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籌碼面的第二層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隨著主力的買賣而心情上下起伏實在很累!
如果可以的話,每天可以巡一遍自己關注的清單,再來去瞭解主力最近在買什麼。月光觀察了一些漲停的股票,發現有些主力近幾日根本都沒買,或者甚至還賣,那為何還會漲停?
或許是公司派人買回自己的股票,因為自己認為自己的股票值錢。例如台積電自己認為自己的股票很值錢,會漲到700元,所以就在600元時買進,減少公司的資金,等漲到700元時賣出,又可以賺一筆。
因此,光看籌碼面的變化,只能從主力近幾日的走勢來判斷可能是如何,只能作為投資其中一個參考面向。因為主力有能力追高,像是不停的買入台積電,墊高股價,這樣他們就能夠賺更多。而一般散戶不敢也不應該追高:
都已經漲一波了再入場,勝率也會降低吧?
不可能賣在高點,所以有獲利一至兩成就應該出場了?
但跟著主力上上下下,想要賺取價差,其實心中是想著:
買入的公司不一定會吃持續賺錢,所以每天都要盯盤,以免錯失良機!
但是,就這樣不相信自己所選擇的公司嗎?認為它們隨時都會垮?還是訂單會一直爆表股價爆升?如果是這種公司,當初就不該去選擇。月光認為,可以選擇的投資標的,應該是可以持續獲利也可以抗風險的好公司。如此就不用每天擔心受怕說會是有多大波動,這也是買進龍頭股公司的原因所在。
以股王大立光在一月中的股價在三千元上下,受到其他個股挑戰這件事來看,可以解讀是世代替換,哪種產業獲利最高就上位。但也可以解讀為,會有更會賺錢的公司出現,自己是否也能來挑選出這樣的公司,然後長抱到到變成股王或股后?
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選股能力?這樣就不用換來換去,一直要挑選新標的。像是雷浩斯在2019年5月左右入場買入標的長抱到該年年底,已獲利五成以上卻還是續抱,這樣不是很好嗎?哪裡要去管每天主力買了什麼?賣了什麼? 如果自己選擇的公司是佔盡優勢的龍頭股,那該公司本身就會自立自強,想盡辦法延續他們的優勢而不被其他公司超越,如此還需要因為主力的大買或大賣而過度擔心嗎?
又如,自己選擇的公司成長動能很強,就算主力大幅倒貨,那也只是一時的變動而已。之後主力再研判可投入的話,一樣可以挾資金的優勢強力買入,一點也不在意追高這種事。
月光覺得,主力要買或賣,看著他們表演就好,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購物狂,每天都要買賣才行。自己要關注的,就是與觀察清單的重疊之處,是不是更加肯認了自己選股的精準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存股族而言,股價下跌時就是買進的時機,這樣可以更快的增加持股的數量。而對於操作短線的投資者來看,就是要買進正在上漲的股票,看準這一段時機,就可以賺到一波就跑。就算要買入正在下跌的股票,也要確認是即將回檔的股票,例如趁台積電回檔時買入,很快股價又往上走了。
     接續上一篇文章,但這也可以用來修正短線的做法,將短線的時間拉長,在選股時就要選取至少會持有兩周的標的,這樣才不會看得太短而白做工。         根據月光的觀察,加速資產累積速度的關鍵在於第一桶金的獲得。有了第一桶金,就可以投入更多長線的標的,獲取更多的股息。
         因應台股上萬六,六六大順,月光的操作的策略也積極了起來。先前以長線操作為主,是為了避免資金的變動幅度過大,萬一下跌,也可以穩定獲取股息。而現在股市資金十分充足,若只是等著領取股息,未免過於被動。因此月光開始嘗試操作短線,可以短到持有不到兩週的時間就將投資標
封關前擬定好策略就去執行吧!         由於2021年一開始,外資展開了認錯行情,台股仍然氣勢如虹,來到一萬六千點關卡。而行情越是上漲,看壞的聲音也就聲量越大,是不是在過完農曆年後,會有大幅度的修正行情?因此,為了預防這樣的情勢,投資人應該採取如何的對策?是把現股全部脫手而只持有現金嗎?還是應
