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跟老同學一起聊聊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畢業數十載,難得還有一群老同學還會在即時通訊 app 上隔三差五的相互問候。
這些問候,不是那種「長輩圖」式的問候,基本上可能是疑難雜症,或是人生感慨,反正千奇百怪無奇不有。大家基本離開校園後就各分西東了,進到的產業也是琳瑯滿目,甚至連所在的國家都各有千秋。唯一就是因為大家都在最沒有利害關係之時因為緣份成為同窗,是故在出了社會後,即使彼此會有自己的新交際圈,但能在這裡繼續敘敘舊說說心裡的話,還是讓大家願意熱衷的維持這裡的熱度。
幾位同學,有些已經有了小朋友,有時候大家相約碰面反而大家都為了照顧小朋友沒辦法專心,而在網路上則反而得以認真抒發,所以有時候這裡成了類似「樹洞」般的功能,會吐吐近日的苦水,針對熱門時事發表一些「就在這裡發聲」的評論,反倒不會像是在社交平台上大家要顧忌各式各樣的眼光,最終反而綁手綁腳的不好意思亂說。
近日則準備相約到其中一位同學家裡作點手工食材,作什麼有時候或許只是個藉口,大家更重要的是這種見一次少一次相聚感覺。儘管彼此心裡知道現場會因為各種原因忙亂不堪,卻還是認真又積極的策劃著要去哪裡買聚會的食物,要怎麼讓有車的同學幫忙載沒車的一起,要怎麼相互協助購買器材......等,就像是那過去的時光一般,大家一起準備著要參加的比賽,弄道具的弄道具,準備服裝的準備服裝,儘管累,卻有著無比的成就感。
工作再忙,也別忘記跟老同學聯絡聯絡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在執行一場活動的所有相關準備,理所當然也跟各式各樣的合作夥伴有這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 不一樣的團隊,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質。慢慢交流過程中,就會感受到許多的細微差異與有時候像是矛盾一般的感覺。例如有的團隊明顯就是所有大權集中在領導者身上,所以每一位出來溝通者,都無法作任何決定。各種交流的事項需要對
自始至終,總覺得團隊內有各種不同特色的人共同組成,是最完美的型態。但往往天不從人願,不見得能得到如此的結果。 從回到台灣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後,也一邊在重新學習新的團隊互補關係。同時也會對比過去的情況與現在的狀態,看看差異,以及形成這些差業的可能原因。 目前的團隊有個非常熟稔長袖善舞者,可以在飯局
在傳統觀念中,一個品牌或是企業的形象,總是最珍貴需要被小心呵護的。也因此衍生出各種類似 PR 一類的職位或是職能來專門應對這方面的需求。 但在這個媒體無孔不入的滲透在每個消費者的時代中,你我的專注都基本上都被各式各樣的手機 apps 或是電腦信息、電視跑馬燈、腥羶色的新聞信息......等瓜分搶走
過去受幾位一起合作夥伴所託,開始建立並帶起一支不大不小的團隊,儘管因為疫情關係最終沒能繼續前緣,也是積累的許多感觸。 授權是「認真的」授權 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既然要「委託」,那就是一件責任與權力上的全部授予。否則就應該在開始支出劃定完整的界線,讓委託者與受託者彼此知道疆域。 在前期開始建立團隊時,
一週的 Weekdays 幾乎都在奔波~ 一方面隨著短期的活動將要到來,需要處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則是也有中長期在佈局的事情支線,同樣也不能放下。這就是日常的常態吧。 如此一來導致的最大併發症,就是自己想同步開的支線 - Python 課程也就有點進度落後。由於參加的是線上課程,但是會有類
與冰雪妹一同前往遙遠的海邊小城鎮政府機關拜會當地地方首長,主要除了打打招呼要去貴寶地叨擾舉辦活動外,也希望取得一些當地的支持。 一大清早起床,冰雪妹應該轉了兩種車到達相約的地點,上了自己的車後,兩杯熱騰騰的飲料,就直驅目的地而去。翻過山、穿隧道,直到沿著海岸線奔馳著,一個海浪較為平靜的上午,順利的
因為在執行一場活動的所有相關準備,理所當然也跟各式各樣的合作夥伴有這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 不一樣的團隊,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質。慢慢交流過程中,就會感受到許多的細微差異與有時候像是矛盾一般的感覺。例如有的團隊明顯就是所有大權集中在領導者身上,所以每一位出來溝通者,都無法作任何決定。各種交流的事項需要對
自始至終,總覺得團隊內有各種不同特色的人共同組成,是最完美的型態。但往往天不從人願,不見得能得到如此的結果。 從回到台灣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後,也一邊在重新學習新的團隊互補關係。同時也會對比過去的情況與現在的狀態,看看差異,以及形成這些差業的可能原因。 目前的團隊有個非常熟稔長袖善舞者,可以在飯局
在傳統觀念中,一個品牌或是企業的形象,總是最珍貴需要被小心呵護的。也因此衍生出各種類似 PR 一類的職位或是職能來專門應對這方面的需求。 但在這個媒體無孔不入的滲透在每個消費者的時代中,你我的專注都基本上都被各式各樣的手機 apps 或是電腦信息、電視跑馬燈、腥羶色的新聞信息......等瓜分搶走
