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選舉系列(一):選舉背景和反對黨位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加坡在6月23日解散國會,6月30日提名,投票日落在7月10日,整個過程17天。若從提名日起算,扣除一天冷靜期和投票日,競選期有8天。跟過去兩屆大選相似。

選區:

懶惰製圖又不侵害版權,只好用新加坡選舉委員會(ELD)準確但簡陋地圖。

新加坡選區分為單選區(SMC)和集選區(GRC),集選區又分為2人、3人、4人和5人(本屆取消6人集選區),皆採勝者全拿模式(winner take all)。舉例來說,在5人集選區裡,得票率最高陣營,可以一次攬括5席代表。新加坡沒有比例代表制。

集選區是新加坡選區特色,通常被視為打壓反對黨。競選集選區必須同時湊足好幾人的選舉押金(需考慮反對黨常慘敗失去押金),也減少支持者較少的反對黨小選區獲勝的機會。集選區參選人必須有一名少數族群(如馬來人和印度人)。

本屆有31個選區,93席,較上屆增加4席。3月重新劃分選區,盛港西(Sengkang West)、鳳山(Fengshan)和榜鵝東(Punggol East)併入其他選區。對新加坡地理不熟的朋友也沒關係,可以看下表:

恰好就是執政黨勝選得票率最低的3個單選區。

執政黨最低的單選區是後港(Hougang),由工人黨(Worker's Party)獲勝。工人黨自1991年以來一直在此區勝選,是新加坡唯一的反對黨強區。

反對黨位置:

通常人們覺得新加坡選舉無趣又乏味。挑戰者沒有韓國瑜或川普的演說表演、沒有政黨輪替的可能(目標設定在突破1/3席次),沒有可以明確說得上的選舉舞弊。新加坡選民不會喜歡表演性質或激進的候選人。這是許多抱怨反對黨不上進的外國(指新加坡以外)評論人所容易忽略的。

2011年選舉被部分論者(如Loke Hoe Yeong)稱為第一波浪潮。反對黨首次在5人集選區獲勝,執政黨得票也大幅下滑。2015年選舉,各個反對黨首次達成協議,以1對1方式挑戰執政黨(仍有3席出現3角戰),同時在所有選區競選。是的,以往都有因缺乏挑戰者自動勝選,而讓選民缺乏參與感的選區。

2015年選舉前,國外評論多認為會考驗後李光耀時代的李顯龍政權,選舉結果卻顯示執政黨重新獲得早前失去的支持。反對黨在本屆是否能維持統一陣線,亦是看點之一。鄰國馬來西亞的反對黨,就常在每一次敗選後,更換陣線。

工人黨是最近幾次選舉中,唯一有斬獲的反對黨,其優勢在信譽高和基層強。這次選舉冒出的另一個顯眼政黨是新加坡前進黨(Progress Singapore Party,PSP),由前PAP議員陳清木創立,總理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也宣布加入PSP。PSP也分裂出另一個政黨紅點同心黨(Red Dot United) 。全部都有意參選。

因應疫情,此次競選期間禁止群眾大會,但增加電視演說時間。互動和渲染力高的群眾演說,以往都被視為有利於反對黨。不過,反對黨在網路空戰有一定聲量,此消彼長,目前還不確定影響如何。

本屆選舉是具爭議的反假新聞法(POFMA)通過後的第一場選舉。選舉期間是否會被派上用場,仍有待觀察。反對黨通常無法使用POFMA 指正執政黨方論點。

當前議題:

毫無疑問是1月從中國蔓延開來的疫情,已經困擾新加坡半年。在疫情面前,所有其他議題都是小事情。政府為無法恢復上班的公司,津貼75%員工薪水,保住工作。在防疫節奏上,沒有明顯疏漏。最初口罩荒,部分被歸咎到台灣限制新加坡自有生產出口(請見Errr事件)。至於仍在持續的移工疫情,他們沒有投票權。

