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擁有外語口音,只為了讓對方懂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這人發音好像外國人喔,英文應該很好」這樣的想法,在我學英文的歷程上,時不時會閃現在我腦海,這句話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我也想講出一口外國腔的英文。」在更深一點的意義是:「這好像從小就要有環境培養,我應該沒機會擁有這樣的口音了。」
然後,生命總是在轉彎處為你指路,某天我去看牙醫,讀到這裡,讀者你大概會覺得,口音和牙醫有什麼關係,難道是牙齒拔完,口音立馬矯正? 很可惜,讓讀者你們失望了。正當我掛號之後,坐在等候區,眼睛飄到旁邊的書櫃,想著隨便挑一本書來打發時間,剎那間有一本書名,瞬間抓住我的注意力,《千萬別學英語》!?
在這個除了空氣、水、陽光除外,還標榜「學習英文」是生命第四要素的時代,怎麼會有這樣一本標新立異的書,心中不免又覺得這大概是市面上濫竽充數的語言學習書籍,有著吊人胃口的書名,然而卻是充滿著敗絮其中的內容。結果不翻閱還好,一翻,成為我後來踏入語言學習領域的敲門磚。當時其實學習語言碰到了瓶頸,卻尚不自知傳統學習方式的侷限,乃至沒有了解大腦學習的習性(延伸影片: 語言學習的記憶連結。),結果只是一昧地認為花了時間自然有成效。這本書的內容雖然已經是十幾年前了,書中的觀念和想法依然超前現在主流語言學習方式十年以上,不可思議吧。如果孔子在現代復活,醒來後,現代的教育體制,對他來說,應該是唯一僅存熟悉的事物,離題了.....
這本書,對大部分正在學習語言的人來說,應該是全新的觀念革命,我建議可以買來閱讀看看,網路上也有諸多討論,我就不贅言了,當然這之中沒有任何的業配啦。不過書中內容,還尚不足以解釋說明語言學習領域中的諸多面向,其他的部分我將會在我的文章和我的影片中,結合我的經驗,一一分享給大家。
言歸正傳, 書中提到「影片跟讀法」, 近年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是我敢打賭大部分的人知道這個方法後,絕對不會第一時間嘗試,因為這樣的方法是違反(傳統)學習上的直覺,只不過是重複的動作, 又如何帶給語言學習者很大的成效? 試想,只是像鸚鵡般的模仿片中的演員說話,那麼長久以來上的語言課程又算什麼呢? 而影片跟讀跟口音又有什麼關係呢?
早在好幾萬年前,我初學英文時,就思考著外語口音訓練的可能性,那時認為可能性低到不抱希望,後來才慢慢找尋答案,而這是個「絕望」到「希望」,一直到「展望」的路程。很久以前我認為口音這件事,早就在小時候就已經定生死了,若從小就沒有環境,又如何訓練出外語的口音,所以就把問題丟給環境,接受了口音無法改變的事實。人的大腦很奇怪,當你有了某種信念,它就會在生活中不斷的找尋印證這個信念的事物,那時候聽見和遇見擁有外語口音的人,幾乎都是從小就擁有外語環境,好像那些長大成人後自己訓練並且擁有外語口音的人完全不存在似的,或許自己已將擁有外語口音這件事的難度,無限放大了吧, 當時想想也就只有「絕望」,心中想著,就算沒有外語口音還是可以學英文,不是嗎?
