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6月23日解散國會,6月30日提名,投票日落在7月10日,整個過程17天。若從提名日起算,扣除一天冷靜期和投票日,競選期有8天。跟過去兩屆大選相似。
選區:
新加坡選區分為單選區(SMC)和集選區(GRC),集選區又分為2人、3人、4人和5人(本屆取消6人集選區),皆採勝者全拿模式(winner take all)。舉例來說,在5人集選區裡,得票率最高陣營,可以一次攬括5席代表。新加坡沒有比例代表制。
集選區是新加坡選區特色,通常被視為打壓反對黨。競選集選區必須同時湊足好幾人的選舉押金(需考慮反對黨常慘敗失去押金),也減少支持者較少的反對黨小選區獲勝的機會。集選區參選人必須有一名少數族群(如馬來人和印度人)。
本屆有31個選區,93席,較上屆增加4席。3月重新劃分選區,盛港西(Sengkang West)、鳳山(Fengshan)和榜鵝東(Punggol East)併入其他選區。對新加坡地理不熟的朋友也沒關係,可以看下表:
恰好就是執政黨勝選得票率最低的3個單選區。
執政黨最低的單選區是後港(Hougang),由工人黨(Worker's Party)獲勝。工人黨自1991年以來一直在此區勝選,是新加坡唯一的反對黨強區。
反對黨位置:
通常人們覺得新加坡選舉無趣又乏味。挑戰者沒有韓國瑜或川普的演說表演、沒有政黨輪替的可能(目標設定在突破1/3席次),沒有可以明確說得上的選舉舞弊。新加坡選民不會喜歡表演性質或激進的候選人。這是許多抱怨反對黨不上進的外國(指新加坡以外)評論人所容易忽略的。
2011年選舉被部分論者(如Loke Hoe Yeong)稱為第一波浪潮。反對黨首次在5人集選區獲勝,執政黨得票也大幅下滑。2015年選舉,各個反對黨首次達成協議,以1對1方式挑戰執政黨(仍有3席出現3角戰),同時在所有選區競選。是的,以往都有因缺乏挑戰者自動勝選,而讓選民缺乏參與感的選區。
2015年選舉前,國外評論多認為會考驗後李光耀時代的李顯龍政權,選舉結果卻顯示執政黨重新獲得早前失去的支持。反對黨在本屆是否能維持統一陣線,亦是看點之一。鄰國馬來西亞的反對黨,就常在每一次敗選後,更換陣線。
工人黨是最近幾次選舉中,唯一有斬獲的反對黨,其優勢在信譽高和基層強。這次選舉冒出的另一個顯眼政黨是新加坡前進黨(Progress Singapore Party,PSP),由前PAP議員陳清木創立,總理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也宣布加入PSP。PSP也分裂出另一個政黨紅點同心黨(Red Dot United) 。全部都有意參選。
因應疫情,此次競選期間禁止群眾大會,但增加電視演說時間。互動和渲染力高的群眾演說,以往都被視為有利於反對黨。不過,反對黨在網路空戰有一定聲量,此消彼長,目前還不確定影響如何。
本屆選舉是具爭議的反假新聞法(POFMA)通過後的第一場選舉。選舉期間是否會被派上用場,仍有待觀察。反對黨通常無法使用POFMA 指正執政黨方論點。
當前議題:
毫無疑問是1月從中國蔓延開來的疫情,已經困擾新加坡半年。在疫情面前,所有其他議題都是小事情。政府為無法恢復上班的公司,津貼75%員工薪水,保住工作。在防疫節奏上,沒有明顯疏漏。最初口罩荒,部分被歸咎到台灣限制新加坡自有生產出口(請見Errr事件)。至於仍在持續的移工疫情,他們沒有投票權。
疫情以外的議題,可以參考Bridget Welsh 針對2015年選舉所做的調查:
公積金(CPF)是上屆選舉要點,本次已不成議題。
「太多外籍人士」的擔憂持續存在,在數據上的確減緩,但疫情侵襲移工,也讓「新加坡是否太依賴外籍勞工」再次成為焦點。「公共交通效率不佳」更為明顯,上班時段屢次發生捷運停駛,都是特為有感的事。但是必須注意,「不滿意」和「投反對票」,只是關聯而不是必然。
小結:
對外國媒體而言,沒有出現政黨輪替,似乎就沒有意義。不過,每一次選舉都是一種內部溝通的深化,無論是人民行動黨(PAP)或反對黨,乃至涉及的議題,都在產生變化。
直到下週提名日結束,才會知道反對黨之間是否達成合作。部分學者曾呼籲主要反對黨應吸納社運和異議分子壯大,而不是讓社運分子獨立參選或另創政黨,並舉台灣的民主進步黨作為國外的成功例子。在沒有比例代表的選舉制裡,或許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