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出生之後,我就決定要盡量給他多種語言的刺激,也許因為各種語言系統的差異,會讓他稍晚開口說第一句話,但是媽媽就是不希望寶寶腦袋中的語言叢因為沒接觸刺激而萎縮,當人已經有許多連結時,新的連結將更容易產生。書櫃裡的三本書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在描述腦神經發展、心智發展和讀寫教學等,是以前讀書和研究時啃讀過的書籍,結合認知理論的基本原則,在這邊選擇幾項有意義的教學方向並總結腦神經科普,一邊作為我和寶寶之間成長的紀錄,同時也分享給其他無論是自學或辦自學、重視教育的家長。本文不探究研究面向上關於相關係數與歸因(因果倒置的可能性)和結論,僅就一個週末自學的母親角度,嘗試給予寶寶快樂與投入的安全依附學習經驗。
在我的觀察中,寶寶目前七個月,從嫩嬰變成老嬰,在閱讀繪本上有明顯的專注度與興趣提升,他對於我手中的可操作式繪本充滿興趣 (當然也有啃咬的興趣),我在講故事描述畫面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他也享受其中,真是好險阿,不然六個月前念繪本給他聽的樣子我還有一點擔心這個寶寶不愛讀書呢! 大家都知道閱讀繪本和故事書對於學齡前嬰幼兒的重要性了,但是其實有很多家長不知道怎樣和孩子之間用豐富饒富趣味的討論來吸引他們。對於嫩嬰,可以多搭配聲響(詞) ,比較可以吸引他們 (覺得有趣或好笑);變成老嬰之後,認知能力開始發展,家長可以先從描述故事書中的環境,具體到什麼顏色阿? 什麼形狀阿? 能幹什麼呀? 色聲香味各是怎麼樣的? 慢慢說給寶寶聽,這過程中如果有具體實物可以在講前講後拿給寶寶玩,能幫助孩子將繪本中的事物和生活周遭連結起來 ;再長大開始牙牙學語時,開始採用討論與交流的方式,鼓勵寶寶對內容有所反應。因此「誘發口語互動增進詞彙發展以及延伸討論 」(4W1H等開放式問題、回應與評論等)增進未來各種聽說讀寫任務 (註一),將是寶寶一歲之後我要努力的方向。總之這邊分享繪本和故事書閱讀的方式,希望大家了解就像成人之間溝通需要講究品質,寶寶繪本閱讀也需要講究品質,不只是唸完就好喔;每週末花個十分鐘到十五分鐘,視寶寶與爸媽精神抖擻程度而定,大家一起來。如果一開始有挫折也沒關係,在精不在深,講到一半寶寶就要啃咬,那就咬一下唄,下週再來。
書中也有提到,互動式故事書閱讀有助於那些真的很不擅長互動性和娛樂性繪本 閱讀的父母,點讀書、操作書、立體書、AR書或玩具,現在其實有非常多選擇,但如果寶寶可以選擇,他們還是相當喜愛選爸爸媽媽牌書或玩具的;再來,媽媽觀察到,目前寶寶送托中心偏向著重感統發展,所以更是覺得週末這一塊捨我其誰呢! 「遊戲角的活動 (例如: 圖書角、咖啡廳、醫生辦公室等)對於學前幼兒的重要性也在研究中被證實,這裡面有非常多的內容式及流程式知識和細節 (content-based and procedural-based knowledge and details),這些都對於較高層策略 的使用有助益。」家長也可以在家裡角落不定期開闢遊戲角,角色扮演幾歲都不嫌老啦! 最簡單的圖書角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就可以創造出來囉。
很多人問我寶寶最喜歡發出什麼音,我們觀察這個寶寶喜歡發出各式各樣奇怪的音,舉凡常見的阿姑(但不是最常的)、嗎嗎(感覺無意義)、耶耶(表示興奮)、噁噁(通常表示哪裡不太爽)、哼哼、嘖嘖、欸欸(表示快來奶)都有,長大應該很愛說話。「音素覺識 」的能力跟閱讀之間的關係,讓我注意到閃卡(可結合瞬認字根)和童謠 可以慢慢開始了,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家寶寶剛出生也有給他看黑白卡,可是好像不怎麼有興趣,反而對書法字畫(最美麗的黑白卡?)很有興趣,慢慢長大,也開始想摸東摸西,認識東西了,時機成熟,就安排在週間某晚吃飽後的活動,大約三至五分鐘,就是讓他好奇的腦袋可以多看到一些人事物;之前參觀過另一間托嬰中心就是採取上述的閃卡活動,另外書中提及「孩子在練習分辨怪字、混和、添加、刪除和插入音素(如: H+AT)都玩得很開心」,雖然這得等寶寶進入幼稚園才比較有能力玩,但現在進入老嬰階段,我先採用閃卡進行詞繪家族和動物水果等等的互動學習,發現他開始有專注力了。
