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光耀不再參選後,人民行動黨(PAP)的選舉總得票率落在60.1%至75.3%之間。60.1%是在2011年,由李顯龍帶領下取得。當時,外界多有認定新加坡將因此展開新一輪民主化運動。不過,2015年取得69.9%得票率,說明PAP仍是人民託付的對象。本屆選舉在疫情期間進行,人們多認為PAP可輕易取得超過七成得票率。
即便如此,訴求強勢委託(strong mandate)仍是PAP本次主要口號:新加坡需要強勢政府帶領大家度過難關。
選舉期間的族群撕裂是選舉制的常態,關鍵在於能否在選後恢復與和解。
網路公審
如果暸解到疫情期間的競選大多發生在網路平台,而網路輿論空間又經常是執政黨的弱點,就能暸解對「網路公審」的批評,有背後拆解不利於執政黨的作用。不能脫離背景,只從「網路霸凌/公審」的角度理解。
在下一個事件,可以證明這點。
7月5日,盛港集選區的工人黨參選人Raeesah Khan遭警方調查其在兩年前在臉書上的貼文,被指涉及破壞種族和諧。貼文大意是新加坡騷擾穆斯林領袖,卻釋放貪污5,000萬新幣的教會領袖(當時發生「城市豐收教會」貪污案),以及少數族群被與富有華人和白人差別對待(發生在今年,七名外國人未遵守社交距離)。雖然警方還未給出調查結果,但PAP已逮到這點,抨擊工人黨不應讓她繼續參選。
「Jamus Lim 在網路人氣崛起,在他參選的選區——機會渺茫的盛港集選區,終於為工人黨帶來一點點希望。」
Raeesah Khan被舉報,似乎將這微弱的希望撲滅。
若真的在意網路公審,又何以自行公審Raeesah Khan?玩弄這個議題,正是以保護少數族群為名,減少社會溝通,又在需要的時候陷其於不義。恰逢選舉時期,Raeesah Khan得到相對廣泛的關注與支持。
反假新聞法
本屆選舉是反假新聞法(POFMA)實施以來的第一場選舉,其會如何介入選舉,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事。7月2日,反假新聞法終於首次針對政黨。反對黨之一的人民之聲(Peoples Voice,PV)在宣傳影片裡,聲稱政府每年支出2.5億新幣讓外國人接受免費教育。政府澄清是2.38億,而不是2.5億。於是,反假新聞辦公室發出公文,要相關政黨更正。
PV是一個強調新加坡人優先,訴求急劇減少外國人人數的政黨。
7月5日,發出更正指示給NUSS,TOC,CNA(亞洲新聞台)和New Narative。這幾家媒體報導新加坡人力資源部曾要求雇主,在沒有專家指示下,不要將外籍勞工帶去篩檢新冠肺炎,不然以後會很難申請聘任外籍勞工。政府澄清是在2月初發出該公文,是在考量當時的專業建議和新加坡本地疫情下決定的。如果媒體拒絕更正,最嚴重更被勒令關閉。
CNA 在原始新聞加註 Correction Notice
雖然人們普遍認政府防疫表現與效率,但早期是否有疏漏,以及為何疏漏,還是成為討論話題。工人黨(WP)指責PAP當初提倡不戴口罩政策是不尊重專業,PAP則主張當初主張不戴口罩正是因為尊重專業。(再延伸就會燒到台灣禁止口罩出口政策導致缺口罩。)
雖然不能說上述反假新聞法所指出的「假新聞」不對,但的確是PAP選舉裡的助力,尤其只有執政黨能使用反假新聞法進行澄清,而反對黨不行。
PAP - 新加坡
在李光耀時代,PAP帶領新加坡走向發展與進步,讓PAP與新加坡成為結合在一起的黨-國。放棄政黨會被指責為阻礙新加坡,或是被認為與外國勢力攜手。在此觀念下,PAP不只是政黨之一,而是新加坡的招牌。然而,在不確定的年代,無論是中美貿易戰或是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缺乏反對黨監督的一黨執政,很可能無法再按其計劃前進。年初防疫時的一陣慌亂(雖然很快找到節奏),就展現了此缺點。
新加坡反對黨想做的,正是讓PAP變成只是一個政黨,而不是代表國家。
本屆反對黨再一次達成合作,讓所有選區進入選戰。反對黨之間參差不齊,理念差異大(早期無法合作的理由,正是彼此認定理念差異大),也是其阻力。主力來自從PAP出走的新政黨PSP,就試圖打破反對黨之間「合作但不互相支持」的模式,走到其他選區協助拉票。
10日是投票日。那些藉由選舉才能被公開討論的社會問題,有一些被掀起來,有一些則被上述的選舉議題蓋去。大抵選舉逃不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