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習勞動法-職業災害工資補償與抵充的一些小概念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當職業災害發生時,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應負「工資、醫療、失能與死亡」等4種補償責任,這部分補償對於許多事業單位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不過,同條但書也有明文規範「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簡單說只要是僱主負責保費的保險,都能作為補償抵充之用而可大幅度降低雇主成本因此還是要說「請務必要記得投保,不要因小失大!」

一、職業災害補償責任-無過失責任主義

職業災害的認定與補償責任皆採取「無過失責任主義」,即不管雇主於事故中是否存有故意、過失,都不影響「職業災害的認定」與「補償責任」(若有故意、過失,則需負擔「賠償」責任),具體說明可以看以下判決:

  • 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958 號民事判決:

「其宗旨(編按:職業災害補償制度)非在對違反義務、具有故意過失之雇主加以制裁或課以責任,而係維護勞動者及其家屬之生存權,並保存或重建個人及社會之勞動力,是以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特質係採無過失責任主義雇主不問主觀上有無故意或過失,受僱人縱使與有過失亦不減損其應有之權利

換句話說,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是雇主基於勞動契約所附隨的照顧義務,而不是損害賠償的性質,因此不會產生民法第217條「與有過失(過失相抵)」的狀況,這是經過法院討論後,得出的共通見解:

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第四次民事庭會議紀錄

  • 討論事項:

貳、台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八十八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第十三號提案

  • 法律問題:

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之職業災害補償,於勞工與有過失時,雇主可否主張民法第二百十七條過失相抵

  • 甲說(否定說):

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之補償規定,係為保障勞工、加強勞、雇關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之特別規定,非損害賠償。同法第六十一條尚且規定該受領補償之權利不得抵銷,應無民法第二百十七條過失相抵之適用。(八十二年度台上字第一四七二號判決參照)

  • 乙說(肯定說):

職業災害補償,基本上亦為損害賠償之一種,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 條之規定,對於雇主雖採無過失責任主義,惟民法第二百十三條至第二百十八條所定之損害賠償法則,其中第二百十七條規定之過失相抵,旨在促使被害人注意履行其應盡義務,以避免或減少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職業災害補償既為損害賠償之一種,自仍有民法第二百十七條之適用。(八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三三號判決參照)

  • 決議:採甲說

因此,即使雇主已盡善盡美、勉力完備各種防護管理措施與設備,但仍因勞工個人操錯疏失而導致職業災害發生時,雇主依然需要依法進行補償;看到這,或許會有雇主表示:「既然都需要補償,為甚麼還要花錢完備防護管理措施與設備?」

理由無他,如果沒有依法完備相關防護管理措施與設備,屆時就不是職業災害的補償責任,而是需要負擔民事上損害賠償責任,兩者負擔的內容與成本,並不能相提並論

二、職業災害的「抵充」方式

由於職業災害補償的負擔甚鉅,且對於雇主而言可能是「無妄之災(例如:公司並無故意或過失)」,因此將補償責任完全交由雇主負擔也不太公允;因此,雇主可以透過職業災害保險(以前包在勞保中)、商業保險來進行成本分擔,法規範如下:

  • 勞動基準法第59條:

「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列規定予以補償。但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

  •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90條:

「遭遇職業傷病之被保險人於請領本法保險給付前,雇主已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給與職業災害補償者,於被保險人請領保險給付後,得就同條規定之抵充金額請求其返還。」

簡單說,由雇主負擔保費的保險給付,雇主都能主張作為職業災害的抵充,以減少職業災害補償的成本與風險。還是要提醒,職業災害保險的保險費極低,千萬不要為了省那一點成本,而使自己處於高風險之中。

雖然法規文字很簡單,但實務運作上卻時常有爭議,以下就先對「抵充」的一些常見錯誤進行說明與討論:

(一)雇主先進行補償,事後才能主張抵充

「雇主有替勞工投保,所以補償由保險支付就好,雇主不需要支付補償費用」?

