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活著像個人類」,通常就會遇到許多痛苦的關卡。比如說,在職場裡在組織裡看到不合理的事情、集體霸凌、權勢性騷,或有權有勢者就是能享有更多不公平的人生機會,要不要說出來、要不要反抗,還是說服自己這世界就是這樣、管好自己就好、安心接受?
態度(attitude)與渴望(desire)的衝突與鬥爭,每一天都在我們的大腦上演。我們渴望金錢、美食、情慾、名聲、權力,但也會想要堅持一些自己的道德觀與價值觀。當生物本能與大腦認知衝突時,會造成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產生痛苦、不適感覺。這時,為了降低認知失調,我們會改變行為,或改變認知。
人類演化後的本能,男性容易被年輕、好看的女生吸引,女性容易被擁有財富、權勢的男性吸引。這種性本能跨文化、超越年代、普遍存在多數人類,即使在性別平等指數高的國家也還是一樣。在交往的過程裡,男性常會表露出擁有優越經濟能力、可以為女性付出、但也會替女性下決定(美其名「承擔」)的一面,也就是俗稱「沙文主義豬」。這樣的交往模式,對許多女生可能是有吸引力的,但如果約會的對象有強烈的女性主義傾向呢?
男女互相吸引的常見模式寫在基因裡,但人類大腦的理性思維會告訴我們這未必是對的。女性很可能會在被傳統男性魅力吸引時,大腦同時響起警鐘,告訴自己這男生的做法違背女性主義的信念。這時,女生會感受到內心衝突,然後在「改變行為」(停止約會)跟「改變認知」(說服自己繼續約會)間做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