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轟炸》|如何輕易論斷戰爭中的是與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失控的轟炸(麥爾坎・葛拉威爾著)

失控的轟炸(麥爾坎・葛拉威爾著)



「如果你是個有道德觀念的人,是個希望晚上睡得著,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跟處世原則不會感覺相互矛盾的人,你就需要能用語言跟概念去說服自己沒有做錯什麼。。⋯⋯」——陸軍戰爭學院歷史學者塔蜜・比德爾


寫過許多知名書籍的記者葛拉威爾這次選擇了他個人最具興趣的戰爭主題,並關注在一戰與二戰之間讓戰爭規模一夕改變的關鍵——轟炸。

美國的空軍在正式被獨立出來之前是歸屬於陸軍下的空中部隊,前無古人的時代性令他們每個人都如復仇者聯盟的超級英雄一樣去擘劃對戰爭的想像。在書中第一部「夢想」篇章中,葛拉威爾爬梳了空軍中赫赫有名的「轟炸機黑手黨」(也是原文書名)是如何應運而生的。藉由完美主義發明家卡爾・諾登的偏執追求,美國軍機飛行員打造出要價不斐的諾登瞄準器,宣稱可以從三萬英尺高空精準打到地面上的一個木桶!

那既然已經有了這具夢幻儀器,為何戰爭的歷史還是沒有被改寫?為何二戰中的傷亡仍舊無以計數?轟炸機黑手黨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可能不亞於「阿共打來了」裡的攻台謠言,如果有閱讀過那本書的朋友可能知道就算是現代電腦運算後自動瞄準的導彈仍舊有相當大的誤差空間,更遑論在1940年代試圖想要使用瞄準器打擊德國的漢賽爾將軍了!

篤信應該使用「精準轟炸」去打擊敵人主要工業命脈並減少平民傷亡的海伍德・漢賽爾與後續接替他的柯蒂斯・李梅懷抱著完全不同的信念,同樣是抱持能夠快速打勝仗的意志,兩人所採取的戰略卻完全相反,也在二戰中的歐洲戰區及太平洋戰區留下了不同的戰績與後世評價。

在二戰末期美國遭受珍珠港轟炸進而決定攻打日本之時,關鍵的空軍部隊輪流由兩人領軍,從馬里亞納群島前往日本的路迢迢,籠罩日本上空的奇怪噴射氣流也超過當年所有人的氣象知識,在那樣的條件下,如果你是手握最先進轟炸機及無數弟兄性命的將軍,你會選擇精準轟炸日本的工業經濟命脈,或者是針對進行城市進行區域轟炸呢?

葛拉威爾確實是說故事的能手,他能夠巧妙引用蒐集到的資料與第一手訪談,並像一個魔術師鋪陳細節、營造氣氛,讓所有觀眾凝視著他變化萬千的手而沈醉於他設定好的魔術效果。在這本書中他試圖去對比兩位將軍在作戰策略上的不同,並去凸顯人性在面對大是大非的掙扎,進而討論道德與良知是否有條不可跨越的紅線,開始的初衷是報導與深入不為人知的歷史,而最後的總結則來到哲學的形而上思考。

然而讀到最後我不禁自問,在戰爭中存在所謂的道德嗎?如果只需考量個人,當然可以憑自己堅持的信仰決定開槍與否,然而當掌握無數人的性命時,如何能夠在高壓的情境下做出最符合命令也符合良心的選擇呢?有人批評李梅狂轟濫炸,但同時也有研究戰後歷史的日本學者評斷若非他的轟炸,日本不會投降二戰也不會輕易終結;而選擇堅持精準轟炸的漢賽爾在被拔官之前,在實現轟炸黑手黨的大藍圖之前,不是也犧牲了許多美國弟兄的性命嗎?

作者給出了屬於他的主觀見解及對兩人的評價,我雖然不完全認同他的觀點,但卻很感謝他書寫出一段精彩的歷史,也補足一塊在二戰歷史中較少讀到的美軍視角,同時想起許多之前讀過的紀實文學,比如「天皇蒙塵」中同一時期在美國的日本人生活、「戰爭沒有女人的臉」裡蘇聯女性從大後方前進到第一線的心聲、「2月20日的秘密會議」如轟炸黑手黨一般秘密籌備大藍圖的歐洲首領,以及「日本最漫長的一天」裡無法接受天皇決定投降的日本大臣們⋯⋯

