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 模特兒與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最近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位模特兒。她說在時尚界待了三年,學會最重要的道理是「要成為時裝的 curator,而非只是 carrier」。我不是太明白她的意思,想了一想。⁣ ⁣⁣⁣

Curate 是個頗為新興的詞彙,拉丁字源 curatus,意指 care 或 cure,有管理,照料,養育的意思。Curator 廣泛被譯為策展人,最常見於形容為一間藝廊策劃,製造展覽的身分,但又跟館長或藝廊管理人不一樣。⁣ ⁣⁣⁣⁣

策展人的工作包括對作品的收藏、保存、研究、詮釋,經過思考後形成一個觀點或理論,透過作品與作品之間關係交織出新的意思,再呈現給大眾。延伸開去,就類似是個篩選整理者、品味看守者的角色。⁣ ⁣⁣⁣⁣

我想,我們都是生活的 Curator,把關著門口,留意讓誰人何物進來,與生活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是畫龍點睛,畫蛇添足,或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如果生活是場展覽,我有什麼展品,又如何策劃,消化與表達?⁣ 我先審視房間,因人們說房間展示心靈。我房間最多的是書,然後是唇膏。我常說我嘴唇天生泛白,唇膏是我的第二生命。這樣看來,書可能是第一生命。⁣ ⁣⁣⁣⁣

看書是 curation 嗎?由選一本書,讀一本書,消化書的內容,比較不同書籍的觀點,再聯繫自身看法經驗,認真思考過後,得出屬於自己的結論,再透過生活向他人展示其中。可能是吧。⁣ ⁣⁣⁣⁣

不是說非要以讀書這渠道來獲得知識不可,而是除圖文外,書載著對我非常重要的精神意義。是作者傾出畢生思想精華的慷概和熱情讓人動容?是書作為思想的載體的純粹和神聖?是讀書所需,奢侈的獨處空間?是腦海將文字轉化意念,富有挑戰性的想像習作?⁣ ⁣⁣⁣⁣

我的房間長期囤著好幾十本書,買過讀完再丟再捐的循環。有年房間太亂,我把心一橫,讓男友陪我將讀過的書丟掉。收拾著他說,怎麼你會捨得丟掉讀過的書,它們好歹也曾點滴滋養你靈魂。藏書是靈魂的圖書館,讓我們好好整理,就可把它們保存好。有點過分浪漫但亦不無道理,然後我有藉口繼續買書。⁣ ⁣⁣⁣⁣

實體書的確花錢又佔空間,但書放在手上讀,逐頁翻掀的觸感太好,用筆刻下標記感覺很實在。書籍在書架上一本一本疊高,又真像個檔案處,將讀過學過的的一路紀錄,而未讀過的那些,則時刻提醒我世界多大,懂得太少。人會想不開、鑽牛角尖甚至抑鬱,非一定是情緒問題,更多時候是對世界、人性認知不足,或思想出現邏輯謬誤。我堅信唯有不斷學習,方可保持身心健康,生活愉快。⁣ ⁣⁣⁣⁣

有人說看書沒用,我猜是不夠策略性地閱讀。死讀書跟看電視無分別,都只是左耳入右耳出的 kill-time 被動娛樂。讀書為腦袋輸入資料知識,關鍵是讀者必須自行消化內容、將其處理整合,再分析思考。最後以自我文字輸出甚至寫下結論,才算讀得有益。再進一步,若可將不同書籍得到的洞察互相聯繫比較,再運用於實際層面,為最理想。看書一是喜歡讀,二是想進步思想,三是想以新思維改善生活質素。⁣ ⁣⁣⁣⁣

只有當你有認真了解過一件事情,明白得夠通夠透,才有能力資格,讓其為人生刻上任何意義和影響。否則你只是個隨波逐流,丟三落四,被生活追著走的被動載體。任你穿夠十萬套衣服,都沒有一套真正屬於你的。

