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歐盟與中國沒有共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作者大衛.赫特(David Hutt)自2016年在外交家雜誌擔任東南亞專欄作家,書寫東南亞政治關係。其報導散見於《外交政策》、《亞洲時報》、《日經亞洲評論》、《南華早報》以及其他國際平台。
時間回溯至2020年初,德國總理梅克爾應該認為在九月中的此時她將會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官員來到萊比錫的高峰會談。這場會談本應是任職德國總理長達15年的梅克爾卸任前的絕唱,也預計將是中—歐議定雙方備受矚目投資協議的時刻。
然而不盡人願,在歷經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惡化的中—歐關係,雙方唯一的共識就是舉辦一場低調的視訊會議,與會者包括了梅克爾、習近平以及另外兩名歐盟巨頭,其餘的雙方都無法達成共識而一些重要議題也只是紆迂迴迴的處理。
在疫情席捲歐洲大陸後,歐盟高層對北京所行的大外宣以及假訊息攻勢相當詫異。今年三月,中國外交官屢屢對歐盟國家新冠病毒的處理極盡冷嘲熱諷。
接踵而來的是中國所強施的香港國安法,中印邊界武裝衝突以及由美國率領強力疾呼的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爭議。而本月由中國外交官王毅率領的歐洲五國訪問團,原本應該是要在各國發揮外交魅力攻勢最終也以失敗收場。
王毅的訪歐之旅伴隨著他針對捷克議長訪臺而狂語的強力譴責。這使得德國外交部長不得不護著歐盟盟國,公開批評王毅對捷克的威脅。
這場視訊會議會後僅由歐盟執委會發出聲明,聲明指出雙方雖然有討論到投資協議但是歐盟認為就市場平衡以及永續發展議題,雙方亟需進一步的討論。
近三年來歐盟一直做出相似聲明,代表了雙方的會談一直沒有進展。不過,至少這次歐盟的態度更一致了。
圖為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左)、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路透)
就在一月,前歐盟貿易專員菲爾.霍根就表示:「歐盟不會對此妥協。」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發表類似的聲明,她告訴記者中國必須說服我們為何值得簽署這份投資協議。
她更加表示:「我們要求中國動起來。」
歐盟經常掛在嘴邊的詞是「互惠」。他們要求北京開放投資限制,一如歐盟市場為中國投資者的自由開放,中國也應該為歐盟投資者打開門戶。
歷經幾個月雙方上升的敵意之後,舉辦一場平凡的視訊會議已經算是是最好的發展。雖然這場會議幾乎沒有就重要議題達成共識,但也是因為這場會議而使得歐盟高層得以與中國領導人有所接觸。
「歐洲應該扮演一個選手,而不是充當競技場。」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視訊會議後表示:「今日的會談代表著與中國相互謀求一個平衡關係中更推進了一步。」
「實際的差異當然存在,而我們不會逐一檢討。但我們準備好要更深入交涉。準備好就可行之處合作,也準備好捲起袖子來追求解決之道。」他進一步表示。
根據歐盟理事會的新聞稿指出,這場會議唯一達成共識的是針對100項商品的《中歐地理標誌協定》。
雖說這也是一個進展,然而今年於萊比錫的會議已經是中—歐雙方協議的第七年。對比於今年初中—歐雙方對於簽訂投資協議的樂觀態度,現在看起來有點空歡喜一場。
這場視訊會議得出的結果是緩和了原先對投資協議的一股腦熱忱,更重要的是雙方都體認到如果屈就不完美的形式讓協議強行通過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不過這場視訊會議透露出更重要的發展是,在中—歐關係發展史上首次雙方領導人的談話都更傾向是與雙方內部人民喊話。
於會後的簡報中,二位歐盟領導人包括梅克爾在用語上都特別強調歐盟現在具有相當堅實的信念,歐盟要求北京的實際行動並且更加在外交政策上更重視價值議題。
一份由歐盟發出的新聞稿指出,歐盟相當擔憂香港的人權處境以及中國南海持續升高的緊張情勢。但新聞稿中並未提及維吾爾族或新疆兩個字詞,僅僅提及北京在少數民族與宗教的處置。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記者會上提及習近平支持讓部分歐盟外交官親自至中國新疆,不過梅克爾在會後對的評論反而讓習近平這一項聲明不這麼確定。
