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南丁格爾》台灣長久的醫護困境

照顧他人還是愛護自己,不健全醫護體制下的勞動力
電影英文名:A BITTERSWEET DILEMMA
電影英文名:A BITTERSWEET DILEMMA
2020年武漢肺炎襲來世界,各國的醫療衛生制度受到挑戰。而在起始中國鄰近的台灣因為記取過去2003年SARS的教訓,使醫療與醫護人員可以快速應對即將襲捲全球的肺炎病毒,讓世界看見台灣醫療技術與前面醫護人員的專業,但當世界讚譽台灣醫療的同時,醫護人員超時超載、人力不足的問題卻還依舊持續。
《南丁格爾》是一部2019年由素人拍攝的台灣醫護近況紀錄片,裡面透過訪談過去或現在接觸台灣醫護體制且實際從專科專業學校畢業的護理師,了解關於台灣的醫護的困境,在照顧他人與自我身體健康在拔河的醫護人員,除了得面對生死與急迫的勞力交錯,還得面對家屬那些無形的傷害與無奈。
台灣有許多讓人喜愛的地方,例如多種選擇的小吃、信仰宗教的自由和漸漸許多台灣人願意關心自己成長土地,除了看見與外相對不足之處,但也能看見一些美好的地方。
但許多時候有些美好建立在台灣高勞動的狀況上,在全球勞動時數中台灣高居前幾名,而其中一個高勞動又高風險的職業就屬於醫護人員,因台灣勞健保制度讓人民不分貧富都可以享有妥善的醫療資源,但這些便宜健保高品質的健保下所犧牲的其實是人手不足的護理人員的血汗勞力。
《南丁格爾》是一部本身都在醫院服務的醫療人員自行進行製作拍攝的紀錄電影,目的是在於讓台灣民眾了解不同於醫生,當今台灣醫護人員這些白衣天使在台灣的醫療制度長起不完善的體制下,需要改進的地方。
幾乎每個從學校畢業後投入醫護專業的人員都會發現,台灣其實在醫護需求人手和照顧病人的情況下,人手是非常不足的,且時間過度被壓縮無法給予患者一定的醫療品質,使醫護人員透過一個紀錄短片來表達他們所見到的實況與無奈之情。
電影花了三年的時間拍攝,去了解護理師的情緒與壓力,還有遭遇的困境。其中也發現在2300萬人口的台灣護理人員卻只有少少的16萬人,並且平均一個護理人員在每天上班中平均1人所面對的病床數是19張。
根據護理產業工會2018的統計,護理人員工時可達11至16小時,且超時還無法申請加班費用。這也使得醫護人員在照顧人的同時健康狀抗也發生問題,自己也突然成為需要被照顧的人,超時工作人力不足的情況反而成為死亡率上升的惡性循環。
《南丁格爾》中以訪談為主,其中還演出實際的實況劇,可以看見台灣醫院中家屬還是未將醫護人員當成專業人士,而是等同於幫傭與醫生下屬的錯誤認知,甚至會懷疑醫護人員的判斷和將他們當成服務人員,要求顧客至上,錯把治療病症的醫院當成消費服務的場所。
雖然說台灣健保制度順利的讓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醫療資源,但也因太過於習慣俗又大碗的醫療品質,使得台灣許多人濫用與無法體會這些都是許許多多醫護與醫院專門人員努力的結果,而讓台灣有著今天可以自豪世界的醫護程度。
南丁格爾曾說:「護理師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種大而無私的精神,但今台灣的醫護人員都對於這句話有著疑慮。
護理師也有自己的生活與人生,而當一個懂得護理專業的人倒下,等同於失去一位照顧病患的勞力,並且也加重其他醫護人員的負擔,當醫護人員本身都處於一個極度勞累和不健康的情況下,該如何給予病患應有的協助,如同裡面護理師所述:他們今天如果是打錯針或給錯藥、開錯單子,這不是跟一般上班打資料一樣可以重新再來過,是無法挽回攸關人命之事。
台灣近年對於勞工權益還是相當弱勢,不管是空服員抗爭事件、或是外籍移工再漁船上的勞力剝削,甚至到過去《機器人夢遊症》描述關於中國富士康跳樓與工程師之死的事件。護理人員的超時超勞工作也跟許多看不到的勞工心聲的一角。
《南丁格爾》影片並不是護理人員抱怨病患或家屬的不體諒,而是希望社會大眾了解護理師在有限的情況下盡力去做好許多事,希望彼此獲得尊重,並改變台灣對醫護勞動條件的改善,讓台灣每個患者都可以感受到最完整的醫療品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所有文章皆無業配,每天五分鐘了解一部作品。部落格:https://reurl.cc/9GoDZO 出版作:《營長的除靈方法》、《三三五日軍中手札》、《七三七日同居手扎》、《少年仔》、《軍中輔導》、、《父親的情色錄影帶》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