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簡評與分析:《市場的真相》




本書《市場的真相》為John Kay所著作,中譯本是2005出版的,所以距今已經又隔了幾年,相信許多人會更加的不相信這種市場說法,畢竟眼前的事實擺在前面,金磚四國以強力的發展力道上揚,美國等市場國家正江河日下,這種狀況不是明擺著如此,何需多言?事實上這正是需要大書特書的地方,因為多數人都錯誤的理解市場,也沒看出市場的「真相」。作者敢以此為書名,自然有其獨到的見解與本事,筆者不擬導讀而直接分析與評論,理由實在很簡單,對於完全不懂經濟概念的人來說,書中一些名詞與其應用解釋,例如完全競爭市場可能就會一頭霧水,對於已經有經濟基礎的讀者來說,這本書與其說是解釋一切,不如說是加強印象與加深信念,作者自己也在後面的章節說了,比較偏某種意識類型的讀者根本就不會讀到那裡。
那麼要如何解讀這本書?其實本書作者要表達的概念非常簡單,那就是「經濟制度決定一切」,換言之市場與否根本就不是重點,重點是怎樣的土壤可以讓名為市場的工具發芽茁壯。而且也把話說的很明白,要直接的把技術、資金搬到窮國去,然後在文化背景完全不一樣,社會制度一律闕如的狀況下得到高速發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這聽來很讓人沮喪吧?但作者並不打算解讀如何拯救窮國,他只解釋這一切,然後說明這一切,剩下的自己看著辦。換言之,這是一本解釋「市場為何」的書,不是告訴你市場有什麼神秘或是邪惡的秘密,也根本就沒有這些東西,作者用一些實際的例子比較,用生動的比喻來告訴讀者,有些事情的發生是怎麼一回事,或是預想到會發生的事情沒發生,又是怎麼一回事。
筆者對作者的一些比喻不說明太多,僅對其概念作解釋。

1. 有紀律的多元主義

這是作者所提的中心概念,意即一個社會必需要能夠容忍多元,因為多元主義比中央集權政策更能夠回應顧客的要求。因為現實的市場不會是完全競爭市場,資訊不對稱始終存在,追求差異化的企業可以獲得經濟租作為回報,但事實上卻不應該在政策上追求經濟租,因為經濟租反而會降低多元主義。
簡單說,多元化是一個必須的條件,作者以奇異公司前執行長威爾許當作例子,威爾許之前的奇異公司講求的是一種「表面一致」的作法,以我們日常工作的講法就是,老闆說什麼你就跟著說是,然後想盡辦法證明老闆英明神武,並用盡手段趕走跟你不合的同事,這結果就是公司上下全體一致,看起來團結無比,其實卻毫無效率可言,威爾許改變表面一致,反過來說就是要面對現實,畢竟外在的挑戰可不會因為你公司內部一不一致而改變,其他公司可沒義務配合奇異演出,過程是痛苦的,一堆主管離職,大多數人必須面對奇異公司其實競爭力低下的現實。另一個例子就是福特堅持要看到他兒子設計的六汽缸汽車原型毀掉,結果是福特敗給對手通用汽車,這說明福特比較笨還是威爾許比較聰明?這其實只是說明一個整體對內部採用多元主義還是中央集權的結果,多元主義可以使得社會透過競爭的方式,逐步提升整體的社會利益,中央集權的結果比較向現在俄羅斯的狀況,大批年輕有為的學子畢業後要進入政府機關,而不願意到民間企業打拼,這不過證明了大政府中央指導的社會回魂罷了,根本就不能證明俄羅斯的體質正常健全。
那麼紀律的意義何在?紀律的意義就在於給予民眾指引,簡單說就是法官只在乎你有沒有強盜殺人,並不在乎你強盜殺人的對象是誰,管他對象男女老少,反正你犯下強盜殺人是事實,這就是一個客觀標準,至於行為是否兇殘泯滅人性,這是額外的判決,決定無期徒刑還是死刑的差別,但不會改變強盜殺人這件事實。也可說是設定高速公路速限,而不是警察個人認為你開太快。在這種紀律下發展出的多元主義,絕對會比強調表面一致的中央集權來的好。不相信的請回憶一下當兵時期,一堆狗屁倒灶的事情之所以不斷的被實行,是因為大家笨還是因為這是一種表面一致的文化,大家都假裝這件事是對的。