上述這些辭令無疑是為了表現給那些批評歐盟對中國過於軟弱,又缺乏為歐盟爭取利益自信心的學者、記者以及政治人物們。
至於對習近平而言,中國的發言也急需對內展現得越強硬越好,以及歐洲與中國的關係無論如何都不會損及中國的經濟地位以及其主權。
「這世界沒有保護人權的唯一路徑,也沒有唯一一個最好的保障人權的方式。」根據中國黨媒的報導,習近平如此告訴歐盟領導人。「我相信歐洲可以為自己的問題找到好方法。中國不接受人權教師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rans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捷克議長維特齊的訪臺才劃下句點,此行卻成為捷克的國內政治議題。 然而,這一趟訪臺掀起的攻防絕對不僅僅止於捷克國內而已,更影響到其他歐盟國家分別對中國與臺灣的態度。例如斯洛伐克與德國都因訪臺而衍生其他議題。 本文兩位作者參考過去中國制裁歐洲國家案例,整理中國幾個慣用手段,但是效果似乎有限。
在臺灣關注國際政治的人對今年八月底的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訪臺的新聞應該不陌生。然而,我們可能對捷克的鄰國斯洛伐克的瞭解並不深。 透過本文作者為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的觀察,斯洛伐克自從今年二月大選的政黨輪替以來,對中政策開始產生劇變。由過去重視對中貿易,轉而更重視人權議題且更願意直面中國的威脅。
「新冷戰」一詞常用在美中兩大強權之間的對峙關係。然而,歷史真的那麼剛好可以讓我們有前車之鑑可循嗎? 本文作者札卡里.卡拉貝爾認為相較於20世紀的美蘇冷戰,21世紀的美中關係在經濟貿易上也太熱絡了點。事實上,他認為美中之間根本不存在冷戰關係,更像是深陷一樁爛透的婚姻,卻不能選擇離婚。
本文作者巴博內斯曾發佈多篇警惕澳洲過度依賴中國的文章,甚至曾投書直接表明支持臺灣成為正常國家。 乍看之下,本文是一篇罵中國罵很爽的文章(我翻譯的也挺爽),但作者不厭其煩的利用舉證和比喻來將中國與納粹放作伙,也許可以看出本文的目標在於澳洲向中國攤牌後,也希望能夠說服歐洲國家停止不沾鍋的心態。
近來,「南島語族出臺灣」的論點透過對植物、生物以及語言學上的追溯與研究越漸受到支持。 本文作者為印尼國際關係學院研究學者,他以南島語族的遷徙史連結起印尼與台灣。並認為印尼政府應該在臺灣議題更為主動。 另一方面,「親中」議題也曾影響印尼選舉攻防,此文可以窺探出印尼學界對中與對臺的態度飄移。
現正上演的美中新冷戰,歐盟則作壁上觀不願捲入美中紛爭當中。然而歐洲有可能在這波選邊站遊戲當中,能夠獨善其身嗎? 本文作者尼可拉斯·里戈(Nicolas Regaud)是巴黎戰略研究院國際發展部主任,就指出歐盟如果不能對涉中議題展現團結的態度,反而可能在中美紛爭中失去話語權而且終將被美國施壓做出選擇
捷克議長維特齊的訪臺才劃下句點,此行卻成為捷克的國內政治議題。 然而,這一趟訪臺掀起的攻防絕對不僅僅止於捷克國內而已,更影響到其他歐盟國家分別對中國與臺灣的態度。例如斯洛伐克與德國都因訪臺而衍生其他議題。 本文兩位作者參考過去中國制裁歐洲國家案例,整理中國幾個慣用手段,但是效果似乎有限。
在臺灣關注國際政治的人對今年八月底的捷克參院議長維特齊訪臺的新聞應該不陌生。然而,我們可能對捷克的鄰國斯洛伐克的瞭解並不深。 透過本文作者為中歐亞洲研究中心執行長的觀察,斯洛伐克自從今年二月大選的政黨輪替以來,對中政策開始產生劇變。由過去重視對中貿易,轉而更重視人權議題且更願意直面中國的威脅。
「新冷戰」一詞常用在美中兩大強權之間的對峙關係。然而,歷史真的那麼剛好可以讓我們有前車之鑑可循嗎? 本文作者札卡里.卡拉貝爾認為相較於20世紀的美蘇冷戰,21世紀的美中關係在經濟貿易上也太熱絡了點。事實上,他認為美中之間根本不存在冷戰關係,更像是深陷一樁爛透的婚姻,卻不能選擇離婚。
本文作者巴博內斯曾發佈多篇警惕澳洲過度依賴中國的文章,甚至曾投書直接表明支持臺灣成為正常國家。 乍看之下,本文是一篇罵中國罵很爽的文章(我翻譯的也挺爽),但作者不厭其煩的利用舉證和比喻來將中國與納粹放作伙,也許可以看出本文的目標在於澳洲向中國攤牌後,也希望能夠說服歐洲國家停止不沾鍋的心態。
