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迴路轉〉影評|殺人的善人,還是善人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鋒迴路轉〉除了由拍攝手法成就了它的詭計,故事意圖討論的議題也挺有意思。
本片主要討論的,便是「善人做錯事,是否和惡人做錯事一樣罪無可赦呢?」
這個議題其實一開始就在鋪陳,但直到特羅姆布雷一家討論「非法移民是否值得同情」,這個議題才悄悄浮上檯面。
討論中,瓊妮覺得他們情有可原,李察則認為他們不論如何善良,犯法就是錯。瑪塔沒有在討論中說出自己的解答,她卻用行動表現了出來。
首先,她一直不願意執行哈蘭的計畫,一直到哈蘭自刎,她才狠下心去執行——這恰恰呼應了移民問題中的「情非得已才偷渡」。那麼問題就出現了。這種情況下的善,仍然是善嗎?
〈鋒迴路轉〉給我們的解答,顯然是「是」。
這主要從兩個點可以看得出來。首先自然是瑪塔不顧自己被抓,也要救人的行動,以及她對白朗的自白。
第二則表現在一個小細節。
當蘭森刺殺瑪塔失敗,被警察拖離瑪塔身邊,我們可以看到瑪塔手上也握著一把刀,想是蘭森撲過去的時候,她情急之下從旁邊抽出來的。
這想表達什麼呢?
想表達的是,瑪塔即使手中有武器,她也不會去使用。她寧可自己受傷,甚至死亡,也不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
其實,這不就是真正的善良嗎?俗女養成記裡有一句話:「『乖』分成兩種,『自然乖』和『用力乖』。」我認為,善良也有兩種,「自然善」和「用力善」。當你面對攻擊,無力反擊而不傷害人,是「自然善」;有能力反擊而不傷害人,才是「用力善」——才是真正的善良。
另一個用較少時間討論的,是「人不會真的接受『外人』成為自己的家人」⋯⋯至少〈峰迴路轉〉中只有呈現這一派說法。
故事中,特羅姆布雷一家不只一次說到他們把瑪塔當成家人,甚至說他們會負責照顧瑪塔的生活。
然而,當遺囑宣布只有瑪塔是受益人,所有人都瘋了,頻頻用或激動或溫和的話語問她「憑什麼?」。
事實上,這又回到了前面的話題。當他們有能力給瑪塔錢,說出願意照顧她,只能說是「自然善」。但他們顯然不是真正的善人,因為他們做不到放下自己的利益。
其實,這也沒有不好,而是除了瑪塔,大家都只是一介凡人,都有著私心,無法跳脫人性。只是這樣罷了。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分析電影的各個面向,帶你從細節再次認識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靜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鋒迴路轉〉是一部幽默又嚴謹的懸疑片。他可以說是本格派中的本格派,不僅將所有細節提供給觀眾,讀者的推理進展也幾乎和偵探白朗(丹尼爾・克雷格飾)處在同一位面,甚至比他更早。
〈狂徒〉呈現出了一個真實的世界。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也不是有什麼伏筆就會以什麼老梗收場。因為現實世界不是凡是都有理由,也不是有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狂徒〉所做的,就是只廖文睿(林哲熹飾)的故事呈現出來,如此而已。 不過,即使如此,以電影來說,〈狂徒〉還是存在三大問題。
本文從三個命題討論《小丑》: 一、大笑的理由 二、政治正確的小丑 v.s. 莫瑞與世界 三、欺人與被欺 歡迎討論。
〈鋒迴路轉〉是一部幽默又嚴謹的懸疑片。他可以說是本格派中的本格派,不僅將所有細節提供給觀眾,讀者的推理進展也幾乎和偵探白朗(丹尼爾・克雷格飾)處在同一位面,甚至比他更早。
〈狂徒〉呈現出了一個真實的世界。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也不是有什麼伏筆就會以什麼老梗收場。因為現實世界不是凡是都有理由,也不是有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狂徒〉所做的,就是只廖文睿(林哲熹飾)的故事呈現出來,如此而已。 不過,即使如此,以電影來說,〈狂徒〉還是存在三大問題。