2.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可以用比較簡單的說法來講,那就是對你有利的政策不見得對全國民眾有利,你當總統後掏空全國資產落跑國外,是富了你一人而苦了全國人,但這並不代表這種行為不理性,因為多數人都是這樣幹的。延伸的說,你認為你們產業對國家有重大貢獻,每年創造國家多少百分比的GDP,所以要求特權、津貼與保護是理所當然的,但這種主張真的有意義嗎?你們產業是超重污染產業,國家每年要拿兩倍於你們產業的經費去整治污染,更不提因為補貼、保護對其他產業的衝擊,實際上國家根本就是虧錢,但這種政策的推動卻是大家都在喊。這就是所謂的DIY經濟學,意即從生活周遭得到的經驗產生的經濟學說。
這很令人困惑嗎?只要問問你我周邊的人對經濟的概念就知道,作者用了很生動的比喻,作者說任何一個人聲稱,他從每天開車的經驗獲得了應用物理學的專業知識,一般人會認為他是個笨蛋,但同樣的一個人聲稱他從企業經營上得到了經濟學的專業知識,卻不見得有多少人反對。這很讓人訝異嗎?一點都不會,多數人的常識都是來自於生活周遭,所以世界就只是生活周遭,你要跟他說太多,他反而覺得你很奇怪。以筆者鄰居為例子就可以,還真的有人認為他每天開車,對物理的牛頓運動學有很專精獨到的見解,便當店的老闆認為經濟就應該是降低原物料價格,但不要降低他便當的售價。這種說法還很多人支持,因為看看電視上那群專家與政客,就可以得知這種DIY經濟學有多氾濫,這追根究底不過就是特定行業要求政府提供經濟租而已,無論是對農業的保護或是對特定產業的補貼,但對當事者來說這些政策可是天經地義的正確,不僅僅對他們有利也對全國有利,但這往往跟事實差距最大,這麼做的傷害往往遠大過於利益。這是由於他們多半不了解一般均衡所致,或者說明知故犯。

3. 適應行為

適應行為並不困難,只要想一下你我身邊的工作環境就知道,筆者身處傳統產業中,多半的工廠都是埋暗管排放廢水,每個人都知道大家都是黑心工廠,但有人檢舉嗎?答案是根本就沒有,就算有也會被縣議員等橋掉,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是黑心的,而是文化長期以來的習慣,導致民眾對這種污染問題視而不見,連帶的影響選出的縣議員,反正這區的工廠要獲利都在污染河川,我選票來自黑心工廠,當然是極力維護,想盡辦法在議會拖延與羞辱環保局官員。但難道大家對此都沒有感覺嗎?事實上多數人都知道這種行為違法,也不道德,但是由於長期以來的積習,多數人都選擇沈默以對,或者加入那些贊成排放廢水的論調,畢竟這種污染河川沒關係的論點是主流,你要在工廠內生存下去,不是配合演出就是閉嘴別說話,不然連飯碗都不保。
這行為就相當於以往政府機關收賄貪污的毛病,筆者的親戚以前也有人擔任政府官員,還不是收錢收得很快樂,問題不在於他收不收錢,不收錢的親戚通通作不了兩年就被踢出去,因為政府文化就是要收點謝儀,民眾習慣也是要送點小禮,不然總覺得怪怪的,這個制度作的下去的理由就是收錢辦事,所以有制度比沒制度好。近年來這種文化逐漸消失,也不是這些官員突然轉念,而是社會文化對貪污的容忍度直線下降,加上媒體爆料成性,稍一不慎職位不保不說,入獄服刑也是難免。換言之,貪污並不是人性本惡,而是這個文化下的適應行為。那當年那些比較不願意收錢的人呢?若不是被踢出去到其他地方混飯吃,就是直接出國去到其他沒有這方面問題的國家找事作。適應性是兩方面的,不僅僅是環境會迫使個人改變,個人也會挑工作環境作,正如比較剛正不阿的人,通常也會到比較清廉正持的機關上班。