先說,這並不是正確的概念,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則函釋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8年04月08日勞動3字第0980067497號函:

「基上,雇主因勞工遭遇職業災害而致醫療期間不能工作時,應依勞動基準法第59條第2款規定予以工資補償,並依同法施行細則第30條所定發給工資之日『全額給與』,惟如同一事故『已領取』勞保給付或依其他法令由雇主支付費用所得之保險給付時,雇主『始得主張抵充』。」

函釋寫得很清楚了,工資補償至遲於每月發薪日發給,且補償應為「全額給與」;沒錯,雇主負擔保費的保險確實可以抵充職災補償,但只有在勞工「已領取」時,雇主「始得主張抵充」。

  • 正確:雇主先支付全額補償,勞工「確『已』領到保險給付『後』」,才主張抵充
  • 錯誤:勞工「確定『能』領到保險給付時」,雇主就先主張抵充,不發給全額補償

「確定已領」與「確定可領」,二者顯然是不同的概念,只要勞工還沒把保險給付拿到手上,雇主就不能先主張抵充。

此外,職業災害補償應該在「原約定發薪日」全額發給勞工,而實務中保險給付多需繁複的認定作業,大多不能趕在約定發薪日前完成,因此由雇主先支付全額補償,嗣後再由勞工返還抵充數額,才是常理。

  •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30條:

「雇主依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補償勞工之工資,應於發給工資之日給與。」

(二)雇主可以主張的抵充數額,以雇主發給之補償數額為上限

保險給付>原領工資補償,溢出部分歸誰、雇主可主張應全額返還保險給付數額嗎?

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抵充權」立法的目的,是以減免雇主法定的補償責任為目標,以避免對於雇主產生過重的負擔。

重點:職災抵充的目的是降低雇主負擔

既然職災抵充目的已確認是-降低雇主的負擔,那麼可以抵充的額度與範圍,自然也應該是「雇主的負擔」;換句話說,若以勞工為保險人之保險,其給付數額大於雇主應給付的原領工資補償數額,溢出部分與雇主沒有關係而是應由勞工收下(勞工乃保險受益人,由勞工收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總不會勞工發生職業災害,雇主還倒賺一波吧。

看到這邊,可能有人突然驚覺「為甚麼保險給付會多於元領工資補償」,這個小小疑問可以從「投保薪資級距」與以下法規範得到答案:

  •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42條第2項:

「前項傷病給付,前二個月按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發給,第三個月起按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百分之七十發給,每半個月給付一次,最長以二年為限。」

職業災害保險的傷病給付,前二個月是以平均月投保薪資為核給單位,而目前職業災害的投保薪資分為23級:

  1. 最低為27,470元(薪資:27470元以下)
  2. 最高為72,800元(薪資:69,801元以上)

如果雇主有依法進行投保,且勞工薪資未超過投保級距上限(72,800元)的前提下,勞工每月的投保薪資即可能略高於每月工資,例如第14級:

  1. 月薪總額:45,801元至48,200元之間
  2. 投保薪資:48,200元
  3. 若勞工月薪46,000元,其投保金額將會是48,200元(投保金額高於月薪總額)

假設勞工於職業災害發前一個月,並沒有加班、發給工資性質的獎金...等狀況,則勞工的原領工資補償數額即為46,000元(補充:職業災害工資補償≠工資照給),但保險給付是以48,200元計算,因此第二個月保險給付顯然會高於應補償金額(第一個月前4日非保險範圍)。

  •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42條第1項:

「被保險人遭遇職業傷病不能工作,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日起算第四日起,得請領傷病給付

除外,若雇主另外有投保團體保險,在團保與職災保險雙重保護之下,保險金額更是容易超過勞工原領工資補償。

(三)公司提供的商業(團保)保險,能否作為抵充?

「公司團保是福利,因此不能作為抵充」這樣的說法在過去還滿常聽到的,但理論依據在哪,不知道?我個人認為只是部分不肖保險業務員的話術而已。

勞動基準法第59條已經明文「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團體保險固然不是雇主依其他法律規範所為之保險,但僅因「不是依其他法律投保」,就會影響雇主抵充權的行使嗎?先來看看以下函釋: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4年5月6日(84)台勞動三字第111182號函:

「雇主為職業災害補償責任而為勞工投保商業保險並由雇主負擔保險費者,所領之保險給付,自得抵充雇主依勞動基準法所定職業災害補償費。」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7年5月7日(87)台勞動三字第017676號函:

雇主負擔保險費為勞工投保商業保險者,勞工所領之保險給付,雇主得用以抵充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各款所定雇主應負擔之職業災害補償費用,惟不足之部分雇主仍應補足。」

函釋意旨相當明確,只要是雇主負擔費用的保險皆可作為抵充之用,而司法實務也是採相同見解,如下:

  •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95年度台上字第854號:

「是以雇主為勞工投保商業保險,確保其賠償資力,並以保障勞工獲得相當程度之賠償或補償為目的,應可由雇主主張類推適用該條規定予以抵充,始得謂與立法目的相合。附此敘明。」

從上述的函釋與判決中,團保險能否作為抵充之用,顯然不需要有更多的論證,答案只有一個-「當然可以」

當然,有人會表示上述判決與說明並未提到「團保是福利」,因此並不能證明甚麼,所言甚是...所以我找來了以下判決,:

  •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109 年度重訴字第 41 號民事判決:

原告則以該保險金屬於員工在職福利, 乃待遇之一部份,不應抵銷之,惟參酌最高法院95年度台 上字第854 號民事判決意旨(以下略)..., 應可以類推適用勞動基準法第59條之抵充規定,以避免同一事故重複受領賠償,從而上述100 萬元,裕益公司主張抵充應屬可採。

  •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勞上字第 85 號民事判決:

「團體保險理賠131,687元部分:上訴人主張此國泰人壽團保保費由其薪資繳納,且為被上訴人公司福利(以下略)...。因此,被上訴人既為國泰人壽團體保險之要保人,並支出該團體保險保費,則該團體保險之保險金,即可認為係屬被上訴人之賠償金額。」

上述判決已明示,雇主能否將團保作為抵充,應該以「費用是否由雇主負擔」為判斷,若確實由雇主負擔費用,且勞資雙方並未有特別的排除約定,那麼團保自然可以作為抵充之用。

(四)將團體保險稱為福利的正確解讀

團體保險即使被稱為福利也依然無礙雇主行使抵充權,但若勞工朋友對此又異議,人資夥伴應該如何解釋呢?

對我而言,絕不能只是丟幾則判決給勞工就算了,我認為人資工作者存在的目的是「避免、減少爭議」並「維持勞資關係」,因此還是要好好地向勞工說明,而說明的方式其實在「(二)雇主可以主張的抵充數額,以工資補償數額為上限」即有端倪,如果無法參透的話,那麼可參以下說明:

  1. 團保加職災保險的給付,很有可能大於雇主應負擔的補償數額
  2. 溢出的保險給付,是應由勞工收下

溢出的部分,解釋上自然是「福利」-勞工因雇主負擔費用的保險,而取得優於法令的保護與金錢給付當然可以將之稱為福利

順帶一提,雇主也可以考慮投保「雇主意外責任保險」,此保險的是針對雇主進行投保,協助雇主進行爭議的處理(補償、賠償、訴訟或和解...等)必要費用,因此保險給付是給雇主而非勞工,並不會有上面提到溢出的問題,但相對費率也會比一般團保貴的多、條件限制也會較多。

雖然我有學妹在賣保險,但本篇並不是業配,若有相關保險需求的話可以自行尋找各大保險公司。

三、小結

覺得文章、推論太長,字太多、懶得看、只想知道結論:

