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筆記】心的經典【下】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無十二因緣,亦無十二因緣盡。心經中的十二因緣,是從時間過程的三世流轉,講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現象。
  • 空間現象講因緣,是物質關係的。
  • 時間現象講因緣,是精神生命的。
  • 無明,行,識-過去世。 無明:煩惱的根本。 行:身、口、意的三種行為。 識:有了行為產生業力,業力的結合。
  •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現在世。 名:前世帶來的業力。 色:由父親母卵成孕後的胎質。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 生,老死-未來世。
  • 觀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本身就是苦,如果不觀十二因緣就會製造苦的原因,然後接受苦的果。
  • 對大乘菩薩來說,雖然已無無明亦無老死,而眾生尚需菩薩救度,菩薩還是要在生死之中普渡眾生,所以既無無名盡,亦無老死盡。要在有生有死的眾生群中,不起煩惱,沒有執著,這才是大解脫、大自在。
無明是煩惱的根本,一般人不知道什麼叫做煩惱,也不知道要斷除煩惱,只希望生活中沒有痛苦就好。遇到可愛的還是要貪,遇到不合意的還是要嗔。只希望不要受苦報,不願意不造惡因,不知釜底抽薪,只知揚揚止沸,這就是眾生的愚痴。
無苦、集、滅、道
  • 修行的初步,是要修行苦、集、滅、道四聖諦法的,唯以大乘菩薩的觀點來看,那還不夠究竟,因此要超越了四聖諦法,才是徹底的大自在。
無智亦無得
  • 智慧如果是有,凡以自我為中心者,這就是有漏智,不是真正的智慧。
  • 當觀煩惱不起,智慧亦無用處,那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脫,故明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 當心中無所得無所求時,就是自在的菩薩。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 出離三界的煩惱生死苦海,名為涅槃。
  • 小乘聖典 1. 有餘涅槃:煩惱永盡而肉體的身心尚健在。 2. 無餘涅槃:所依的色身也已死亡消滅。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無始以來的諸佛如來,無一位不是由於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法,而成佛道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是大神咒:無量不可思議的神力變化。
  • 是大明咒:無量不可思議的智慧功能。
  • 是無上咒:無量不可思議的一切功德。
  • 是無等等咒:無量不可思議無與倫比的一切功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咒語宜用梵文音譯,不宜釋出其意義。只要一心誦持,就能產生智慧。
  • 去!去!去彼岸!大家去彼岸!大家一起去彼岸!成就菩提佛道。
書名:心的經典
作者:聖嚴法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