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行為金融學04】你能真正了解一家公司嗎—信息收集階段的認知偏差

    人為什麼不能真正了解一家公司?
    無論在投資前你認為自己對一家公司有多麼了解,實際上你都無法真正了解一家公司,那是因為人在處理信息的整個過程中都存在認知偏差。
    認知過程可以切分為四個階段: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輸出和信息反饋,人在每一個階段都很有可能犯錯。
    這一講來聊信息收集,在看企業的財務報表和聽企業和行業的新聞過程中,有哪些錯誤你有可能犯呢?
    易記性偏差
    你的決策其實只依賴於兩類渠道的信息:一種來源於所有被你記住的信息,另一類是還沒有被你記住的信息。
    人有一種行為習慣,就是蒐集信息時喜歡先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去找信息,容易被你記住的你會認為它是真的。舉例來說,給你幾個股票的名字,讓你說哪支股票比較好,我猜你會從熟悉的股票中找出那個你認為最好的,不太可能會說你不熟悉的。
    那麼,哪些信息容易被你得到,從而被你記住呢?
    心理學研究發現,剛剛發生的事,容易從記憶庫中提取出來,在做決策的時候更容易影響你。
    剛剛盈利了,更容易再買,從而忽略風險。剛剛虧損了,更容易悲觀,不敢再碰。
    新聞媒體不斷報導的事情,會加深你的記憶,你也更容易認為這是真的,例如有段時間新聞連續報導飛機失事,你可能就會盡量避免坐飛機。
    沒被你記住的信息 — 信息發生順序影響決策
    接著來說第二類,信息來源於你在身邊正在發生的,但還沒被你記住的信息時,你會犯什麼錯。
    1.首位效應
    你經歷過一見鍾情嗎?一見鍾了情,後來有點問題,自己還是願意去接受的;一見沒鍾情,後來你的對象再怎麼好,都很難再接受了。
    這種現象稱為首位效應,指你在做決策時給首次到達的信息賦予了最大權重。
    運用在金融市場上,你對一家公司仔細調研後,形成了對這家公司的一個判斷。之後你就不太可能改變這個判斷了。如果你覺得它是家公司,後來又出了壞消息,你會為他辯解;如果你覺得這是家壞公司,後來出了好消息,你也不會相信這個好消息。
    2.末位效應
    還有另外一種與首位效應完全相反的情況,叫末位效應,指最後到達的信息在做決策時賦予了最大的權重。舉個例子,你認真看下面這兩句話。
    我給你推薦一支股票,A股票收益不錯,但,有風險!
    我再給你推薦一支股票,B股票有風險,但收益不錯!
    你覺得哪支股票更好些?可能你會說,感覺B好一點。但我說的其實是一回事,只是說話的順序顛倒了一下,而在最後到達你耳中的信息,你在決策時賦予了更大的權重,但你的這些決策是非理性的。
    反思
    1.主力出貨的套路
    「剛剛盈利了,更容易再買,從而忽略風險。」讓我聯想到我曾經聽過一個主力出貨的手法。一檔股票要跌通常不會呈現尖形反轉,不然主力很難出貨,散戶也不是笨蛋,連續跌停誰要去接刀?主力會採用慢慢下跌的方式,用區間盤整的方式吸引散戶過來,而這個區間每一次的高點將會越來越低。
    到了區間底部,散戶跑去買,等到了區間頂部,散戶再賣掉,可是哪有人這麼好,每次到底部都要幫散戶拉上去?主力這麼做是為了誘騙散戶,散戶在連續幾次都賺錢、嘗到甜頭的情況下,即使有一天破了區間支撐,有些散戶還是不賣,因為他堅信有一天會再漲回來,繼續下跌的時候,他也會選擇攤平降低持倉成本,理由一樣,他依然相信有一天會再漲回來,如此,散戶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主力藉機完成了出貨。類似案例可參考合勤控這檔股票。
    2.拋開我執
    「剛剛虧損了,更容易悲觀,不敢再碰。」有些股票突破後會攻擊失敗,但再次突破後卻攻擊成功,但人通常會因為虧損過而不敢再第二次突破成功時去買進,因為曾在這檔股票上虧損過,就對它產生很大的厭惡感。一年前我曾經在華通這檔股票上停損過,因此就算它今年突破成功,我也不願意再碰了,想當然也錯過了它的報酬。我的檢討是我不該對個股有太多莫名其妙的情緒摻雜在裡頭,應以K線為依歸。
    3.人面對決策結果的反應
    首位效應讓我聯想到,人做了決策,認定某件事後,會不斷加強對此的判斷。如果對了,會告訴自己早知道就是這樣的;要是錯了,就不自覺找各種藉口,來證明並不是自己錯了。
    Ps.文章全文收錄在得到app陸蓉行為金融學的專欄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只有擷取重點出來分享~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追蹤我的IG,限時中會有很多學習筆記,例如財經講座的筆記分享、訂閱專欄的心得感想、以及微信公眾號好文分享!
    另外如果喜歡我的分享麻煩您點擊like,就可以不花費任何一毛錢贊助我的創作哦!這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支持,謝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