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說文好難:標題很好又怎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怎麼寫論說文?》

《論說文好難:用三小公式避開四大黑洞》

哪個標題更好?好在哪裡?很好又怎樣?

先前提過,大家在寫知識性質較高的東西時,或多或少會遇到標題障礙,覺得標題怎麼寫都不太對。雖然技巧多少通用,但這裡先不論文案、記敘、抒情、詩詞或小說創作等文體,而以知性文章為主。

一般人在訂定標題時必定會考慮,如何精準呈現文章的資訊範圍與類型。但必須注意的是,是否能夠「精準呈現」,會因每個人的知識背景不同而有落差,這種落差最常發生在作者與讀者之間,導致類似「知識詛咒」的情況。

更具體地說,作者對文章內容通常有最多最深的掌握,但對還沒決定要不要閱讀的讀者而言,常常只能透過標題來獲取大致印象(附屬圖片或作者名聲也能有此作用)。這有時會導致,作者認為標題已經足夠精準了,但對讀者而言卻並非如此。

反映在標題上,就是太過模糊不清,或難以突顯文章的重點與價值。舉個例子:

A.《怎麼寫論說文》

B.《寫論說文的三種技巧》

C.《論說文寫作:三種障礙與移除工具》

A是開放性問句,並未暗示任何進一步資訊,考慮到市面上教導寫作的文章與書籍已經不少,它的缺點是模糊與看不出獨特價值。

B比A好的地方,就是加了「三種技巧」,這能夠讓人感到:我快速看一下是哪三種,看看能不能有幫助。這就告訴讀者你有分類與命名,利於快速判斷資訊的品質與價值。

C是把「技巧」擴充為「障礙與移除工具」,代表你有分類障礙並提出相應解法,由於呈現了「不同障礙要用不同工具」的印象,這會讓人覺得你的技巧操作性更強,亦即使用上更輕鬆或更快見效。

當然我不敢說,這樣改可以讓每個讀者都產生預期的正面印象,但它至少是只加分不扣分:某些潛在讀者會持續無感,但另一些會因此很有感。

必須注意的是,不要為了塑造正面印象而搞到題文不符。畢竟標題的核心任務,是反映內文的資訊類型,讓讀者不至於產生錯誤預期,大致知道文章內容跟什麼有關、跟什麼無關。

除了精準呈現內容與重要性以外,標題還可附帶更多好處,功能上可區分為注意、記住、在乎三大類:

一是增加意外點或好奇點,這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創造更多潛在讀者,或說讓更多人馬上就想點進去看。二是增加記憶點,或說利於儲存記憶,可讓更多欣賞文章內容的讀者,在引用、提及或推薦時更容易想起來。

這兩點相對簡單,比較無腦的做法是加入數字、英文字母或情緒語詞,需要一點思考的做法則是運用諧音、雙關或組合兩個平常不會放在一起的語詞。

三是增加知識點,或說強調資訊的功能,讓讀者更能或更快了解,文章可以解決哪些疑惑或困難,或說提供哪些有用資訊、讀完能夠做到什麼。這需要描述受阻感受與場景、點出實際障礙與困難,或是突顯具體可完成的目標,並指出技術上要解決還算容易(譬如「第一次...就上手」,或「十天之內...」)。

四是增加連結點,或說觸發並連結到更多正面聯想:也就是用簡短字詞來呈現更多正面資訊,或說使每個字的正面資訊攜帶量更大。這必須運用讀者們熟悉的譬喻、典故或文化符碼才能做到,如果用得好,可以同時兼具注意、記住和在乎三大功能。

大家不妨想一想,《論說文好難:用三小公式避開四大黑洞》這個標題,運用到了哪些技巧?是好是壞?還可以怎麼改?(我沒真的寫出這篇來,但不考慮高品質的話,要列出寫作的幾種常見困難與技巧,並不是很難)

