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劇評_日劇】《半澤直樹》第二季:工作是一場追求幸福的戰鬥

    微據透
    劇情概要
    與第一季相隔七年,《半澤直樹》第二季終於在2020年重返大螢幕!除了第一季的原班人馬外,這季更多了幾位要角,包括SPIRAL社長瀨名洋介(尾上松也飾演)、進政黨幹事長箕部啓治(柄本明飾演)、交通部大臣白井亞希子(江口德子飾演)等人。
    第二季依劇情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東京中央證券篇」,故事為接續第一季的尾聲:半澤因揭發大和田所作所為,而被調職至東京中央銀行的子公司 — 東京中央證券業務部,
    除了銀行和證券本身兩者本身就充滿各種明爭暗鬥的問題外,半澤更遭到母公司伊佐山(大和田徒弟,市川猿之助飾演)的百般刁難及復仇,最終卻牽扯出副行長和電腦集團的非法勾當。
    第二部是「帝國航空篇」,半澤揭發了伊佐山等人違法亂紀的裙帶關係後,受命被調回銀行母公司,不過卻在大和田「引薦推舉」下,半澤接下了更大的燙手山芋 — 受命重振連年虧損、有國營成分的「帝國航空」這家企業;而帝國航空最大的金貸銀行,除官股的開投銀行外,最大的貸款銀行就屬東京中央銀行,及其他為數不少的民營銀行。
    為了拯救這家「大到不能倒」的企業,執政黨(進政黨)政府也進來插手,希望透過輿論及政治手段,讓各家銀行放棄對帝國航空七成的債權,不過卻在這個銀行與政府的多方角力中,半澤等人發現進政黨幹事長 — 箕部啟治12年前的不良融資黑幕,並握有銀行黑歷史而以此要脅放棄債權,不再只是銀行與政府的對抗,就此開啟一場擴及全日本人民權益的正義之爭。
    關於工作
    你認為「工作」是什麼?又為什麼要工作呢?
    有派人認為,工作就只是糊口、為了活下去這個簡單理由而存在;當然也有派人認為,工作有它的存在意義,只不過這份意義,需要靠自己去賦予或找尋。關於「工作意義」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問題,當然也沒有誰對誰錯,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在這季《半澤直樹》中,除了多數人關注的職場鬥爭、大快人心的「半澤式復仇」外,其實在劇情中,半澤不斷扣問、欲傳達的核心概念,其實就是 — 工作的本質、意義和價值。
    半澤:「我想起過去的日子了,年輕時候的我真不知道什麻是疲累,從早到晚衝只朝著一個目標拚命,想盡快成為獨當一面的銀行家,運作巨額資金、幫助更多的人,我一開直幻想著那樣的未來…」
    這是半澤在被箕部啟治反將一軍時,在劍道場時所說的一句話。
    不論是在第一部「東京中央證券篇」,半澤致力於「矯正」、對抗腐敗的組織、敗壞的人心,還是第二部「帝國航空篇」所力抗的國家機器、善於操弄輿論的政治官員,在惡勢力面前,半澤也和多數人一樣,會疲憊、會灰心、會感到挫敗,不過支持他一直走下去的,是他對工作的信念。
    如果人一旦只為了自己而工作,而忽視了工作的本質是為了讓世界和社會變得更好,整個社會就會變得狹隘和醜陋,自私和扭曲,一旦這樣的人變得愈來愈多,組織自然會腐敗,組織腐敗了,社會也就跟著腐敗,這就是本季最大、也是最核心的重點!
    在這一季中,半澤在劇中對白已經出現了好多次他的工作觀,我想同時也是他試圖帶給觀眾的這個想法 — 工作並非只是單純地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幫助更多的人,以及讓社會變得更好!很理所當然的想法,卻也很常被理所當然的忘記,記得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麽而工作,
    可能比做什麼還來的更重要!
    關於正義
    什麼是「正義」?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對正義不同的詮釋、有著不一樣的度量尺。
    對於正義,半澤與大和田也有各自的詮釋!半澤與大和田在面對箕部的咄咄逼人時,一個選擇硬碰硬、翻牌直接槓上,一個選擇逢場作戲、暗中進行背道而馳的計畫,其實兩人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 向行長報恩,並努力拯救東京中央銀行的危機!
    這兩位水火不容的銀行家,結仇的原因其實也是來自於彼此心中懷有「不同的正義信念」所致。多年前的大和田,因拒絕半澤父親所經營的工廠貸款要求,讓半澤父親走上絕路,才讓半澤對大和田懷恨多年、且發誓成為能幫助更多人的銀行家;不過若換個角度看,大和田其實也沒有錯,他只是履行內心銀行員的正義 — 把錢貸給正確的人,而不是有可能會破產的潛在危機者,一來降低銀行的風險,二來也能提高他自己的績效;換言之,其實,正義沒有絕對的對錯,有的只有立場的不同。
    關於戰鬥和信念
    在中央證券篇時,半澤曾在艱難處境時,對屬下森山(賀來賢人飾演)面對不公不義的人生而感到困惑,說了這幾句話:
    森山:「部長你以前說過,做生意要懂得感謝和報恩,我們現在這麼努力拼命也是為了拯救銀行,但銀行別說感謝了,還反過來妨礙我們,這也太沒道理了」
    半澤:「是啊」
    森山:「大家都只想著自己,只想著自己升職,開什麽玩笑,這叫人怎麽做?」
    半澤:「你看不慣嗎?」
    森山:「當然看不慣」
    半澤:「那就去『戰鬥』」
    當時森山不懂身為部長半澤,口裡說的「戰鬥」是什麼意思,因此半澤用他心底的三個信念來解釋:
    第一:對的事情要承認它是對的。
    第二:組織的常識和社會的嘗試要一致。
    第三:勤懇工作的人要獲得正當的評價。
    這三點看似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道理,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並非是理所當然的存在。一旦有任何一點違反常理,人際、組織、社會就會出現失衡,漸漸走向腐敗。
    面對著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會因此感到義憤填膺的人,肯定不在少數!但真正願意起身去戰鬥、用力去改變,去捍衛那些公理、公平和正義,又有多少人願意?半澤所要說的其實已經很明白清楚了 — 當你看不慣這社會,甚至是世界長得不是你順眼的樣子,那 — 就去「改變它」!
    這世界並非缺乏公平正義,而是缺乏去為它戰鬥的人!正如《當幸福來敲門》電影中提及的美國總統傑弗遜在草擬獨立宣言草案時,寫道:人除了天生該有自由、平等的權利外,還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句的重點在於追求的動作,而非只是享受幸福的結果,當初若沒有人願意努力,就沒有今天的幸福!公平正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也曾感到不公不義嗎?那就去戰鬥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