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為何歐盟與中國沒有共識。

本文作者大衛.赫特(David Hutt)自2016年在外交家雜誌擔任東南亞專欄作家,書寫東南亞政治關係。其報導散見於《外交政策》、《亞洲時報》、《日經亞洲評論》、《南華早報》以及其他國際平台。
時間回溯至2020年初,德國總理梅克爾應該認為在九月中的此時她將會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官員來到萊比錫的高峰會談。這場會談本應是任職德國總理長達15年的梅克爾卸任前的絕唱,也預計將是中—歐議定雙方備受矚目投資協議的時刻。
然而不盡人願,在歷經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惡化的中—歐關係,雙方唯一的共識就是舉辦一場低調的視訊會議,與會者包括了梅克爾、習近平以及另外兩名歐盟巨頭,其餘的雙方都無法達成共識而一些重要議題也只是紆迂迴迴的處理。
在疫情席捲歐洲大陸後,歐盟高層對北京所行的大外宣以及假訊息攻勢相當詫異。今年三月,中國外交官屢屢對歐盟國家新冠病毒的處理極盡冷嘲熱諷。
接踵而來的是中國所強施的香港國安法,中印邊界武裝衝突以及由美國率領強力疾呼的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爭議。而本月由中國外交官王毅率領的歐洲五國訪問團,原本應該是要在各國發揮外交魅力攻勢最終也以失敗收場。
王毅的訪歐之旅伴隨著他針對捷克議長訪臺而狂語的強力譴責。這使得德國外交部長不得不護著歐盟盟國,公開批評王毅對捷克的威脅。
這場視訊會議會後僅由歐盟執委會發出聲明,聲明指出雙方雖然有討論到投資協議但是歐盟認為就市場平衡以及永續發展議題,雙方亟需進一步的討論。
近三年來歐盟一直做出相似聲明,代表了雙方的會談一直沒有進展。不過,至少這次歐盟的態度更一致了。
圖為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左)、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路透)
圖為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左)、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路透)
就在一月,前歐盟貿易專員菲爾.霍根就表示:「歐盟不會對此妥協。」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發表類似的聲明,她告訴記者中國必須說服我們為何值得簽署這份投資協議。
她更加表示:「我們要求中國動起來。」
歐盟經常掛在嘴邊的詞是「互惠」。他們要求北京開放投資限制,一如歐盟市場為中國投資者的自由開放,中國也應該為歐盟投資者打開門戶。
歷經幾個月雙方上升的敵意之後,舉辦一場平凡的視訊會議已經算是是最好的發展。雖然這場會議幾乎沒有就重要議題達成共識,但也是因為這場會議而使得歐盟高層得以與中國領導人有所接觸。
「歐洲應該扮演一個選手,而不是充當競技場。」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視訊會議後表示:「今日的會談代表著與中國相互謀求一個平衡關係中更推進了一步。」
「實際的差異當然存在,而我們不會逐一檢討。但我們準備好要更深入交涉。準備好就可行之處合作,也準備好捲起袖子來追求解決之道。」他進一步表示。
根據歐盟理事會的新聞稿指出,這場會議唯一達成共識的是針對100項商品的《中歐地理標誌協定》。
雖說這也是一個進展,然而今年於萊比錫的會議已經是中—歐雙方協議的第七年。對比於今年初中—歐雙方對於簽訂投資協議的樂觀態度,現在看起來有點空歡喜一場。
這場視訊會議得出的結果是緩和了原先對投資協議的一股腦熱忱,更重要的是雙方都體認到如果屈就不完美的形式讓協議強行通過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不過這場視訊會議透露出更重要的發展是,在中—歐關係發展史上首次雙方領導人的談話都更傾向是與雙方內部人民喊話。
於會後的簡報中,二位歐盟領導人包括梅克爾在用語上都特別強調歐盟現在具有相當堅實的信念,歐盟要求北京的實際行動並且更加在外交政策上更重視價值議題。
一份由歐盟發出的新聞稿指出,歐盟相當擔憂香港的人權處境以及中國南海持續升高的緊張情勢。但新聞稿中並未提及維吾爾族或新疆兩個字詞,僅僅提及北京在少數民族與宗教的處置。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記者會上提及習近平支持讓部分歐盟外交官親自至中國新疆,不過梅克爾在會後對的評論反而讓習近平這一項聲明不這麼確定。
上述這些辭令無疑是為了表現給那些批評歐盟對中國過於軟弱,又缺乏為歐盟爭取利益自信心的學者、記者以及政治人物們。
至於對習近平而言,中國的發言也急需對內展現得越強硬越好,以及歐洲與中國的關係無論如何都不會損及中國的經濟地位以及其主權。
「這世界沒有保護人權的唯一路徑,也沒有唯一一個最好的保障人權的方式。」根據中國黨媒的報導,習近平如此告訴歐盟領導人。「我相信歐洲可以為自己的問題找到好方法。中國不接受人權教師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