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這是1/25的胡思亂想

好久沒下雨了,外面吹著寒冷的風,上班的人們在外面的街頭上發抖,小孩們不再去公園的溜滑梯,在自己家玩著遊戲,開始了下一場戰爭。而我在空蕩蕩的公園溜滑梯坐著,像是包場了一樣,但我現在感到滿滿的失落,顧不了這種包場爽感,那為什麼我感覺到失落?呃呃呃......因為我又看到有老師離開學校了。
為什麼才這點事就感覺到失落?我知道這種事情我從國小就體驗過了,那時侯畢業完,要去找班導時,老師說我的班導在我畢業之後就離開了,跑到北部教書,而我當時感覺到很不舒服的感覺,無論怎麼吃好吃的零食,玩什麼遊戲都不能把感覺拔掉。
「好不舒服。」
就像現在一樣,怎麼會離開呢?是因為周圍的環境不方便嗎?是薪資不如預期嗎?是別的老師對老師不友善嗎?還是......老師對我們失望了呢?
這些問題反覆出現在腦袋裡,我身為學生,或許在上課的確比較不守規矩,但考試時我都是努力用功,我不希望被教育束縛,不想因為十二年國教把我整個人塑造成一個只能乖乖面試,任人宰割的上班族,而現在的教師得到的知識是比以前多,加上社會經歷也算充足,但他們真的已經是大人嗎?還是說是得到比較多知識的小大人而已呢?我們也一樣,當大人以為小孩只會單純的玩遊戲時,我們也透過書籍、電腦、手機上得到各種知識,我們的時間很多,得到的綜合知識量可能比大部份忙著生活的大人們多,無論那些知識是好的方面,或是壞的方面,我們小孩或許看了這麼多,得知社會的光明與黑暗,這些原本不會拿到的知識,讓我們小孩變成小大人了吧。
當然啦,這樣我們就自以為囂張起來了,我們認為大人總是說著理所當然的時候,我們卻有看過反面案例,於是認為大人總是不會看兩邊,但實際上我們站在中間時,我們小孩也意識到不得不選一邊站了,而我們也有選擇逃避了,或是討好兩邊,兩邊都不支持,而這些都是我們從那些知識裡所得到的選項。
「結果還是搞不清楚啊。」
我看了訊息通知,知道該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然後離開了公園。
諸事不順啊,那請好好待在家別出意外就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