法第26條規定:「雇主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
  2. 民法247條之1規定:「依照當事人一方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訂定之契約,為左列各款之約定,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約定無效:一、免除或減輕預定契約條款之當事人之責任者。二、加重他方當事人之責任者。三、使他方當事人拋棄權利或限制其行使權利者。四、其他於他方當事人有重大不利益者。」
  3. 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82年06月30日台勞動2字第34335號函釋:「……另制服係雇主為事業經營之目的,強制勞工於提供勞務之場所或提供勞務之當時所為必要之行為,其或為工作安全之目的,或為勞動紀律之需要,其費用應為勞務成本或職工福利之一部分,要求勞工負擔或分擔成本,顯不妥當。」
  4. 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89年10月16日(89)台勞資二字第0043550號函:「一、雇主如於勞工到職時,自勞工所得之薪資中直接扣繳約定於勞動契約中之違約保證金,已明顯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6條之規定,該約定應屬無效。二、該保證金如非自勞工工資中預扣,而係由勞工另行繳納,尚非勞動基準法第26條禁止之行為,惟該項保證勞工服務忠誠或服務年限之做法,對勞工甚為不利,顯有失公平,民法第247條之1之規定,可資參據,另制服係雇主為事業經營之目的,強制勞工於提供勞務之場所或提供勞務之當時所為必要之行為,其或為工作安全之目的,或為勞動紀律之需要,其費用應為勞務成本或職工福利之一部分,要求勞工負擔或分擔成本,顯不妥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特別休假溢休,公司可以請員工改為事假嗎? 1.特別休假計算區間的調整,建議回歸到員工的到職日做全盤性的總核算。 2.系統尚未更新導致員工有特別休假溢休的問題,原則上不可以請員工直接改為事假,只能夠過協商的方式處理。
留職停薪的幾種類別 1.法定的留職停薪之外,公司可以與員工約定「其他的」留職停薪。 2.目前法定的留職停薪大約有育嬰留職停薪、因病留職停薪、兵役留職停薪等部分。
薪資多給(溢發)怎麼辦? 1.公司在發薪水的時候多給,多給的工資並不屬於勞務所得,不可以直接從薪水扣回。 2.法律規範的內容有時候跟我們生活上是有落差的。
與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可以嗎?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嗎? 1.員工休很多天特別休假,公司可以基於「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跟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 2.特別休假是不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
加班換補休,離職時沒有休完怎麼辦? 1. 加班時數換補休,但來不及休完時,應依原來加班時數換算回工資結算。 2.換算回加班時數時,應確認加班當時是落在哪個加班費費率。
特別休假溢休,公司可以請員工改為事假嗎? 1.特別休假計算區間的調整,建議回歸到員工的到職日做全盤性的總核算。 2.系統尚未更新導致員工有特別休假溢休的問題,原則上不可以請員工直接改為事假,只能夠過協商的方式處理。
留職停薪的幾種類別 1.法定的留職停薪之外,公司可以與員工約定「其他的」留職停薪。 2.目前法定的留職停薪大約有育嬰留職停薪、因病留職停薪、兵役留職停薪等部分。
薪資多給(溢發)怎麼辦? 1.公司在發薪水的時候多給,多給的工資並不屬於勞務所得,不可以直接從薪水扣回。 2.法律規範的內容有時候跟我們生活上是有落差的。
與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可以嗎?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嗎? 1.員工休很多天特別休假,公司可以基於「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跟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 2.特別休假是不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