「大腦進行有結構與規則的語言發展能力於左腦語言皮質區域(大約在耳朵上方),行為研究顯示尚未識字的嬰兒如能辨識發音的不同 (如CUP vs CAT etc.),將來的閱讀能力較佳;而對稱的右側則有處理環境中聲音和空間能力及韻律、旋律等能力,當幼兒開始識字後,主司視覺辨字的區域逐漸主導,本來極為活躍的右半球逐漸淡出(註二及註三)。」「存取足夠與大量的經驗在腦中對於寶寶了解別人怎麼想或讀出故事背後意義 很重要,此能力是前額葉中間的地方亮起來,前額葉中心同時需要連動提取儲藏訊息及個人記憶的其他大腦區域 (註三)。」書稱研究指出五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聽出音樂中小小的改變 ,目前我每次故意把寶寶鯊魚歌裡面某幾個音調變一下,寶寶都沒有特殊表示或是驚訝,不過每次如果哭鬧到不行,最後唱這首倒是真的能安撫他。
寶寶常常「很難抵抗衝動和原始反應,因為前額葉要高中之後才會完全成熟,才能脫離邊緣系統的主控」,所以對孩子多一點理解與包容,並且隨著不同時期調整鷹架可以幫助他們度過這段成長期。我的寶寶從五個月開始非常喜歡吃手,發現遠比奶嘴方便,不用老是: 奶嘴掉哭爸媽重塞奶嘴掉哭這樣的循環,但是托嬰中心和媽媽都希望是有限度的吃手指,六個月開始發現他分辨得出聲調是讓他不要吃手的,七個月觀察到他有次睡覺前邊哭邊矛盾著要吃手還是奶嘴,寶寶的認知理解與成長確實時時帶來驚奇! 為了平衡他的口慾期和安全衛生,大家著實是費了不少心力。
「研究發現某些兒童屬於弱讀者可能更適合使用全字及自然發音的方式,勝過詞語音素組成和類比解碼教學,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研究 “閱讀復甦方案 (註一)”」,對於自學寶寶我打算兩者都採用,相信這有助於將來寶寶靈活運用策略。全字和自然發音教學法對於沒有全英語環境的寶寶來說,我覺得一般實施上有困難,我也還記得國中時有國外成長經驗的同學(即是自然發音教學)在拼字正確率上表現就比較弱一些,因此我目前傾向音素組成和類比解碼比重略多於全字及自然發音,待寶寶學習一段時間後再觀察與調整。
前面提到的深入互動,包含我們以前學習與考試時常有的: 摘要、指出模糊論點、根據文章提出問題、根據先備知識預測等,都是理解認知的活動範疇,而成人在與寶寶或幼童互動(學習認知活動)中,對於所遭遇的困難搭建鷹架 予以協助減少挫折感,就像裝修房子有統包及設計師來幫我們先做未來生活行為及習慣評估、整體規劃、之後各個工班依序協調進場,是有先後順序的,同時當階段性目標達成,也可以依序將不同類型的鷹架移除,因為孩子已然內化所學內容及學習法,最終能進行自我導向學習 (self-directed learning)。
語言發展遲緩似乎是越來越多新生代寶寶和父母們面臨到的第一個學習挑戰,有的是晚發,有的是發音不標準(還會被同儕笑,嗚嗚),尋求專業協助是自然,但中庸之道,過猶不及,再急都要記得所有學習都需要時間,爸媽持續陪伴寶寶們探索與學習、幫助寶寶成長是另一個關鍵。「研究發現發育性閱讀障礙的兒童給予密集的發音技巧和字母聲音轉換訓練,左腦的顳葉和頂葉區域之激發會趨於正常(註二)」,因此這類密集訓練是爸媽可以採納的方式,但記得要能持續引導孩童的動機和興趣。
持續性的練習一個語言系統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層面相當廣泛,特定母語的書寫方法如何呈現其發音對於寶寶腦神經網絡的型塑也有越來越多跨語言的研究在關注中,「英文書寫系統者位於左診顳葉需育的視覺單字型成區(VMFA)呈現較強激發(拼字與聲音配對的練習);中文書寫系統者則在視覺空間區有較多的激發(註二)」,確實中文系統本質是圖像文字。我一個朋友的寶寶一歲快半,聽到英文總是呵呵笑,很有趣;至於我想給我的黑頭髮孩子什麼呢? 我想中英文書寫系統兩者都不能偏廢,之後再來跟讀者分享我的寶寶喜歡中文還是英文書寫系統。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