後來就遇見了上述的那一本書,我還記得當時讀完後,心情躍躍欲試,腦洞大開的那個時刻,也就是「希望」的開始, 書中所提倡的就是跟讀法,在當時可不像現在,那麼普遍地被討論,算是一種別樹一格的學習方式。後來經過一陣子的「訓練」,〔這裡我不用「學習」兩個字眼,聰明的讀者大概就想到,其實就是呼應書名《千萬別學英語》〕(延伸閱讀: 語言是一項技能,不是知識的學習。)我的聽力、口說、發音整體向上提升, 突破了幾年來的瓶頸,那時候才打破了原有的信念,無獨有偶,當時班上有同學發音也算不錯,詢問之下,她也是使用跟讀的方式學習。
當你相信,你就會看到。
後來回顧跟讀時會改變口音的這個過程,有了一些發現。人的嘴巴有很多不一樣的肌肉,每個語言動用到的肌肉群,彼此其實有些不一樣,不同語言動用到的肌肉群,可能有些會重複,但絕對不會兩個語言都動用到同樣的肌肉群, 所以用講中文的嘴部肌肉來說英文時,有些需要英文發音的肌肉群,在說中文時其實根本沒用到,這時候突然因為要說英文而使用,它們就會變得非常沒有力,而發不出相應的聲音,結果只能用相似的音來代替,然後又因為不習慣,就說出了「帶有母語(中文)口音」的外語(英文)。但經過長時間的跟讀訓練後,英文發音的特定肌肉漸漸成形,其實這就和重訓如出一轍,同樣的動作,長期重複下來,變得越來越輕鬆。以這個KK音標[ θ ]為例,需要吐舌頭,初練習時我覺得很麻煩,但練習到最後,輕輕一吐舌,發音就很味道了,我都戲稱這是「牛舌餅」,幫助我記憶發音時要將舌頭吐出來。所以練習到了最後,你說英文,嘴巴和舌頭不用特別的「出力」,自然就可以將一句話的音發得很好,帶動口說英文的流暢度。
與此同時,身體上還有這「肌肉記憶」的存在,就好比開車或綁鞋帶一樣,因為經過大量執行,變成不需要意識思考的動作,心理學上叫做「組塊」(chunking),其他翻譯有也稱作「區塊」、「意元集組」都是同樣的東西。當你透過大量練習一連串動作,最終全部動作會自動化執行,不占用你的工作記憶空間,所以當你開車時,還可以跟副駕駛座的人聊天,然而回想一下你初學開車的情況,卻必須專注於每個動作是否做到確實,工作記憶被占滿,意識一直不斷思考如何駕駛,這就是組塊尚未形成之初,彆手彆腳的情況。有趣的是這類的組塊,通常不經大腦意識,做完後,有時難以回想過程的細節。你是否曾經分神,一上駕駛座,下一秒回過神來,發現行駛的道路不是通往目的地,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剛剛是如何開上這條路? 那麼,大量練習跟讀後,就不用意識去思考要如何張嘴或捲舌,自動就說出外語口音了。文法的使用上也是如此,當你大量使用某種句型後,你也就不用在腦中思考拼湊單字再說出口了,本來說話時,根本也就不會想到文法。有關「組塊」的概念還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地方,我會在之後花更多篇幅,結合語言學習,來探討它。
另外我也發現,跟讀給予的不只是發音的矯正,同時重建你的英文聽力資料庫。一個語言的起步學習,大多從發音開始,從小學習KK音標或自然發音,在鮮少接觸外語母語人士的環境下,我們對於很多英文句子、片語和單字的發音記憶早就脫離外語母語人士在日常生活上真實的發音狀況,況且某些書籍教材提供的發音材料往往都是教授制式的英文, 與現實狀況脫軌,導致明明學了好幾年的英文, 在觀看英文影集的時候,好像化身成鴨子般,聽不懂雷。(延伸閱讀: 語言是一項技能,不是知識的學習。)事實上,長久以來,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之下,你對英文發音的記憶不但已經僵化,甚至根深蒂固,跟讀正是重建發音記憶的過程。 (延伸影片: 為什麼有的人學語言比較快?。)
