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第一次的電影是在哪裡看,跟誰看,看哪部片呢?還有印象嗎?

現今一般建議六歲以後才適合進電影院看電影,但,在我小時候的民國70年代初可沒有這種規定或建議。不像現今有好多為兒童設計內容的電影,父母親還會為了增加親子活動而帶自己的小孩一同觀看。對於每天開門就是做生意的我的父母,從我記憶以來沒看過他們去看過電影,也從來沒有帶我們小孩子去看過,但有聽媽媽說她年輕時都是去撿戲尾看,聽說是當時戲院為了吸引更多人進去看戲,在電影快要結束的10-15分鐘,會打開電影院大門讓沒錢看電影的人可以稍微過過癮。

我第一次去看所謂的電影大概是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吧!(我的partner瞪大眼睛說:怎麼可能。)但並不是去電影院,而是國小學校的大禮堂。小時候電影院對我來說是很神秘的,大概是因為戲院外站有檢票人員吧!看起來戒備森嚴,手上沒有秀出通行證是無法進入的,小小年紀的我只有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才可以進去,而且他們手裡幾乎一定會有飲料,零食之類的,所以當時我認為要進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一件很高檔的事。

記憶中禮堂播放電影的樣子,其實椅子應該是灰色鐵椅,不小心畫成紅色結果看起來變成像電影院了(電影:魂斷藍橋 避免版權問題後製馬賽克)

記憶中禮堂播放電影的樣子,其實椅子應該是灰色鐵椅,不小心畫成紅色結果看起來變成像電影院了(電影:魂斷藍橋 避免版權問題後製馬賽克)

我就讀國小的大禮堂是一棟兩層樓挑高建築,第二層樓通常就是所謂樓中樓的型式設有圖書館,禮堂的設計一般兩邊一定會設置很多的窗戶,應該是說扣除柱子就是窗戶跟側門了,大概是為了採光吧!另外,禮堂最裡面就設置一個高有一百二十公分的大演講台,講台兩側均設有階梯,台灣所有學校的禮堂應該都是這樣的設計,大概就是所謂的制式形式的禮堂。我認為一樓禮堂應該可以容得下師生約三百多人,因為辦畢業典禮的時候全校六年級的師生就都是坐在一樓禮堂的空間,而估算當時畢業典禮一班約50~55學生數,共五班,加老師等,大概就是那樣的容量了。那次的電影放映,學校在大禮堂的演講台前搭設了投影的布幕,一大塊白布的邊框則是紅色,並在布幕前依序地將鐵製的折疊椅整齊排列,甚是重視這活動。

話說學校為何要放映電影邀請同學及家長,親友來觀賞,原因是什麼,我倒不是很清楚,也沒有很關心。不過,對於可以去看電影這件事在那時到覺得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所以只想著:哇!電影!我要去看電影了。而電影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跟我現在的世界有何不同,看著黑白的電影海報,還有對照當年在電視播的電影都是黑白的,太小的我還不清楚那到底是怎一回事,但隱約有認知到那是一個離我有一段距離的年代,但到底有多遠,在逐漸長大後回過頭來尋找那些電影的拍攝時間,雖然不算到上個(十九)世紀,屬二十世紀初的,但對我來說那已是屬於阿嬤或阿祖的那個遙遠的年代了。

從有黑白電影(1895年)到有彩色電影開始(1922年)其實也才不到30年的時間,但彩色電影還是要到1970年後才慢慢普及,而在那之前的彩色電影可是非常昂貴的,這到也可以解釋為何我小時候從電視上看到的電影總是黑白的。或許因為影片是黑白的,又或說著與我不同的語言,又或人物的年代距離我久遠,所以那時電影的世界對我來,是一種神秘,帶著異國的浪漫情懷,主角們的穿著總是非常講究,記得片尾時男女主角不是相擁而吻,就是獨留女主角淚眼汪汪,而且以一種半動作配上巨磅的音樂結尾,最後打上The End表示電影結束。

第一次的看電影經歷說實在年代已太久遠,我已不太記得是桂河大橋呢?還是魂斷藍橋呢?但依稀還記得片名有一個橋,黑白的,跟講述戰爭有關的故事,不過,說真的我對電影內容還真一點印象都沒有,但確實記得那天的夜晚我有去學校看電影。記憶裡,那個年代的台灣似乎很常放映有關一戰,二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不過,對於當時年紀小,又生活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沈浸在水果店老闆開的漫畫攤看小叮噹,對那時所觀看的電影裡講述的大是大非,情愛纏綿我是有看沒有懂,只覺得在電影世界裡發生的事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那樣沈甸甸的。

