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要剪,女人要扁”?當仇女成為顯學,作為正常人,我們該如何自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文/空心二胡

這幾年,我對於關注性別議題的熱情已經不如以往,不過今天在刷臉書的時候,意外看到了淡大這篇“公審文”,而這篇文章的內容,進一步引起了我的興趣:

出處:淡大詞曲創作社網友提供

仔細一看,內容寫什麼呢?

出處:社會頭條一寶2.0

再讓我們看看樂團成員的玉照:

出處:社會頭條一寶2.0

說真的我今天寫這篇也不是跟著起鬨公審誰還是怎樣,而是我們最近這幾年針對女性的暴力以及嘲諷的創作愈來愈明目張膽,這讓我這個32歲的老阿姨覺得心臟不好啊!原因是因為以前的社會儘管還是對女人很歧視,在性平方面不如現在發達,但是也不至於寫出這麼名目張膽歧視女人的歌詞,而且還不覺得有任何羞愧的。

事實上台灣音樂人創作歧視女性的音樂也不只有這一件事。在幾年前,台灣嘻哈團體“玖壹壹”也寫過類似的音樂,嘲諷台灣女人只喜歡外國人:

但即使這些音樂團體受到婦女團體的責難,他們似乎也沒有任何悔意,甚至像玖壹壹這類的商業音樂團體還明目張膽的對女人叫囂,認為這是“創作自由”。

可是當他們另一支音樂錄影帶嘲諷穆斯林時,因為被抗議會引起恐怖份子攻擊,於是玖壹壹在第一時間連忙道歉,並將音樂錄影帶火速下架,與當初對婦女團體叫囂的嘴臉截然不同。

圖源:中時電子報

那麼今天我寫這篇文章我要說什麼呢?我想說的是,對於最近這幾年日趨顯著的仇女文化,我不會說這是當前男性在這個性別人口急速往男性傾斜的現象中產生的求偶焦慮,其實我覺得他們可能一點也不焦慮,他們更可能是想要展現他們的特權,並且希望透過這些特權獲得聲望以及權利,所以他們才會這麼不顧及女性的感受,頻繁的發表這類的創作。

其實這類男性,或者是想反映這類男性焦慮的創作,他們想得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覺得這世界上很多人生必經的經歷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包括交女朋友在內,也應該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交不到女朋友,或者是無法在女性身上獲得權力時,他們自然會將這種怨氣發洩在女人身上,而不加思考自己究竟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才能真正獲得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我們從幾年前的Elliot Rodger校園槍擊事件來談談男性的性別焦慮:

其實說實話,Elliot Rodger他本身也長得不差,家境也很優渥,又是大導演的而子,即使放在台灣也稱得上是校園裡的明星人物,但是儘管如此,他卻跟台灣很多仇女的男性一樣,對自己無法跟同年男性一樣展現雄風感到焦慮。他也認為自己也不差(其實這是事實),但他卻因為他沒有性經驗,就頻頻為“為什麼就是無法跟女人上床”感到焦慮。所以他在長久以來的無病呻吟之後,就選擇持槍在校園裡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當然我也不想要分析為什麼像他這種人生勝利組仍然會做這種事情,而是我們必須要從中思考一件事情是:其實每個人無論長得怎樣還是家境怎樣,我們都有讓自己覺得很挫折的地方,我們都會有一樣的焦慮,但是我們遇到焦慮時,我們應該是選擇克服它?還是埋怨別人自怨自哀,最後將自己的權力慾發洩在別人身上--特別是你覺得比自己弱的人身上?

我說到這裡當然還是免不了要表達我們女性的個人經驗,就是跟男人相比,女人在面對自己人生不順遂的時候,其實並不會像男生一樣,會藉由欺壓比自己更弱的人,或者是自己得不到的人展示自己的力量。原因是因為我們女生都很清楚,因為如果我們做這種事情,我們會被社會很刻薄的嘲笑,特別是對男性來說,我們做這件事情只是失敗者的吶喊,而根本沒有可憐的餘地--除非你長得很可愛,才會讓男人對妳產生一絲絲憐憫,甚至對你產生崇拜。例如前一陣子發生在日本所謂的“病嬌殺人案”的事主。

所以在女人的生命經驗裡,女人從來不會因為自己交不到男朋友或者是人生不順遂去欺壓異性,以及張揚要對男人開扁,因為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的,都是被社會要求“改進自己”;“提升自己”;“即使被男人霸凌或者工作不順遂,要優先檢討的是你個人的問題,而不應該是檢討別人對你而言到底有沒有問題”。

