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8/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黃軒醫師說:洗手錯了,就易集體食物中毒

    臺灣又有飯店發生了,集體食物中毒,兇手指向諾羅病毒🦠。記者詢問這個時期大家都「勤洗手,戴口罩」,也會有病毒傳播?你看看,很多人都隨身攜帶乾洗手液呢!
    這個誤會大了,我們現在做的是防疫大流行,主角是COVID19 病毒🦠,用的「勤洗手,戴口罩」,是正確有效的。但是飯店內發生集體食物中毒的病毒主角,又變成了「諾羅病毒」,我們的「戴口罩」,是防飛沫,但諾羅病毒主要是糞口途徑傳播。我們叫大家「勤洗手」,是鼓勵大家民眾用肥皂🧼加水,勤快洗手,只有在胞皂和水,不易獲得之下,我們才能使用「酒精洗手液」,大家貪圖方便,一直噴洗手液,殊不知,「酒精洗手液」,不是所有病菌的殺手,有些病菌,從寄生蟲、細菌到病毒,仍然有些微生物,先天就是對「酒精無效」的,諾羅病毒🦠,就是其中一個,必須乖乖聽話去用肥皂🧼洗手吧。

    對「酒精無效」的病菌

    臺灣的諾羅病毒🦠持續增加

    今天早上,好奇進入台灣疾管局查詢諾羅病毒感染疫情。我似乎很驚訝🙀,原來從2010年開始,臺灣的諾羅病毒感染事件,是一直在增加:從2010年的35件,到了2017年開始連載近百的增加,去年2019,諾羅病毒感染事件,已經是140案例,是例年最高的一次。似乎在臺灣的土地上,原來病毒🦠引起食物中毒,仍然是一直增加,一般民眾的諾羅病毒衛生教育,就當要更加落實執行才對。

    臺灣曾爆發諾羅病毒感染事件

    臺灣諾羅病毒群聚事件感染流行季約在冬季 10 月至隔 年春季 4 月間,但在夏季期間仍會有散發性的個案或少數的通報群聚事 件。臺灣曾爆發諾羅病毒感染事件,其實很多次都有登上報紙。只是大家都很容易事件一過就忘了,但諾羅病毒從不忘了,人類是它們最好感染的機會。

    哪些場所容易爆發諾羅病毒感染病例 ?

    在國外,60%以上的諾羅病毒暴發,都會出現在【長照機構】。因為這裡很多是身體較為虛弱的老人。
    在臺灣,很多【學校】、【餐館】也是諾羅病毒暴發的常見場所。
    不管埸所在哪裡?其實主要傳染源往往是餐館、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例如【廚師】或【配菜人員】或【服務人員】。如果他們大便被諾羅病毒感染,他們又沒有認真遵守操作規範(比如勤洗手,而且一定是要用肥皂洗手後,才可以碰熟食等),諾羅病毒就很容易透過,你去拿食物,傳到你的手,你又用餐前不洗手,你就被傳播,然後你又繼續傳播給你的家人,朋友,這些用餐的人,又不去廁所🚽洗手,這樣大家就會一起感染,一起上馬桶拉肚子了。
    所以諾羅病毒🦠傳播途徑,常常這樣寫:
    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如:透過與病患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患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患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到或喝到污染的食物或飲料。
    你知道了吧!

    原來兇手就是:不認真用肥皂🧼洗手!

    食物中毒和諾羅病毒🦠關系

    每次說諾羅病毒🦠,大家都會想到有沒有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相反的,每次有集體在同一個地方有食物中毒事件,我們都會想到諾羅病毒🦠,所以很多専家在檢驗報告未出爐,都已經在臆測是諾羅病毒🦠感染引起的。
    我們也依據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 的評估知道諾羅病毒事件,有57% 經由【食物】傳播、其次16% 才是【人傳人】、還有3% 藉由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

    台灣水污染事件

    1.104年2月,武陵富野度假村出現諾羅病毒感染,累計就醫人數計234人,經採樣環境檢體及人體檢體,10名遊客及3廚工糞便檢出諾羅病毒陽性,因渡假村使用溪水,1號蓄水桶溪水進出口及飲水機檢出諾羅病毒,此次案件研判為水源遭受諾羅病毒污染所導致。
    2.104年3月,統一渡假村出現諾羅病人感染,計364人就醫,經採樣環境檢體、食餘檢體及人體檢體送驗,檢驗結果顯示洗滌區水源、水塔冷卻出水口、製作冰檸檬紅茶冰塊及製冰水均檢出諾羅病毒,據流行病學調查研判,此案件可能為飲用遭諾羅病毒污染之冷飲,及食用遭諾羅病毒污染的食品所導致。

    哪些食物容易被諾羅病毒污染?