後記:後來搜尋了一下兩部影片的資料,發現桂河大橋是彩色版,那當時學校放映的應該是魂斷藍橋了。

註:

1.魂斷藍橋一片發行於1940年,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麗的芭蕾女伶(費雯麗飾)於滑鐵盧橋上邂逅一個上尉的愛情故事。

2. 桂河大橋一片發行於1957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陸軍中校被日軍俘虜,被命令去修建泰國西部地區的桂河大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sephine Chen的沙龍
2會員
17內容數
我喜歡看電影,也想嘗試寫作,就把這兩者結合,會有什麼火花產生呢?
2023/05/10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影就是要投射在一個大屏幕上,環境可容納很多觀眾的地方讓大眾一起觀看的才叫做電影,所以,對於電視台取得電影版權後放映在電視頻道裡時,我還不想承認那也叫電影,總覺得那只不過是把影片透過家庭客廳小小的電視機裡放映罷了,不能稱之為看電影,只能叫在家用電視觀賞影片而已。
Thumbnail
2023/05/10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影就是要投射在一個大屏幕上,環境可容納很多觀眾的地方讓大眾一起觀看的才叫做電影,所以,對於電視台取得電影版權後放映在電視頻道裡時,我還不想承認那也叫電影,總覺得那只不過是把影片透過家庭客廳小小的電視機裡放映罷了,不能稱之為看電影,只能叫在家用電視觀賞影片而已。
Thumbnail
2023/04/10
七十年代的台灣鄉下,要看電影都要去到較大的鄉鎮或是市區才會有電影院。國小二年級以前,我僅在嘉義市唯一一家的百貨公司-遠東百貨公司的大樓一樓有看過電影海報,知道有電影放映而已,但從沒踏入過。搬到民雄後,因為父母親頂下的冰店就在民雄市場後方,而民雄電影院正好才離民雄市場後方不到一百公尺...
2023/04/10
七十年代的台灣鄉下,要看電影都要去到較大的鄉鎮或是市區才會有電影院。國小二年級以前,我僅在嘉義市唯一一家的百貨公司-遠東百貨公司的大樓一樓有看過電影海報,知道有電影放映而已,但從沒踏入過。搬到民雄後,因為父母親頂下的冰店就在民雄市場後方,而民雄電影院正好才離民雄市場後方不到一百公尺...
2023/03/23
第一次發現廟會電影是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暑假,那已是全家從嘉義市搬到嘉義縣民雄鄉約過了快一個年頭。
Thumbnail
2023/03/23
第一次發現廟會電影是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暑假,那已是全家從嘉義市搬到嘉義縣民雄鄉約過了快一個年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小學3、4年級時,有一次,我差一點失蹤。那次是媽媽帶我們到台中市看電影,電影院名字是森玉戲院,在中正路巷子內。 看什麼片子,已經忘了,只記得電影院人很多。本來我和媽媽、弟妹坐在一起,後來我突然發現媽媽和弟弟、妹妹都不見了,這可不得了。當場就大哭起來,有人帶我到門口,請電影院的人在銀幕旁打字。
Thumbnail
小學3、4年級時,有一次,我差一點失蹤。那次是媽媽帶我們到台中市看電影,電影院名字是森玉戲院,在中正路巷子內。 看什麼片子,已經忘了,只記得電影院人很多。本來我和媽媽、弟妹坐在一起,後來我突然發現媽媽和弟弟、妹妹都不見了,這可不得了。當場就大哭起來,有人帶我到門口,請電影院的人在銀幕旁打字。
Thumbnail
因為疫情冷清了許久的電影院,終於因前有《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後有《芭比》與《奧本海默》同日上映而熱鬧了起來,雖然因個人因素我無法參與其中,但我還是覺得很開心,畢竟十七年前我可是很慎重地為「看電影」一事寫下了我的心情。而那個當時我想和她一起看電影的女孩,現在已經年過三十了。
Thumbnail
因為疫情冷清了許久的電影院,終於因前有《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後有《芭比》與《奧本海默》同日上映而熱鬧了起來,雖然因個人因素我無法參與其中,但我還是覺得很開心,畢竟十七年前我可是很慎重地為「看電影」一事寫下了我的心情。而那個當時我想和她一起看電影的女孩,現在已經年過三十了。
Thumbnail
你第一次的電影是在哪裡看,跟誰看,看哪部片呢?還有印象嗎?
Thumbnail
你第一次的電影是在哪裡看,跟誰看,看哪部片呢?還有印象嗎?
Thumbnail
我對《悲情城市》沒什麼電影美學或意識型態的特別想法,這類評論,過去卅多年來都很多了,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創見。 倒是這部電影重映,讓我想到30幾年前跟父親去戲院看的回憶。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起跟父親去戲院看的電影,是早已歇業多年的「寶宮戲院」。