最後我必須老實承認,如果以寫短文為主,不太可能每篇都這樣去想,因為花的力氣實在不少。然而,你的得意之作必然值得一個好標題,請用標題盡可能突顯它的獨特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3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何針對難讀的論文做筆記呢? 有讀過研究所碩博士的人之所以與一般人不同,就是有經歷過痛苦的讀論文,從論文做筆記,找到創新點,的整個過程。 我從16歲開始做研究。沈澱15年,我終於找到對論文做筆記的3個最佳實務:
Thumbnail
如何針對難讀的論文做筆記呢? 有讀過研究所碩博士的人之所以與一般人不同,就是有經歷過痛苦的讀論文,從論文做筆記,找到創新點,的整個過程。 我從16歲開始做研究。沈澱15年,我終於找到對論文做筆記的3個最佳實務: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到過,閱讀複雜文章時,總是抓不住主軸,讀完之後卻感覺什麼都沒有學到? 身為學術研究者,我需要閱讀大量學術論文。 這些論文的段落都很複雜,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心思才能搞懂。 還好,我學會了「前因後果筆記法」,閱讀複雜段落就變超簡單了! 下面是3個實踐前因後果筆記法時,你可以額外注意的聚焦之處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到過,閱讀複雜文章時,總是抓不住主軸,讀完之後卻感覺什麼都沒有學到? 身為學術研究者,我需要閱讀大量學術論文。 這些論文的段落都很複雜,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心思才能搞懂。 還好,我學會了「前因後果筆記法」,閱讀複雜段落就變超簡單了! 下面是3個實踐前因後果筆記法時,你可以額外注意的聚焦之處
Thumbnail
我們都被教育開卷有益。 但根據我讀過8000本以上的書的經驗,其實,閱讀過程存在很多陷阱。其中閱讀量少的人自動會陷入的三個陷阱: 想從網路文章獲得知識 想從論文書本裡面獲得知識 想從課本與課程中學會應用 而不讓閱讀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想清楚「這個源文本適合讀出什麼」。
Thumbnail
我們都被教育開卷有益。 但根據我讀過8000本以上的書的經驗,其實,閱讀過程存在很多陷阱。其中閱讀量少的人自動會陷入的三個陷阱: 想從網路文章獲得知識 想從論文書本裡面獲得知識 想從課本與課程中學會應用 而不讓閱讀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想清楚「這個源文本適合讀出什麼」。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 優勢輸出可以應用的5個場景: 1.溝通表達 2.文章寫作 3.簡報規劃 4.視覺圖解 5.精準閱讀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 優勢輸出可以應用的5個場景: 1.溝通表達 2.文章寫作 3.簡報規劃 4.視覺圖解 5.精準閱讀
Thumbnail
「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而寫作使人精確。」這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隨筆集,《論學問》當中收錄的一段話。 無論培根為何這麼說,這句話確實包含了教學方法的精髓, 也就是說,閱讀、聽講、討論和寫作等應該要齊頭並進。 ●文章有各式各樣的類型,但本書討論類型則是「包含個人主張的論述文章」。那什麼是「包含個人
Thumbnail
「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而寫作使人精確。」這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隨筆集,《論學問》當中收錄的一段話。 無論培根為何這麼說,這句話確實包含了教學方法的精髓, 也就是說,閱讀、聽講、討論和寫作等應該要齊頭並進。 ●文章有各式各樣的類型,但本書討論類型則是「包含個人主張的論述文章」。那什麼是「包含個人
Thumbnail
學測將至,面對國寫題,考生最擔心的應該是看到考題時沒有靈感,無從下筆;或是寫到一半發現偏題。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佳的方法應該是建構一套能在考場能順利調用的思維模組,才能確認在考場上至少能展現自己該有的水平。
Thumbnail
學測將至,面對國寫題,考生最擔心的應該是看到考題時沒有靈感,無從下筆;或是寫到一半發現偏題。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最佳的方法應該是建構一套能在考場能順利調用的思維模組,才能確認在考場上至少能展現自己該有的水平。
Thumbnail
標題還可附帶更多好處,功能上可區分為注意、記住、在乎三大類。
Thumbnail
標題還可附帶更多好處,功能上可區分為注意、記住、在乎三大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