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的電影是在哪裡看,跟誰看,看哪部片呢?還有印象嗎?
現今一般建議六歲以後才適合進電影院看電影,但,在我小時候的民國70年代初可沒有這種規定或建議。不像現今有好多為兒童設計內容的電影,父母親還會為了增加親子活動而帶自己的小孩一同觀看。對於每天開門就是做生意的我的父母,從我記憶以來沒看過他們去看過電影,也從來沒有帶我們小孩子去看過,但有聽媽媽說她年輕時都是去撿戲尾看,聽說是當時戲院為了吸引更多人進去看戲,在電影快要結束的10-15分鐘,會打開電影院大門讓沒錢看電影的人可以稍微過過癮。
我第一次去看所謂的電影大概是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吧!(我的partner瞪大眼睛說:怎麼可能。)但並不是去電影院,而是國小學校的大禮堂。小時候電影院對我來說是很神秘的,大概是因為戲院外站有檢票人員吧!看起來戒備森嚴,手上沒有秀出通行證是無法進入的,小小年紀的我只有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才可以進去,而且他們手裡幾乎一定會有飲料,零食之類的,所以當時我認為要進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一件很高檔的事。
記憶中禮堂播放電影的樣子,其實椅子應該是灰色鐵椅,不小心畫成紅色結果看起來變成像電影院了(電影:魂斷藍橋 避免版權問題後製馬賽克)
我就讀國小的大禮堂是一棟兩層樓挑高建築,第二層樓通常就是所謂樓中樓的型式設有圖書館,禮堂的設計一般兩邊一定會設置很多的窗戶,應該是說扣除柱子就是窗戶跟側門了,大概是為了採光吧!另外,禮堂最裡面就設置一個高有一百二十公分的大演講台,講台兩側均設有階梯,台灣所有學校的禮堂應該都是這樣的設計,大概就是所謂的制式形式的禮堂。我認為一樓禮堂應該可以容得下師生約三百多人,因為辦畢業典禮的時候全校六年級的師生就都是坐在一樓禮堂的空間,而估算當時畢業典禮一班約50~55學生數,共五班,加老師等,大概就是那樣的容量了。那次的電影放映,學校在大禮堂的演講台前搭設了投影的布幕,一大塊白布的邊框則是紅色,並在布幕前依序地將鐵製的折疊椅整齊排列,甚是重視這活動。
話說學校為何要放映電影邀請同學及家長,親友來觀賞,原因是什麼,我倒不是很清楚,也沒有很關心。不過,對於可以去看電影這件事在那時到覺得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所以只想著:哇!電影!我要去看電影了。而電影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跟我現在的世界有何不同,看著黑白的電影海報,還有對照當年在電視播的電影都是黑白的,太小的我還不清楚那到底是怎一回事,但隱約有認知到那是一個離我有一段距離的年代,但到底有多遠,在逐漸長大後回過頭來尋找那些電影的拍攝時間,雖然不算到上個(十九)世紀,屬二十世紀初的,但對我來說那已是屬於阿嬤或阿祖的那個遙遠的年代了。
從有黑白電影(1895年)到有彩色電影開始(1922年)其實也才不到30年的時間,但彩色電影還是要到1970年後才慢慢普及,而在那之前的彩色電影可是非常昂貴的,這到也可以解釋為何我小時候從電視上看到的電影總是黑白的。或許因為影片是黑白的,又或說著與我不同的語言,又或人物的年代距離我久遠,所以那時電影的世界對我來,是一種神秘,帶著異國的浪漫情懷,主角們的穿著總是非常講究,記得片尾時男女主角不是相擁而吻,就是獨留女主角淚眼汪汪,而且以一種半動作配上巨磅的音樂結尾,最後打上The End表示電影結束。
第一次的看電影經歷說實在年代已太久遠,我已不太記得是桂河大橋呢?還是魂斷藍橋呢?但依稀還記得片名有一個橋,黑白的,跟講述戰爭有關的故事,不過,說真的我對電影內容還真一點印象都沒有,但確實記得那天的夜晚我有去學校看電影。記憶裡,那個年代的台灣似乎很常放映有關一戰,二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不過,對於當時年紀小,又生活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沈浸在水果店老闆開的漫畫攤看小叮噹,對那時所觀看的電影裡講述的大是大非,情愛纏綿我是有看沒有懂,只覺得在電影世界裡發生的事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那樣沈甸甸的。
後記:後來搜尋了一下兩部影片的資料,發現桂河大橋是彩色版,那當時學校放映的應該是魂斷藍橋了。
註:
1.魂斷藍橋一片發行於1940年,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麗的芭蕾女伶(費雯麗飾)於滑鐵盧橋上邂逅一個上尉的愛情故事。
2. 桂河大橋一片發行於1957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陸軍中校被日軍俘虜,被命令去修建
泰國西部地區的桂河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