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本劍手分牌上的企業迷思 淺談日本的職場體育文化】

香港本地比賽取消完一個又一個,劍會停完再停,大家都好熟悉嘅日本,即使疫情依然嚴重,無阻佢哋舉辦比賽,早前更喺東京駒沢公園順利完成全國分齡賽。恨打比賽的大家,很想要吧?
除咗普通正常比賽之外,日本劍總由12月初舉行「Sunday Cup」,即係日本國家隊隊內賽,不過係一場過嘅形式,增強隊中增強緊張感,疫情下盡能力保住一眾隊員狀態。即使係隊內賽,都貫徹日本一貫盡善盡美嘅精神,配合埋YouTube直播、現場燈光及評述等,規模拍得住大賽嘅水準。
因為「Sunday Cup」搞得有聲有色,所以日本劍總決定添食,搞完一次又一次,剛過去嘅星期日舉行第三彈,更首次有輪椅劍擊登場,錯過咗都唔緊要,可以隨時上YouTube重溫返。
當大家睇比賽嘅時候,有無留意到分牌劍手名上面,零零舍舍有個機構名喺上面,如果睇晒幾日「Sunday Cup」,會發現唔少劍會(Nexus Fencing Club)、各地大學(例如法政大學/中央大學)、高校(例如龍谷大令屬平安高校)。
咪住先,除咗呢啲之外,仲有企業名,打個比喻,就好似重劍世界排名第二嘅山田優係「自衛隊體育學校」,佢隊友加納虹輝就係大家都好熟嘅「日本航空」,花劍選手松山恭助就係買JR飛會用到嘅「JTB」,佩劍手島村智博就係「警視廳」,唔通佢哋係警察同飛機師?
自衛隊、日本航空等大家熟悉嘅名字,經常出現喺日本比賽。(影片截圖)
自衛隊、日本航空等大家熟悉嘅名字,經常出現喺日本比賽。(影片截圖)
如果大家去過外國比賽,唔少賽事都會標返劍手所屬嘅劍會,咁唔通日本警察又有個劍會,連日本航空都有個劍會?非也,原來係日本獨有嘅「企業體育文化」。
首先要了解一下日本點樣培育運動員,當然係分開「青訓」同「精英訓練」兩個層次,根據日本體育廳嘅資料,青訓必定透過各地學校,慢慢培養部分有潛質運動員,當佢哋長大成人之後,培訓責任就落在大學及企業,從而訓練代表縣,一步一步拾級而上,向代表日本國家隊進發。
早前上演嘅第73回全日本大賽男子重劍,幾多唔同機構。(日本劍總官網截圖)
大家都留意到,「企業」都培養精英運動員嘅其中一個地方,究竟係咩一回事呢?自明治維新年代(1868年),西方體育逐漸傳入日本,當年企業深明「日日運動身體好」嘅道理,推動大家做多啲運動,既可以為員工健康著想,又可以建立團隊精神,一舉幾得。
踏入大正時代(1912-1926年),「職場運動」呢個文化慢慢進化,由強身健體變成有競技味道,唔少企業創立自己球隊,主要以棒球隊為主,二戰之後更有全日本企業棒球賽。由1950年代起,企業運動發展愈來愈蓬勃,汽車及電子等工業亦加入行列,加上1964東京奧運熱潮推動下,企業體育文化接近推上高峰,呢鼓企業運動風氣維持接近30年。
日本泡沫經濟90年代初爆破,唔少企業為開源節流,必要「Cut畢直」,旗下體育隊伍當然成為被斬對象,經過經濟危機後,日本企業改個方法支持體育,以贊助取代擁有。
例如「Nexus Fencing Club」顧名思議就係一支職業隊,劍手就係受僱員工,確保有潛質嘅日本劍手可以專心訓練。上文提及嘅「日本航空」有一個「支持未來體育世界」嘅計劃,仲可以捐贈與里數相等嘅金錢,江村美咲及永野雄大都係日航旗下劍手。松山恭助就唔係旅行社JTB嘅一員,而係JTB贊助嘅運動員之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