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複製母語經驗,提升英語聽力

你的耳朵聽把英文進去了嗎?
聽力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關鍵。人類先有口語,後有文字的過程發展語言能力。然而,我們從小學習英語的經驗,學習過程卻常常與語言本能顛倒。第一堂課總是先學字母發音、書寫系統、文法,才開始專注口說、聽力,這反而與我們掌握母語的語言發展經驗相反,讓我們學習第二外語時事倍功半。
語言本能:聽說能力
然而學習一門外語,心法應該和掌握母語無二異,先掌握「聽」,透過觀察、模仿去掌握「說」的能力。當我們說一個人英文流利,指的是他掌握外語聽說的些元素?
  • 音素: 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聲音單位
  • 聲調: 一種附著於音節的高低抑揚,如中文
  • 語調: 說話者交談聲音的抑揚頓挫
  • 單詞/句子重音: 某音節在單字中或單字在句子中相對突顯強調
  • 連音: 口語化特徵,一個句子裡,兩個單詞的聲音連在一起沒有明顯的邊界就。比方說,兩個單字,前一個單字字尾是「子音」,後一個單字字首是「母音」,發音快速時,就會自然形成連音
  • 口音: 又稱腔調,一種獨特的發音方式,反映說話者所在的地區以及所處的社會階層。
講到這裏你是不是已經頭昏眼花準備關閉視窗了?其實你不需了解語音學知識系統,也可以掌握流利的英語聽說能力。對於語言教師、語言學習教材設計者而言,這些知識是用來系統性分析、檢視語言學習者的必備知識工具,但對於一般追求功能性溝通語言學習者來,這些語言學知識體系不但複雜,還可能適得其反。
你無須特別了解語言學、音韻學知識體系,而是回溯自己的母語學習經驗尋求解方。全世界的兒童,不管其學習的母語為何,他們都發展出一個共通的現象:不需要教室環境課程演練或一套設計完整的課本,便可以在短短幾年習得,並掌握母語的詞彙、語言使用規則。
我們小時候,在牙牙學語的階段,可不像應用華語文系的學生ㄧ般,接觸華語語音知識,卻能自然有效地的掌握語言溝通能力。他們能快速掌握其母語的方法,來自於聽力與觀察並模仿周遭大人說話,再藉由大人的反應逐漸學會不同的詞彙,從牙牙學語到伶牙俐齒的過程。同理,成人學習外語者也應依循小孩學習母語的模式,靠著跟讀技巧,打開耳朵,如同鸚鵡模仿般地說,進而達到流利,不需要特別大費周章地鑽研語音學知識。
那我們該如何挑選練習聽力的素材? 聽力素材我們可以粗分成兩種:一種是專為目標語母語聽眾打造的真實生活中的聽力素材,像是利用CNN, BBC 等電視廣播節目以及 Netflix、Youtube、Spotify 等跨國內容平台提供的豐富的多國影音內容。這些是聽力素材的最佳來源。
另外一種是專為了語言學習,所調整簡化的語言學習教材,就是傳統教室裡接觸的語言教材課本。這種教材是以編輯主觀專業判定字彙、主題難易度,適合初學者建立信心。但就語言學習的長遠進步發展,學習者應該把練習素材鎖定為目標語母語聽眾打造的真實語料內容,因為真實語料方能自然地反應目標語在功能與情境,也方能實現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與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溝通。
怎麼聽才能突破聽力障礙? 聽力訓練可再大致區分成兩類:專注刻意練習以及廣泛聆聽
專注刻意練習即是教學現場的課堂的聽力課。教師按下英語聽力素材的播放鍵,學生聆聽之並回答問題以及細節,教師以及學生同步針對內容分析字彙、語法、以及傳遞的訊息。這樣的活動在良好的引導下雖說食用,但是回顧一堂課下來,學員真正暴露在外語的時間很少,就僅只於英語聽力素材還有老師的解說。學習者只學到了課程解析的內容,了不同的詞彙、語法和理解活動所聽到的語言。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者並不是在真正地練習聽力能力,而是在學習語言
要全面提升整體聽力技巧,你需要更多時間暴露在廣泛聆聽的情境。因為專為語言學習者設計的聽力教材,內容是經過篩選,發音非常清楚和乾淨,文法完美無瑕,然而真實生活中的對話並非總是如此清楚,故培養廣泛聆聽的關鍵,是將專為母語人士打造的內容,融入你的日常生活經驗。
你不需要去瞭解所有內容、每個單詞的意思也不需要分析內容,最重要的是,在聆聽這些素材時,你是自然投入愉悅的過程,因此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題材廣泛聆聽就非常的重要。 回想你過去 24 小時的生活,有哪些時間是跟英語(或你的目標外語)是自然而然地產生接觸的?也許是看電影、影集、音樂或者是接到外國客戶的電郵、吸收新知,想想看有什麼自然的生活習慣可以把外語的元素融入其中。如果你還是覺得很困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參加有外國朋友的社交場合,交個外國朋友,自然你的英語就有自然的施展空間囉。
你可以在臉書或 meetup 找尋為外國朋有會參加的社交活動,或者來台灣多語言咖啡 喝杯咖啡與外國朋友聊聊天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