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零伍-驀然會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再出發
在前兩篇本質與可能性時間與紀念週記中,對於生命的逝去,都在試著以更理性的角度去解釋去接受去正視它,但對於未知難免會產生恐懼與徬徨,除了理論外要怎麼讓它落實則是困擾著我。
我試著從新審視所寫、閱讀相關文章、觀看前車之鑑,眼看著開學的日子一天天倒數,我畢業設計到底想要做什麼?竟然沒有想法那就試著書寫著題本中的動機、議題、成果、案例、空間等等。從原點出發從來都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強迫自己有第二次整理機會,對我來說很有幫助。

心之所嚮
回到最初的目的上,我想改善太武山腳下現狀,對於登山口以及墓園為出發點。讓山腳下有更好的休憩空間,也讓墓園不被排除在外。
墓園在這塊基地所代表的涵義大家各有想法,若要使人更坦然的去接受,要如何解開其中的負面印象,我想讓它能進入生活,將信仰核心由靜轉為動,不再只是單方面的接受與認知,讓我們可以參與它,讓它可以進入日常空間,作為雙向回饋。我們不再對它抱持負面認知;它亦不該被排除在社會之外。

期望前景
對於某事的印象往往由集體意識所決定,與其針對逝去生命等沉重方面下手,我更想要讓人有意無意的互動中拉近距離,慢慢改變對墓園對逝者的絕對敬畏背後的恐懼。
為了能夠解開沉重感,我想將墓園所發生的活動轉換為空間並賦予除了紀念性外的第二用途。讓紀念性與日常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

