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心的經典【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的結構,分成三個段落
第一段:序分(序言、序論)
第二段:正宗分(本文、本論) (一)人類觀:五蘊。 (二)宇宙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三)人的三世因果觀:人在生來死去之中就是解脫自在。 (四)菩薩的境界:解脫自在最好的範例。 (五)佛道:菩薩的理想和目的,解脫自在的終極圓滿。
第三段:流通分(結論)

心經禪解(講於紐約東初禪寺,著重於佛學思想及禪觀)

  • 心經,通稱為「般若心經」,乃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它也是般若經的中心。
  • 心經是通攝大小三乘的總綱,可以當作佛法概論來看。
  • 佛法的精粹在於智慧,離開智慧講佛法,只是世間的知識和學問。釋迦佛尼佛成佛之後所說的法,都是由智慧產生的,而說法的目的,是希望聽聞佛法的人,能經由他所傳的修行方法得到智慧,只有得到智慧後,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所以佛法是從智慧產生,同時也能幫助人產生智慧,達到開悟的境界。因此《心經》就是智慧的經典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
  • 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觀音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在向內聽,聽無聲之聲,達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所以叫作觀自在。
  • 意思有二
    一、對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經修行成功了。
    二、無處在無處不在,無處不能顧到眾生。
  • 只要用修行的方法觀照,就能夠得自在。
自在
  • 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乾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受施時就坦然接受,以廣度眾生為回報。布施時就慨然布施,不求回報。
菩薩
  •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僅靠打坐,僅以禪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在遇到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
  • 用的意思,當智慧產生作用時就是行
深般若
  • 無相、無願、不生不滅
  • -由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一定是畢竟空,從因緣觀來看,一切現象都是空的。
  • 無相-心相及物相,這兩種現象都是由於人在執著、分別。執著就是有相,就會不自在,不執著就是無相,就是自在。
  • 無願-有願時自我還在,不管是客觀的、主觀的、自私的、自利的,只要有眾生可度,我一定是相對存在的。
波羅蜜多
  • 波羅蜜多是出離、超越、解脫的意思。就是離開煩惱和苦,也就是超越煩惱和苦。整句話來說就是:有智慧就能從煩惱及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 精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精進度眾生方法有四
    一、已造的惡業趕快斷。(悲心,使眾生離苦)
    二、未造的惡業永不造。(悲心,使眾生離苦)
    三、未生的善業趕快生。(慈心,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
    四、已生的善業要增長。(慈心,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
照見五蘊皆空
  • 智慧不產生作用時,菩薩和眾生是一樣的;智慧產生作用時,對菩薩自己來講是斷除一切煩惱,對眾生來講是菩薩普度一切眾生。
度一切苦厄
  • 苦:身心受到煩惱而感到不安的狀態
  • 修行人在修行時一定要先把對身體的執著放下,再放下心裡的妄念,當心理和生理的自我都放下時,就是五蘊皆空,雖然還不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在這一刻就是在禪悅及法喜之中。證得五蘊皆空後,身體還在,由於智慧具足,對於一切的苦難及災難,都不會產生那就是苦厄的感受了。
舍利子,色不易空,空不易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舍利佛的名字,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心經是以舍利佛為聽眾代表而說的。
  • 色不易空:肉體的生命,不離生、老、並、死的四苦。
  • 空不易色:一切物質現象,雖然自性皆空,卻又不妨礙因緣而有。
  • 禪修觀想第一步是觀一切空,第二步要運用假有的現象,使眾生能成就菩薩道,進而成佛。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現象雖然是念念生、念念滅,過程還是有的。