過去受幾位一起合作夥伴所託,開始建立並帶起一支不大不小的團隊,儘管因為疫情關係最終沒能繼續前緣,也是積累的許多感觸。 授權是「認真的」授權 首先最大的感受就是既然要「委託」,那就是一件責任與權力上的全部授予。否則就應該在開始支出劃定完整的界線,讓委託者與受託者彼此知道疆域。 在前期開始建立團隊時,
一週的 Weekdays 幾乎都在奔波~ 一方面隨著短期的活動將要到來,需要處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則是也有中長期在佈局的事情支線,同樣也不能放下。這就是日常的常態吧。 如此一來導致的最大併發症,就是自己想同步開的支線 - Python 課程也就有點進度落後。由於參加的是線上課程,但是會有類
與冰雪妹一同前往遙遠的海邊小城鎮政府機關拜會當地地方首長,主要除了打打招呼要去貴寶地叨擾舉辦活動外,也希望取得一些當地的支持。 一大清早起床,冰雪妹應該轉了兩種車到達相約的地點,上了自己的車後,兩杯熱騰騰的飲料,就直驅目的地而去。翻過山、穿隧道,直到沿著海岸線奔馳著,一個海浪較為平靜的上午,順利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同學間的情誼,如詩如畫,以詩意般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幅生動感人的畫面。在那溫馨的光影中,我們彷彿能聽見歲月的低語,感受到友情的溫暖。 找一個理由,和同學見一面,只為了懷念過去的歲月,分享一口老酒、一首老歌,眼淚濕潤了眼眶。 找一個理由,去和同學見一面,不論是好是壞,只想看到彼此,說聲同學,表達一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前幾天收到一位同學的訊息,收到訊息的當下正好在忙,加上整個周末因為回鄉下去掃墓了,都在忙著照顧家中長輩,沒有及時回覆對方。 在暫且擱置未回覆的當下,一段我和這位同學的對話浮出我的腦海。那是時隔一年多的某天晚上,似乎是因為某事再次與她連絡上。然而在那一個電話中,對方先是委屈巴巴抱怨說我們倆斷了聯繫,
時間距離非常的久 9位社團的大小夥伴 終於要見面了 當然是開心到不行 只是過程中 我發現大家的落差 有些人還是單純美好容易滿足 有些人是一針見血的談話搞笑 有些人依然堅持他自己的形象 只是太太總是私下告訴我們 根本不是這樣~哈 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係 的確會有區域性的影響 冷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偶爾回想起這學期的一些班上風景, 其中有一段是, 如果學生一群圍在一起, 不是在聊天的話, 就是有『某生』發燒了!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本來本週打算想分享2023年底到2024年初這近10天的生活。 因為這10天內見了好~久不見的大小朋友們,還有每年底都要一起跨年的伙伴跟五位老朋友們,有很多有趣人事物跟感受想要分享來著。 但本週身體微恙,腦子不太清楚,無法說得盡興,所以就來閒聊一下,我一定會找時間來分享和老朋友們一期一會(?)的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
在同學間的情誼,如詩如畫,以詩意般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幅生動感人的畫面。在那溫馨的光影中,我們彷彿能聽見歲月的低語,感受到友情的溫暖。 找一個理由,和同學見一面,只為了懷念過去的歲月,分享一口老酒、一首老歌,眼淚濕潤了眼眶。 找一個理由,去和同學見一面,不論是好是壞,只想看到彼此,說聲同學,表達一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Thumbnail
前幾天收到一位同學的訊息,收到訊息的當下正好在忙,加上整個周末因為回鄉下去掃墓了,都在忙著照顧家中長輩,沒有及時回覆對方。 在暫且擱置未回覆的當下,一段我和這位同學的對話浮出我的腦海。那是時隔一年多的某天晚上,似乎是因為某事再次與她連絡上。然而在那一個電話中,對方先是委屈巴巴抱怨說我們倆斷了聯繫,
時間距離非常的久 9位社團的大小夥伴 終於要見面了 當然是開心到不行 只是過程中 我發現大家的落差 有些人還是單純美好容易滿足 有些人是一針見血的談話搞笑 有些人依然堅持他自己的形象 只是太太總是私下告訴我們 根本不是這樣~哈 有些人因為工作的關係 的確會有區域性的影響 冷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偶爾回想起這學期的一些班上風景, 其中有一段是, 如果學生一群圍在一起, 不是在聊天的話, 就是有『某生』發燒了!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本來本週打算想分享2023年底到2024年初這近10天的生活。 因為這10天內見了好~久不見的大小朋友們,還有每年底都要一起跨年的伙伴跟五位老朋友們,有很多有趣人事物跟感受想要分享來著。 但本週身體微恙,腦子不太清楚,無法說得盡興,所以就來閒聊一下,我一定會找時間來分享和老朋友們一期一會(?)的
本來相處得好好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們之間好像哪裡變了,有些生疏,明明就很常見面和線上聊天,但有些事情妳好像不會跟我說了。 是因為不同校了的關係嗎? 我知道畢業了,隨著交友圈不同,疏遠到沒什麼聯絡的情況也是有,但我們還是有在聯絡,只是我說的多,妳回的少,是課業忙碌嗎?感覺高中真的好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