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經營之聖」稱號的實業家稻盛和夫,1959年設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歷任總經理、董事長。1984年創立第二電電(電信公司,現名KDDI),擔任董事長。2010年,具有國營背景的日本航空JAL 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稻盛和夫受日本政府之託以78歲的高齡出任日航的會長(董事長),重整問題重重的日航。這個看似難以成功的任務,稻盛和夫也以他畢生累積的經營哲學克服了:2011年日航實現會計年度的合併經營利潤達到2,049億日元,創歷史新高,日航並在2012年11月重新上市。
除了商業上的成功之外,1984年稻盛財團創立「京都獎」(類似諾貝爾獎的做法),每年表彰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功的人士。此外稻盛和夫為年輕的經營者們設立學習型組織「盛和塾」並親身擔任塾長,積極培養商界後進經營人才。
稻盛和夫獨創的經營管理模式稱為「阿米巴經營」,特色為藉由如同變形蟲般的小組織式管理會計方法,使企業成員具有經營者的意識,達成企業「全員參與經營」的成果。
《稻盛和夫的思考之道:徹底改變你的人生與工作成果》的內容談的是「人生與工作應該要有的核心思維」,稻盛和夫將其稱為「思考方式」,他這麼說:
我認為,根據個人選擇的「思考方式」,既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也可能將其毀滅。無論是誰,都會在人生當中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礙。面對這些困難,思考前進方向時,一切都得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判斷,而這一個個的判斷累積下來,所呈現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成果。」人類是一種很軟弱的生物,經常被環境、自己的欲望打敗,…正因如此,在迷惘時,能夠擁有做為判斷基準的正確「思考方式」,才會這麼重要。
「思考方式」為什麼能對人生起這麼大的作用呢?稻盛和夫提出以下的公式,他說這個公式可以代表他的人生,也是他為何可以成功經營京瓷或KDDI,以及讓日本航空由破產重生的原因。
人生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考方式 × 熱誠 × 能力
這套公式是由「能力」、「熱誠」、「思考方式」三個元素組成。能力指的並非只有頭腦聰明,也包括發達的運動神經,以及堅強的體能,而這些多數是與生俱來的。
用點數來表現這種「能力」時,因為有個人差別,所以設了從零到一百分的點數。
這種「能力」乘上另一項要素「熱誠」,「熱誠」也可改成另一種說法,就是「努力」。熱誠也有個人差異,因此計分時也是會有零到一百分的不同。
這裡提到的「熱誠」,與「能力」不同,是個人可憑自己的意志力決定的因素。因此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做出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或許我的能力不如別人好,但是我想我可以擁有不亞於任何人的熱誠。
最後要加上的要素就是「思考方式」。所謂的「思考方式」可以指個人的思想、哲學,也可以說是理念或信念。也可以說成人生觀或人性,或是指生而為人的生活姿態,這些東西統稱為「思考方式」。「能力」與「熱誠」的得分是從零到一百分,但是「思考方式」有點不同,由壞的「思考方式」到好的「思考方式」,得分可以從負的一百分到正的一百分,差別非常大。
因此,無論在「能力」與「熱誠」所得的分數有多高,只要「思考方式」錯了,就得乘上負的數據,因此人生也絕對不可能呈現好的結果。
稻盛和夫進一步說明,正面「思考方式」與相對的負面「思考方式」:
稻盛和夫認為,如果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美好,那麼無論在面對幸運或災難時,都要以正面的「思考方式」做為基礎,採取行動。這說來簡單,但是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或苦難時往往被痛苦打敗,開始怨恨世界、忌妒他人,慨歎自身遭遇、露出不平不滿的情緒。
相反的,當遇到讓人羨慕的好運,應該感激卻把幸運當成理所當然,進而自己的欲望也跟著變得更大,態度傲慢不羈、忘了謙卑。這種人即便帶給周遭麻煩與不便,自己也完全不留意,重複做出自私的舉動。結果就是,這種人在享受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幸運的同時,也開始走向沒落。
也因為知易行難,《稻盛和夫的思考之道》中作者以自己過往人生與工作中的實際經驗,說明他是如何發展出這樣的思考方式,帶給他什麼樣的改變與成果,其中不乏自陳曾有的困頓與軟弱。
本書主題依次由「擁有偉大的志向」、「始終保持積極態度」、「不吝惜努力」、「誠實」、「凝聚創意」、「遇到挫折也不氣餒」、「心念單純」、「謙虛」、「為世界為人類而行動」構成,每一項主題各自獨立,以「人生是由思考方式形塑而成」串聯結合為一體。
稻盛和夫期許讀者能成為「能在善良的思維上扎根,貫徹生而為人應做的正確事務,讓每個看見自己的人都會讚美道:「啊!那個人真的很棒。」還有那種不只擁有好的能力,而是能自然而然讓他人想到「想跟這個人一起走在人生道上」、「想跟這個人一起工作」、「有這個人在真好」的人物。」