近來,「南島語族出臺灣」的論點透過對植物、生物以及語言學上的追溯與研究越漸受到支持。 本文作者為印尼國際關係學院研究學者,他以南島語族的遷徙史連結起印尼與台灣。並認為印尼政府應該在臺灣議題更為主動。 另一方面,「親中」議題也曾影響印尼選舉攻防,此文可以窺探出印尼學界對中與對臺的態度飄移。
現正上演的美中新冷戰,歐盟則作壁上觀不願捲入美中紛爭當中。然而歐洲有可能在這波選邊站遊戲當中,能夠獨善其身嗎? 本文作者尼可拉斯·里戈(Nicolas Regaud)是巴黎戰略研究院國際發展部主任,就指出歐盟如果不能對涉中議題展現團結的態度,反而可能在中美紛爭中失去話語權而且終將被美國施壓做出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7/4 一般人多以為中共外交只是左派意識形態的口號,脫離國際社會的現實,沒外交效果。這種看法的缺陷,是預設中國外交的聽眾都是獲益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的已開發國家。其實鄧小平在冷戰後期提出的「南南合作」,一直指導著中國外交「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原則,是北京宣言以「全球南方」為和平共處原則的指引。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Thumbnail
看標題起得這麽中立,一點進去看内容實簡直要笑死,四囯聯合起來批戰狼。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也是個狠人,四面出擊。臥槽,我要是他的話回去都得駡習近平——“怎麽派了這麽個髒活給我。” 氛圍老尷尬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原文,核心問題就是圍繞烏克蘭、台灣、南海問題展開的討論,我下面必須給大家演繹一下。(含
根據大陆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就台灣地區「5·20就職儀式」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王毅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可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7/4 一般人多以為中共外交只是左派意識形態的口號,脫離國際社會的現實,沒外交效果。這種看法的缺陷,是預設中國外交的聽眾都是獲益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的已開發國家。其實鄧小平在冷戰後期提出的「南南合作」,一直指導著中國外交「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原則,是北京宣言以「全球南方」為和平共處原則的指引。
中俄關係生變?中國禁止高官帶公務手機到俄羅斯    自由 20240708 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備受矚目的會晤中,精心策劃了一場團結和友誼的展演,宣布2國之間的情誼「上不封頂」。儘管如此,中俄之間仍難以建立真正的信任關係,只是因為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破壞美國領導的全
Thumbnail
看標題起得這麽中立,一點進去看内容實簡直要笑死,四囯聯合起來批戰狼。中國國防部部長董軍也是個狠人,四面出擊。臥槽,我要是他的話回去都得駡習近平——“怎麽派了這麽個髒活給我。” 氛圍老尷尬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原文,核心問題就是圍繞烏克蘭、台灣、南海問題展開的討論,我下面必須給大家演繹一下。(含
根據大陆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就台灣地區「5·20就職儀式」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王毅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可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