因此像我這樣的女生,在看到這類的創作和新聞時,我是連批評都懶得批評,因為男人的生命歷程裡,雖然常常被要求堅強,常常被要求要突破困難,但是其實社會對男人的讓利還是很多的,因為社會不會要求男人為了得到他們想要的人事物而改變自己,而標準常常是低到只要求男人努力鑽研學問專長就好,其他像是外表或個性都不需要改變所以男人的人生觀裡,常常一廂情願的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得到一切”,而不是像女人一樣,有意識到“除了努力以外,我們還需要做什麼”,而近一步讓自己更進步。

因此當兩性遇到人生上的不順遂時,相較於整理自己,男人更傾向透過暴力要求他們想要的人事物屈服。因為這對他們而言,是最容易的方式,是最簡單的方式,因為只要口語威脅甚至只要動一動拳頭就能讓對方妥協,又何必要花時間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呢?

對於這樣的現象,作為一個女人,我現在也懶得再向社會呼籲“不要仇女”;“不要貶抑女性”,因為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狗吠火車,因為我知道在仇女成為顯學的當下,再多的呼籲已經沒必要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在這個荒誕的世界裡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我們要在這個對自己臉上揮拳的社會,成為一個讓自己無懈可擊的人,即使自己的臉被扁得鼻青臉腫,儘管全世界都笑話我們,但即使如此,只要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我們才能近一步對社會展現自己的善良;只有當自己變成完美的人了,我們才有力量讓社會變成更完美的世界。

因此,面對這個頑固不靈的社會,我們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吧!只有當自己美好了,我們才能抵抗人世間的醜惡;只有當自己美好了,我們才能培養不變成深淵的力量。

最後我們再附上該樂團的玉照。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更美好的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進步,才能更善良。請讓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更善良的社會,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沒有怨恨,才會興興向榮。讓我們大家一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好嗎?

出處:社會頭條一寶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到底鄉民為何常出現批評女性的言論? 這些焦慮從何而來? 真的無法解決嗎? 放下焦慮、調整審美觀,感情世界將會一片開朗。
Thumbnail
到底鄉民為何常出現批評女性的言論? 這些焦慮從何而來? 真的無法解決嗎? 放下焦慮、調整審美觀,感情世界將會一片開朗。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此篇為短評 這篇是回應朱家安在臉書上討論「直男行為研究社」的那篇文章 直男行為研究社主要是在分享一些 男性跟女性互動的對話 其中有很多都是比較荒謬且讓女性不舒服的情況 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且引起廣大迴響 有興趣請自尋去搜尋文章 不過也不太會影響到此篇閱讀 --- 身為直男我來試著討論一下這個議題
Thumbnail
-此篇為短評 這篇是回應朱家安在臉書上討論「直男行為研究社」的那篇文章 直男行為研究社主要是在分享一些 男性跟女性互動的對話 其中有很多都是比較荒謬且讓女性不舒服的情況 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且引起廣大迴響 有興趣請自尋去搜尋文章 不過也不太會影響到此篇閱讀 --- 身為直男我來試著討論一下這個議題
Thumbnail
社會性別是扮演出來的,我們大多數人都致力於成為主流二元體系中的一員。 近日,全人實驗中學內盛行起一股「厭女言論」。跟隨潮流的同學在有女性同學或教師在場時發表諸如:「盆栽要剪,女人要扁」、「女人就是聒噪」、「洗碗機」等其他令人咋舌的仇女言論......
Thumbnail
社會性別是扮演出來的,我們大多數人都致力於成為主流二元體系中的一員。 近日,全人實驗中學內盛行起一股「厭女言論」。跟隨潮流的同學在有女性同學或教師在場時發表諸如:「盆栽要剪,女人要扁」、「女人就是聒噪」、「洗碗機」等其他令人咋舌的仇女言論......
Thumbnail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Thumbnail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Thumbnail
我不是說穿得少活該被強姦,只是勸女生不要穿太少,避免引發男性的性欲。 我不是說女生不能晚歸,只是晚上很危險,妳應該早點回家。 妳有行動的自由,但自由很危險,所以要小心一點。
Thumbnail
我不是說穿得少活該被強姦,只是勸女生不要穿太少,避免引發男性的性欲。 我不是說女生不能晚歸,只是晚上很危險,妳應該早點回家。 妳有行動的自由,但自由很危險,所以要小心一點。
Thumbnail
這幾年,我對於關注性別議題的熱情已經不如以往,不過今天在刷臉書的時候,意外看到了淡大這篇“公審文”,而這篇文章的內容,進一步引起了我的興趣:
Thumbnail
這幾年,我對於關注性別議題的熱情已經不如以往,不過今天在刷臉書的時候,意外看到了淡大這篇“公審文”,而這篇文章的內容,進一步引起了我的興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