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有多少事件已逐漸被淡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即使到二零二零年的今天,我仍然認為女生的處境很困難,追求「平等」的路依舊很遙遠。媽媽在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中長大,沒有意外,她複製了原生家庭的觀點。
縱觀整個台灣社會,女性的地位的確有明顯提升,至少,我們國家的總統是女性,家鄉的縣長是女性,學校的校長也是女性,女性立委的佔比也將近半數,這些數據並沒有讓人失望,雖然我知道她們都比想像中要承擔更多「重量」。「就是書讀那麼多才沒有結婚」、「就是官當那麼大才沒有孩子」,其實這些歧視性言語仍然充斥在整個社會當中,「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偶爾像是嘲諷一樣,刺穿人心。畢竟微軟創辦人、蟬聯多年的首富—比爾蓋茲說過人從出生開始,起跑點就不同,是女生起跑點很明顯落在後頭,而這真的讓人感到無比辛苦,總是得透過不間斷的努力,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近期的事件亦是如此,我不敢相信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竟然造就出為所欲為的犯人,他們侵犯、討厭、仇視女性,從此以後,受害者回到宿舍的路途變得遙不可及,僅僅是因為犯人的慾望、衝動、冷血無情,和事後的毫無悔意。「性別主流化」、「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教育法」變得只是更加僵硬的法條,我提問時,講者的回覆是要「敢說出來」、「要懂得捍衛自己的權利」,這字面上聽起來都正確,但不可能人人懂法律、不可能人人有權利,懂法律、擁有相對權利的人才應該幫忙捍衛、為了她們而改變這些僵化的法條,「說出來」三個字看似簡單,但背後有多少痛苦、無奈,這時候,不就該捍衛「過往那個女孩」,捍衛講者所述、當年那個「對女性權利什麼都不懂的自己」。
想改變整個社會真的很困難,西方、東方對女生的歧視都是從盤古開天就有的概念,畢竟聖經記載女性是從男性肋骨所長成,歸功於男性,東方更不用說,女性是男性的「物品」,目的是「繁衍子嗣」、也只能「母憑子貴」,我不確定能為這世代的女性做些什麼,但若有機會我會盡力捍衛女性,希望有朝一日,能實現真正的「性別平等」,大家都能尊重彼此。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Z時代大學生,承載著時代遽變、科技發展、教育改革、突然爆發的病毒,大學生該如何自處?大學生的心聲又為何?Z世代奇妙大學生的生活日常,在出版的專題裡娓娓道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Z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下最紅的幾個youtuber月薪多到爆,買勞力士、跑車、開店已成為常態,又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在看他們?他們影響了誰?對他們抱持什麼看法?    以前大家的志願是師字輩,醫師、律師、老師,造就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呢?一個班裡面有一半的國中生想當Youtuber。Youtuber如果要賺錢
  二十一世紀誕生的人對世界發生的事無感?95後大學生只會啃雞腿?年輕人整天就知道玩手機?讓「現役」大學生提醒你2020別忘記的事:「別忘記暫停、別忘記仍有好事、別忘記感恩。」 新冠肺炎,二零二零年的開始,人人都沒想到快樂的過年後,病毒影響全球,所有活動、課業、工作都停擺,全世界陷入一片混亂、低迷。
  近年來,人工智慧、科技、5G世代成為產業趨勢,機器人、程式語言更是熱門話題。有學者專家因為熱愛棒球,所以把棒球結合產業趨勢,有了新的可能,更在演講中提到因為數據研究讓棒球比賽的裁判智慧化,而不在如同以往一樣出現誤差。    人類現在憂心忡忡的「機器」取代「人工」其實正在發生,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在於
「那些偶像有什麼好?」「浪費時間又花錢。」「又是一群迷妹。」但像防彈少年團這種優質偶像,是Z世代的寄託、Z世代的盼望。
現下最紅的幾個youtuber月薪多到爆,買勞力士、跑車、開店已成為常態,又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在看他們?他們影響了誰?對他們抱持什麼看法?    以前大家的志願是師字輩,醫師、律師、老師,造就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呢?一個班裡面有一半的國中生想當Youtuber。Youtuber如果要賺錢
  二十一世紀誕生的人對世界發生的事無感?95後大學生只會啃雞腿?年輕人整天就知道玩手機?讓「現役」大學生提醒你2020別忘記的事:「別忘記暫停、別忘記仍有好事、別忘記感恩。」 新冠肺炎,二零二零年的開始,人人都沒想到快樂的過年後,病毒影響全球,所有活動、課業、工作都停擺,全世界陷入一片混亂、低迷。
  近年來,人工智慧、科技、5G世代成為產業趨勢,機器人、程式語言更是熱門話題。有學者專家因為熱愛棒球,所以把棒球結合產業趨勢,有了新的可能,更在演講中提到因為數據研究讓棒球比賽的裁判智慧化,而不在如同以往一樣出現誤差。    人類現在憂心忡忡的「機器」取代「人工」其實正在發生,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在於