    易受污染的食品有:
    【即食食品】、【沙拉】、【三明治】、【冰品】、【水果】及【生鮮魚貝類】。尤其是那些生食或攝食前未經妥善加熱處理的【海鮮】,極有可能導致人體致病,例如2012年及2015年均發生餐廳食物中毒,後來發現原來這次感染不是因為廚房人員,衞生情況不好,而是進口【生蠔🦪】有了諾羅病毒🦠,愛生吃海產的人就遭殃了!

    避免諾羅病毒感染

    1.個人衛生

    要正確勤洗手,絕對是不二法門,而不是隨便隨時在噴你的乾洗手液。一定鼓勵民眾用餐是要用肥皂🧼加水,勤快正確洗手,而不是用酒精洗手、因為酒精洗手對引起腸胃炎的病毒殺滅效果不佳。
    手部衛生是預防感染最經濟有效且易行的方式;使用肥皂洗手進行濕洗手,透過肥皂或洗手乳含界面活性劑成分,促進水與污垢中的油脂結合發生乳化作用而去除污垢及其中之病菌,此外可藉搓揉去除皮膚污垢和污染的微生物
    正確濕洗手步驟包括取皂、搓揉、沖水和擦乾手部,大約需要 【40-60秒】;並應擦乾雙手。

    2.環境衛生

    (A) 供膳的環境消毒

    在家、厨房、學校,尤其是供膳的環境消毒 。先準備好物品 : 例如
    (a).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水之濃度約為5到6%,即50,000-60,000ppm。
    (b).免洗湯匙(1湯匙約為20cc)。
    (c).大瓶寶特瓶(1瓶容量約為1250cc)。
    (d).個人防護:手套、口罩、防水圍裙及護目鏡。
    環境消毒建議使用1,000ppm漂白水,配製方法為:
    (a)大量:【2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
    (免洗湯匙10瓢) (大瓶寶特瓶8瓶)
    (b)少量:【2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中】

    (B) 廁所或嘔吐物污染

    可以使用5,000ppm漂白水,配製方法為:
    (1)大量:【10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
    (免洗湯匙50瓢) (大瓶寶特瓶8瓶)
    (2)少量:【10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中】

    個人防護:

    1.稀釋漂白水前應穿【戴手套】、【口罩】及【防水圍裙】
    2.稀釋的漂白水應當天配製並標示日期名稱,未使用的部分在24小時後應丟棄。

    3.教育訓練

    最易發生的場所包括飯店、長期養護機構及學校等人口密集場所。這些人員的「教育訓練」,對於新進人員,要不停的訓練有無認真「遵守操作規範」。那些生食,熟食的分開衞生處理。接觸膳食的「環境評鑑制度」,勢必要更加落實,因為臺灣的諾羅病毒🦠感染事件已經在逐年增加了,不能再等待或遲疑。
    來源:
    諾羅病毒 (Norovirus) - 各類食品中毒原因介紹 - 2. 防治食品中毒專區 - 餐飲衛生 - 食品 - 業務專區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諾羅病毒是在 1968 年美國俄亥俄州的諾沃克 (Norwalk) 發生的流行性腸胃炎事件中發現,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它的傳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廣泛,而且病毒顆粒非常少量即可致病,諾羅病毒的感染經常在每年的 11 月至 3 月間達到高峰。 圖片來源: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PHI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U.S.A. 特性 發生原因 發病症狀 主要症狀有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和水樣不帶血腹瀉。全身性的症狀有頭痛、肌肉酸痛、倦怠等,部分病患會有輕微發燒的現象,症狀通常持續 24 到 72 小時。 對於嬰幼兒、身心障礙者或是有生理障礙的老人,由於這些人缺 乏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可能因體液流失而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 治療方法 只要適時、適切的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給予支持性治療,病患多會自然康復且少有後遺症發生。 如何預防 嚴格的遵守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才能預防諾羅病毒: 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 或處理排泄物之後,也應洗手。 飲水要先煮沸再飲用,所有食物都應清洗乾淨並澈底煮熟,絕不生食。 台灣病例概況 1.104年2月,武陵富野度假村出現諾羅病毒感染,累計就醫人數計234人,經採樣環境檢體及人體檢體,10名遊客及3廚工糞便檢出諾羅病毒陽性,因渡假村使用溪水,1號蓄水桶溪水進出口及飲水機檢出諾羅病毒,此次案件研判為水源遭受諾羅病毒污染所導致。 2.104年3月,統一渡假村出現諾羅病人感染,計364人就醫,經採樣環境檢體、食餘檢體及人體檢體送驗,檢驗結果顯示洗滌區水源、水塔冷卻出水口、製作冰檸檬紅茶冰塊及製冰水均檢出諾羅病毒,據流行病學調查研判,此案件可能為飲用遭諾羅病毒污染之冷飲,及食用遭諾羅病毒污染的食品所導致。 (http://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j1rqZjBCeR9vtCRUHefN3g) 3. 陳樹功等 (2007) ,藥物食品檢驗局,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72 。 ) 4.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參考來源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