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知道為什麼要下這麼重的開頭嗎?
但這是不是許多人曾經在心裡頭甚至是一念之間,
閃過或問過自己的一句話。。。
當年的我,小學前的生活,和一般人一樣,家裡開的是紙盒工廠,生活算是不錯
學校就在家裡的對面>的後面(總之,離家很近)我們每天都是走路上學,到了上國中
嘿嘿~離家更近,就在正對面,所以經常遲到...
唉~人性本懶阿,就是知道在對面一下就到了,總是會再多睡一會兒~
可想而知,關於時間觀念,這一點在我身上就有點令人質疑了!
今天這篇,我想帶點親子教育的內容,想藉此讓大家了解,以往的教育和現代的教育,差別在哪,而改朝換代的我們,又會出什麼意外呢?又會有什麼樣的火花出現呢?值得大家一起省思省思~
開了很多年,拚了很多年的紙盒工廠,我的爸爸,或許感到疲累了,此時也剛好有個不一樣的事業機會出現,於是爸爸把多年的工廠收掉,和媽媽一起去做了需要賣產品的推銷員事業。
我想這是對於一個原本是工廠老闆而跳脫到需要去銷售不是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推銷員,這其中心態上必須有很大的調整,以及需要有極大的勇氣。
畢竟當時的他們,還有四個女兒需要養需要教育基金。
當時的我,看到的景象是...
下課>回家>做功課>吃飯>睡覺>>>這段時間,爸媽都不在,工作去了~
而早上出門上課,爸媽還在睡覺,當時我們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桌面上的紙條"
聯絡簿的簽名/提醒他們需要繳交的費用/學校的活動/需要準備的東西等等的
【"紙條"是我們之間最大的媒介...】
而與我最常接觸到的,理所當然就是我的姐姐,應該說我們只能"相依為命彼此了"
(哈哈哈 是有點浮誇啦)
但你們也知道,年紀有差,相對他們有他們的興趣,也有他們的朋友圈,而我只能自己去旁邊畫圈圈,盡量少打擾他們。

-----------------------------親子關係論述-----------------------

故事看到這裡,其實很明顯的,我們少了父母很大的陪伴,尤其正是{青春期的孩子}
不過,慶幸的是,我們家四個小孩,叛逆的時間都不是在青春期................
所以當時的我們很少有發生什麼大事件,只是總是看著爸媽忙進忙出,家裡總是時常來來去去很多客人,其實當時真的都不知道他們在忙什麼。
而我的爸爸挺嚴格的,即使我們很少碰面,也一定要
"放學或出門依規定時間回到家/依規定時間上床睡覺"
因為我們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不在家,所以一定會時間內回去,否則就會被毒打一頓
(除非得到他的認可,可以晚點回家)..................

好!看到這裡,大家再回去看,我開頭下的標題。
學生時期的孩子,父母因為經濟問題,獨留孩子們在家,自理一切,在有效溝通以及培養親子關係的機會,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的 ;而一旦發生了不在父母可以控制的事件後,就是招來一陣毒打或是訓話,大家思考一下,日後這些孩子,會衍伸出什麼樣的問題?

在此,提到的問題,不是指{事件},而是{心。靈}層面的問題!

未完,待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讓我們坐時光機回到1989年我誕生的那天,開始我心與靈 的故事吧~ 想想........在那{ 重男輕女}的時代,為何媽媽們總是因為孩子的性別,而壓力如此的大呢? 故事開頭是老掉牙的劇情,沒啥大不了的,但這深深地影響接下來,每一段不同時期的。我~
今年的我31歲,有人曾經跟我說,我尚未年過半百,雖然還沒到閱人無數,但自身的人生經歷,似乎太過於戲劇化,於是走到現在好不容易有慢慢[扶正]的人生,是不是可以像電影"我家有隻河東師"那樣,把他倆的故事寫成書,而我將我的故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見
讓我們坐時光機回到1989年我誕生的那天,開始我心與靈 的故事吧~ 想想........在那{ 重男輕女}的時代,為何媽媽們總是因為孩子的性別,而壓力如此的大呢? 故事開頭是老掉牙的劇情,沒啥大不了的,但這深深地影響接下來,每一段不同時期的。我~
今年的我31歲,有人曾經跟我說,我尚未年過半百,雖然還沒到閱人無數,但自身的人生經歷,似乎太過於戲劇化,於是走到現在好不容易有慢慢[扶正]的人生,是不是可以像電影"我家有隻河東師"那樣,把他倆的故事寫成書,而我將我的故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Thumbnail
從很小的時候,一個人常常在想,我的人生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有開始,沒有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對任何人來說都比較好呢。 想起在幼稚園的時候,看著同年齡的孩子,放學後總是有爸爸媽媽來接送,不管他們多麼的忙碌,還會特地的趕過來接他們回家。每每看著那些跟我同年紀的孩子,展開笑容分享著他們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有趣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國中吵雜的教室,忘了哪一門課要我們分組編排一個約會行程,那時我問:「交往意義何在?」,而恰好前陣子有了些想法,就讓這篇文章,來回應過去的自己吧! 要好好回應一個問題可不容易,先讓我試試看用成長童年的角度切入。 我成長在一個,類似教會的環境。父親類似於牧師,有空會到處家訪,關懷附近的信徒;家裏類似
Thumbnail
從很小的時候,一個人常常在想,我的人生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有開始,沒有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對任何人來說都比較好呢。 想起在幼稚園的時候,看著同年齡的孩子,放學後總是有爸爸媽媽來接送,不管他們多麼的忙碌,還會特地的趕過來接他們回家。每每看著那些跟我同年紀的孩子,展開笑容分享著他們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有趣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