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投稿|《天能》:銀幕內外的雙軌競合,鉗形攻勢的自我遞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文/蔡宛庭

2000 年《記憶拼圖》(Memento)開場,彈殼飛回彈匣,四濺血漿收束進迸裂的腦袋,簡直是 2020 年的諾蘭(Christopher Nolan)逆行回去植入《TENET天能》的前導預告。而現在後設地回放,當年恍恍惚惚看到這段預示性影像的我們也彷彿審視著反轉鏡上的彈孔,思忖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諾蘭則玄之又玄地回我們,「一切還沒發生。」

二十年後,我們終於等到了那枚子彈倒回主角手中的槍口,《天能》上映了。

諾蘭執迷於設下層層機關來拗折時間,人物總在幢幢迷陣裡跋涉、陷溺,用自身的缺憾來證成一切的生成實相──《記憶拼圖》以逆轉畫面開場,整部電影也以倒敘的結構溯回殺妻真兇盤根錯節的源頭;《全面啟動》(Inception)裡每層夢境的時間都比上層延展了二十倍長,柯柏和茉兒在混沌中度過的五十年在現實生活中甚至不到一秒,終致茉兒的錯亂與自殺;《星際效應》(Interstellar)裡時間的相對性下,庫柏再度和墨菲重逢時女兒已比自己老。

《天能》以逆轉時間為母題,在動作戲上擷取了《記憶拼圖》開頭錄像逆放的奇觀性,突破對傳統時空穿越畫面的想像;在敘事上玩弄《全面啟動》的夢中夢般反覆嵌套、遞迴,在折返中不斷徵調自身;而在對時間的展演上,它繼《星際效應》對第五維度的想像,再次試圖形構人類知覺歷史之外一種非人的經驗世界。

raw-image

儘管《天能》的情節其實和 1962 年左岸新浪潮的科幻短片《堤》(La Jetée)相去不大──一樣是派遣間諜密使做為時空旅人,號召過去和未來合力拯救現在,然而諾蘭就是有本事把客廳遙控器都能一鍵做到的倒轉搬進戲院,包裝成《頂尖對決》(The Prestige)裡移形換影術(The Transported Man)般的魔術──謎底都是普通的,然而你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想要被騙,你就是他把戲甜蜜的共犯。

關於《天能》的負評不約而同地提到 John David Washington 飾演的主角(Protagonist)扁平的人設讓觀眾難以共感──一個沒有缺憾纏身、沒有人性破口的主角簡直天理難容。他不像諾蘭典型的悲劇英雄總在缺憾/負罪感驅動下尋找自身的救贖,「缺憾」的缺席劈開了主角/薩托間本該走向的、如蝙蝠俠/小丑因為弒父弒母血債展開的雙生鏈結,也劈開了「我因你而在」這種正邪其實完整了彼此存有的情結。主角和薩托間異常的輕,輕到他可以面不改色、沒有一點情感沾黏地親手救活薩托以便達成拯救世界的終極目標──然而拯救世界作為最終目標卻也是全片最可疑的地方,簡直是為了兌現炫砲逆轉特效的幌子。主角完全是為了拯救世界而拯救世界,目標背後動機的蒼白於是又迴還地劈開了整場救世與觀眾間的共感鍵。

raw-image

然而這樣的共感邏輯背後值得思考的是,為何我們需要一個情感錨點?為什麼我們必須緊抓著一個銀幕替身才能去共感?又或是,有沒有另一種共感的可能?當主角被掏空了記憶、過往而做為一個永恆的現在(eternal present)的象徵符號,當整部電影作為一場巨大的時間鉗形攻勢(temproal pincer movements)從未來和過去簇擁著他活在分秒必爭的當下,《天能》扁平的角色、充斥解釋性台詞架起的虛構/遊戲感也將我們反向擲回自身的當下,那個抵著電影院椅背被密度超載的澎湃音畫包夾的兩個半小時、那個彷彿回到大考課桌椅前戰戰兢兢解題的兩個半小時、那個即便不是玩家仍樂在看別人直播打電玩般的兩個半小時──無論那是怎樣的兩個半小時,漫天蓋地的媒體炒作和跟風的打卡與限動都再製了觀看的儀式性:「我在看『我在看《天能》』」──它隔空召喚了我們那軌的敘事,進不去銀幕我們也還是能在各自的當下各取所需,《天能》於是成了一次對觀影的「當下自我」後設的逼視與展演,而這樣的展演更與主角形成一場對「當下」的雙軌競合。