  1. 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團保、雇主責任險,有餘力也可以投)
  2. 職災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雇主與勞工有否過失都不影響補償責任與補償數額(不得主張與有過失)。
  3. 若職業災害的發生是因雇主未履行管理責任(即雇主有故意、過失),則需另外負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4. 職業災害補償,應是由雇主先進行補償,等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雇主才能主張抵充
  5. 職業災害工資補償,應於原約定發薪日發給。
  6. 雇主抵充上限,以補償金額為限制,保險給付溢出部分屬於勞工所有
  7. 雇主負擔保費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即使名目為「福利」也一樣(除非有特別約定)
  8. 團保+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雇主應補償部分,多餘部分可視為福利
  9. 補充概念:職業災害工資補償≠工資照給,公傷病假期間雇主應發給「工資補償」而非「工資」
53會員
52內容數
勞動法其實是相對平易近人的法律,沒有太多艱澀的文字。我個人深信只要花點時間累積與學習,其實一般民眾(不管你是勞工、雇主或人資)都能妥善地處理多數狀況。勞資爭議的發生確實難以避免,但只要事前將相關概念了解清楚、處理時妥適援引法律規範進行風險管理,事後大多能將爭議較完整地處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勞資手札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責任制其實是勞基法第84-1條的俗稱,而適用勞基法第84-1條並代表可以非無法無天,適用84-1條的工作者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對於工作時間、例假...等工時條件「另行約定」,但依然有相應的規範予以制衡,勞工依然有工時上限、加班費與例假的規範,而非坊間誤解的「沒有加班費」、「做完為止」。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相信你各位應該大多聽聞以下說法「勞基法很複雜,搞慘老闆」,但其實整部勞動基準法僅僅只有86條而已,所以勞基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畢竟,將86條中比較不常使用的除童工、女工、技術生、監督與檢查、罰則扣除以後,剩下的條文也沒多少條,但為甚麼許多人資還是搞不定勞動法呢?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特別休假,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建議採週年制: 1.曆年制很可能產生遲延給假的狀況 2.曆年制需要計算日數,不像週年制固定日數 3.曆年制會產生畸零時數,公司請假單位可能無法配合 4.HR工作者需要具備解釋制度的能力,且勞工需要願意接受HR的解釋 5.曆年制最終(勞工離職時),還是要回歸週年制度驗算
責任制其實是勞基法第84-1條的俗稱,而適用勞基法第84-1條並代表可以非無法無天,適用84-1條的工作者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對於工作時間、例假...等工時條件「另行約定」,但依然有相應的規範予以制衡,勞工依然有工時上限、加班費與例假的規範,而非坊間誤解的「沒有加班費」、「做完為止」。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相信你各位應該大多聽聞以下說法「勞基法很複雜,搞慘老闆」,但其實整部勞動基準法僅僅只有86條而已,所以勞基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畢竟,將86條中比較不常使用的除童工、女工、技術生、監督與檢查、罰則扣除以後,剩下的條文也沒多少條,但為甚麼許多人資還是搞不定勞動法呢?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Thumbnail
在荷蘭居連續住滿五年,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或是荷蘭公民,而其中一項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考過融入考試。而荷蘭融入考試總共有六個科目,分別是荷蘭文 A2 程度的聽力、口說、閱讀、寫作、荷蘭就業市場準備和荷蘭社會文化常識。
Thumbnail
在撰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發現網路上鮮少有人分享在韓國考取咖啡資格證的經驗,所以我就心血來潮決定記錄下這一個多月來的心路歷程,由於想要記錄的事情太多了,我會分幾篇文章來發佈。 為了節省學習費用,我在報名前申請了내일배움카드 (中文直
Thumbnail
有很多人會想要自學平面設計,不管是想要從事相關工作、興趣、協助自己工作等等,雖然網路資源越來越多,但對於剛想入門的人卻因為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入門。 這邊分享我自己詳細學習設計的經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一些幫助。
Thumbnail
目前很多系統課程,不論學習者的經歷,一律都要從零基礎的課開始報名……對我來說,學費雖然是考量之一,但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歐式花藝有許多相同的基礎概念,如果每跨一個系統都必得從零基礎課開始,且修業時間不短,這對有限的生命而言,好像有點奢侈和浪費?