劇本大綱
紀念性與日常分別在基地中各至的定位,以及如何讓他們共同詮釋一角大概就是我想碩造的結果。
例如宗烈祠前的水塘空間要怎麼讓登山客可以休憩停留、背後龍脈要怎麼與登山路徑接合、祭堂在沒有特殊節日時有無其他功能利於登山口使用、墓園的紀念形象要怎麼轉化精簡讓人不再規避進入等等都是目前想到可以嘗試的可能。
重點在於建築在其中又該如何介入精神與日常空間的轉變。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難題本之三「個人紀念性」 「紀念性」是「即便它只跟一個小地方或一小部分的人有關聯,也一定是對這一部分人與地方具有極度重要性的」                                          Fenton, B. C.(2006)
這篇談城市;還有題目 聊聊在科技革新,所謂網路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商業空間的可能性到底在哪裡,城市又是如何被定義的,城市跟城市的差異性到底是生活型態還是建築空間,台灣的地域性到底又是什麼。
哈囉!歡迎走進地下事! 這集的你以為喔!想跟大家聊聊我們在事務所遇到的ㄎㄧㄤ事 最近又有一批年輕人要進入業界獻出他們新鮮的肝了~ 那麼面試要注意哪些內容呢?讓遠距工作者🎊豬肉來告(提)訴(醒)我們吧!
設計源於生活,所以對於“畢業設計”這個大魔王,我開始的想法是希望對於我們身處的生活環境、或者說一些社會現象,開始著手去發現問題,再以建築的方式找到答案。(以這條思路下去想,畢設好像也沒想象中那麼難嘛) 2020年8月22日,我住進了高雄一家商務酒店,開始了我為期十四天的隔離生活,這也是我正式的、很認
敝舍州記|零肆 這就是我關注的配樂(Sound Track)的性質,不管是電影、日常抑或街道,當我們處於當下正確的時間軸上並不會注意這些聲音,但是將這個時間軸打亂之後,聽者會說「啊,這不就是那部電影的配樂嗎」。
畢設瘋狂補票中……. 遙想當初搭高鐵發現學生證沒蓋註冊章,面對列車長的疑惑好像只能不停拿出各種藉口,「去年去北京交換拉」「這學期在實習沒有回學校拉」等等。現在的狀況就像已經搭上了前往畢設的列車,看到列車長在前排驗票卻發現自己證件沒有註冊章一樣尷尬,腦子在一秒鐘高速運轉多種「圓謊」的方式。 面對步步逼
難題本之三「個人紀念性」 「紀念性」是「即便它只跟一個小地方或一小部分的人有關聯,也一定是對這一部分人與地方具有極度重要性的」                                          Fenton, B. C.(2006)
這篇談城市;還有題目 聊聊在科技革新,所謂網路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商業空間的可能性到底在哪裡,城市又是如何被定義的,城市跟城市的差異性到底是生活型態還是建築空間,台灣的地域性到底又是什麼。
哈囉!歡迎走進地下事! 這集的你以為喔!想跟大家聊聊我們在事務所遇到的ㄎㄧㄤ事 最近又有一批年輕人要進入業界獻出他們新鮮的肝了~ 那麼面試要注意哪些內容呢?讓遠距工作者🎊豬肉來告(提)訴(醒)我們吧!
設計源於生活,所以對於“畢業設計”這個大魔王,我開始的想法是希望對於我們身處的生活環境、或者說一些社會現象,開始著手去發現問題,再以建築的方式找到答案。(以這條思路下去想,畢設好像也沒想象中那麼難嘛) 2020年8月22日,我住進了高雄一家商務酒店,開始了我為期十四天的隔離生活,這也是我正式的、很認
敝舍州記|零肆 這就是我關注的配樂(Sound Track)的性質,不管是電影、日常抑或街道,當我們處於當下正確的時間軸上並不會注意這些聲音,但是將這個時間軸打亂之後,聽者會說「啊,這不就是那部電影的配樂嗎」。
畢設瘋狂補票中……. 遙想當初搭高鐵發現學生證沒蓋註冊章,面對列車長的疑惑好像只能不停拿出各種藉口,「去年去北京交換拉」「這學期在實習沒有回學校拉」等等。現在的狀況就像已經搭上了前往畢設的列車,看到列車長在前排驗票卻發現自己證件沒有註冊章一樣尷尬,腦子在一秒鐘高速運轉多種「圓謊」的方式。 面對步步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往一殯附近致意後,心情變得非常沉重,讓我不禁反思生命的無常。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和朋友決定要更堅強地活下去。我們約好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不能讓身體狀況因疏忽而受到影響。 走過建國北路,來到榮星花園散步,走著走著,我們來到公園的一個角落,看到一群人在跳國標舞。這個場景讓我有些好奇,我的朋友看見後,
接續之前崇德街徒步冒險的解惑文章。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生命紀念館,因為沒有加入"觀光"的元素,給人一種必須避而遠之的感覺,非常可惜,筆者建議未來可以開國際標,以西方教堂的形式,例如西敏寺那樣,變成具有觀光等多功能的教堂,儘量推廣環保葬,骨灰可以放在地下室,另外因為西方人的骨灰是可以自己帶回家的,因此也就不必一定要放在公共空間,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朋友說要去山上拜拜,問我要不要去,當然去啊,所以就兩台車子開著往中和的洪爐地去,穿過高速公路,來到半山的停車場,看到有位置就趕快先停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長串階梯,我記得上一次來也爬得累得半死,想說我怎麼忘了,好像更上面還有一個停車場,有些後悔,可惜來不及了。 我想著自己怎麼會如此輕率,如果早點想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系上有位同學對我說,「每次看到你的FB都覺得你過得很精彩。」我想他可能是覺得我常到處往外跑,分享登山社或騎單車到處「拋拋走(台語)」的照片或遊記,與ㄧ般窩在系館熬夜的建築系學生「活」得不太一樣吧。建築系學得是建築設計,但是矛盾的是,我們常常無法好好的「設計」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
這是一段記錄,一個或許還在進行中的故事。 最大的用途是整理自己的回憶跟經驗。 編輯紀錄會放在github,這裡(目前是方格子)放每一回的最後版本。 Let's go. 今天的目標是清真寺。 昨天就前往了占美回教堂。但因為時程原因,當天沒有再開放參觀了。只好今天再度挑戰,順便在這附近
Thumbnail
猶記當年孤獨寂寥時,常坐桌前思索修道路,只因人事的困鎖,招惹了多少的愁緒,問蒼天伙食團的道務如何能宏展?師徒的約定,我又如何能忘卻使命的擔當?如今提筆語寄舒寫心中大志,那夢中未知的理想,是否可曾實現呢?此時,窗外的小雨正一絲絲帶走多少的道情。   今再省思前塵路,人法我執論道義; 枉用私心把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往一殯附近致意後,心情變得非常沉重,讓我不禁反思生命的無常。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和朋友決定要更堅強地活下去。我們約好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不能讓身體狀況因疏忽而受到影響。 走過建國北路,來到榮星花園散步,走著走著,我們來到公園的一個角落,看到一群人在跳國標舞。這個場景讓我有些好奇,我的朋友看見後,
接續之前崇德街徒步冒險的解惑文章。
Thumbnail
「從此之後,我跟墳墓之間,再沒有別人擋住了!」  「這就是當年父母過世的感受。」 出發前一段LIne的對話,把作者勾來高雄,跟學長 聊聊 生死議題,作者以自身的故事引出對於生死議題的思考,並以文學、宗教等元素作為例子來闡述。文字內容洋溢著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思索,帶有關懷和情感。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生命紀念館,因為沒有加入"觀光"的元素,給人一種必須避而遠之的感覺,非常可惜,筆者建議未來可以開國際標,以西方教堂的形式,例如西敏寺那樣,變成具有觀光等多功能的教堂,儘量推廣環保葬,骨灰可以放在地下室,另外因為西方人的骨灰是可以自己帶回家的,因此也就不必一定要放在公共空間,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朋友說要去山上拜拜,問我要不要去,當然去啊,所以就兩台車子開著往中和的洪爐地去,穿過高速公路,來到半山的停車場,看到有位置就趕快先停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一長串階梯,我記得上一次來也爬得累得半死,想說我怎麼忘了,好像更上面還有一個停車場,有些後悔,可惜來不及了。 我想著自己怎麼會如此輕率,如果早點想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系上有位同學對我說,「每次看到你的FB都覺得你過得很精彩。」我想他可能是覺得我常到處往外跑,分享登山社或騎單車到處「拋拋走(台語)」的照片或遊記,與ㄧ般窩在系館熬夜的建築系學生「活」得不太一樣吧。建築系學得是建築設計,但是矛盾的是,我們常常無法好好的「設計」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
這是一段記錄,一個或許還在進行中的故事。 最大的用途是整理自己的回憶跟經驗。 編輯紀錄會放在github,這裡(目前是方格子)放每一回的最後版本。 Let's go. 今天的目標是清真寺。 昨天就前往了占美回教堂。但因為時程原因,當天沒有再開放參觀了。只好今天再度挑戰,順便在這附近
Thumbnail
猶記當年孤獨寂寥時,常坐桌前思索修道路,只因人事的困鎖,招惹了多少的愁緒,問蒼天伙食團的道務如何能宏展?師徒的約定,我又如何能忘卻使命的擔當?如今提筆語寄舒寫心中大志,那夢中未知的理想,是否可曾實現呢?此時,窗外的小雨正一絲絲帶走多少的道情。   今再省思前塵路,人法我執論道義; 枉用私心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