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戰略思想簡述系列—克勞塞維茲《戰爭論》

個人與著作背景:
克勞塞維茲為一個普魯士的軍官,他本身經歷了與拿破崙的多次失敗戰爭,又因為自願以外國軍官的身分,參加俄國對法國拿破崙的抗戰,後來不受普魯士當局信任,被投閒置散的擔任軍官學校校長,在這段期間他反覆思索普魯士失敗的原因,思考拿破崙成功的原因,從而記錄下他個人對戰爭的看法。很可惜的是,在他不斷著述跟修改的過程中,只有第一章算是被他本人確定是完成的,其他後面的各章節都是未完成品,而他本人即在1831年參與另一場戰爭的時候,因得霍亂而亡。

《戰爭論》思想主旨:
戰爭論為一本戰爭哲學的書,探討的是戰爭的本質,而不純然為如何打贏戰爭的著作,其中最令人記憶深刻且具有歷史意義的話為:「戰爭為政策工具的延續」。為其原義大致上可以用下面一段話解釋。
戰爭為兩支彼此敵對軍隊之間的戰鬥,是一種政策的工具,而且是一種社會活動。
重要的其他概念概述如下:
  • 戰爭是一種混亂的三種因素混合體,理性、熱情與機率,由民眾、軍隊與政府所組成。
  • 戰爭中的重點要放在攻擊敵人的重心,重心可以是軍隊、首都或是領導者甚至是政策選擇的結果。
  • 有一種因素被稱做「摩擦」,可以在戰爭中讓所有簡單的事情都變得困難。
克勞塞維茲對於戰爭的認知,是一種政府政策的運用工具,斷無工具凌駕目地的道理,而這個工具本身(戰爭),是一種「以暴力迫使對方實現我方意志的手段」,很清楚的點明戰爭只是一種暴力的政策工具,而且這個工具本身就具有主觀與客觀性的賭博性質,其結果往往都是很嚴重的。這意即戰爭都是有嚴重後果的,所以如果不是政策目標重要到需要用流血解決,那麼一個好將軍在發動戰爭時,應該充分利用情勢,迫使對方簽訂條約以達成我方的政策目的,而非一昧的要求流血解決,但若事情到無可挑剔的時候,那麼流血就是一種必要的行為。

《戰爭論》思想優點:
清楚定義戰爭為政策的延續,是一種工具而非目的。
清楚闡述戰爭是一種由多種不確定的因素組合成的社會行為。
用摩擦的概念替代了過於科學化戰爭行為,與過於藝術化戰爭本質的缺點,使不確定因素成為風險管理的一環。

《戰爭論》思想缺點:
太過強調打擊敵人重心,而這常常是指軍隊本身,這實為拿破崙的作戰概念核心,但卻和戰爭為政策工具本身的論述不合。
偏二元論的分析雖有助於思考,但克勞塞維茲本人有複雜化問題的傾向,使得後人非常容易誤解其內容。

筆者個人對《戰爭論》的簡評:
克勞塞維茲的本意,就是軍事為政策工具的一種,而且是一種太過嚴重的行為,不能亂用。這源自他本人為常敗軍官的背景,在那拿破崙橫掃歐洲的年代,他也不過只是拿破崙戰績中的一部分而已。也因為如此,使得戰爭論有一種悲觀性質,但也就因為此悲觀性質,使得他可以思索戰爭中的不理性因素,並以著名的「摩擦」概念統稱之。
摩擦是《戰爭論》中很重要的概念,這並不是說摩擦本身就代表所有不確定因素,用不確定因素的說法太過簡略。筆者個人比較傾向,克勞塞維茲是把摩擦視作一種「心理距離」單位,由於每一個人的心智都不可能被他人徹底看穿,遂使得兩個人之間的心理永遠存在一段距離,這種距離的群體累積,就是摩擦的具體實現。我們人的觀察會隨著距離拉遠而模糊,模糊帶來不確定。
這種思考方法,就是用二元論把事物的本質用刀不斷分割成小塊,但克勞塞維茲本人似乎並不想把問題簡化。一般的方法論是把問題二元化後去除特殊解以求找到普遍解,而克勞塞維茲則是將切割下的部分全數保留,不認為特例有甚麼奇怪,因為戰爭本身就是一連串的不確定,有普遍解才奇怪。這遂使得後人研究其理論很容易走偏鋒,比較具體的講法是,在戰爭的手段上,他認為沒有甚麼普遍性可言,而在戰爭的本質中則有一套普世適用的方法,手段是從本質中發展出的。
問題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理解這種哲學,而多半的軍事研究者都有找尋讓戰爭勝利因素的習慣,使得這些研究者反過來用手段去解釋目地的由來,反倒讓戰爭脫離政策工具的一種。簡單說,克勞塞維茲認為的勝利,是政策上的勝利,而不是戰爭本身的勝利,只是戰爭的勝利常常也會是政策上的勝利罷了。
《戰爭論》是非常深的戰略理論,絕對不僅僅上述寥寥千字可以解釋,想要理解克勞塞維茲的想法,幾乎是要用負面的悲觀心理切入,才可以得到其思想上的精髓,但這常與我們想要研究一種思想的積極精神相違背,使得一般的研究者是越研究越混亂,越思索越不能理解,更糟的是誤解連連。
筆者僅希望讀者記住「戰爭為一種政策工具」,其他的部分若非真心研究,最好是少碰,一個思想的誤解,其危險性遠超過看不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