Thumbnail
從零開始學習投資(一):最重要的是投資心態! 第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投資開始錢該怎麼建立好心態,那麼心理建設完了到底該怎麼入場,入場後在過程中要注意那些事情,以及要怎麼持續精進自己好讓自己在投資這條路上走的更長遠,會是本文的焦點,文中會附上經過篩選適合初學者的我自己閱讀過的書籍以及常用的網站,供各位參
Thumbnail
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George Soros 這是造成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金融巨鱷George Soros的名言,也是我鼓勵自己持續學習投資並向上的動力之一。接下來將透過我自己過往學習投資及實戰的經驗,創作一系列相關的分享,希望可以讓不論對投資有沒有經驗
Thumbnail
本教學從 網路爬蟲 至 機器學習基礎 到 TensorFlow深度學習框架。 網路爬蟲 Beautiful Soup 安裝beautifulsoup4,用來分析html資料 安裝requests套件,將html資料抓回來顯示 lxml ,用於解析和編輯 XML 和 HTML 文檔 html5lib
Thumbnail
更新日期:2021.12.13 作者:FAHAHA|翁順法 如果你是簡報初學者,不知道怎麼開始學起,這篇文章非常適合你先讀過,會幫助你掌握方向,並且省略很多摸索的時間。 我很喜歡一句話:學習(動詞)學習(名詞),再學習(動詞)。 先花心力學習如何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Thumbnail
常常聽到有人問起如果要從零開始學習AI相關技術的話,會不會很難?中間會不會真的要付出很多的代價? 為了提供也是像我一樣原本文科或商科背景的朋友,之後想要轉換跑道去學AI機器學習的建議,我想要整理並分享一下個人覺得非常有用的學習網站還有學習方法。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論,讓研究者理解這些理論在研究的應用及其意義。說明了分析型理論、解釋型理論、預測型理論、解釋與預測型理論、設計與行動型理論,以及使用理論時的考量和如何使用理論進行研究的五步驟。
Thumbnail
在荷蘭居連續住滿五年,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或是荷蘭公民,而其中一項重要的條件就是要考過融入考試。而荷蘭融入考試總共有六個科目,分別是荷蘭文 A2 程度的聽力、口說、閱讀、寫作、荷蘭就業市場準備和荷蘭社會文化常識。
Thumbnail
在撰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發現網路上鮮少有人分享在韓國考取咖啡資格證的經驗,所以我就心血來潮決定記錄下這一個多月來的心路歷程,由於想要記錄的事情太多了,我會分幾篇文章來發佈。 為了節省學習費用,我在報名前申請了내일배움카드 (中文直
Thumbnail
有很多人會想要自學平面設計,不管是想要從事相關工作、興趣、協助自己工作等等,雖然網路資源越來越多,但對於剛想入門的人卻因為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入門。 這邊分享我自己詳細學習設計的經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一些幫助。
Thumbnail
目前很多系統課程,不論學習者的經歷,一律都要從零基礎的課開始報名……對我來說,學費雖然是考量之一,但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歐式花藝有許多相同的基礎概念,如果每跨一個系統都必得從零基礎課開始,且修業時間不短,這對有限的生命而言,好像有點奢侈和浪費?
Thumbnail
從零開始學習投資(一):最重要的是投資心態! 第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投資開始錢該怎麼建立好心態,那麼心理建設完了到底該怎麼入場,入場後在過程中要注意那些事情,以及要怎麼持續精進自己好讓自己在投資這條路上走的更長遠,會是本文的焦點,文中會附上經過篩選適合初學者的我自己閱讀過的書籍以及常用的網站,供各位參
Thumbnail
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George Soros 這是造成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金融巨鱷George Soros的名言,也是我鼓勵自己持續學習投資並向上的動力之一。接下來將透過我自己過往學習投資及實戰的經驗,創作一系列相關的分享,希望可以讓不論對投資有沒有經驗
Thumbnail
本教學從 網路爬蟲 至 機器學習基礎 到 TensorFlow深度學習框架。 網路爬蟲 Beautiful Soup 安裝beautifulsoup4,用來分析html資料 安裝requests套件,將html資料抓回來顯示 lxml ,用於解析和編輯 XML 和 HTML 文檔 html5lib
Thumbnail
更新日期:2021.12.13 作者:FAHAHA|翁順法 如果你是簡報初學者,不知道怎麼開始學起,這篇文章非常適合你先讀過,會幫助你掌握方向,並且省略很多摸索的時間。 我很喜歡一句話:學習(動詞)學習(名詞),再學習(動詞)。 先花心力學習如何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Thumbnail
常常聽到有人問起如果要從零開始學習AI相關技術的話,會不會很難?中間會不會真的要付出很多的代價? 為了提供也是像我一樣原本文科或商科背景的朋友,之後想要轉換跑道去學AI機器學習的建議,我想要整理並分享一下個人覺得非常有用的學習網站還有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