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聊電影【 1917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17》是一部2019年英國和美國合拍的戰爭片,由山姆·曼德斯執導並與克莉絲蒂·威爾森-克倫斯共同撰寫劇本,湯瑪斯·紐曼為本片配樂作曲,喬治·麥凱和迪恩-查爾斯·查普曼主演。
以下無雷:
1917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兩位英國士兵授命傳遞重要的情報給另一地即將步入德軍陷阱的英國軍團,他們必須通過路上的層層考驗,拯救1600位英國士兵的性命。
整整兩小時的電影,劇情就是上面這幾句話,沒有額外的分支劇情,也沒有什麼重要的配角,這幾位大咖演員如柯林·佛斯、 馬克·史壯或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都只有一場戲或兩場戲而已。
這是一部強調視覺感受和意象的作品,沒有龐大的戰爭場面或激烈的火力對抗,甚至可以說,這部片絕大多數的戰鬥都是極小規模的武裝衝突。
但觀眾在螢幕裡投射的對象終究是人,我們想看到角色在故事裡發生了那些事情,這點1917完全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它所有的場面都是以「人」為出發點,是人對週遭事物的感官反應。
導演山姆·曼德斯花了很大的心力在場景上,不論是壕溝裡的生活百態,或是交戰地區的慘況,以及城市裡的光影交錯,都是很棒的視覺體驗,有點類似把小說裡的文字細節通通塞進螢幕裡。
1917雖然沒有大型戰爭場面,但片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我近年來看過的戰爭電影中最能牽動我情緒的一部。儘管本片的劇情很簡單,但我們會為了主角而緊張,會為了任務是否能順利完成而擔憂,劇情該有的功能依然有,但不見得能滿足每個觀眾,還是有些人會覺得無聊。
說說本片最大的特色「一鏡到底」。這絕對是需要投入大量心血和一些機運才能完成的拍攝,給每位工作人員一個Respect,若以劇情效果來說, 一鏡到底最大的優點是,你的情緒不會因為鏡頭視角的切換而中斷。
演員的表演是連貫的,一氣呵成,你的注意力會被他們的演技牽著走,有時候甚至會忘記自己在看電影,這是很難得的觀影體驗。
不免俗地,我也來談談1917跟敦克爾克大行動的比較。我無意替兩部片分出高低,我覺得取向不太一樣,敦克爾克大行動比較像是戰爭主題的災難片,而1917則是充滿詩意和煙硝的文藝片。
1917每一幕的重點都是人,透過這些人物的歷程和心情,以及談話中所流露的情感,我們能真切感受到戰火下的無情和人性那無可救藥的善良,也替現在的世界點出一些我們長期忽略的事情。
推薦大家進場觀看。
avatar-img
53會員
135內容數
分享我對電影的看法、分析、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鬼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部以黑幫為主題的電影,加上艾爾·帕西諾和勞勃·狄尼洛主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蘭西斯·柯波拉的教父,在一些事件的描述和處理也有幾分神似之處,但愛爾蘭人並不是純粹的黑幫電影。 它比較像是透過幾位江湖人物來講述人生的電影,鬥爭和槍殺的場面不算少,暴力直白的程度頗有早期電影的硬派氣息......
Little women沒有很明確的主要故事,只是單純講述四位女孩如何發展各自的人生,鏡頭離這幾位人物非常近,觀眾彷彿與她們活在同個屋簷下,能直接感受她們的喜怒哀樂。 電影並非直線敘述,而是透過七年前後的交互剪接來交代劇情,讓故事多了幾分思考的空間,你會好奇這個人物是如何蛻變.....
我之所以會注意到這部電影,是在某篇報導看到這部片與哈波李所撰寫的小說「梅崗城故事」有關聯,這年頭要在主流媒體看到這部小說的身影還挺不容易的,這引起我很大的興趣。以下會提及小說的劇情。
這個心得會以初次接觸影集的角度來分享,雖然我有玩過遊戲也讀過小說,但我必須坦承,我對劇情的印象其實不深,畢竟短篇集是多年前讀的,頂多記得一些大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設定,所以我的立場會稍微中間一點,就是俗稱的李姓中壢啦。
湯瑪遜·麥肯錫飾演的猶太女孩艾莎·寇(Elsa Korr)與男孩喬喬·貝茲勒有著非常有趣的反差。喬喬的身形矮小,卻穿著挺拔的軍裝,以納粹的口吻質疑比他年長,身形也大上許多的猶太女孩,他的身後是一個龐大的獨裁帝國,而艾沙背後卻什麼也沒有
說到當代的青春,你會想到什麼呢?不論是「淑女鳥」的騷動不安,或是「去他X的世界末日」的瘋狂,都是一場找尋自我存在意義的旅行。當我們處在衣食無虞、沒有生命安全的環境,人為什麼而活成了至關重要的議題。 但人類曾經有段歷史卻是截然不同的面貌......
這是一部以黑幫為主題的電影,加上艾爾·帕西諾和勞勃·狄尼洛主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蘭西斯·柯波拉的教父,在一些事件的描述和處理也有幾分神似之處,但愛爾蘭人並不是純粹的黑幫電影。 它比較像是透過幾位江湖人物來講述人生的電影,鬥爭和槍殺的場面不算少,暴力直白的程度頗有早期電影的硬派氣息......