raw-image

再進一步說,連主角都作為一個用完即丟的功能性角色,更引導著我們去關注整部的機制與結構,即「主角招募尼爾來延攬過去的自己加入未來的自己創立的組織」,它將《記憶拼圖》裡「『我』即是自己的 John. G(殺妻真兇)」這種自我共犯結構轉向更積極的意義──「『我』即是自我意義的創造者」,這個體系如何自我完備地賦予我們生存的主體性。主角的扁平,主角的去脈絡化、去座標化,甚至沒有名字能指稱都更貼合了他作為一個通用模型、一個範式(paradigm)的要求,將對整個世代空前浩劫的救世任務轉化為對個體內部辯證關係的隱喻──《天能》便是科幻版的《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生生世世,我追尋的是我自己」,你終於發現那個經手、修翦你命運的一直都是你自己,一個未來的、全知的、神般的理想自我,從敘事的上空凝視著你,而你只是多重過去裡一則開放的索引,未來還會一直來,而你只能、也終將成為你自己。

全文劇照:華納影業

raw-image

↓ ↓ 歡迎投稿《釀電影》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疫情未減之時,還是無畏地將《天能》(Tenet, 2020)搬上螢幕。假若你喜歡《天能》這類穿梭未來與過去的科幻電影,你應該也會喜歡其他穿越時空的科幻電影。就諾蘭來說「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但是有些穿越時空的科幻故事,卻真能改變未來。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疫情未減之時,還是無畏地將《天能》(Tenet, 2020)搬上螢幕。假若你喜歡《天能》這類穿梭未來與過去的科幻電影,你應該也會喜歡其他穿越時空的科幻電影。就諾蘭來說「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但是有些穿越時空的科幻故事,卻真能改變未來。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在疫情未減的2020,無畏地將《天能》搬上螢幕。假若你喜歡《天能》這類穿梭未來與過去的科幻電影,你應該也會喜歡其他穿越時空的科幻電影。就諾蘭來說「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但是有些穿越時空的科幻故事,卻真能改變未來。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在疫情未減的2020,無畏地將《天能》搬上螢幕。假若你喜歡《天能》這類穿梭未來與過去的科幻電影,你應該也會喜歡其他穿越時空的科幻電影。就諾蘭來說「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但是有些穿越時空的科幻故事,卻真能改變未來。
Thumbnail
《天能》根本不是什麼燒腦電影,至少,不是你以為的那種燒腦。也許事前太多宣傳用上這樣的說法令人有點錯誤期待了。 我覺得,說《天能》是一部科幻設定紥實的爽片還比較準確。
Thumbnail
《天能》根本不是什麼燒腦電影,至少,不是你以為的那種燒腦。也許事前太多宣傳用上這樣的說法令人有點錯誤期待了。 我覺得,說《天能》是一部科幻設定紥實的爽片還比較準確。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影像是最理想的演示場域嗎?影像不滅、影像不死,你將之凍結、對其逆回,仔仔細細檢視每個你未能看見的細節。你看不見,因為你沒有真的在看。那麼就逆回,重新順行,直到看見。看著《天能》中一波波不同尺度的鉗形進攻,影像真是這麼奢侈的東西。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影像是最理想的演示場域嗎?影像不滅、影像不死,你將之凍結、對其逆回,仔仔細細檢視每個你未能看見的細節。你看不見,因為你沒有真的在看。那麼就逆回,重新順行,直到看見。看著《天能》中一波波不同尺度的鉗形進攻,影像真是這麼奢侈的東西。
