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薪水的人沒資格拿諾貝爾和平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今年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縮寫WFP),媒體報導,有人在中國流亡美國的民運人士王丹先生FansPage留言,說「這些人都是領薪水辦事的,憑什麼頒獎給這種單位?」他們有什麼特別貢獻?

這種心態就很典型的,在我社工社福實務經驗很常見的─做人道、公益、慈善工作的人,都要有愛心、無私奉獻,有待遇就不錯,沒什麼好特別表揚的。

如果這道理講得通,那我們這行經常有表揚「傑出服務貢獻社工人員」、「家庭暴力防治有功績優人員」,這些獎項得主不管在民間或政府單位,十之八九也都有領薪水,照這種邏輯,他們也都只是做「分內工作,也領了薪水,今年獲獎,難道以前都不務正業?」

除了我們社工社福之外,教育領域有「師鐸獎」,醫療衛生領域有「醫療奉獻獎」,不管教師或醫療人員,幾乎都有領薪水,很多也是公務人員,所以不應該被獎勵?

說這種話的人,不知道有沒有看過諾貝爾和平獎歷屆頒獎名單?包括聯合國本身,還有所轄的兒童緊急救援基金會、國際勞工組織、難民署、 維持和平部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國際原子能總署....都得過獎,難民署還得過兩次,國際組織像歐盟、紅十字會、國際特赦組織、國際法研究院也都得過獎,按這種論調,這些組織的人也是「領薪水辦事」,沒有資格拿諾貝爾獎?

也難怪台灣的社福組織、公益團體、NGO工作者,勞動條件長久以來一直偏低,還會有強迫回捐這種事情,如果整個社會氛圍,一直是覺得國際援助、人群服務、急難救援工作,不應該有好的待遇,拿薪水已經很好了,還希望有什麼表揚或其他福利就太超過了。也無怪乎經營組織的人,會想剝削基層工作者嘛!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想的啊!

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對象,當然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或政治考量,也可能有偏頗的地方,但只因為自己支持的組織或個人沒有獲獎,就質疑最後得主一無是處,也不是理性的思維。

台灣過去長期被國際孤立,一般民眾對這些國際組織瞭解有限,也不認為他們有什麼作用。但似乎沒有人想過,萬一台海發生戰端,台灣糧食自給不足,就可能需要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援助。當然,中國一定會阻撓,他們實際能發揮作用也許有限,但似乎沒有幾個人想到這些國際組織,也許會在日後的台海衝突中有角色或作用。