以連音來說,如果不常利用英文影集來學習,只是透過制式的語言學習教材練習聽力,一聽到片語或句子連音的時候,還真會以為是哪個沒學過的單字。舉例來說,all of it,經常在口語上被唸成 al lo fit,在劇中角色正常語速下,發音經常縮至過短,令人誤以為是一個單字。 不過在一段時間的跟讀後,就會形成這樣一個連音的記憶, 往後聽到一樣的連音就會抓住意思了。同時,現實中有的英文單字發音,跟教材完全有出入, 舉例來說,water, 大家都會唸「哇特兒」,但是母語人士經常發成「哇得兒」。還有,發音的抑揚頓挫,每種語言在不同的情緒之下,都會有不一樣的抑揚頓挫,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發問的時候,句子的尾音都會上揚,又或者日本女生,在講可愛的時候都會高八度音等等。所以在不同的場合,藉由對方發音的抑揚頓挫可以聽得懂這個人的情緒,甚至於幫助你理解對方說出來的話,談話的瞬間大腦就會處理這樣的非語言訊息,若能正確模仿這樣的抑陽頓挫, 就代表你在聽影片的時候,多了一項元素,幫助你理解角色的話。同時,我也必須要說,如果你聽得懂一段外語對話,這之中牽扯到的語言學習角度是非常多樣,可別以為,懂得抑揚頓挫就等於聽力變好。
再來,跟讀久了會改掉你心裡默讀的發音,這個就要從閱讀談起,因為小時候被教導閱讀的時候要唸出聲音,所以漸漸的很多人在閱讀的時候心裡會默讀,這種習慣同樣會帶到語言學習上面,所以當你在閱讀英文文章的時候,會在你自己的內心默讀發音(通常很死板,毫無生氣)
你聽到的發音,其實是你自己以為的發音。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自小學習KK音標或自然發音的人,在非母語人士的教導之下,很容易就以為某個KK音標的符號或自然發音的字母,就是應該老師(非母語人士)發出來的那樣,而且有的時候,因為中文沒有這樣的發音,老師用相似音代替,長久下來就被誤認成正確的發音,如此拼音下的發音,不一定正確。
另外,藉由音標發出來的音,有時雖然是該單字正確的發音,但可惜的是母語人士卻不這麼發音,這會造成常常聽不懂影片,但卻在看完中譯的同時就秒懂的窘境,反而不是藉由聽音辨義的方式去理解對話。(延伸閱讀: 語言學習:會「讀」就會「說」嗎?。)還有,很多時候在看英文影片的時候,有許多人會專注在字幕,因為比起「聽」,更習慣「讀」,這些人要小心聽到的都是自己以為的發音, 而忽略了片中角色的發音,他們要做得更該是關掉字幕,利用跟讀的訓練,令自己為了要模仿角色發音,而忽略自己的默讀音,專注演員的聲音上。訓練時間一久,就會慢慢建立起真實情況的外語發音記憶了,當你的發音很像母語人士,就表示你的發音記憶庫已完成更新了。(延伸閱讀: 學語言就是一種生活。)
而後,利用影片學習語言,已是我學習一門語言的固定模式,這之中不同語言的發音,將會是我想要挑戰嘗試的。每每看到說著某個語言的母語人士,以這樣的語速,噴出如機關槍掃射的句子,我就覺得很難,不過,這情況不就如同,自己當初以為口音幾乎很難靠後天努力矯正一般,信念的影響,總在不知覺抑制自己的能力。一想到這裡,不知覺的「武者震」就湧了上來,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路走到「展望」的地步。
踏上語學的路途,唯有不停走下去,才會覺得沿途的風景賞心悅目。
說起來,上述跟讀在發音上的好處,還真不少,不過,從一開始就說過,跟讀就是「嘴巴肌肉的重訓」,所以長久不練,肌肉自然會退化,到時外語發音又會被母語發音拉走,打回原形,又或者變成為了把音發好,說話卡頓的狀況頻繁。這就好比,常寫字的人,字就很漂亮,常常打字的人,因為疏於練習寫字用到的手部肌肉,寫起字來,將中國「草書」之精隨發揚光大。
說到這裡,大概有人也會認為,說外語只要對方懂就好,發音不用一定要達到母語人士程度,基本上我支持這樣的論點,語言本來就是為了溝通而用。但是,我認為如果因為發音的誤學,導致自己學習停滯,無法深度學習這個語言,那就本末倒置了
上述我已經提到這麼多,因為發音矯正後,可以得到的語學提升,其實為的不是讓你擁有一口純正的外語口音, 更多是為了令你把這個語言學的紮實, 也因為紮實,反過來可以更流利使用這個語言, 這才是為了練習口音的初衷, 很多人覺得把發音練好而模仿跟讀,只有別人比較聽得懂這個好處而已,其實不然,大腦處理聲音的複雜程度絕對超過你的想像,在細微聲音的差別上,我們未必意識得到,但長久下來大腦會辨別,假如對於發音的記憶是錯誤的,絕對會連帶影響你的理解程度,很多時候在學習語言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瓶頸就是這樣的一個對學習的誤解。(延伸閱讀: 所謂的語學觀念,比起學語言本身更重要。影片)
