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01】會作菜、跟會在鏡頭前作菜,這是兩碼子事——《料理之王節目覆盤》(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還沒看過我上篇文章的人,麻煩先點以下連結,再來繼續看本文哦!
一樣閱讀前先聲明:《料理之王》現在就是正處於草創期的階段,賽制跟剪輯和節目風格都是相當混亂的一團的情況,在這個情況下我不會過多的苛責工作人員,但如果本節目想要繼續往第二季、第三季,甚至變成一個長壽的節目的話,那麼討論各階段賽制就變成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了。(不要告訴我就這一季了啊!
【01】本章節主要覆盤的就是節目的第一回合「三換一搶位戰」也就是EP1、EP2的內容。由於篇幅原因,(上)我先覆盤EP1、(中)則是EP2、至於討論賽制合不合裡跟我認為可改進的地方放到(下)集來進行討論。
本專欄更新日:周五(不定期)、周日(定期)更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先看完影片之後,再來繼續服用本文喔:

我不是不讓你業配,而是你要業配你要先說啊!

三換一搶位戰

  • 賽制:30名料理新秀3人一組,每組依指定食材雞、豬、魚為主題,限時30分鐘進行料理。導師試吃後投票,獲得兩票者率先晉級獲得王者廚袍,並可享用之後選手的菜式,其餘待定選手待所有組別比賽完結後有機會被導師救回,本輪共有22位晉級名額。
  • 飛行導師:炎亞綸

第六組:你是主廚,我也是主廚,我們之間應該沒有不一樣吧!

十六號吳貞蓁為行動餐車主廚,
十七號邱泓傑為日式料理餐廳科長,
十八號魏多邑為知名連鎖餐廳老闆。
比賽指定食材:雞。
這組也是主廚級人物聚在一起的組別,但剪輯人員大部份收錄進去的都是主持人跟評審的插科打諢,其實這樣很不利選手的記憶點,其實這種東西最好還是放到花絮收錄去,不然對於觀眾來說,如果這組沒有什麼有特殊記憶點的選手,那就很容易被快轉和跳過了,主持人的插科打諢不是不行,但建議還是圍繞在「選手」料理上的特色,而非個人情報。
不過這組人還是有個自帶特殊記憶點的十六號選手吳貞蓁,她製作了家庭式的簡易分子料理(其實這個東西非常適合繼續提問往下深聊,只可惜Lulu真的不是很熟這種料理跟食品的知識不會發問,所以評審也只講了一點,點到為止的程度非常可惜),也能看出她對自己的料理過程很有自信,還會自動把自己所切開的雞胸肉橫剖面轉過來好讓鏡頭方便拍。而對自己料理很有想法的十七號邱泓傑也許比較沉默寡言,就很少他跟主持人互動的地方,導致他鏡頭量也較少。
十八號魏多邑選手倒是在很快的速度下,讓人知道他開的是一間親子同樂的餐廳,如果他此行是要來宣傳自己餐廳的話,這樣就已經達到他的目的了,不過他的料理也敗在迎合客群的口味,失去了料理名稱上該有的口感跟口味。
晉級名單:十六號吳貞蓁。

第七組:欸你們不能只有外表好看而已啊。

十九號于秉鑫為演員,
二十一號熊以馨為模特兒,
二十號陳思吟為空姊。
比賽指定食材:豬。
這組因為也是偏藝人組,作菜氛圍也是偏向搞笑那方面,不能指望是場認真的比賽,但是Lulu那誇張的反應確實還是太過,吵到觀眾了。(底下有很多留言也有很多針對這件事所發出的負評,甚至有很多人已經有「主持人無用論」的想法,這樣對節目對主持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這組其實從鏡頭量的傾斜程度就知道是要作球給中間那位模特兒、二十號選手熊以馨了,不可否認她確實臉蛋跟微笑都非常討喜,但是她的廚藝還是太菜了,而且很容易發言就是太率真,而會讓人覺得:「你還是多練練、多看看東西再來吧!」而另一位給人很深刻的記憶點的選手就是二十一號選手陳思吟,每當主持人跟她對話的時候,她不只是完全停擺手頭的工作,而且會手交握在腹間,完完全全的空姊職業病,可惜主持人Lulu沒有多CUE一下這個記憶點。(不過空姊放在這組的選擇標準是什麼?)
十九號選手于秉鑫雖然人很認真,外貌也非常帥,但沒有那種很想看他做菜的魅力,而且華人社會還是比較不喜歡這種不受教的學生,FRED已經指導他油溫的問題,事後訪談卻還是把重點放在強調自己已經作了很多次,會讓觀眾有惡感:「管你作幾遍,問題就是你上來的這次考試結果不行啊!」其他選手們最好也要注意這一點,別強調自己的努力,重點是反省或改進。
晉級名單:二十一號熊以馨(被評審救回)、二十號陳思吟。