越讀越多之後會發現,這世界上的事情似乎都是相對的,當你堅信此事有絕對的是與非之時,正對面也許有一群人也有完全相反的觀點,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維護心中所相信的事物,評價過去歷史時很輕易就能站上道德制高點而去論斷是非,但曾經牢不可破的底線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牢固,甚至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就可能對同一件事有完全不同的評價,盡信他人觀點不如產生自己的觀點,這樣在與環境互動時會舒適許多,這也是閱讀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y Not Reading 的沙龍
15會員
49內容數
嗨你好,這是Why Not Reading何不閱讀的沙龍! 這裡有一些書,也有一些政治議題。
2023/11/12
其實收到這本書已經好一陣子了,因為知識含量豐富,每次都只讀一點點就分心去看小說,結果因為最近的新聞立刻想到這本書,手邊有一本地圖集實在太方便了,何況這不僅是一本精美地圖🗺️ 記者出身的艾蜜莉是法國電視臺的地緣政治節目的主持人,十幾年的主持經驗讓她得以長時間且深刻地觀察世界各地的衝突和政治版圖
Thumbnail
2023/11/12
其實收到這本書已經好一陣子了,因為知識含量豐富,每次都只讀一點點就分心去看小說,結果因為最近的新聞立刻想到這本書,手邊有一本地圖集實在太方便了,何況這不僅是一本精美地圖🗺️ 記者出身的艾蜜莉是法國電視臺的地緣政治節目的主持人,十幾年的主持經驗讓她得以長時間且深刻地觀察世界各地的衝突和政治版圖
Thumbnail
2023/06/26
「你們沒有說話的權利,因為你們不是人。你們如果是人,就不會來到這裡。」 🕯這一切怎麼開始的? 2001年,作者戴倫拜勒還是學生,因為喜歡攝影造訪了新疆,那時受到許多新疆人的熱情歡迎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之後數度回訪甚至長居了兩年並結識了許多維吾爾族的朋友。
Thumbnail
2023/06/26
「你們沒有說話的權利,因為你們不是人。你們如果是人,就不會來到這裡。」 🕯這一切怎麼開始的? 2001年,作者戴倫拜勒還是學生,因為喜歡攝影造訪了新疆,那時受到許多新疆人的熱情歡迎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之後數度回訪甚至長居了兩年並結識了許多維吾爾族的朋友。
Thumbnail
2022/04/17
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我就立刻注意到,很想讀但沒有勇氣,深怕翻攪起一些平常不太面對的深層議題。但年初轉念後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邊讀邊深思沈澱,有時邊哭然後再繼續讀下去。 「我沒有特別想要當媽媽,雖然可以想像有小孩後,生活中可能會交織不安與快樂,而變得多彩多姿,卻沒有強烈到讓我想要去冒險的動機。」
Thumbnail
2022/04/17
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我就立刻注意到,很想讀但沒有勇氣,深怕翻攪起一些平常不太面對的深層議題。但年初轉念後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邊讀邊深思沈澱,有時邊哭然後再繼續讀下去。 「我沒有特別想要當媽媽,雖然可以想像有小孩後,生活中可能會交織不安與快樂,而變得多彩多姿,卻沒有強烈到讓我想要去冒險的動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希特勒是軍事天才嗎?閃電戰為什麼那麼成功? 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發神經,還是不得不做絕佳妙計? 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是否真的有必要? 對於這些問題,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都提供了他富含佐證的論點。
Thumbnail
希特勒是軍事天才嗎?閃電戰為什麼那麼成功? 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發神經,還是不得不做絕佳妙計? 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是否真的有必要? 對於這些問題,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都提供了他富含佐證的論點。
Thumbnail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作者: 李德哈特 原文作者: 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譯者: 林光餘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4/06/05
Thumbnail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作者: 李德哈特 原文作者: Sir 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譯者: 林光餘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4/06/05
Thumbnail
作者: 傑斯特.韋慕特 原文作者: Chester Wilmot 譯者: 鈕先鍾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1998/08/01
Thumbnail
作者: 傑斯特.韋慕特 原文作者: Chester Wilmot 譯者: 鈕先鍾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1998/08/01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鋼彈群的其中一段戲,請大家欣賞。本段戲為我與另一個扮演美國的玩家共同創作。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鋼彈群的其中一段戲,請大家欣賞。本段戲為我與另一個扮演美國的玩家共同創作。
Thumbnail
「如果你是個有道德觀念的人,是個希望晚上睡得著,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跟處世原則不會感覺相互矛盾的人,你就需要能用語言跟概念去說服自己沒有做錯什麼。。⋯⋯」——陸軍戰爭學院歷史學者塔蜜・比德爾
Thumbnail
「如果你是個有道德觀念的人,是個希望晚上睡得著,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跟處世原則不會感覺相互矛盾的人,你就需要能用語言跟概念去說服自己沒有做錯什麼。。⋯⋯」——陸軍戰爭學院歷史學者塔蜜・比德爾
Thumbnail
想像有台失控的列車正在狂飆,前方有五人被綁在鐵軌上無法動彈。此時你手上有個搖桿可以將火車轉向另一個軌道,但這邊的鐵軌上也有一個人被綁著…… 你會選擇拉下搖桿嗎?
Thumbnail
想像有台失控的列車正在狂飆,前方有五人被綁在鐵軌上無法動彈。此時你手上有個搖桿可以將火車轉向另一個軌道,但這邊的鐵軌上也有一個人被綁著…… 你會選擇拉下搖桿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