Thumbnail
我對《悲情城市》沒什麼電影美學或意識型態的特別想法,這類評論,過去卅多年來都很多了,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創見。 倒是這部電影重映,讓我想到30幾年前跟父親去戲院看的回憶。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起跟父親去戲院看的電影,是早已歇業多年的「寶宮戲院」。
Thumbnail
人的觀影經驗,通過了歲流月送,通過了世情參攪,往往形成飄忽的記憶段屑,此人生極有趣又難以敘說景狀也。 記憶,令我人自己歷史有了不甚成系統的擁藏;而觀影,令二十世紀之人更激濺拓廣了這番奇妙的擁藏...
Thumbnail
人的觀影經驗,通過了歲流月送,通過了世情參攪,往往形成飄忽的記憶段屑,此人生極有趣又難以敘說景狀也。 記憶,令我人自己歷史有了不甚成系統的擁藏;而觀影,令二十世紀之人更激濺拓廣了這番奇妙的擁藏...
Thumbnail
不散的修復重映,在2020這個時間點,頗令人玩味,因為新時代的來臨,線上串流的觀影模式,的確挑戰了電影院的生存,那電影院之於人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想不散會帶你想起,它不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個展演體驗,希望能喚起電影院曾帶給我們的情懷,不僅是給人,也是給城市,或者時代。
Thumbnail
不散的修復重映,在2020這個時間點,頗令人玩味,因為新時代的來臨,線上串流的觀影模式,的確挑戰了電影院的生存,那電影院之於人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想不散會帶你想起,它不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個展演體驗,希望能喚起電影院曾帶給我們的情懷,不僅是給人,也是給城市,或者時代。
Thumbnail
台灣昔日的生活愈是簡單平淡,則人需索於電影中的故事便愈是繁麗奇詭。這就是為什麼在小城小鎮好不容易的看到一次電影是何等的令人雀躍,令人全神貫注,令人印象極其深刻,令散場後走往回家的路上(連車都無意乘了)還在延續適才的劇中情氛、還在哼唱著主題曲。 台北,一向是看電影的好城市⋯⋯
Thumbnail
台灣昔日的生活愈是簡單平淡,則人需索於電影中的故事便愈是繁麗奇詭。這就是為什麼在小城小鎮好不容易的看到一次電影是何等的令人雀躍,令人全神貫注,令人印象極其深刻,令散場後走往回家的路上(連車都無意乘了)還在延續適才的劇中情氛、還在哼唱著主題曲。 台北,一向是看電影的好城市⋯⋯
Thumbnail
生命是條雙向道,我們一邊汲取越來越多的經驗與知識,更能體會電影裡較為複雜難解的人際關係;一邊也逐漸變得世故,習慣挑剔情感呆板或論述單純的作品。小時候的我老想著要快點長大、要看明白更多的人事,但現在偶爾會想:比起童年的自己,更能理解《童年往事》的我,是否變得成熟與穩重,或反而對生命益發感到苦澀與無奈?
Thumbnail
生命是條雙向道,我們一邊汲取越來越多的經驗與知識,更能體會電影裡較為複雜難解的人際關係;一邊也逐漸變得世故,習慣挑剔情感呆板或論述單純的作品。小時候的我老想著要快點長大、要看明白更多的人事,但現在偶爾會想:比起童年的自己,更能理解《童年往事》的我,是否變得成熟與穩重,或反而對生命益發感到苦澀與無奈?
Thumbnail
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畫面,是我五歲時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在電影最後,男主角不得不親手殺掉女主角,是個毫無轉圜餘地的悲劇場景。說印象深刻只是客氣,對我來說完全就是心理創傷。
Thumbnail
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畫面,是我五歲時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在電影最後,男主角不得不親手殺掉女主角,是個毫無轉圜餘地的悲劇場景。說印象深刻只是客氣,對我來說完全就是心理創傷。
Thumbnail
在那些對我來說,她消失了的時光中,或許她的心情激憤,但她並不是去跳河或撞火車,她是去看電影。不是自殺,而是看電影──這個事實,無疑地,對解除我已持續相當時間的痛苦想像,起了莫大的幫助。一個人無處可去時,她可以去看電影;一個人走投無路時,她至少,還是可以走進電影院。
Thumbnail
在那些對我來說,她消失了的時光中,或許她的心情激憤,但她並不是去跳河或撞火車,她是去看電影。不是自殺,而是看電影──這個事實,無疑地,對解除我已持續相當時間的痛苦想像,起了莫大的幫助。一個人無處可去時,她可以去看電影;一個人走投無路時,她至少,還是可以走進電影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