第八組:網路紅人也想要做菜

二十五號陸巧因為自創食品品牌的媽媽,
二十六號胡貝寶為大尺碼模特兒,
二十七號克里斯丁為YOUTUBER。
比賽指定食材:魚。
剪輯人員在這組的剪輯狀況明顯沒有按程序來(該不會是換手了吧?):首先之前都是按著參賽選手的編碼進行比賽,而到這組人很明顯先跳過了二十二號到二十四號的選手,這樣做的結果是把兩組明顯都是業餘廚師的組合推疊到了一起,造成觀眾看到中段的時候會更覺得這節目一團混亂,就跟二十六號選手胡貝寶所作的鮭魚一樣,一盤散魚。(而且連三位選手的宣傳照都沒有放出來,BAD。)
之前都是一組專業廚師、一組非專業廚師的組合,讓觀眾一下子遊離在認真的廚藝競賽,一下子又是綜藝節目的節奏間,第二集中段開始直接全部搞砸,這會讓人無所適從這個影片節目,況且這一組選手所剪進去的大部分都是二十六號選手的崩潰情況,其餘兩位認真作菜的選手幾乎沒有什麼有意思的鏡頭,作出本次被評審稱讚最好的鮭魚的克里斯丁鏡頭更是少的可憐,絲毫沒辦法從節目中看出他的個性。
這組完全是被崩潰徹底搶鏡的一組。
晉級名單:二十五號陸巧因、二十七號克里斯丁。

第九組:你們大概就是用來墊檔的那批選手吧

二十二號陳睿穎為廚師,
二十三號林立群為廚師,
二十四號鄭百成為廚師/健身教練。
比賽指定食材:豬。
這組節奏剪的更差了.連選手前面的小片介紹都沒有,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只知其姓氏,那請問是要觀眾對這組選手多有代入感?而理論上來說這組也應該是廚師組合,但第三集的人物職業介紹的時候,二十四號選手鄭百成又很突然的變成健身教練,而按他對廚房如此不熟悉的程度.這讓人不禁懷疑其實你根本是謊稱廚師進來的吧?
而這組選手當中,又只有二十三號選手林立群有拿到金鍋鏟(這個設定又跑出來了),不免會讓人覺得這三個人感覺就是選出來的選手當中,迫於各種無奈之下只好湊在一起將就的人選。
而這組選手作的菜也各有各的問題,例如二十二號選手陳睿穎就被批評說只是把食材堆疊在一起,二十三號選手林立群選手的豬肉熟度不夠(豬肉應該不能吃生的,這是連我這種料理小白都知道的事),二十四號選手鄭百成直接被說是中秋節烤肉的等級,豬肉料理看起來比其他料理都來的更乏味,評審FRED也說豬肉是比賽的魔王籤,這句評語如果放在這場對決開始之前作預告的話,那麼觀眾觀看的心態絕對會比現在這種看菜雞互啄的感覺要好的多,這組各種意義上都沒有很好的看點啊。
晉級名單:二十三號林立群、二十四號鄭百成(被評審救回)。