「那些偶像有什麼好?」「浪費時間又花錢。」「又是一群迷妹。」但像防彈少年團這種優質偶像,是Z世代的寄託、Z世代的盼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人類社會中,性別歧視是一種深植於文化、制度和法律中的結構性暴力。女性,無論生理或心理性別,皆受制於父權體制的壓迫。這種暴力不僅限於個人偏見,更體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自由與權利的系統性剝奪。女性主義正是為了挑戰這種不公,呼籲平等和尊嚴。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性別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分類,卻在社會權力的結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男性與女性僅僅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卻在職場、家庭和社會中擁有截然不同的地位與權力。這種權力的不平等,不僅框住了女性的發展空間,還助長了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等問題的發生。然而,這背後的真相遠比我們所見的更為複雜。為什麼性別會成
Thumbnail
性別爭議的風波是一個從不公平走向公平的契機, 無論是對身處性別爭議的當事人,或是在賽場上與當事人競賽的參賽者。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臺灣在性別平等上取得了很多進展,但仍然需要透過不同的策略落實這個目標。瞭解性別平等的過程讓作者體會到反身性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更多包容與理解。然而,作者認為階級與環境因素仍然是影響性別平等的重要關鍵。文章以作者的觀察和親身經歷著重於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歷史上那麼多傑出偉人,被記住名字的女性卻寥寥無幾,難道女性真的有比較劣於男性嗎?也許,只是女性甘於「選擇失敗」罷了。 母親原本是一名花藝教授,在南部開班授課,教課雖然收入較高,卻天一亮就得出門通勤,回到家時孩子們早已上床睡覺,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小孩。為了想好好地陪孩子成長,她選擇開一家花店......
不知道是否大陸一胎化政策的結果,很多女孩子從小也被當成男生來養,很多大陸女性都有些男性化的個性。 也或許因為大陸的教育方式,大陸女性的感情表達,有時更為直接而且令人招架不住。 這可能也是很多台灣人到大陸後,就搞出一大堆有的沒的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人類社會中,性別歧視是一種深植於文化、制度和法律中的結構性暴力。女性,無論生理或心理性別,皆受制於父權體制的壓迫。這種暴力不僅限於個人偏見,更體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自由與權利的系統性剝奪。女性主義正是為了挑戰這種不公,呼籲平等和尊嚴。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性別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分類,卻在社會權力的結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男性與女性僅僅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卻在職場、家庭和社會中擁有截然不同的地位與權力。這種權力的不平等,不僅框住了女性的發展空間,還助長了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等問題的發生。然而,這背後的真相遠比我們所見的更為複雜。為什麼性別會成
Thumbnail
性別爭議的風波是一個從不公平走向公平的契機, 無論是對身處性別爭議的當事人,或是在賽場上與當事人競賽的參賽者。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臺灣在性別平等上取得了很多進展,但仍然需要透過不同的策略落實這個目標。瞭解性別平等的過程讓作者體會到反身性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更多包容與理解。然而,作者認為階級與環境因素仍然是影響性別平等的重要關鍵。文章以作者的觀察和親身經歷著重於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Thumbnail
歷史上那麼多傑出偉人,被記住名字的女性卻寥寥無幾,難道女性真的有比較劣於男性嗎?也許,只是女性甘於「選擇失敗」罷了。 母親原本是一名花藝教授,在南部開班授課,教課雖然收入較高,卻天一亮就得出門通勤,回到家時孩子們早已上床睡覺,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小孩。為了想好好地陪孩子成長,她選擇開一家花店......
不知道是否大陸一胎化政策的結果,很多女孩子從小也被當成男生來養,很多大陸女性都有些男性化的個性。 也或許因為大陸的教育方式,大陸女性的感情表達,有時更為直接而且令人招架不住。 這可能也是很多台灣人到大陸後,就搞出一大堆有的沒的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