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佳美城市
我們生活在沒有原野、沒有大江,沒有滑雪、沒有衝浪,沒有Mardi Gra、沒有賽佛,沒有趕集、沒有鬥牛的地域,於是我們自然而然愛看電影,也使得我們變成習於活在市井過著柴米油鹽的馴順日子、變成心靈的精神的推想的內視的揣摩的⋯⋯而非融入荒莽自然而實存於土地山川的人種。
我們從沒有到有。從沒有電話、電視到初見其有,從草萊之地到見其變成水泥叢林,故我們更珍惜初獲之物,也於是更凝視電影上的情節,也於是更相信片中的愛情,甚而認為去為了愛情而死應當是偉大的⋯⋯等等。
我們若不是有如此多「求富離貧」之殷殷召喚與頻頻演習,其實每人幾乎是可以追隨電影劇情之壯烈、浪漫而完成吾人之一生的。
台灣昔日的生活愈是簡單平淡,則人需索於電影中的故事便愈是繁麗奇詭。這就是為什麼在小城小鎮好不容易的看到一次電影是何等的令人雀躍,令人全神貫注,令人印象極其深刻,令散場後走往回家的路上(連車都無意乘了)還在延續適才的劇中情氛、還在哼唱著主題曲⋯⋯。
台北,一向是看電影的好城市。即使是日據時代。高戊昇《一個台灣人的回憶》書中便說他最喜歡的電影是法國片《望鄉》(Pepe le Moko; 朱力恩.杜威維爾導演,Jean Cabin飾),那是1937年。五十年代初,《望鄉》仍會在台北重新上片。我常提說的那時台北之佳,是你從鴨糞處處、水田密佈的鄉村環境下(像大安區)跳上一輛公車(像20路),25分鐘後便可看到法國大導演布列松(Robert Bresson; 1907-1999)的藝術片《最後逃生》(A Man Escaped; 1956)。那是電影院雲集的西門町,不少影院的座位超過一千。而那時在菜場買肉,用芋葉包好,紮上草繩,這麼拎回家。多好的年代,五十年代;多好的城鄉兼備,台北市。
由片名窺見的老年代
六十年代,是我看電影最多的童年與少年期。小學五、六年級時,在作文中也曾用片名一個接一個的來造句,如此的寫出一篇作文來,是為那時候有些學生(未必普遍)的某種fashion。且製一例如下:
「父親離家時」,給了我「四羽毛」,我身兼「乞丐與王子」,心裏卻有「四十磅的煩惱」,在「寶華尼車站」駕「飛天老爺車」,帶領「一零一忠狗」,往「海角一樂園」找尋「所羅門王寶藏」。穿過了「桂河大橋」,攀上「史家山」,望著「失去的地平線」,此時的我,「一襲灰衣萬縷情」;啊,這真是「最長的一日」,面對「落日餘暉」,終感到這一切不過是「浮生若夢」。
在隔了四十年後的今天乍然想來,這種風尚,會不會僅僅流行於我們那種私立小學?乃這小學全是外省子弟,又創辦人是浙江奉化人,當年多半在上海長住過。想著想著,莫非這種「接電影片名」的遊戲,上海時代便有?
片名,我們從它來選認劇情,也從它來識字,很朦朧的識字。《意亂情迷》,這四字可以冠在太多電影上,但又不知究竟說的是何種故事。《玉女奇男》亦是。《心聲淚影》、《蘭閨春怨》、《芳魂鐘聲》難道不是?電影片名之文縐縐、之格律森然卻又陳腔濫調(cliché)等等如此空泛、不著邊際,甚而不特指涉的構字,指出了老年代的美感習尚。就像老片的打光,也像片頭的邊框與美術字。實則老片片名的起法,大約是昔年「申報」時期文人編說部、究劇情、終而起出小說名、電影名的選字習慣。
由電影片名可揣想那時的人對劇情悲喜奇詭之渴要。
那時是何種世界,有恁多的「亂世」(亂世佳人、亂世忠魂)?有恁多的「魂斷」(魂斷藍橋、魂斷夢醒)?有恁多的「亡命」(亡命天涯)?
那時的女人,竟是如此的烈性;有恁多的「嬌娃」(鐵漢嬌娃、癡漢艷娃),有恁多的「佳人」(亂世佳人、歷劫佳人、戰國佳人、癡情佳人──嗟呼,佳人何不幸,必得生於亂世戰國,又且癡情歷劫乎?),恁多的「妖姬」(霸王妖姬),恁多的「蕩婦」(蕩婦怨)。
於是那樣的人,在那樣的世界,致有那麼多動人的本事,那麼多的「怨」(深宮怨、蕩婦怨)、那麼多的「恨」(英宮恨、荊釵恨)、那麼多的「淚」(紅伶淚、孤雛淚、母子淚)、那麼多的「劫」(田園劫)、那麼多的「盟」(金玉盟、太陽盟、冰雪盟)。
二輪戲院──老片的溫床
二輪戲院,是六十年代無數老片可以不斷托身、我們觀眾可以不斷重溫的最美妙場所。
首輪片,需申請新執照,得放映五年。舊片,只要拷貝還未毀,常在各地的二輪戲院、中山堂中正堂介壽堂、偏遠的營房、廟會廣場、眷村的空地⋯⋯廢物利用的盡情輪流放映。其中太多三十、四十年代老片(五十年代片子更不用說,在當時猶算新的)。二輪戲院,極是有趣,是某個年代覘測文化的一種指向;紅樓、新南陽常組成一院線,大觀與大光明,愛國與大同,金山與寶宮。
為了看二輪片,小學生轉兩三趟車到郊外(三重、永和、士林)也不算稀奇。聯勤綜合財務處(如今東方中學稍西處)亦有在營區空場上放電影,我看過一部克拉克.蓋博的叫「鐵漢艷娃」之類片名的黑白老片。黎和里中正堂亦放老片,那非得坐32路公車(一小時一班或半小時一班),我小時亦迢迢候車的去看。
台北學苑,即「青康」,每天放老片,那時一張票一元,節目單一周前已印好,義大利南尼.勞埃(Nanni Loy)的《激戰四晝夜》(Quattro Giornatedi Nadoli; 1962)與法國Yves Robert的《鈕扣戰爭》(La Guerre des Boutons; 1962)我皆以一元看得。尤以《鈕扣戰爭》是多麼奇特的一部片子,講兩個村莊的小孩為爭奪衣服上的鈕扣而戰。敦化北路那時猶荒涼,這說的是六十年代中期;1969年文夏演的《再見台北》,片中的敦化北路像是才新建,但我在其更早時、更荒涼中便已去頻頻觀影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