不過講到這裡就讓我來記回馬槍吧,到底要不要花時間特別去矯正發音,其實最終還是要看你學習語言的動機是什麼?(延伸閱讀: 原來你所謂的動機,正是你學不好一門語言的原因。) 如果你是為了閱讀英文小說, 答案就是否定的。 其他各式各樣的狀況,就仰賴自己去決定是否需要花時間去矯正發音。最後,我覺得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在此不帶評論描述,學習外語,或多或少都會接觸不同口音。「印度口音」讓人又愛又恨,許多人都知道,很多公司會將服務項目外包給印度人,然後越來越多人要跟「印度口音」打交道,雙方搞得尷尬是常有的事,但是因為市場上如此情況早已是常態,漸漸好像令人覺得懂得印度腔英文也是個優勢,儼然是走出一種自我風格的英文。而且印度人也不會因為口音問題受到影響,倘若對方聽不懂,還可以嗆:「你的英文不好嗎?」XD 所以擁有外語口音到底重不重要呢?
Youtube:青茶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22內容數
分享許多事物,特別聚焦在語言學習、程式學習、時事、靈性,最後還有我自己的生活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青茶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樣的戲碼大概重複上演到我想拿錄音機直接撥放回答的地步,當有人問我要如何學習英文,我總是反問:「你為什麼想學?」十之八九,對方就說:「因為很重要,以後可能會用得到。」相信我,當你有這樣的回答浮現在腦海裡,你的人生絕對有比學英文還要更重要的事存在。 以往,以英文為第二外語蔚為風潮,但時至今日.....
那麼自學呢?  同樣地,我們來看看自學的缺點: 1. 無練習對象。這明擺著的,獨自學習語言,效率不會很好。語言是一種人與人溝通的媒介,少了互動對象,語言只是一個知識,一個你知道高空彈跳的高度有多高,但卻無法描述跳落下去的走馬燈是什麼樣子的「知識」。學語言最怕就是當作知識在學習(延伸閱讀:學語言...
語言學習者或多或少,都有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我也不例外,雖然我是比較傾向自學這派的。到底兩者該怎麼選擇? 其實我要說,選錯了也不必擔心,因為學習語言的核心並不再於兩者,從我自身學習的長期經驗來看,這種學習的二分法,並不是非常恰當。若不能了解學習語言該有的核心觀念,任一種都難以達到學習成效。
但生活不是,生活是與他人有了連結,藉此學習外語字彙的「厚度」,當你與他人有了互動, 多次後,字彙才會有了生命,使用這個語言時才會提高準度。 沒有生活支撐的語言,不過是當年拿過高分的成績單,而現在只會「I am fine, thank you.」而已。
青茶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意會到「天分」說是個假議題,太多的例證與反證可以讓此說變得支離破碎。天分,這兩個字在你成功學習一門語言的因素裡面,佔的比例其實不高。母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又有什麼能夠解釋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母語? 說到底 「學習語言靠的是本能,而不是天分。」
上述兩種現象其實已經明示我們「讀」和「說」就是獨立存在,所以必須個別練習。不過說完全獨立也是有點過了頭,畢竟讀得多的人,至少還會說一點,但不至於流暢,而聽得多的人卻有可能說得好。 到底為什麼有這樣兩立的現象?