以下摘錄一些我很喜歡的段落,與書友們分享:
很多人即使想到「我想做這個」,接著想到「要實現還有很多困難的條件」,然後很容易立即就產生退縮的想法。問題是,在你想到「我想做這個」時,如果出現「但是」、「或許」的矛盾思想,你發出的意念就完全沒有力量了。因此,最重要的是屏除一切疑慮,持續堅信你的想法會實現。
在商業界,想做出既具挑戰性又獨特有創意的事,必定會出現很多障礙。但是目前在工作上開創出前所未見、有優異表現的人,都是能秉持堅定的「信念」,給自己加油打氣,然後克服障礙的人。愈想變成創新的世界,內心裡愈是需要堅定的信念。正因為有信念這樣的光芒,才能持續專心地走在路上,抵達成功的目標。
只要你想到「這個有點困難」,一切就無法達成。抱持「不,我只是覺得要實現有一點點困難,努力一下應該可以吧!」這種模糊曖昧心情,也同樣不行。當腦中出現任何一點疑問或不安的感覺,隨後就要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因為剎那間的躑躅、猶疑或疑問,都會讓原本無限的可能開始萎縮。
愈是具挑戰和獨創的工作,就愈需要異於常人的耐力、不斷重複的努力才能達成。在異於常人的耐力中還能夠收放自如,主要是因為打從心底相信自己「能做」。
人類大致上可分成三大類:自己就可以燃燒的自燃人類、靠近火就能引燃的可燃人類,以及就算靠近火也想要完成某些工作,一定需要很高的能量。而能量則是從鼓勵自己、讓自己燃燒之後產生的東西。並非有人交代或接到命令所以工作,在接受交代之前就已經想要去做的積極者,才是「能自燃的人」。那麼,能讓自己自燃的最佳方法是什麼?那就是喜歡工作。
因為喜歡工作,即使在最辛苦的時候,還是可以將心情轉換成「拚命努力再做做看」的積極想法。如果能全力投入,達成工作目標,屆時就會產生成就感與自信心。在如此正向循環下,就會更喜歡工作,更加不惜努力,因而能展現更優秀的成果。
能夠完成偉大事業的,我想還是那種內心喜愛工作的人吧。他們有的是很幸運,一開始就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是透過轉換心情,將原本不喜歡的工作,努力變成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無論是從事企業工作或是往做學問的道路前進,首先讓自己「愛上」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事。從「喜歡上工作」開始,然後就可以做到全心全意「投入於工作」。
自問「生而為人,何者才是正確」,然後持續不懈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就算已經知道會遇到困難,還是要樸實貫徹走正路。這種真摯的姿態或許在短期內會遭到周遭的反對,因此被孤立。但是用更長遠的空間結構來看待人生時,這樣做一定會得到回饋,帶來豐碩的成果才對。重要的是,必須相信這樣的事,然後選擇不向錯誤妥協的生活方式。
我發現所謂的勇氣不是比腕力的自信,也不是吵架的蠻勁,而是原本個性溫和、膽小而謹慎的人,因多次的試煉,建立自己的氣度,並從中學習。這才是真正的勇氣。產生這種勇氣的來源,就是對他人的體貼之心。先捨棄自我,無論自己怎樣都沒關係,只要你想為對方竭盡心力,真正的勇氣應該就會出現。
雖然有相當遠大的目標,但是自己的步伐卻很緩慢無法往前進的話,大多數人都會放棄這個目標。但是我的做法不一樣,我只重視眼前的每一天。當非常努力地工作時,一天很快速就過完了。但是,這樣的日子一天、一天反覆累積,最終的結果就是可以達成原本覺得距離遙遠的世界第一的目標。應該把遠大的目標放在潛意識裡,確實走過眼前的每一個日子。這樣一來,連本來不知道的地方也都能走得到。
讓明天比今天更好、後天比明天更好、必定能不斷改良改善的能力。從事同樣的研究、工作也一樣,今天先用這種方法做做看,明天也要思考更有效率的做法,我經常用心力去思考打造這些創造力的方法。能用到這樣的創造力,就能達到超乎自己想像的、美好的、進步與發展的成果。一天花在創意的心力,雖然只往前邁進了一小步,但是重複累積起來,最後就是導向革新的一大步。
已經發生的事無法避免,如果發現自己犯了錯,別一味地煩惱,而是改變心態,胸中抱持新思維,告訴自己絕不再犯。重要的是投入新的行動。針對已經結束的事情進行深刻反省時,也要避免落入感情或感性的境界,這樣做會加重內心的勞累。我們必須用理性來思考事物,將新的思維和行動直接移入,這樣做就會讓人生變得美好。
眼前受到愈多的痛苦,愈容易產生抱怨與不平不滿的反應,此乃人之常情。問題是,那些抱怨結果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讓自己陷入更險惡的處境。因此,我認為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境遇,絕對不要忘記心存感謝才好。
有些人在社會上博得多大的名聲,或者身為大企業或組織的領導人,率領眾多部屬,卻沒有一點驕傲,總是謙虛面對外界。他們同時也是先擱下自己的事,經常考慮到為世界和人類而行動的人。所謂的考驗不只是一般人所言的苦難遭遇,對人類來說,輝煌的成功也是一種考驗呢。
看到那些靠工作獲得成功,甚至獲得地位與名聲、財產的人,我們總是傾向發出「那個人好幸福!」的讚嘆,投以羨慕的眼光。問題是,那也是上天給當事人的嚴格考驗。人往往在得到成功、變得富裕之後開始變得奢華。此外,因為成名了也變得驕傲,做出不尊重人的行動,最後走錯道路,跌入地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