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黃軒醫師說:専家找到最佳解封方式了...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最好是在感染高峰結束後,再等待1-2週,然後再釋放封鎖的所有人。
    我們一般都希望儘早使人們恢復工作,但研究人員發現:在這1至2週的“等待”期,對於減少新案件的增長是幫助不大的。

    (白話就是:操之過急)

    英國🇬🇧專家Zisis Kozlakidis ,中國専家Gui Quan Sun 和意大利🇮🇹専家Sandro Roleeu,提出了 :

    「逐步解封策略, Gradually easing lockdown」

    對於漸進式釋放策略,他們用電腦模擬,提出在感染的【第一個高峰】完全過去之後,應從解封部分人員。其餘部份人群應保持在隔離的狀態,直到再次觀察到每天有幾週的低新感染病例為止。
    預計在此解封日期後的【1到2個月】,可能會觀察到【第二個感染高峰】,然後,在感染可能達到第二高峰之後,其餘人口,才可在【3-4個月】後得到釋放。
    這些解封,必須得《配合措施》包括了:
    1.連接的城市,進出步分開放
    2.根據年齡(年輕族群)
    3.保持社交距離安全
    4.手機追踪app
    5.行動監控
    6.新案例發現隔離

    歐州《配合措施》就始终不包括: 口罩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最佳策略是 :

    從《最初的感染高》峰期結束後的【2-4週內】釋放大約一半的人群,然後再等待【3-4個月】,以等待《第二個高峰期》過去,然後釋放其他所有人。最佳解決方案部分取決於(眾所周知的)COVID-19患者的康復率和病毒傳播率。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