這樣的戲碼大概重複上演到我想拿錄音機直接撥放回答的地步,當有人問我要如何學習英文,我總是反問:「你為什麼想學?」十之八九,對方就說:「因為很重要,以後可能會用得到。」相信我,當你有這樣的回答浮現在腦海裡,你的人生絕對有比學英文還要更重要的事存在。 以往,以英文為第二外語蔚為風潮,但時至今日.....
那麼自學呢?  同樣地,我們來看看自學的缺點: 1. 無練習對象。這明擺著的,獨自學習語言,效率不會很好。語言是一種人與人溝通的媒介,少了互動對象,語言只是一個知識,一個你知道高空彈跳的高度有多高,但卻無法描述跳落下去的走馬燈是什麼樣子的「知識」。學語言最怕就是當作知識在學習(延伸閱讀:學語言...
語言學習者或多或少,都有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我也不例外,雖然我是比較傾向自學這派的。到底兩者該怎麼選擇? 其實我要說,選錯了也不必擔心,因為學習語言的核心並不再於兩者,從我自身學習的長期經驗來看,這種學習的二分法,並不是非常恰當。若不能了解學習語言該有的核心觀念,任一種都難以達到學習成效。
但生活不是,生活是與他人有了連結,藉此學習外語字彙的「厚度」,當你與他人有了互動, 多次後,字彙才會有了生命,使用這個語言時才會提高準度。 沒有生活支撐的語言,不過是當年拿過高分的成績單,而現在只會「I am fine, thank you.」而已。
青茶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意會到「天分」說是個假議題,太多的例證與反證可以讓此說變得支離破碎。天分,這兩個字在你成功學習一門語言的因素裡面,佔的比例其實不高。母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又有什麼能夠解釋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母語? 說到底 「學習語言靠的是本能,而不是天分。」
上述兩種現象其實已經明示我們「讀」和「說」就是獨立存在,所以必須個別練習。不過說完全獨立也是有點過了頭,畢竟讀得多的人,至少還會說一點,但不至於流暢,而聽得多的人卻有可能說得好。 到底為什麼有這樣兩立的現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續上篇) 本文開頭提供情境讓讀者「換位思考」,接續論述 5. 非「相對主流標準」的「發音」或「口音」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6. 考慮語用「目的」、「效果」,自我提升; 7. 「發音」或「口音」在主、客觀學習上的考量
Thumbnail
政經優勢群體人數眾多且趨同,自然形成語言及口音的「相對主流標準」,透過翻譯及語言學習行為將其思想、文化、影響力擴散開來,逐漸形成這些語言及口音在各種領域情境中的話語權。我們應該關切的是「口音」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或「幫助」為何,而不是過於化約的「重要 or 不重要」!
Thumbnail
你也對於背誦單字感到很痛苦嗎?能不能更輕鬆地學習外語?試試書中提到的聽說讀寫方法,讓你突破學外語的煩惱!