第十組:你們米其林都來了,那其他人旁邊玩砂吧

二十八號施捷夫為廚師,
二十九號陳柏翔為知名飯店副廚,
三十號呂政緯為廚師。
比賽指定食材:雞。
這組應該是料理之王比賽的重頭戲,如果想看真正的技術流比賽,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的組別就是這組,主廚們都對自己要做的東西、接下來的程序胸有成竹,抽空對話也不會打亂他們的節奏,但這組依然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你把最強的那批人都聚在比賽,那你比賽不就在這裡就到頭了嗎?那接下來的比賽還有繼續的必要嗎?
況且這組選手實在選的太強,遠超客座的水平,這樣的結果也會直接導致評審如果對料理有意見,就很容易被觀眾指責:「你有什麼資格去評價人家米其林廚師?」更棘手的問題是,如果選手未來不服從評審之判決,那麼情況就變的很麻煩了,除非節目組就是故意想靠選手跟評審起爭執來造話題,那麼這招還是別用比較好。
而這組很糟糕的是Lulu讓炎亞綸上來評審,綜合前面他的評審表現,很明顯他是個比一般人還會吃的評審,但是他很多知識也依然不及這些主廚們的程度,炎亞綸也是上來很膽戰心驚的問了些問題然後下去(評審的指點變成討教了,這是有問題的),沒有辦法讓話題有個更好的延展性,Lulu這樣的行為就是只是坑炎亞綸,說不定還有可能坑廚師本身。(畢竟偶像粉絲還是很衝動的,弄得不好,兩邊粉絲互相開戰,導致兩方兩敗俱傷都是有可能的。)
晉級名單:全員,其中二十八施捷夫、三十號呂政緯都是被評審救回。