4. 小結

整體來說,市場的真相為何?作者是認為,這是一種經濟制度產生的結果,英國會有現在的經濟制度,並不是維多利亞女王比較高瞻遠矚,也不是克倫威爾有長遠眼光,這不過是數百年來社會環境、文化背景一點一滴轉變衍生而來的結果,換言之市場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嵌入式的市場,嵌入到社會制度中的市場才可能運作良好,而這個制度必須是多元的,必須具有良性的適應性才行。許多窮國想要複製富國的經驗,卻落得比以往更窮的下場,這並不是他們用錯人才,而正恰恰就是沒有人才的結果,正因為窮國的基礎人才本來就很少,所以事事都要仰賴富國的專家,但富國的專家往往不了解當地現實,就猛推不合當地民情的政策,結果不僅摧毀原有的基礎,連新的都沒建立起來。而這些亟需建立基礎建設,例如醫院、學校、工程人才,恰恰好就是英國數百年以來逐步累積的成果。
作者批評許多專家,在面對窮國問題的時候,他們完全沒想到工業革命初期的英國,其實就是一個例子,當年的英國也是什麼都沒有,醫院、學校與人口的比例也是低的可以,但即使如此,英國當年也沒有強推一些產業政策或是保護政策,更重要的是,由於英國本身就是工業革命發起國,所以相對其他地方來說英國是輸出地,而今天的窮國資金需要援助,人才需要外來,連資源都要進口,在這種情況下還推行保護政策,其結果不言可喻。換言之被一堆反全球化人士批評的正好是結果,而不是理由,正因為這些國家什麼都沒有,只能依靠天然資源,而正因為沒有人才,才變得讓外國企業進駐經營,若是沒有這些全球化帶來的外國企業,當地只會變得更窮困而不是更美好,這些反全球化人士根本就是弄錯方向。
那麼作者對市場的結論是什麼?作者舉了西雅圖反全球化示威當例子,其中有一幅標語是「用更美好的事物取代資本主義」,批評的對象有了,但取代的方案卻沒有,這些批評人士知道要批評的是什麼,但卻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案。作者認為,比資本主義更美好的東西當然有,那就在資本主義本身,這就是所謂嵌入型的市場,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社會主義」的世界,我們這些富裕國家的民眾,無論是開車買菜還是繳稅服兵役,隨處可見政府的影子與影響力在,但這些事情是不是政府刻意設計出來的?兵役與繳稅或許是,但多半的狀況卻不是,就算是稅率調整,也不是兩三個人密室開會得出的結論,過程必須與民意代表協商,廣徵民眾意見,前後可能會搞個一年半載,到頭來修正的結果對你的影響可能連五百塊都沒有。富裕國家每一件事情都是逐步累積起來的,我們稱這種東西叫做社會制度,市場並不是某個政府想推,一紙命令就可以推的動的,市場之所以有適應性、有競爭力,完全不是因為「上頭」交待產生的。
回到這篇文章開頭,有人認為金磚四國正好代表著市場的反例,筆者也見過同行的朋友聲稱,中國即將取代美國,但回到一個老問題上,你能夠用工廠產量當作一國興起的結論嗎?中國多數的工廠,所生產的東西並不是要給自己用的,這就跟墨西哥人跑到美國做事,並不是因為他們希望購買美國產品,而純粹是省下的薪資可以改善家鄉生活,中國近年來極力的要推展內需的發展,就是著眼在此,中國不可能純粹當世界工廠,真正的富裕並不是建立在代工上。同理在俄羅斯、印度與巴西都一樣,俄羅斯的政府機構逐年擴大,這正好顯現了俄羅斯民間企業的死氣沈沈,也印證了俄羅斯的發展幾乎完全依靠石油的開採與出口,印度的貧富發展更為不均,前些年強調衝突與印度本色的BJP獲得政權,正好反映出這項特點,巴西則在急速的消耗自有的自然資源,這會不會是另一種天然資源的詛咒?
正如同周恩來評價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他說現在評價還太早一樣,要評斷市場失不失靈,有沒有用,這也不大可能從這幾個例子得出印證,相反的要證明這些國家即將「硬著陸」的例子也不少。保持開放的心靈並不是壞事,台灣太欠缺真正的多元主義,太多的表面一致傷害了這些年應該要有的產業轉型與發展,我們能作的不多,但至少不要變成另一個DIY經濟學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