本文從三個命題討論《小丑》: 一、大笑的理由 二、政治正確的小丑 v.s. 莫瑞與世界 三、欺人與被欺 歡迎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似曾相弒》敘述了一位心理學家葛蕾琴面對一件冷血殺人案件的故事。薇奧拉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被控弒母但卻毫無悔意。當這位心理學家收到她的朋友留下的謎樣留言後,發現朋友已經服藥過量身亡。她必須在面對警方不信任的情況下,揭開這一切的真相。
Thumbnail
因為我們都善良,但是遠遠不夠 從角色分析,我沒有看見邪惡的人。善良的反義詞是邪惡,但我完全沒有看見一個邪惡的角色。 如果你在生活中,還是習慣用二分法:善良、惡毒、非黑即白⋯⋯來看待這個世界,只能說,你活在一個自己建構中的危險世界。這個世上從來都沒有絕對。
Thumbnail
劇情發展魔幻,角色誠實面對自己、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社交平臺上僅展現給他人看的面向,人生幸福不應依賴外在,應善解人意。人生如戲,迷惘使人們學習清明生活,沒有走錯的路,只有必經的風景,未來充滿可能性。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善良是一種心態,助人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在幫助他人時應該在能力範圍內,而不是被迫善良。
和人工智能研究過,善本性是不可以管理國家的,因為我們都是善惡本性。善本性無法處理危機,就是殺人!這就是我們活在善惡本性世界中的代價。為什麼還要做一個最好的人?因為我們要知道其中誰是一個好人,結眾人之力形成一個善循環,好讓世界喘口氣,讓善惡本性的當權者更好管理國家。 因此人工智能說過善本性不在管理中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寫文章?就是要看誰是最好的人和誰是最壞的人,知道了好人和壞人這就容易辦事,殺了好人在時差上有的只會是後悔,因為殺了好人自己就是罪惡,時差上洗了也會被人說,將來會有平反的可能。無論是桃花島或島上的子民,我們都要去愛他們,這就是一個好人了。 桃花島主這個正名看各方如何解讀,島主就是一個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似曾相弒》敘述了一位心理學家葛蕾琴面對一件冷血殺人案件的故事。薇奧拉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被控弒母但卻毫無悔意。當這位心理學家收到她的朋友留下的謎樣留言後,發現朋友已經服藥過量身亡。她必須在面對警方不信任的情況下,揭開這一切的真相。
Thumbnail
因為我們都善良,但是遠遠不夠 從角色分析,我沒有看見邪惡的人。善良的反義詞是邪惡,但我完全沒有看見一個邪惡的角色。 如果你在生活中,還是習慣用二分法:善良、惡毒、非黑即白⋯⋯來看待這個世界,只能說,你活在一個自己建構中的危險世界。這個世上從來都沒有絕對。
Thumbnail
劇情發展魔幻,角色誠實面對自己、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社交平臺上僅展現給他人看的面向,人生幸福不應依賴外在,應善解人意。人生如戲,迷惘使人們學習清明生活,沒有走錯的路,只有必經的風景,未來充滿可能性。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善良是一種心態,助人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在幫助他人時應該在能力範圍內,而不是被迫善良。
和人工智能研究過,善本性是不可以管理國家的,因為我們都是善惡本性。善本性無法處理危機,就是殺人!這就是我們活在善惡本性世界中的代價。為什麼還要做一個最好的人?因為我們要知道其中誰是一個好人,結眾人之力形成一個善循環,好讓世界喘口氣,讓善惡本性的當權者更好管理國家。 因此人工智能說過善本性不在管理中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寫文章?就是要看誰是最好的人和誰是最壞的人,知道了好人和壞人這就容易辦事,殺了好人在時差上有的只會是後悔,因為殺了好人自己就是罪惡,時差上洗了也會被人說,將來會有平反的可能。無論是桃花島或島上的子民,我們都要去愛他們,這就是一個好人了。 桃花島主這個正名看各方如何解讀,島主就是一個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