疫情以外的議題,可以參考Bridget Welsh 針對2015年選舉所做的調查:

問題:你對政府滿意或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公積金(CPF)是上屆選舉要點,本次已不成議題。

「太多外籍人士」的擔憂持續存在,在數據上的確減緩,但疫情侵襲移工,也讓「新加坡是否太依賴外籍勞工」再次成為焦點。「公共交通效率不佳」更為明顯,上班時段屢次發生捷運停駛,都是特為有感的事。但是必須注意,「不滿意」和「投反對票」,只是關聯而不是必然。

小結:

對外國媒體而言,沒有出現政黨輪替,似乎就沒有意義。不過,每一次選舉都是一種內部溝通的深化,無論是人民行動黨(PAP)或反對黨,乃至涉及的議題,都在產生變化。

直到下週提名日結束,才會知道反對黨之間是否達成合作。部分學者曾呼籲主要反對黨應吸納社運和異議分子壯大,而不是讓社運分子獨立參選或另創政黨,並舉台灣的民主進步黨作為國外的成功例子。在沒有比例代表的選舉制裡,或許是辦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敏的沙龍
7會員
29內容數
本系列主要書寫東南亞各國之間的主權爭議。東南亞各國在歷史上常有彼此重疊現象,不若東亞有較清晰的領土繼承,也因此當轉變為擁有明確邊界的現代國家時,歷史主權(historical claim)會變得異常複雜。我嘗試在主權爭議裡,釐清邊界的意思和由來。
克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6
今年忽然掀起小小的Lunar New Year 和 Chinese New Year之爭,源自背後不同的思考模式和需求。Chinese New Year 似乎將節慶局限在一國一族,但Lunar New Year更合理嗎?還是兩者能共存?
Thumbnail
2023/01/26
今年忽然掀起小小的Lunar New Year 和 Chinese New Year之爭,源自背後不同的思考模式和需求。Chinese New Year 似乎將節慶局限在一國一族,但Lunar New Year更合理嗎?還是兩者能共存?
Thumbnail
2022/05/02
開齋節是以能否觀測到新月為準。在現代工業社會,觀測似乎只是形式上,畢竟前一年印好曆,公私立機關能事先安排。不過就在今年,原定5月3日的開齋節,就在5月1日晚上,多國突然宣布觀測站提前觀測到新月,而台灣亦同步。
Thumbnail
2022/05/02
開齋節是以能否觀測到新月為準。在現代工業社會,觀測似乎只是形式上,畢竟前一年印好曆,公私立機關能事先安排。不過就在今年,原定5月3日的開齋節,就在5月1日晚上,多國突然宣布觀測站提前觀測到新月,而台灣亦同步。
Thumbnail
2021/09/03
帕運(Paralympic Games,馬來西亞和香港稱殘奧)舉辦於奧林匹克閉幕之後。相比熱鬧的奧運競技,帕運顯得冷清。 運動競技總是被熱血、力量、精準和速度等形容詞圍繞著。由身障者參與的帕運,被視為「運動」的次品。人們對帕運選手的焦點,也多聚焦在個人努力、克服身體缺陷,而未看重其運動員身份。
Thumbnail
2021/09/03
帕運(Paralympic Games,馬來西亞和香港稱殘奧)舉辦於奧林匹克閉幕之後。相比熱鬧的奧運競技,帕運顯得冷清。 運動競技總是被熱血、力量、精準和速度等形容詞圍繞著。由身障者參與的帕運,被視為「運動」的次品。人們對帕運選手的焦點,也多聚焦在個人努力、克服身體缺陷,而未看重其運動員身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看懂台灣選舉·上|藍綠對決仍是主流 柯文哲與民眾黨注定艱難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看懂台灣選舉·上|藍綠對決仍是主流 柯文哲與民眾黨注定艱難