  • 淨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一切法相的事物現象,本無垢、淨之分。
  • 地球上並沒有因為死了一個人就增加了什麼或減少了什麼。
書名:心的經典
作者:聖嚴法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龎演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筆記】菩薩戒指要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筆記】學佛群疑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筆記】心六倫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筆記】正信的佛教【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筆記】正信的佛教【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改寫你的金錢心靈帳簿」重點筆記整理學會真正的愛自己,是打開金錢能量的一把鑰匙,金錢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我們如何對待金錢,就會如何對待自己,以下是我整理出「改寫你的金錢心靈帳簿」書中的十個重點: 1:金錢,也想要身心靈平衡,而讓金錢平衡的要素有三個,那就是學習財務規劃、金錢心理學和金錢能量。 2:金錢像是網絡般交錯在所有關係
Thumbnail
avatar
Citta 心的小老師
2024-04-10
【閱讀筆記】金錢心態:認清金錢的價值,重新定義慾望本質,做個真正「富足的人」作者森博嗣是一位大學副教授,擅長的領域是理工科,而成為小說家後專職推理小說寫作,因為不是理財專家,這本書不會教人如何賺錢,純粹是闡述作者本人的金錢價值觀
Thumbnail
avatar
Su
2024-01-07
網友提問 17 : 與經濟條件比自己大的姊姊交往該如何調適心態?網友提問:「和大七歲的姐姐剛交往,月薪比我多兩倍,我該如何想辦法彌補兩人之間的經濟實力?我做出版業,未來想往自媒體發展。她是金融業。這是我第二段感情,我33歲。」 薪水比女生還要少確實會影響到互動過程,不過還是要看女生對你是怎麼想的。   假如女生明白你這年齡段薪水到這程度很正常,但是她
Thumbnail
avatar
超越困境
2023-11-02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5|紙本也能展現新思維?一覽卡片盒筆記的前世今生 ⋯⋯爸爸發現就讀國一的女兒這次連假結束後就要段考,卻忘記帶回課本、筆記,手邊只有從補習班在路邊發的段考複習教材,於是想到不如教她怎麼使用卡片盒筆記法複習所學!
Thumbnail
avatar
閱讀筆耕
2023-10-16
阿卡西紀錄解讀筆記(29)-描繪新的願景地圖紀錄守護者們告訴她,妳的內在有如此多豐富色彩的顏料,但妳都不敢去使用,害怕他人如何看待妳,如何評斷妳,那麼妳就無法好好去會畫出自己最棒的作品。 祂們告訴她要專注在自己身上,就像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那樣,沉浸在揮灑顏料和創造的熱情上,根本無暇去顧及周圍人怎麼看待他,他才能夠毫無拘束地將內在的繽紛繪製成
Thumbnail
avatar
煌語|阿卡西書籤與光的閱讀者
2023-07-13
【經營筆記4】🔴上首頁!7.6k人看!我火速買愛莉莎莎課程的十個理由!從理科太太事件觀察到的經營心得!粉絲細細道來,火速下單的五大理由! 我火速買了愛莉莎莎的課程!我來從粉絲的角度分享一下,為什麼我會想要買她的課程!同時間也就我過去行銷公關的危機處理經驗,來扒一扒,為什麼同時開課,理科太太會被攻擊?!同樣開線上課程,為什麼愛莉莎莎被大家說:真的好會賺錢!而理科太太,被大家說,無照賣諮商筆記課程,有違
Thumbnail
avatar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
2022-12-12
我從 2015 開始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已經 7 年了,這是我認為在筆記軟體中寫筆記時最重要的 3 個心態如何讓我們寫下的筆記,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我從 2015 開始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到現在,已經 7 年的時間。這 7 年我對於 "為什麼要寫筆記" 的想法不停地再改變,從「紀錄資訊」逐漸走向「深度思考」。我發現使用筆記軟體的心態需要改變,否則只會囤積愈來愈多的內容、沒有具體產出。
Thumbnail
avatar
朱騏
2022-12-02
墨耘|專題筆記 VAF ╳ AMA:財經創作者的經營心得、投資觀點這次方格子 AMA 講座邀請的來賓是 @IEObserve,經營財經類自媒體有超過 10 年的經驗。以下整理了訪談筆記,分享之。
Thumbnail
avatar
閱讀筆耕
2022-08-24
閱讀筆記《90%的成功經驗都要拋棄!:讓你避開成功帶來的四大陷阱,打造持續創新的商業模式》★畢卡索曾說:「成功是危險的。當你開始複製自己的成功,就會讓自己缺少創造性。」 ●世界上有很多人對他們以前的成功無法忘懷。尤其是那些邁入中高年的管理階層和曾經成功過的企業管理人。但忘不了「成功」這件事就是許多人失敗的原因。 ●揣測上意會毀掉領導者,領導者會接收不到真實的資訊。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