Little women沒有很明確的主要故事,只是單純講述四位女孩如何發展各自的人生,鏡頭離這幾位人物非常近,觀眾彷彿與她們活在同個屋簷下,能直接感受她們的喜怒哀樂。 電影並非直線敘述,而是透過七年前後的交互剪接來交代劇情,讓故事多了幾分思考的空間,你會好奇這個人物是如何蛻變.....
我之所以會注意到這部電影,是在某篇報導看到這部片與哈波李所撰寫的小說「梅崗城故事」有關聯,這年頭要在主流媒體看到這部小說的身影還挺不容易的,這引起我很大的興趣。以下會提及小說的劇情。
這個心得會以初次接觸影集的角度來分享,雖然我有玩過遊戲也讀過小說,但我必須坦承,我對劇情的印象其實不深,畢竟短篇集是多年前讀的,頂多記得一些大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設定,所以我的立場會稍微中間一點,就是俗稱的李姓中壢啦。
湯瑪遜·麥肯錫飾演的猶太女孩艾莎·寇(Elsa Korr)與男孩喬喬·貝茲勒有著非常有趣的反差。喬喬的身形矮小,卻穿著挺拔的軍裝,以納粹的口吻質疑比他年長,身形也大上許多的猶太女孩,他的身後是一個龐大的獨裁帝國,而艾沙背後卻什麼也沒有
說到當代的青春,你會想到什麼呢?不論是「淑女鳥」的騷動不安,或是「去他X的世界末日」的瘋狂,都是一場找尋自我存在意義的旅行。當我們處在衣食無虞、沒有生命安全的環境,人為什麼而活成了至關重要的議題。 但人類曾經有段歷史卻是截然不同的面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一直都覺得,人的情緒是很「物理」的存在,人受到外在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反作用力,個人是如此,一個集體社群也是如此。 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也不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而是書寫成記憶,用各種形式傳達給後人,往下積累,漸漸形成慣性,沉澱成為一個民族。 在瑪雷人的歷史紀載中
Thumbnail
在台灣長大的七八年級生,或多或少都玩過音速小子,只要一次操作失誤,滿身金幣就會從索尼克身上爆出來,這是我們難忘的回憶,也是豐富我們人生的甜味劑。 這系列電影不僅僅是為了懷舊,也是為音速小子重新定位,試著在大人跟兒童之間取得平衡,讓這個IP可以在未來十年延續下去。 我得說,音速小子3做到了
Thumbnail
這是一部講述網球名將大小威廉斯的父親「理查威爾斯」的傳記電影,描述這位一家之主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將女兒一步步培養成職業網球運動員。 這部電影雖然是個人傳記,但伴隨主角身分的種族議題也無所不在。作為當時網壇中唯一的黑人家族,他們的膚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社群就是族群的象徵,榮辱與共,沒有人能夠
Thumbnail
以下有劇情微雷: 在漢文化的傳統教育中,謙虛、謙卑、感恩等倫理價值一直是每個家族的座右銘,也被社會奉為美德,但在大海的另一邊,在遼闊的美洲大陸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 在1950年代,漫長的公路上有許多汽車餐廳,但大部分的餐廳都有幾個通病:環境髒亂、出餐很慢、高錯誤率、客群複雜等等.....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我們從不去問,我們拍下來讓大家去問。」《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表面上是一部戰爭電影,實質上是一部公路電影,並用一個架空的戰爭來包裝的現代警世寓言。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Thumbnail
我一直都覺得,人的情緒是很「物理」的存在,人受到外在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反作用力,個人是如此,一個集體社群也是如此。 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也不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而是書寫成記憶,用各種形式傳達給後人,往下積累,漸漸形成慣性,沉澱成為一個民族。 在瑪雷人的歷史紀載中
Thumbnail
在台灣長大的七八年級生,或多或少都玩過音速小子,只要一次操作失誤,滿身金幣就會從索尼克身上爆出來,這是我們難忘的回憶,也是豐富我們人生的甜味劑。 這系列電影不僅僅是為了懷舊,也是為音速小子重新定位,試著在大人跟兒童之間取得平衡,讓這個IP可以在未來十年延續下去。 我得說,音速小子3做到了
Thumbnail
這是一部講述網球名將大小威廉斯的父親「理查威爾斯」的傳記電影,描述這位一家之主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將女兒一步步培養成職業網球運動員。 這部電影雖然是個人傳記,但伴隨主角身分的種族議題也無所不在。作為當時網壇中唯一的黑人家族,他們的膚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社群就是族群的象徵,榮辱與共,沒有人能夠
Thumbnail
以下有劇情微雷: 在漢文化的傳統教育中,謙虛、謙卑、感恩等倫理價值一直是每個家族的座右銘,也被社會奉為美德,但在大海的另一邊,在遼闊的美洲大陸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 在1950年代,漫長的公路上有許多汽車餐廳,但大部分的餐廳都有幾個通病:環境髒亂、出餐很慢、高錯誤率、客群複雜等等.....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我們從不去問,我們拍下來讓大家去問。」《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表面上是一部戰爭電影,實質上是一部公路電影,並用一個架空的戰爭來包裝的現代警世寓言。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