我覺得這一集剪輯的人可能中途有換,導致這集節奏感沒有第一集的好(相比之下,並不是說第一集就很好),而很多影片素材跟聲音檔都沒有處理,讓人看到剪輯上很多內容破綻跟不連貫的部分,都會讓人覺得很分心,這樣是非常可惜的行為。(不要得罪剪輯師啊節目組!)
關於很多人一直議論紛紛的Lulu主持太過綜藝化,我覺得應該有部分原因是大家拍攝到後來都累了,Lulu想用各種方式讓大家不要真的睡過去,剪輯師應該要把這些太過誇張的部分捨去或放到花絮,多剪一些導師的評語進去,炎亞綸跟福原愛他們應該也說了很多話,但在剪輯看起來他們真的很邊緣,請他們還是不如請比較專業的廚師或美食家來點評比較好,畢竟觀眾只能靠導師的評語來判斷了菜餚的程度,只是說好吃的評語真的很空泛。
雖然說了這麼多壞話,但我還是很鼓勵大家要去收看正片和留言回饋給節目(節目組真的會改,要給他們多點時間),畢竟有人下來作這種節目,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其他還有更多的總檢討,就請繼續移步到(下)篇繼續討論囉!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K會員
262內容數
《漫漫慢談》目前主要談論日本漫畫、韓國漫畫,畫風、題材、類型、性向皆不侷限,每篇文章亦會提供延伸閱讀欄位,推薦更多類似作品可供讀者閱讀;雜談大致談論VTUBER主題、或是開某一主題的相關書單,不定時把過去已經書寫過心得的作品再度翻上來推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柚漫漫談 的其他內容
《料理之王》的賽制跟MasterChef相去甚遠(而且也沒有買版權),這兩者本來就是不同節目,實在不需要強逼著人家節目組硬要往MasterChef的方向靠攏,但是同為料理實境秀,MasterChef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我們可以鑑往知來。 「我希望它未來可以是台灣版MasterChef。」
這絕對不是一個正常人可以生活的世界,但卻是逃避現實的人居住的天堂:阿慶一家人基本上整天都是游手好閒,不從事正經工作,甚至被通緝還會喜孜孜地看著自己犯行的新聞。他們一點都不正經,但卻擁有比台北那群人還要多的活動力,也讓整個綁架案變的更像是一場校外旅行。
SUPERBAND比賽第四回合,也是決賽前最後一輪組隊,之後就穩定成組參加最後的決賽,換句話說,這輪比賽等於是決賽前最後一道窄門,如果沒在這輪之前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就算你每一輪舞台都表演的還不錯,也很抱歉就是只能淘汰你了。 你,來這趟旅程找到夥伴了嗎?
SUPERBAND節目來到了第三回合,又作了一點點與前一輪賽制不一樣的變化。 本回合賽制是:對手指定戰,不過因為節目調性的緣故,本該激情四起、火花四射的場面被弄得平平淡淡,就算僅有幾組針對性打擊或是心理戰也都沒有惡感,維持著良好音樂節目的調性,這點給予好評。
李安導演非常溫柔的給了一個溫柔的電影結局,三人的多人成家方案表面上解決了傳宗接代這個大命題,實則才是父母最希望看到偉同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幸福生活,二老心情雖然矛盾,但終究還是「高興」的離開了,但誰也不確定為什麼最重要的偉同幸福,卻要平白無故繞這麼大一圈才能被他們所接受。
當初許多人報名SUPERBAND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認為自己很寂寞,想要遇到一群能夠激發自己音樂靈感的同伴,因此來參賽的人如果不證明自己在這繁多的相遇裡面,所能展現出的奇蹟式改變,那麼很抱歉,評審跟節目組會無情剪除你這根可能性的枝枒,他們不要過早的開花結果、要的只有當時當令的新鮮奇蹟。
《料理之王》的賽制跟MasterChef相去甚遠(而且也沒有買版權),這兩者本來就是不同節目,實在不需要強逼著人家節目組硬要往MasterChef的方向靠攏,但是同為料理實境秀,MasterChef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我們可以鑑往知來。 「我希望它未來可以是台灣版MasterChef。」
這絕對不是一個正常人可以生活的世界,但卻是逃避現實的人居住的天堂:阿慶一家人基本上整天都是游手好閒,不從事正經工作,甚至被通緝還會喜孜孜地看著自己犯行的新聞。他們一點都不正經,但卻擁有比台北那群人還要多的活動力,也讓整個綁架案變的更像是一場校外旅行。
SUPERBAND比賽第四回合,也是決賽前最後一輪組隊,之後就穩定成組參加最後的決賽,換句話說,這輪比賽等於是決賽前最後一道窄門,如果沒在這輪之前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就算你每一輪舞台都表演的還不錯,也很抱歉就是只能淘汰你了。 你,來這趟旅程找到夥伴了嗎?
SUPERBAND節目來到了第三回合,又作了一點點與前一輪賽制不一樣的變化。 本回合賽制是:對手指定戰,不過因為節目調性的緣故,本該激情四起、火花四射的場面被弄得平平淡淡,就算僅有幾組針對性打擊或是心理戰也都沒有惡感,維持著良好音樂節目的調性,這點給予好評。
李安導演非常溫柔的給了一個溫柔的電影結局,三人的多人成家方案表面上解決了傳宗接代這個大命題,實則才是父母最希望看到偉同找到屬於他自己的幸福生活,二老心情雖然矛盾,但終究還是「高興」的離開了,但誰也不確定為什麼最重要的偉同幸福,卻要平白無故繞這麼大一圈才能被他們所接受。