加班換補休,離職時沒有休完怎麼辦? 1. 加班時數換補休,但來不及休完時,應依原來加班時數換算回工資結算。 2.換算回加班時數時,應確認加班當時是落在哪個加班費費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向大家討論,關於「得否預扣工資 ,作為賠償、違約的費用?」,如果勞動契約上約定,當員工行為致生公司損害、或違反業務特約時,雇主即可以預先扣除工資,以作為抵償之用,這樣的契約約定「是合法的嗎」?而如果勞工真的簽了這樣的契約,又「應該怎麼辦」呢?...詳文請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Thumbnail
基法第29條及公司法第235條之1僅規定公司於章程明定,用於分派員工酬勞之獲利狀況之一定定額或比例,以及公司如有盈餘,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予獎金或分配紅利。 至於如有盈餘時,如何核發給個別員工,法無明文,雇主自得考量企業經營治理之需、獎勵之目的、員工之表現,以及薪酬之公平合理性等因素,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A為某飯店的服務生,在端熱湯的時候遭奔跑的小孩顧客衝撞,熱湯因此撒在A身上,導致A受有嚴重燒傷住院接受治療。A是否可以飯店支付醫療費用?住院期間是否仍有薪資? 本篇文章要說明什麼是職業災害,以及雇主的補償義務,與為什麼我建議雇主應幫勞工投保職業災害保險。
Thumbnail
「高薪低報」是調解實務中常見爭議,仍要提醒「投保是雇主義務,不是勞工權利」此一概念,如果雇主未依法以正確的投保級距投保,無論原因為何,雇主都負有損害賠償責任,且勞工如果不幸遭遇職業災害時,雇主所受到的保護(可主張抵充)的數額也會減少,因此並不是節省成本的正確方式;不過也要提一下,針對高薪低報的損害賠
Thumbnail
調解時常常發生此類爭議,而勞工訴求往往是要求雇主應發給「資遣費」。然而,勞工此項訴求(資遣費)的立論基礎並不充分,實際上勞工應主張的「工資差額」而非「資遣費」才對喔,此爭議其實並不困難也不難解,核心概念只有兩個-「終止契約要件」與「勞工離職的權利」 本爭議的解法並不困難,重點在於「資遣」事實是否存在
Thumbnail
勞資雙方未避免計算假日工作及平日延長工時工資之繁雜,與所屬員工議定假日工作及平日延時工資加給之計算方式,且未低於基本工資,於法是否可行? 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第21條第1項》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1項》 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向大家討論,關於「得否預扣工資 ,作為賠償、違約的費用?」,如果勞動契約上約定,當員工行為致生公司損害、或違反業務特約時,雇主即可以預先扣除工資,以作為抵償之用,這樣的契約約定「是合法的嗎」?而如果勞工真的簽了這樣的契約,又「應該怎麼辦」呢?...詳文請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Thumbnail
基法第29條及公司法第235條之1僅規定公司於章程明定,用於分派員工酬勞之獲利狀況之一定定額或比例,以及公司如有盈餘,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予獎金或分配紅利。 至於如有盈餘時,如何核發給個別員工,法無明文,雇主自得考量企業經營治理之需、獎勵之目的、員工之表現,以及薪酬之公平合理性等因素,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A為某飯店的服務生,在端熱湯的時候遭奔跑的小孩顧客衝撞,熱湯因此撒在A身上,導致A受有嚴重燒傷住院接受治療。A是否可以飯店支付醫療費用?住院期間是否仍有薪資? 本篇文章要說明什麼是職業災害,以及雇主的補償義務,與為什麼我建議雇主應幫勞工投保職業災害保險。
Thumbnail
「高薪低報」是調解實務中常見爭議,仍要提醒「投保是雇主義務,不是勞工權利」此一概念,如果雇主未依法以正確的投保級距投保,無論原因為何,雇主都負有損害賠償責任,且勞工如果不幸遭遇職業災害時,雇主所受到的保護(可主張抵充)的數額也會減少,因此並不是節省成本的正確方式;不過也要提一下,針對高薪低報的損害賠
Thumbnail
調解時常常發生此類爭議,而勞工訴求往往是要求雇主應發給「資遣費」。然而,勞工此項訴求(資遣費)的立論基礎並不充分,實際上勞工應主張的「工資差額」而非「資遣費」才對喔,此爭議其實並不困難也不難解,核心概念只有兩個-「終止契約要件」與「勞工離職的權利」 本爭議的解法並不困難,重點在於「資遣」事實是否存在
Thumbnail
勞資雙方未避免計算假日工作及平日延長工時工資之繁雜,與所屬員工議定假日工作及平日延時工資加給之計算方式,且未低於基本工資,於法是否可行? 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第21條第1項》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1項》 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