Thumbnail
先說結論,英、美很多同字不同音,很多是母音念法不同,有時候是重音位置不同,先培養這個觀念,以後學單字時,就要特別注意英、美單字的發音。 你會覺得:「這有什麼重要的嗎?」 依據我 20 年來,指導過全球 28 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經驗來看,不少發音 (正確發音、 正確重音等)、聽力、口說 (發音以外的
Thumbnail
身為熱愛學習新語言的我,因為口吃這件事情也苦惱不久。記得剛去日本念語言學校的時候,因為口吃時常發表前很緊張,怕「口吃」這個缺陷被大家發現。而越緊張越想表現好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會讓口吃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加上以前咬字有點口齒不清伴隨著大舌頭,因為我念的語言學校班級是升學班身邊的同學大多是中國人,那時候
Thumbnail
在美國,英語口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顯而易見的英語口音可以揭示一個人的身份、背景甚至專業能力,這常常使非母語的英語使用者感覺不安。他們擔心他們的口音會影響他們在工作或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因此常常尋求改善口音的方法。而在台中,有許多針對口音改善的課程可以選擇,例如台中英文口說課程 就是一個很好
Thumbnail
嘿!你知道嗎?通過看劇學語言,不僅能享受娛樂,還能輕鬆學習新語言,給予一種兼具娛樂性和實用性的學習方式。自然語言應用、文化背景理解、聽力訓練、擴大詞彙量、激發動力,這幾大優勢讓人深深愛上了這種學習方式,也改變了對語言學習的看法。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把這一句話掛在嘴上,我們很常說:「唉! 我的英文不好耶!」 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是一樣,通常會說自己英文不好的人,有二種人, 第一種人,是從小到大的英文學的很苦很吃力,聽說能力很爛,讀寫勉強可以過關 第二種人,也許家境環境不錯,父母也很努力的栽培,甚至出國唸過書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續上篇) 本文開頭提供情境讓讀者「換位思考」,接續論述 5. 非「相對主流標準」的「發音」或「口音」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6. 考慮語用「目的」、「效果」,自我提升; 7. 「發音」或「口音」在主、客觀學習上的考量
Thumbnail
政經優勢群體人數眾多且趨同,自然形成語言及口音的「相對主流標準」,透過翻譯及語言學習行為將其思想、文化、影響力擴散開來,逐漸形成這些語言及口音在各種領域情境中的話語權。我們應該關切的是「口音」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或「幫助」為何,而不是過於化約的「重要 or 不重要」!
Thumbnail
你也對於背誦單字感到很痛苦嗎?能不能更輕鬆地學習外語?試試書中提到的聽說讀寫方法,讓你突破學外語的煩惱!
Thumbnail
先說結論,英、美很多同字不同音,很多是母音念法不同,有時候是重音位置不同,先培養這個觀念,以後學單字時,就要特別注意英、美單字的發音。 你會覺得:「這有什麼重要的嗎?」 依據我 20 年來,指導過全球 28 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經驗來看,不少發音 (正確發音、 正確重音等)、聽力、口說 (發音以外的
Thumbnail
身為熱愛學習新語言的我,因為口吃這件事情也苦惱不久。記得剛去日本念語言學校的時候,因為口吃時常發表前很緊張,怕「口吃」這個缺陷被大家發現。而越緊張越想表現好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會讓口吃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加上以前咬字有點口齒不清伴隨著大舌頭,因為我念的語言學校班級是升學班身邊的同學大多是中國人,那時候
Thumbnail
在美國,英語口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顯而易見的英語口音可以揭示一個人的身份、背景甚至專業能力,這常常使非母語的英語使用者感覺不安。他們擔心他們的口音會影響他們在工作或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因此常常尋求改善口音的方法。而在台中,有許多針對口音改善的課程可以選擇,例如台中英文口說課程 就是一個很好
Thumbnail
嘿!你知道嗎?通過看劇學語言,不僅能享受娛樂,還能輕鬆學習新語言,給予一種兼具娛樂性和實用性的學習方式。自然語言應用、文化背景理解、聽力訓練、擴大詞彙量、激發動力,這幾大優勢讓人深深愛上了這種學習方式,也改變了對語言學習的看法。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把這一句話掛在嘴上,我們很常說:「唉! 我的英文不好耶!」 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是一樣,通常會說自己英文不好的人,有二種人, 第一種人,是從小到大的英文學的很苦很吃力,聽說能力很爛,讀寫勉強可以過關 第二種人,也許家境環境不錯,父母也很努力的栽培,甚至出國唸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