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的/我媽的希臘婚禮(My Big Fat Greek Wedding):移民家庭的笑與淚

“我的希臘婚禮”以及“我母親的希臘婚禮”是同樣編劇,原班人馬出演。講述的是從希臘到美國芝加哥落地生根的移民故事。故事跨度涵蓋移民第一代,也就是女主Toula的父親成功在美國扎根,買房買車開著希臘餐廳,過上中產階級美式生活但仍保有希臘傳統的精神。女主的父親Gus常要告誡女主(移民第二代)不能忘本,不能忘記因為希臘才有哲學(philosophy),才有民主制度(democracy)。
此外,在Gus的想法裡,任何一個英文字都跟希臘文有淵源,因為所有的英文字字根(root)都可以追溯到希臘文,聽他的解釋像是上了簡易版的語言學,有時雖然似是而非,但不得不為他的邏輯嘖嘖稱奇。例如他是這麼解釋”kimono”(日本和服),該字是從希臘文”cheimonas”(意思為冬天),而在冬天穿什麼禦寒呢?”robe”(袍子),因此,robe,kimono,There you go,就是這樣。
因為是移民,所以家人關係緊密,緊密到連嫁娶也希望在美國這個大熔爐裡選擇認識的希臘人婚嫁。在他們的認知裡頭,希臘人非常注重家庭,而非我族類可能不太能融入他們的家庭裡。第一集裡的女主Toula深受家人保護,依賴,雖想自主卻仍是以家庭為優先。幸運的是她最後獲得家人的祝福,嫁給了非希臘人的先生Ian。而第二集裡,老夫老妻的兩人,即將面臨空巢期,十二年級的女兒Paris要準備申請大學,但整個母系家族的人都力勸芭黎絲留在芝加哥,別離家去太遠的地方,因為希臘人始終認為家人才是最堅實的後盾。
而家庭觀念重的Gus唸叨孫女的方式如同第一集裡他對女兒Toula的擔心一樣,認為女孩子要早點結婚生子,而且最好嫁給希臘人。屬於千禧世代的孫女芭黎絲畫著黑眼線,大濃妝,正是對家人過度關心過度保護感到無所適從的叛逆期。儘管如此,深受家庭觀念影響的她還是會到家裡的餐廳幫忙。芭黎絲知道母親以她為重心,但她更想自己獨立自主,而不是總依附在大家族的呵護裡。她對芝加哥西北大學及紐約大學的入學通知搖擺不定,明明知道大家殷切的期待她留在家鄉,可最後她還是依從本心,選擇去了東岸的紐約。成長就是一連串的相遇與分離,每個人都要學會長大,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女主Toula也重新檢視了自己從女兒變成媽媽後似乎就以家裡的餐廳及陪伴女兒成長為重心,漸漸忽略了身旁的丈夫,或許媽媽當久了,就忘了自己曾經也是愛漂亮喜歡浪漫約會的女人。而她的嬸嬸Aunt Voula,也是整個家族的精神領袖,看出了她的徬徨不安,給了她身為女人以及妻子的忠告。當愛情走入婚姻,夫妻的相處除了親情外更需要熱情的火花。嬸嬸Voula的思想開明,作風有時驚世駭俗但卻非常能揣摩人心,當她得知兒子與男合夥人是戀人關係時,她沒有大驚小怪,只是了然於心,張開雙臂歡迎加其入他們大家族。
兩集電影的核心皆是圍繞著家族的故事展開,闡述著一般人的生活,有高有低,有親情,有愛情,有友情,有失落,有徬徨,有歡笑,有淚水。女主對家人的定義簡單又真切,My family is big and loud but they are my family. We fight and we laugh and yes, we roast lamb on a spit in the front yard. And whereever I go, whatever I do, they will always be there. 不是什麼大道理,但這就是家人。
簡潔的小品電影,卻讓人嚐到人生百味。
我的希臘婚禮,英文版海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