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2/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是不懂「廟」為何簡化成「庙」?你該來看看這篇

「廟」簡化成「庙」,看似無相關的簡化,是否完全沒有道理呢?
台灣各個島嶼上,有著諸多的廟宇,以及各式各樣的神祇,宮廟文化在台灣民間信仰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一環,小至土地公廟,大至關帝廟、天公廟,密集程度大概跟便利商店不相上下,也對許多台灣人的精神層面及文化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廟」是「广」部,因此有屋舍之意,但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屋舍呢?這可以從「朝」認識起。
「朝」在甲骨文中是個會意字,上下兩個「十」代表的是「草」,右邊為「月」,有圖像就可以說故事了,因此「朝」可以理解成,雖然還有月亮,但太陽已經從草叢中升起來了,所以第一個意思就是「早晨」。
朝_甲骨文
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晉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也稱為「朝」。
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古時候的皇帝有著上早朝的習慣。有些早朝是從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開始,而有的早朝則是天還沒亮,大臣們就早早地到達皇宮,經過一系列禮儀流程,最終在早朝時分,見到皇帝, 開始議事。
不知是否因為這個關係,「朝」從「早上」逐漸轉變成「朝見」,再衍伸成宗教性的參拜,如「朝聖」、「朝山」等詞語。
這麼一來,就不難理解「廟」是一個參拜的地方了,而《說文解字》表示「廟」是一個尊敬先祖並舉行儀式的地方,像是「祖廟」,而供奉神佛的地方也稱作「神廟」或「寺廟」。

「廟」跟「庙」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看簡化字時總是有幾個字老是會記不住,而且覺得怎麼看怎麼就是想不通。
我也是這樣,剛看簡化字的時候,最困擾我的其中一個就是「庙」。無論怎麼看我就是會把它看成「宙」,看了半天才發現自己念得前言不對後語,也不時想著為何要將「朝」簡化成「由」,不管怎麼看,我總是記不得。
「廟」為何簡化成「庙」呢?這個答案直到我某次看了《說文》「古文」中說明,《禮經》有十七篇跟「廟」有關的記載,都寫成「庿」;而唐代編著《五經文字》注釋「廟庿,二同。」,其他多本古書,如:《廣韻》、《集韻》等,也有相關記載,推測「庿」的聲符「苗」與「廟」音相近。故「庿」可為「廟」之異體。
庿_說文
廟庿_五經文字

「簡化並非無道理,

古文經常做參考」
「廟」的古字是「庿」,到了宋元,除了「廟」、「庿」會使用外,民間也流傳著「庙」的寫法,中國在漢字簡化時,選擇宋元俗字,將「艸」拿掉,留下「苗」的讀音,就簡化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庙」了。
順帶一提,「苗」的字音是一個基礎的形聲字符,可以廣泛應用「苗」來做形聲字教學喔!
苗:描、瞄、錨(锚)、喵、貓(猫)、廟(庙)
從小學習繁體字的我們,對中國的漢字簡化或多或少存在著歧見與誤解,然而對簡化字了解越多,就越發現其中的有趣奧妙處,大部分的簡化字是有規則可循的,並非無所本的胡亂而簡。漢字簡化應用了許多方法,我將這兩千多字歸納簡化成八種,「庙」是其中之一的「採古俗字」。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搜尋「雲游華語」,我會分享更多關於繁簡漢字的文章給你喔!
本文同步發表於《雲游華語》
閱讀更多: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歡迎來【免費支持我】
請按下方的【拍手五下】,讓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需要你的友情支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