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幾度算太冷?臥室請維持19度以上、客廳請維持21度以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根據氣象預報,接下來幾天台南以北都會在10度以下。在亞熱帶的我們,對寒冷較沒有戒心。低溫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甚至這兩天已出現低溫猝死案例。

raw-image

很多人以為睡覺時躲在棉被裡就不用怕低溫。但半夜氣溫更低,室內的熱也會被冰冷牆體中和掉。人在沈睡時較難警覺失溫,萬一又踢開棉被就很危險。
英國公共衛生部PHE建議,家中客廳保持21度以上、臥室保持19度以上。WHO則建議室內溫度要18度以上(沒分區域)。如果家中有老弱病患或畏寒者,參考美國疾管與預防中心 CDC對病房的普遍適合溫度為21~24度。我比較容易四肢冰冷,所以我會傾向參考PHE的數值。
如果家中浴室比較冷,洗澡前,先開熱水把淋浴區地板沖暖、用暖氣把浴室溫度提高,再脫衣服洗澡。
保持室內溫暖需多付幾晚較高的電費,但卻可以大幅降低身體不適的風險。我個人是覺得要談環保節能前,先顧好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尤其是在較嚴酷的天候下。

房子太久沒曬太陽會吸掉屋內的熱←這是白話的說法。因此,除非您的家已有零耗能的恆溫規劃可以冬暖夏涼,不然還是誠心建議,打開暖氣暖爐地暖系統、抱著貓狗兔等寵物、把暖暖包放到口袋裡、喝杯熱可可、戴毛帽穿厚厚...,總之把自己弄暖暖就是了健康第一。
至於電器用電安全,已經有很多資訊提醒,請務必留意喔~

聽說還有兩波以上的冷氣團及寒流,希望大家都能安然度過冷吱吱的一月、太陽多多露臉週末平安!