        觀察主力的購物車裡面裝些什麼個股,可以作為散戶選股時的參考。因為散戶的籌碼只有少少的幾枚,如果押錯可就是錯失上漲良機。而且現在零股交易很方便,就算要追隨主力購入高價股,也可以趁漲勢買入一些。        例如購入每股500元的個股共100股,當漲到每股5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耐心。雖然明知,但在等待過程中,仍會感到著急: 怎麼大盤漲了,自己的投資標的不僅沒有跟著上漲,反而還下跌了,會不會太弱? 別人都吞好幾支漲停了,賺一大波,然後再隨便賣個一兩張就幾萬元入袋,多愜意!         但是,真有那麼神的話怎麼還沒大紅呢?莫非周圍的
 對於存股族而言,股價下跌時就是買進的時機,這樣可以更快的增加持股的數量。而對於操作短線的投資者來看,就是要買進正在上漲的股票,看準這一段時機,就可以賺到一波就跑。就算要買入正在下跌的股票,也要確認是即將回檔的股票,例如趁台積電回檔時買入,很快股價又往上走了。
     接續上一篇文章,但這也可以用來修正短線的做法,將短線的時間拉長,在選股時就要選取至少會持有兩周的標的,這樣才不會看得太短而白做工。         根據月光的觀察,加速資產累積速度的關鍵在於第一桶金的獲得。有了第一桶金,就可以投入更多長線的標的,獲取更多的股息。
         因應台股上萬六,六六大順,月光的操作的策略也積極了起來。先前以長線操作為主,是為了避免資金的變動幅度過大,萬一下跌,也可以穩定獲取股息。而現在股市資金十分充足,若只是等著領取股息,未免過於被動。因此月光開始嘗試操作短線,可以短到持有不到兩週的時間就將投資標
封關前擬定好策略就去執行吧!         由於2021年一開始,外資展開了認錯行情,台股仍然氣勢如虹,來到一萬六千點關卡。而行情越是上漲,看壞的聲音也就聲量越大,是不是在過完農曆年後,會有大幅度的修正行情?因此,為了預防這樣的情勢,投資人應該採取如何的對策?是把現股全部脫手而只持有現金嗎?還是應
        觀察主力的購物車裡面裝些什麼個股,可以作為散戶選股時的參考。因為散戶的籌碼只有少少的幾枚,如果押錯可就是錯失上漲良機。而且現在零股交易很方便,就算要追隨主力購入高價股,也可以趁漲勢買入一些。        例如購入每股500元的個股共100股,當漲到每股5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耐心。雖然明知,但在等待過程中,仍會感到著急: 怎麼大盤漲了,自己的投資標的不僅沒有跟著上漲,反而還下跌了,會不會太弱? 別人都吞好幾支漲停了,賺一大波,然後再隨便賣個一兩張就幾萬元入袋,多愜意!         但是,真有那麼神的話怎麼還沒大紅呢?莫非周圍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年因為一些私人因素,所以不會買入過多檔的股票,而2330依舊是我的首選 2330 第四季法說會大家應該都看得差不多了,如果還沒可以去參考大神的 Min EPS 45 元,CAGR 20 %, 所以簡單推估一下可以知道 2025 EPS 54元 2026 EPS 64.8元 我覺得台積電
以我來說,都有答非所問的情況。 因此,想必是有星爸媽的困擾。 而出的問題,是因為〝走神〞導致。 這情況,如何協助? 往往是星兒的沒有針對問題,進行回答 對於星兒的答非所問,往往因為無法在眼神的專注,在於長時間進行〝注目禮〞而無法理解對方的內容。 而往往星兒無法行注目禮,星爸媽可以要求星兒
基本上,瑾心的立場,是認為星爸媽才是關鍵。 而在我母親立場,真的要是過度保護,那就是〝直昇機家長〞。 而在應用行為分析,是以〝行為〞做改善。 事實上,應用行為分析,主要以〝允許〞為主。 而我母親的〝迴避〞,那麼,我如何表達? 我母親有因為住戶的出事,而助人做園藝 自從我家樓下的製造噪音,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本週一大盤跌了1807點,創歷史最大跌點。本週三大盤卻漲了794點,也創了歷史最大漲點。一週來,兩天大跌,三天大漲,每天指數上下都是幾百點,這麼劇烈的一週,你的心情是忐忑,還是坦然,抑或甚至是竊喜?  