當然,這類國際組織一直存在官僚主義、缺乏效率、貪污腐敗、服務成效不彰等問題,像世界糧食計劃署之前也傳過性侵醜聞,這也是事實,但如果台灣希望參與國際社會,就要瞭解這些世界組織的角色,否則我們談要重回聯合國,不要再做國際孤兒,也是空談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3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某諾貝爾大獎得主受訪喊冤台灣教改走到現在這種困頓局面,不是他的責任。 繼上次某人X基金會前執行長說他沒有那樣的大影響力,這諾貝爾大老說他主持的國家教改委員會沒那樣的影響力,當年的教改總舵主是「民間教改團體」。 說笑話嗎? 這活生生就是當代台灣人的主流價值:「有功我搶、有錯別人擔」,在大部份的職場都
Thumbnail
有某諾貝爾大獎得主受訪喊冤台灣教改走到現在這種困頓局面,不是他的責任。 繼上次某人X基金會前執行長說他沒有那樣的大影響力,這諾貝爾大老說他主持的國家教改委員會沒那樣的影響力,當年的教改總舵主是「民間教改團體」。 說笑話嗎? 這活生生就是當代台灣人的主流價值:「有功我搶、有錯別人擔」,在大部份的職場都
Thumbnail
作者在美國念完碩士後朝著NGO方向的路前進,卻發現不管是求職過程,或者在工作期間也好,NGO的工作者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中就是來自於熱忱與金錢兩造之間的妥協與衡量。作者以自身經驗為出發點,點出許多制度上的問題與困境,並期許其他組織工作者能共同朝著社會正義的目標前進,突破以「金錢」衡量的工作觀。
Thumbnail
作者在美國念完碩士後朝著NGO方向的路前進,卻發現不管是求職過程,或者在工作期間也好,NGO的工作者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中就是來自於熱忱與金錢兩造之間的妥協與衡量。作者以自身經驗為出發點,點出許多制度上的問題與困境,並期許其他組織工作者能共同朝著社會正義的目標前進,突破以「金錢」衡量的工作觀。
Thumbnail
你捐款嗎?你是有智慧的捐款人嗎?台灣人連捐款的風景都很美!公益責信單位公佈了2022年的公益觀察,發現台灣的韌性真的很驚人。但是也有一些面向比較缺少關注。
Thumbnail
你捐款嗎?你是有智慧的捐款人嗎?台灣人連捐款的風景都很美!公益責信單位公佈了2022年的公益觀察,發現台灣的韌性真的很驚人。但是也有一些面向比較缺少關注。
Thumbnail
國際組織注入許多心力但效果不彰 過去七年在土耳其的難民議題裘振宇博士沒有抱持希望。土耳其毫無準備,國際上也無任何國家有能力接收。許多國際組織幫忙,世衛和歐盟撥了很多預算,但效果有限。政治因素、計劃方向、外加有心人士從中剝削,執行成果與預期落差太大。 NGO最大的問題是做資源分配 從這一代開始改變
Thumbnail
國際組織注入許多心力但效果不彰 過去七年在土耳其的難民議題裘振宇博士沒有抱持希望。土耳其毫無準備,國際上也無任何國家有能力接收。許多國際組織幫忙,世衛和歐盟撥了很多預算,但效果有限。政治因素、計劃方向、外加有心人士從中剝削,執行成果與預期落差太大。 NGO最大的問題是做資源分配 從這一代開始改變
Thumbnail
1.社工有薪水,真的,只是不多。 2.社工跟志工不一樣,大大的不一樣。 3.想當社工不一定要念社工系。 4.考社工師未必要念四年社工系。 5.想當社工未必一定要有社工師證照。 6.社工不一定是公務員。 8.台灣戰後最早的社工1949年就有。 9.社會工作師已經在台灣考了25年。
Thumbnail
1.社工有薪水,真的,只是不多。 2.社工跟志工不一樣,大大的不一樣。 3.想當社工不一定要念社工系。 4.考社工師未必要念四年社工系。 5.想當社工未必一定要有社工師證照。 6.社工不一定是公務員。 8.台灣戰後最早的社工1949年就有。 9.社會工作師已經在台灣考了25年。
Thumbnail
外交部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班 ,這個活動從西元2004年開始創辦,每年藉由專題研討及工作坊的探討,讓對服務學習有興趣的青年學子與已在社福機構的社會人士,有一個能切磋學習的機會,也因為成員組成多元化,更能產生不一樣
Thumbnail
外交部有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班 ,這個活動從西元2004年開始創辦,每年藉由專題研討及工作坊的探討,讓對服務學習有興趣的青年學子與已在社福機構的社會人士,有一個能切磋學習的機會,也因為成員組成多元化,更能產生不一樣
Thumbnail
#紓困不能忽略社會底層 #沒有多的現金可以存起來 #民間的物資援助遠比政府有效率 自從疫情警戒升級以來,雖然政府推出各種紓困方案,然而補助對象多是產業,或是依照工作者的不同領域來進行。但是,原本就屬於就業市場邊緣的社會底層,例如長期無業者、遊民、情慾產業工作者等,因為各種產業活動停頓,他們打零工的機
Thumbnail
#紓困不能忽略社會底層 #沒有多的現金可以存起來 #民間的物資援助遠比政府有效率 自從疫情警戒升級以來,雖然政府推出各種紓困方案,然而補助對象多是產業,或是依照工作者的不同領域來進行。但是,原本就屬於就業市場邊緣的社會底層,例如長期無業者、遊民、情慾產業工作者等,因為各種產業活動停頓,他們打零工的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