(Photo of Nigella Laws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的沙龍
1會員
35內容數
2020/08/05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任何泡泡到最後總會爆破,但在無可避免的分離前,彼此至少為大家留下了一絲安慰,一抹微笑。⁠ ⁠
Thumbnail
2020/08/05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任何泡泡到最後總會爆破,但在無可避免的分離前,彼此至少為大家留下了一絲安慰,一抹微笑。⁠ ⁠
Thumbnail
2020/08/04
出來工作後時光飛快,對日復日的記憶越變稀薄。雖想不起上年生日怎麼過,對年少的回憶卻鉅細靡遺。一聽到某歌曲旋律、聞到久違的味道,看見熟悉的影像,大腦身體像有肌肉記憶,將那時感動觸覺重現心頭。
Thumbnail
2020/08/04
出來工作後時光飛快,對日復日的記憶越變稀薄。雖想不起上年生日怎麼過,對年少的回憶卻鉅細靡遺。一聽到某歌曲旋律、聞到久違的味道,看見熟悉的影像,大腦身體像有肌肉記憶,將那時感動觸覺重現心頭。
Thumbnail
2020/08/04
如要想像擁有這種能力,那梵高讓我看見黃,而《Yellow 》讓我聽見黃。那種黃,是像太陽只為你一人服務的大片陽光曬在身上,是像海上波 光粼粼的閃耀,是像知道有人在默默愛你支持你,一種接近無限溫暖的黃。⁠⠀
Thumbnail
2020/08/04
如要想像擁有這種能力,那梵高讓我看見黃,而《Yellow 》讓我聽見黃。那種黃,是像太陽只為你一人服務的大片陽光曬在身上,是像海上波 光粼粼的閃耀,是像知道有人在默默愛你支持你,一種接近無限溫暖的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月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書的時候,看了一些博客來網路上的書評,有一些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更像是因為自己買了不滿意內容的書,留下不想自我負責的發牢騷抱怨而已,感覺對於作者和出版社,這也是一種傷害了吧。 我個人選擇閱讀的書籍種類、想要買什麼書之前,都會先做功課,從前除了在逛實體書店翻閱之外,在網路書店看到
Thumbnail
這個月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書的時候,看了一些博客來網路上的書評,有一些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更像是因為自己買了不滿意內容的書,留下不想自我負責的發牢騷抱怨而已,感覺對於作者和出版社,這也是一種傷害了吧。 我個人選擇閱讀的書籍種類、想要買什麼書之前,都會先做功課,從前除了在逛實體書店翻閱之外,在網路書店看到
Thumbnail
什麼是博物館策展人,策展人都做些什麼呢?「策展」是一種具備高度技能與特定學科專業的職業。 ​《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認識、管理與展示物件》​新書上市~
Thumbnail
什麼是博物館策展人,策展人都做些什麼呢?「策展」是一種具備高度技能與特定學科專業的職業。 ​《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認識、管理與展示物件》​新書上市~
Thumbnail
剛剛完成簡易的斷捨離:清理二手書。 學生時代開始,就是一個很愛買書的人。購買的書種很多元,從小說、散文到各種實用類書籍,看過我書櫃的人,都覺得我有一些很奇妙的書,例如:《耳朵的棲息與散步》是一本在談生活中各種聲音存在的書;《台北人》不多說就是知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說,是高中班導贈送的珍貴禮物,也深深影響
Thumbnail
剛剛完成簡易的斷捨離:清理二手書。 學生時代開始,就是一個很愛買書的人。購買的書種很多元,從小說、散文到各種實用類書籍,看過我書櫃的人,都覺得我有一些很奇妙的書,例如:《耳朵的棲息與散步》是一本在談生活中各種聲音存在的書;《台北人》不多說就是知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說,是高中班導贈送的珍貴禮物,也深深影響
Thumbnail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的本身, 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細微的提問,存在於充斥萬物的天地循環, 那物與物之間,我們與物之間的關係什麼?
Thumbnail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的本身, 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個細微的提問,存在於充斥萬物的天地循環, 那物與物之間,我們與物之間的關係什麼?
Thumbnail
閱讀到底能不能賺錢,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閱讀跟你會不會賺大錢不一定有關係,但,跟將來會不會更糟糕一定有關係。——《賣窮》
Thumbnail
閱讀到底能不能賺錢,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閱讀跟你會不會賺大錢不一定有關係,但,跟將來會不會更糟糕一定有關係。——《賣窮》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就覺得蠻有趣的,難道不是成功人士就不能在意書櫃嗎?不在意書櫃的人難道就不會變成成功人士嗎?成功人士就一定會在意書櫃嗎?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就覺得蠻有趣的,難道不是成功人士就不能在意書櫃嗎?不在意書櫃的人難道就不會變成成功人士嗎?成功人士就一定會在意書櫃嗎?
Thumbnail
很喜歡PM針對書籍的核心理念:書籍作為一個創作媒材,最有價值的是當你能拿在手上擁有。藝術家書籍可以打包進你的生活,必須經過你親自的觸摸、翻閱、感受。你在圖書館翻閱,跟實際擁有後在家裡翻閱、在被窩裡閱讀,是不一樣的;甚至你現在擁有後的觸摸,跟十年後再觸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書要被擁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很喜歡PM針對書籍的核心理念:書籍作為一個創作媒材,最有價值的是當你能拿在手上擁有。藝術家書籍可以打包進你的生活,必須經過你親自的觸摸、翻閱、感受。你在圖書館翻閱,跟實際擁有後在家裡翻閱、在被窩裡閱讀,是不一樣的;甚至你現在擁有後的觸摸,跟十年後再觸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書要被擁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