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2/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

近來性騷擾事件的延燒,連帶使得「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被提出來檢討。它意在突顯一種雙重標準:同樣的事,帥的人做就大受歡迎,醜的人做就被指控性騷擾。
在各種性侵新聞報導底下,或是男女交往關係的討論串裡,常可見到這類言論的變型:
.人帥得體,人醜dirty
.人帥真好,人醜吃草
.人帥任性,人醜認命
.人帥沒煩惱,人醜等坐牢
.人帥能交往,人醜一巴掌
.人帥不要緊,人醜要報警
.人帥是情郎,人醜是色狼
論證技巧上,對雙標的主要反駁策略,就是指出「同樣的事」其實混淆了兩類根本不一樣的事件。這就需要強調其中有何重大差異,以及這一差異會導致不同判斷。舉個例子,同樣是跨越身體界線的動作(譬如撫摸臀部),若有事先確認意願就沒問題,若是趁亂偷摸則當然不行。
理性上來看,這些反駁可以很有力。但據我觀察,人帥人醜云云,其實反映了一種日漸普及的、在高中生那也能見到的自危心態。它大致是下列認知的集合:
1.性騷擾的指控很主觀,或說很大程度由當事人感受來判定。
2.指控權完全在女性手上,尤其是懂得製造輿論風向的人。
3.當死無對證時,無辜男方只能自認倒楣。
4.男性必須學會反制方法,或說如何自我保護。
當然,一定有人會說,男性自己就該學懂事前預防,譬如保持身體界線、過濾敏感用語,或避免單獨同處一室等等,而非只想著事後逃避責任。
我很同意這一點,但這是需要特地學習練習的社交技能,而我懷疑當今的義務教育能否做到。如果沒有,那就很可能有某些男性,會陷入「知道有疑慮卻不知如何避免」的狀況。
特別是,對人際互動經驗不多的年輕男性學生而言,「追求異性」與「避免性騷擾」容易形成互斥關係,尤其摸不清兩者界線時。
據此,「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其實同時反映了兩面認知:一是要說某些女性會刻意雙重標準,二是要說自己是雙標當中的輸家。從這角度來看,「人醜性騷擾」有時是種自嘲,跟鄉民自稱肥宅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這種想法的日漸流行,固有認知也逐漸被翻轉:從前我們認為,女性更多地是潛在受害者,而男性更多地是潛在加害者;但在如今的性騷擾事件當中,「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或「越想越不對勁」強烈暗示,女方才是真正該負責的人,因為某些男性更容易被指控。
人際關係的適當界線,本來就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所以這種指控會不會成立,很大程度上跟我們能否正確推測對方感受,或能否適當塑造情境氛圍有關。譬如某男毫無預警摸女方的手,可能會被罵噁心;但幫她看手相再噓寒問暖一番,女方搞不好覺得貼心。
也就因為如此,我認為從長期角度看,這可能是網路世代社交技巧相對沒有提昇的問題。網路讓資訊快速傳播,使得女性的權益意識日漸抬頭,但人們在網路上花更多時間的結果,其實排擠掉許多見面互動、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
它使得原本受歡迎的男性更加有利,而原本技巧不足的男性劣勢更大。這類情況的各種案例被廣泛流傳,最後簡化為「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