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蔓無目的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有感,是一位移民到國外的女生,為了能打入主流社會而去學加拿大口音班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幾年前來澳洲上語言學校時,也曾上過口音班,因為很喜歡澳洲腔,些許的優雅又不失熱情。
澳洲腔
學澳洲腔的過程發現r,d,t是不發出來的,但是舌頭的位置還是得擺在該擺的位置,像r不發出來但舌頭還是得放在上顎,跟過去的經驗很不一樣。
不發出來怎麼知道你在講什麼?這就是他們厲害的地方。
美國腔
美國腔的發音該卷舌就是要捲舌,氣音、弱音、連音也要清楚,但澳洲腔聽起來像在唱歌一樣因此有些音弱化,甚至不見了。
難怪當時我在住宿家庭時,一直以為他們孩子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很開心的唱歌,結果只是簡單跟媽媽打招呼,短短的句子聽起來卻像在唱歌一樣的悅耳。
英國腔
英國腔比起澳洲腔更柔和更優雅些,每次都會對著我的伴侶說:「你老是讓我耳朵懷孕,該怎麼辦啊!」來形容對這腔調的欣賞,也順便灌一下迷湯。^_^
腔調大亂鬥
記得當時在語言學校學澳洲腔,發音有些許的變化,於是在與台灣朋友聚餐時被說發音發不清楚,回到學校又被老師矯正回來。
美式跟澳式英文切換完就算了,跟伴侶聊天又切回美式時常牛頭不對馬嘴。
於是有一陣子搞得好累,跟台灣人聊天得切回美式,跟澳洲人都行,但跟老師得切回澳式,跟伴侶聊天則是蔓式亂亂講。
蔓式英文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工具,只要能通即使講錯了,母語人士通常會理解,最重要是要講出來。
是的,於是最近發現蔓不只亂講還亂發明文字,沒想到M還能懂。
「到時我們就用ㄈㄨ...ㄈㄨ...」
「foil? 」
突然忘了鋁箔紙怎麼發音,只記得有f,結果不是ㄈㄨ是ㄈㄡ~
⋯⋯⋯⋯⋯⋯⋯⋯⋯⋯⋯⋯⋯⋯⋯⋯⋯⋯⋯⋯⋯⋯
「你的麵好了,快點先處理這個部分,不然快焦了,到時就ㄅㄨ ㄅㄨ~」
「什麼是ㄅㄨㄅㄨ~」
講完這段笑成一團,沒想到他聽到我含糊不清太緊急的當下,腦袋還沒想到用那個字時隨便ㄅㄨ出來的字。
⋯⋯⋯⋯⋯⋯⋯⋯⋯⋯⋯⋯⋯⋯⋯⋯⋯⋯⋯⋯⋯⋯
最近愛模仿英國腔,雖然很做作但看能否聽起來像母語人士,再請M點評需要改進的部分。
「妳是哈利波特看太多啊?感覺是裡面的演員在講話!」
聽起來好像是讚美對吧!則實不然,對於英國人來說,電影裡的腔調是刻意為之的,語言學家稱為表演式語言。
「妳不用特意學某個腔調,各國家都有獨特的腔調,妳的腔調也很美,不需要妄自菲薄,不要覺得沒達到你要的就不好。」
這是我住宿家庭的澳洲大姐給我的鼓勵!
「我知道很多學生不喜歡我,說我腔調太重他們聽不懂,但又怎樣?我以我的腔調為榮!誰能保證你出國講英文的對象一定是美國人或英國人呢?請打開耳朵去學會聽不同的腔調,你會走得更遠。」
很喜歡這位智利老師的表述,是我見過最勇敢、自信又有個性的一位英文老師。
回到開頭那位加拿大女生的故事,最後學了三個月後她放棄一定要有一口加拿大的口音,並學會欣賞自己原有的口音。
蔓對自己的期待是不用非得學會某個腔調,只求自己的口音能優雅一點,有很值得開心沒有也很好,畢竟最常聽到自己的聲音還是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欣賞,那不就只能當個啞巴了?!
期待我們都能對自己的發音更有自信些,畢竟能溝通才是學語言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