Thumbnail
《天能》便是科幻版的《千年女優》──「生生世世,我追尋的是我自己」,你終於發現那個經手、修翦你命運的一直都是你自己,一個未來的、全知的、神般的理想自我,從敘事的上空凝視著你,而你只是多重過去裡一則開放的索引,未來還會一直來,而你只能、也終將成為你自己。
Thumbnail
《天能》便是科幻版的《千年女優》──「生生世世,我追尋的是我自己」,你終於發現那個經手、修翦你命運的一直都是你自己,一個未來的、全知的、神般的理想自我,從敘事的上空凝視著你,而你只是多重過去裡一則開放的索引,未來還會一直來,而你只能、也終將成為你自己。
Thumbnail
電影《天能》故事以主角在一次情報局的作戰行動中失利,無意間知道了超越他認知的資訊,具有左右世界毀面能力的東西稱之為「天能」,為了弄清楚一切的根源,主角追查了億萬富翁、鑑定師、軍火商等人,但隨即而來的謎題卻越來越多,而又在一次任務行動中,主角終於認知到這「天能」到底是指什麼...
Thumbnail
電影《天能》故事以主角在一次情報局的作戰行動中失利,無意間知道了超越他認知的資訊,具有左右世界毀面能力的東西稱之為「天能」,為了弄清楚一切的根源,主角追查了億萬富翁、鑑定師、軍火商等人,但隨即而來的謎題卻越來越多,而又在一次任務行動中,主角終於認知到這「天能」到底是指什麼...
Thumbnail
死亡襲來時,心靈會發展出一套保護機制,藉由摧毀與攻擊他人找回掌握感,來把得知死訊時所引發的「失落與失能感」替換成「掌控與賦權感」,正反兩派雖然站在毀滅或拯救世界的兩端,卻都想挽救因為瀕臨死亡而失落的自我心靈。我想,諾蘭不只摺疊時間,更將處於兩極的自由與宿命交織成網,開演一場關於如何存活的信念辯駁戰。
Thumbnail
死亡襲來時,心靈會發展出一套保護機制,藉由摧毀與攻擊他人找回掌握感,來把得知死訊時所引發的「失落與失能感」替換成「掌控與賦權感」,正反兩派雖然站在毀滅或拯救世界的兩端,卻都想挽救因為瀕臨死亡而失落的自我心靈。我想,諾蘭不只摺疊時間,更將處於兩極的自由與宿命交織成網,開演一場關於如何存活的信念辯駁戰。
Thumbnail
有一種電影,縱使看不懂,會想辦法讓自己看懂;另一種則是看不懂,但會認為是電影本身敘事方式有問題。就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導演作品而言,前者是《全面啟動》,後者就是《天能》。
Thumbnail
有一種電影,縱使看不懂,會想辦法讓自己看懂;另一種則是看不懂,但會認為是電影本身敘事方式有問題。就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導演作品而言,前者是《全面啟動》,後者就是《天能》。
Thumbnail
望著眼前21公尺高的螢幕,片尾字幕由下而上,腦袋迎來的竟然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是被眼前的事物,視覺轟炸到斷線;還是被層層遞開的創新概念,思考到腦袋離線,我早已不知情。唯一知情的是,我們這一個世代,可能就在等這一部《天能》,也唯一只有諾蘭能夠,掌握《天能》。
Thumbnail
望著眼前21公尺高的螢幕,片尾字幕由下而上,腦袋迎來的竟然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是被眼前的事物,視覺轟炸到斷線;還是被層層遞開的創新概念,思考到腦袋離線,我早已不知情。唯一知情的是,我們這一個世代,可能就在等這一部《天能》,也唯一只有諾蘭能夠,掌握《天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