Thumbnail
這世界每天都可以見證奇蹟,前天日經指數跌幅跌到熔斷,大盤大跌超過12%,昨天漲到熔斷,大盤上漲超過10%,這個是大盤不是個股喔!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高報酬是「不正常的」、沒有風險的高報酬「絕對不正常」。 例如: 保證本金不會虧損且年報酬6%以上。(2024年4月台灣銀行3年期定存1.785%),除了定存,沒有投資產品是可以保本的。 保本背後的意義? 保本代表你的投資商品非常的穩定,不會有任何帳面的虧損,而與之相對地,你得到相對
Thumbnail
今年因為一些私人因素,所以不會買入過多檔的股票,而2330依舊是我的首選 2330 第四季法說會大家應該都看得差不多了,如果還沒可以去參考大神的 Min EPS 45 元,CAGR 20 %, 所以簡單推估一下可以知道 2025 EPS 54元 2026 EPS 64.8元 我覺得台積電
以我來說,都有答非所問的情況。 因此,想必是有星爸媽的困擾。 而出的問題,是因為〝走神〞導致。 這情況,如何協助? 往往是星兒的沒有針對問題,進行回答 對於星兒的答非所問,往往因為無法在眼神的專注,在於長時間進行〝注目禮〞而無法理解對方的內容。 而往往星兒無法行注目禮,星爸媽可以要求星兒
基本上,瑾心的立場,是認為星爸媽才是關鍵。 而在我母親立場,真的要是過度保護,那就是〝直昇機家長〞。 而在應用行為分析,是以〝行為〞做改善。 事實上,應用行為分析,主要以〝允許〞為主。 而我母親的〝迴避〞,那麼,我如何表達? 我母親有因為住戶的出事,而助人做園藝 自從我家樓下的製造噪音,
股票趨勢長期向上,台股每3-6個月都會出現技術性回檔,淺為-10%、中為-20%、深為-30%,通常超過-22%則融資出現多殺多,被迫斷頭或自己停損,通常都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彎腰撿鑽石,持有3個月以上都會有不錯的報酬率。 1)外資淨空單部位的變化 2)大盤融資減幅與波段跌幅的計算 3)籌碼的
本週一大盤跌了1807點,創歷史最大跌點。本週三大盤卻漲了794點,也創了歷史最大漲點。一週來,兩天大跌,三天大漲,每天指數上下都是幾百點,這麼劇烈的一週,你的心情是忐忑,還是坦然,抑或甚至是竊喜?  
Thumbnail
這世界每天都可以見證奇蹟,前天日經指數跌幅跌到熔斷,大盤大跌超過12%,昨天漲到熔斷,大盤上漲超過10%,這個是大盤不是個股喔!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高報酬是「不正常的」、沒有風險的高報酬「絕對不正常」。 例如: 保證本金不會虧損且年報酬6%以上。(2024年4月台灣銀行3年期定存1.785%),除了定存,沒有投資產品是可以保本的。 保本背後的意義? 保本代表你的投資商品非常的穩定,不會有任何帳面的虧損,而與之相對地,你得到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