當初許多人報名SUPERBAND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認為自己很寂寞,想要遇到一群能夠激發自己音樂靈感的同伴,因此來參賽的人如果不證明自己在這繁多的相遇裡面,所能展現出的奇蹟式改變,那麼很抱歉,評審跟節目組會無情剪除你這根可能性的枝枒,他們不要過早的開花結果、要的只有當時當令的新鮮奇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過去做節目的經驗當中,如果是去夜市做節目拍攝,需要先跟夜市的自治會或是管委會之類的人洽談,過程也很簡單,打個電話去介紹一下就會被熱情的邀請去吃飯,以前我還是小弟的時候,就是一個陪吃陪喝,反正飯吃完就談得差不多。 拍攝當天自治會的會長會來打個招呼應該就會先撤,留下對接窗口跟我們一起拍攝,其實大部分
炸薯條大賽又即將再度上演了。 不管各人吃不吃得出來原物料的身分認證... 但是把外面包裝成一樣的美輪美奐,就對了! 這世界的人,嘴說嘴嫌,當奧客總是容易學。 但真要他們去當掌廚的人,又說這不是我的功課。 唉,維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到底哪一餐不是自己的功課? 難道三餐老是在外,就能夠罵外面的
Thumbnail
大家屏氣凝神,四組參賽人員專注在各自國家的料理上做最後的收尾。只聽見廚師長Jim 喊一聲「停!時間到」。 各組人員停下了動作…而三位評審如同嚴格的美食家一般,仔細端詳的盤中具有代表國家特色的作品…。 話說國際學生廚藝大賽的開端,是我們在某天準備營隊餐點閒聊開始的。 「怎麼營隊的食物都是那幾樣一
炸薯條界的寶貝大聯盟正在熱賽, 但是少了韓金亮企業體系的當紅第一炸薯條神手, 觀摩比賽的學徒與饕客們眼中總是少了一位炒熱比賽氣氛的熟悉帥氣身影。 噓唏之外,不免幹譙一下工程招標的好大喜功, 以至於廚房啟動後驗證它就是中看不中用。 懂吃的都知道,真正厲害的廚師, 在於苦練多年以日益增益的廚
Thumbnail
也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十多年前國興衛視在周末撥出的《電視冠軍》是全家必看的節目。當時最喜歡「大胃王」的環節,赤坂女王對決小林尊,一排挑戰者,大口吃著暖呼呼的關東煮,有竹輪、天婦羅、包心菜捲、蘿蔔等被昆布高湯熬煮到可以透光,鏡頭特寫,藏鏡人用筷子夾開飽滿的蘿蔔,流淌出像溪流一樣的汁水,再淋上一大匙秘製醬汁,那就是我對關東煮
Thumbnail
新學季到來,很多事情都要重新討論,如何決定煮飯的三組人馬,尤其令我們傷腦筋。
「有什麼不吃的東西嗎?」 我一邊準備晚餐的備料,一邊朝著等在一旁的吳品瑜搭話。 「沒有,我不怎麼挑食。」吳品瑜輕輕搖頭道。 「那有什麼想吃的嗎?麵或飯?西餐、中餐,還是其他的都可以說說看。」 一邊清洗一些好搭配的蔬菜,我繼續提供意見。 「嗯~那我想吃義大利麵可以嗎?」 吳品瑜墊了墊腳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過去做節目的經驗當中,如果是去夜市做節目拍攝,需要先跟夜市的自治會或是管委會之類的人洽談,過程也很簡單,打個電話去介紹一下就會被熱情的邀請去吃飯,以前我還是小弟的時候,就是一個陪吃陪喝,反正飯吃完就談得差不多。 拍攝當天自治會的會長會來打個招呼應該就會先撤,留下對接窗口跟我們一起拍攝,其實大部分
炸薯條大賽又即將再度上演了。 不管各人吃不吃得出來原物料的身分認證... 但是把外面包裝成一樣的美輪美奐,就對了! 這世界的人,嘴說嘴嫌,當奧客總是容易學。 但真要他們去當掌廚的人,又說這不是我的功課。 唉,維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到底哪一餐不是自己的功課? 難道三餐老是在外,就能夠罵外面的
Thumbnail
大家屏氣凝神,四組參賽人員專注在各自國家的料理上做最後的收尾。只聽見廚師長Jim 喊一聲「停!時間到」。 各組人員停下了動作…而三位評審如同嚴格的美食家一般,仔細端詳的盤中具有代表國家特色的作品…。 話說國際學生廚藝大賽的開端,是我們在某天準備營隊餐點閒聊開始的。 「怎麼營隊的食物都是那幾樣一
炸薯條界的寶貝大聯盟正在熱賽, 但是少了韓金亮企業體系的當紅第一炸薯條神手, 觀摩比賽的學徒與饕客們眼中總是少了一位炒熱比賽氣氛的熟悉帥氣身影。 噓唏之外,不免幹譙一下工程招標的好大喜功, 以至於廚房啟動後驗證它就是中看不中用。 懂吃的都知道,真正厲害的廚師, 在於苦練多年以日益增益的廚
Thumbnail
也記得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十多年前國興衛視在周末撥出的《電視冠軍》是全家必看的節目。當時最喜歡「大胃王」的環節,赤坂女王對決小林尊,一排挑戰者,大口吃著暖呼呼的關東煮,有竹輪、天婦羅、包心菜捲、蘿蔔等被昆布高湯熬煮到可以透光,鏡頭特寫,藏鏡人用筷子夾開飽滿的蘿蔔,流淌出像溪流一樣的汁水,再淋上一大匙秘製醬汁,那就是我對關東煮
Thumbnail
新學季到來,很多事情都要重新討論,如何決定煮飯的三組人馬,尤其令我們傷腦筋。
「有什麼不吃的東西嗎?」 我一邊準備晚餐的備料,一邊朝著等在一旁的吳品瑜搭話。 「沒有,我不怎麼挑食。」吳品瑜輕輕搖頭道。 「那有什麼想吃的嗎?麵或飯?西餐、中餐,還是其他的都可以說說看。」 一邊清洗一些好搭配的蔬菜,我繼續提供意見。 「嗯~那我想吃義大利麵可以嗎?」 吳品瑜墊了墊腳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