訂閱阿羚官方LINE
訂閱阿羚FB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羚的沙龍
13會員
27內容數
阿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5
根據美國CDC針對冠狀病毒所發表的建築通風報告指出,運用「定向氣流」概念,更能大幅降低同室感染的風險。 由於目前定向氣流多用於醫療空間,在本集影片中,阿羚將概念轉化到台灣最常見的三房兩廳、四房一廳居家,整理兩種簡單的氣流處理方法,讓確診者可在家安心隔離、降低感染給家人的風險。 1. 在家創造定向氣流
Thumbnail
2021/06/15
根據美國CDC針對冠狀病毒所發表的建築通風報告指出,運用「定向氣流」概念,更能大幅降低同室感染的風險。 由於目前定向氣流多用於醫療空間,在本集影片中,阿羚將概念轉化到台灣最常見的三房兩廳、四房一廳居家,整理兩種簡單的氣流處理方法,讓確診者可在家安心隔離、降低感染給家人的風險。 1. 在家創造定向氣流
Thumbnail
2021/06/04
前幾天看到FB有臉友確診,她是輕症、只需在家隔離觀察。因為擔心傳給家人,她緊閉門窗,搞得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反而容易頭暈、且讓房間內病原體濃度增加。而且,只要一打開房門,房間裡的高濃度病原體仍會傾瀉而出。 看到越來越多人必須居家自我隔離,我決定延續去年居家防疫通風路徑的案例,再整理出一篇居家適用
Thumbnail
2021/06/04
前幾天看到FB有臉友確診,她是輕症、只需在家隔離觀察。因為擔心傳給家人,她緊閉門窗,搞得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反而容易頭暈、且讓房間內病原體濃度增加。而且,只要一打開房門,房間裡的高濃度病原體仍會傾瀉而出。 看到越來越多人必須居家自我隔離,我決定延續去年居家防疫通風路徑的案例,再整理出一篇居家適用
Thumbnail
2021/03/24
日前經過一山坡地社區。這裡曾是某國際廠牌的外派人員及高階主管宿舍區,於三十多年前蓋了磚造尖頂連棟小屋,建築中軸並貼上石板,很有異國風味。 原本應該有近百間同一風格的小屋、分佈在社區的十幾條小巷中,但現今有的頹圮荒廢、有的改建重建、可能不到一半是延續房子原貌居住的。 在訪友結束開車離去時,其中一條巷
Thumbnail
2021/03/24
日前經過一山坡地社區。這裡曾是某國際廠牌的外派人員及高階主管宿舍區,於三十多年前蓋了磚造尖頂連棟小屋,建築中軸並貼上石板,很有異國風味。 原本應該有近百間同一風格的小屋、分佈在社區的十幾條小巷中,但現今有的頹圮荒廢、有的改建重建、可能不到一半是延續房子原貌居住的。 在訪友結束開車離去時,其中一條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中央氣象局日前(6/30)發布高溫預報,其中台北市更以橙色燈號示警,有機會連續3日出現36度以上的高溫。 氣象局提醒大家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 除了人體需隨時補充水分、做好降溫工作
Thumbnail
中央氣象局日前(6/30)發布高溫預報,其中台北市更以橙色燈號示警,有機會連續3日出現36度以上的高溫。 氣象局提醒大家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 除了人體需隨時補充水分、做好降溫工作
Thumbnail
哈囉!年尾的寒流特別明顯,許多機關與政界代表都有表達保暖的暖心語錄,民眾的注意觀點本來就有所不同,不過真的要注意保暖。
Thumbnail
哈囉!年尾的寒流特別明顯,許多機關與政界代表都有表達保暖的暖心語錄,民眾的注意觀點本來就有所不同,不過真的要注意保暖。
Thumbnail
台灣近日天氣相當炎熱,花蓮前幾日更測出41.6度的高溫!因此民眾普遍都會開冷氣降低室內溫度,但該如何讓室內涼爽,又能有效降低電費,民眾需要精打細算。 📲想買房,別只是等等等!鍾情物件每層每戶賣多少~加LINE立刻查🏡買賣租相關的疑難雜症或奇葩趣聞,全台16個在地社團陪你聊~ 📷 📷
Thumbnail
台灣近日天氣相當炎熱,花蓮前幾日更測出41.6度的高溫!因此民眾普遍都會開冷氣降低室內溫度,但該如何讓室內涼爽,又能有效降低電費,民眾需要精打細算。 📲想買房,別只是等等等!鍾情物件每層每戶賣多少~加LINE立刻查🏡買賣租相關的疑難雜症或奇葩趣聞,全台16個在地社團陪你聊~ 📷 📷
Thumbnail
雖然8/7才剛立秋的日子,但前不久家裏三口人都中了暑熱,中醫師都開清暑益氣湯,我的還加了生脈飲。其實從開始接觸中醫以來,就是堅持少吹冷氣,但是這次中暑卻讓我對冷氣有新的看法!
Thumbnail
雖然8/7才剛立秋的日子,但前不久家裏三口人都中了暑熱,中醫師都開清暑益氣湯,我的還加了生脈飲。其實從開始接觸中醫以來,就是堅持少吹冷氣,但是這次中暑卻讓我對冷氣有新的看法!
Thumbnail
根據 2021年10月報導指出: 低溫特報也真的像鞭炮一樣接連地發佈,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剛說要回溫,甚麼?又要變冷了?」的感覺呢? 曾經短暫地在平均氣溫 - 2 度的濕冷地區居住過的我,想來分享一下存活下來(咦?)的 4 個小訣竅
Thumbnail
根據 2021年10月報導指出: 低溫特報也真的像鞭炮一樣接連地發佈,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剛說要回溫,甚麼?又要變冷了?」的感覺呢? 曾經短暫地在平均氣溫 - 2 度的濕冷地區居住過的我,想來分享一下存活下來(咦?)的 4 個小訣竅
Thumbnail
最近天氣真的是越來越熱了,就算只是出門十分鐘回家也會滿頭大汗,許多人家裡的冷氣一開就捨不得關掉,等到收到電費帳單的時候才嚇一跳。 雖然台灣的電費與國外相較算是很便宜了,然而電費日積月累下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今天我們就要來跟大家談談冷氣到底要怎麼開才可以更省電,想知道的朋友就繼續往下看囉
Thumbnail
最近天氣真的是越來越熱了,就算只是出門十分鐘回家也會滿頭大汗,許多人家裡的冷氣一開就捨不得關掉,等到收到電費帳單的時候才嚇一跳。 雖然台灣的電費與國外相較算是很便宜了,然而電費日積月累下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今天我們就要來跟大家談談冷氣到底要怎麼開才可以更省電,想知道的朋友就繼續往下看囉
Thumbnail
根據氣象預報,接下來幾天台南以北都會在10度以下。在亞熱帶的我們,對寒冷較沒有戒心。低溫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甚至這兩天已出現低溫猝死案例。 很多人以為睡覺時躲在棉被裡就不用怕低溫。但半夜氣溫更低,室內的熱也會被冰冷牆體中和掉。人在沈睡時較難警覺失溫,萬一又踢開棉被就很危險。 英國公共衛生部
Thumbnail
根據氣象預報,接下來幾天台南以北都會在10度以下。在亞熱帶的我們,對寒冷較沒有戒心。低溫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甚至這兩天已出現低溫猝死案例。 很多人以為睡覺時躲在棉被裡就不用怕低溫。但半夜氣溫更低,室內的熱也會被冰冷牆體中和掉。人在沈睡時較難警覺失溫,萬一又踢開棉被就很危險。 英國公共衛生部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剛經歷完跨年寒流潮,結果下一波寒流又馬上再報到,1/7起開始降溫,預計 1/8 周五清晨最冷,低溫下探5度。 對於這一波寒流潮來襲,親民黨臉書發文表示,寒流又將報到;上週跨年夜寒流來襲、氣溫急遽下降,引發許多民眾身體不適及多起猝死案例,呼籲大家做好保暖工作,別凍壞了。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剛經歷完跨年寒流潮,結果下一波寒流又馬上再報到,1/7起開始降溫,預計 1/8 周五清晨最冷,低溫下探5度。 對於這一波寒流潮來襲,親民黨臉書發文表示,寒流又將報到;上週跨年夜寒流來襲、氣溫急遽下降,引發許多民眾身體不適及多起猝死案例,呼籲大家做好保暖工作,別凍壞了。
Thumbnail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一到室溫28度的室內,都嫌熱,那要怎麼到太陽底下上體育課???一下子冷一下子熱很容易中暑 除了裝冷氣,有沒有其他降溫的方法呢?
Thumbnail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一到室溫28度的室內,都嫌熱,那要怎麼到太陽底下上體育課???一下子冷一下子熱很容易中暑 除了裝冷氣,有沒有其他降溫的方法呢?
Thumbnail
很多人從戶外高溫環境走進冷氣很強的室內時,寒冷的空氣會讓皮膚表面血管收縮、停止流汗,身體內的熱排不出去,這就是中醫形容的「寒包火」,也就是體外有寒氣,體內卻上火。
Thumbnail
很多人從戶外高溫環境走進冷氣很強的室內時,寒冷的空氣會讓皮膚表面血管收縮、停止流汗,身體內的熱排不出去,這就是中醫形容的「寒包火」,也就是體外有寒氣,體內卻上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