Thumbnail
(圖片來源:聯合報) 去年七月,新加坡國會進行五年一次的大選。一如既往,人民行動黨獲得最多的得票率與席次,延續自建國以來第55個執政年頭。然而,行動黨雖然選舉勝利卻贏得不光彩,今年的政黨得票率只有61.24% ,僅拿下93名民選議員中的83席,席次率為89%。這是新加坡的反對黨們,自建國以來獲得最
Thumbnail
(圖片來源:聯合報) 去年七月,新加坡國會進行五年一次的大選。一如既往,人民行動黨獲得最多的得票率與席次,延續自建國以來第55個執政年頭。然而,行動黨雖然選舉勝利卻贏得不光彩,今年的政黨得票率只有61.24% ,僅拿下93名民選議員中的83席,席次率為89%。這是新加坡的反對黨們,自建國以來獲得最
Thumbnail
不管新加坡社會如何發展,不管有多少資料來介紹新加坡的政治,依舊還是會有很多人將新加坡理解成為“李家坡”。
Thumbnail
不管新加坡社會如何發展,不管有多少資料來介紹新加坡的政治,依舊還是會有很多人將新加坡理解成為“李家坡”。
Thumbnail
新加坡大選結束。一般報導焦點是執政黨繼續執政/一黨獨大/維持三分之二議席,或是只拿下61%得票率。對新加坡相對熟悉的媒體,則會將反對黨拿下10席放在主要報導位置。真的只是又一場選舉嗎?萬年執政的印象持續? 本文分析具體得票數字,對比過往選舉,解釋得票率對執政黨、反對黨、民眾與民主的意義。
Thumbnail
新加坡大選結束。一般報導焦點是執政黨繼續執政/一黨獨大/維持三分之二議席,或是只拿下61%得票率。對新加坡相對熟悉的媒體,則會將反對黨拿下10席放在主要報導位置。真的只是又一場選舉嗎?萬年執政的印象持續? 本文分析具體得票數字,對比過往選舉,解釋得票率對執政黨、反對黨、民眾與民主的意義。
Thumbnail
執政黨要求人民給予強勢委託(strong mandate)度過疫情危機,極有可能創下李顯龍帶領的歷屆選舉中的得票新高。少數族群的地位再次被掀起,但掀起的方式,卻是指控少數族群威脅族群和諧?「反假新聞法」在本屆選舉首次針對政黨(反對黨)使用,只能為執政黨澄清,是否有違中立?
Thumbnail
執政黨要求人民給予強勢委託(strong mandate)度過疫情危機,極有可能創下李顯龍帶領的歷屆選舉中的得票新高。少數族群的地位再次被掀起,但掀起的方式,卻是指控少數族群威脅族群和諧?「反假新聞法」在本屆選舉首次針對政黨(反對黨)使用,只能為執政黨澄清,是否有違中立?
Thumbnail
本屆選舉是新加坡再一次全選區開打,沒有任何一席任由執政黨參選人自動當選。大部分政黨都搬出自己的競選宣言,從消費稅(GST)到教育、防疫到南海議題,都給出不同意見。
Thumbnail
本屆選舉是新加坡再一次全選區開打,沒有任何一席任由執政黨參選人自動當選。大部分政黨都搬出自己的競選宣言,從消費稅(GST)到教育、防疫到南海議題,都給出不同意見。
Thumbnail
新加坡在6月23日解散國會,6月30日提名,投票日落在7月10日,整個過程17天。若從提名日起算,扣除一天冷靜期和投票日,競選期有8天。跟過去兩屆大選相似。年初,新加坡重新劃分選區後,外界就一直猜測疫情稍緩就會開始大選。究竟選區劃分做了些什麼?一黨獨大之下,反對黨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新加坡在6月23日解散國會,6月30日提名,投票日落在7月10日,整個過程17天。若從提名日起算,扣除一天冷靜期和投票日,競選期有8天。跟過去兩屆大選相似。年初,新加坡重新劃分選區後,外界就一直猜測疫情稍緩就會開始大選。究竟選區劃分做了些什麼?一黨獨大之下,反對黨又能做些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