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17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不列顛之王:亞瑟王傳說的故事

談到英國被名聲最大的英雄人物,莫過於亞瑟王了。故事中出現的梅林、石中劍、圓桌騎士以及湖中女神等,經過了百年,仍然被不斷傳唱與改編,直到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仍然為此津津樂道。
亞瑟王傳說不只是一兩本書,而是由龐大的故事體系建構而成。最一開始,這些人物只是凱爾特故事中的角色,到中世紀時,人們添加了騎士傳說與愛情故事、還有尋找聖杯的基督教背景。這些素材,無一不為亞瑟王傳說體系增添許多色彩。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亞瑟王傳說的故事到底講什麼。
而若要把龐大的亞瑟王故事體系娓娓道來,不得不先提一位重要人物──梅林。

不列顛的首席魔法師:梅林
說到「梅林」的名字,首先浮出腦海的,大概都是像甘道夫或鄧不利多那樣──睿智的老巫師,拿著手杖,身穿長袍,總是說著令人一知半解的預言吧?
然而,在最早的威爾斯文化中,梅林是位瘋瘋癲癲吟遊詩人,他可以跟動物溝通,又有預言的能力,形象比較像野人,而不是賢者。梅林的形象,到了中世紀才定型。隨著時代演進,梅林的身世加入了基督教元素,搖身一變成為教會出身的智者。在中世紀的故事裡面,他是修女被夢靨惡魔侵犯後生下來的孩子,但教會中的神父沒有放棄他,反而虔誠地將梅林浸到聖水中洗禮,解開了惡魔對梅林的影響,所以梅林就算繼承了預言的能力,還能保有善良的心。
年少的梅林與國王沃帝根
年少的梅林與國王沃帝根
在梅林還小的時候,不列顛國王沃帝根(Vortigern)想要在威爾斯的土地上修建一座塔樓。但是,只要蓋了地基,隔天一定會塌陷。國王感到非常困擾,於是詢問一位占卜師要怎麼處理,占卜師告訴國王:「找一名父親不是凡人的男孩獻祭」
國王聽到後,就命令手下四處尋找,而他們找到的男孩正是梅林。梅林抵達宮殿時,他告訴國王:「地基會下沉,是因為塔樓的地下有座湖泊。湖中住著兩隻巨龍,一到晚上,這兩隻龍會打架,才造成地面晃動,地基自然會不穩。」國王半信半疑地下令挖開地基之後,果不其然,發現了地下湖及兩隻龍,一隻白色,一隻紅色。
梅林說道:「這兩隻龍就等於薩克遜與威爾斯,白色代表薩克遜,紅色代表威爾斯。總有一天,紅龍會戰勝白龍,而那就是威爾斯人征服薩克遜人的時刻。」
地下湖裡紅龍、白龍打架的光景
經過這事件後,國王沃帝根徹底相信了梅林。當時國王有個當務之急,就是不知道怎麼從眾多王子裡挑選繼承人。梅林建議國王應該傳給一位叫做烏瑟(Uther)的王子,才能避免薩克遜人侵略,國王也採納梅林的建議讓烏瑟繼位。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先提到梅林呢?雖然本篇的主角不是梅林,但梅林的紅龍傳說流傳甚廣,而梅林的出身地──威爾斯也用紅龍當作國旗。另外,繼承沃帝根王位的烏瑟王,就是亞瑟的父親。在烏瑟成為王之後,梅林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的首席魔法師。當國王出現各種疑難雜症時,第一件事就是詢問梅林的意見。

亞瑟的誕生:國王的私生子
那麼,烏瑟王的時代是個怎樣的時代呢?
這時候的英格蘭,誰有一塊土地,誰就可以自稱為王。所以當時地方上有千千百百個王,但當時大家最想當的,是統一整個英國的「英格蘭之王」。烏瑟與亞瑟都姓「Pendragon」,Pen是威爾斯語,意為頭部的、首席的。加上dragon(龍),字面意思就是「首席龍」,衍生意義則為「酋長」、「勇士」、「總司令」等。這樣的一個姓氏,似乎也預言了日後亞瑟王朝的興起。
烏瑟是威爾斯地區一個小國的國王,他英明威武,很受愛戴。
但有一位康沃爾公爵不承認烏瑟的王權,兩人經常爆發武裝衝突。在一次衝突中,烏瑟王包圍了康沃爾公爵的城堡。當他看見美豔動人公爵夫人,烏瑟王馬上就墜入情網,他嘗試用各種手段說服公爵夫人跟他在一起,但都被拒絕。
變成公爵外貌的烏瑟王騎在馬背上看著夫人
這時候,梅林出現了,說他可以協助烏瑟王得到公爵夫人,只有一個交換條件,就是孩子出生時要交給梅林撫養。烏瑟王當時已色慾薰心,一口答應了這個要求。
烏瑟王先用計,將公爵引開城堡,然後藉由梅林的法術,把外表變成公爵的模樣潛進城堡。接下來應該就不用說了吧?烏瑟王與公爵夫人度過美好的一夜,夫人也很快地懷孕了。
至於康沃爾公爵本人呢?他不幸在戰場中犧牲。烏瑟王便順理成章地將公爵夫人娶回家。而梅林也依照約定帶走了烏瑟的孩子,從此消失了好長一段時間,這個孩子就是未來的亞瑟王。

王者歸來:石中劍的故事
在亞瑟被帶走後沒多久,烏瑟王就過世了。這段時間,貴族們爭權奪利,每個都想當上那個「英格蘭全境之王」,國內的情勢亂成一團。
某一年的聖誕夜,當人們聚集在教堂作彌撒石,突然有把寶劍憑空出現,從天而降,深深插到教堂旁的石頭上。寶劍上面寫著「凡生於英格蘭,並且能拔出此劍者,方為英格蘭全境之王」。在場的所有人一擁而上,每個都想上前試試身手,但沒有一個人成功將劍拔起。又因為越來越多人聽到這個傳聞,從各地趕來拔劍,場面一片混亂,很多騎士乾脆現場比武了起來。
這時候,亞瑟出現了。
亞瑟被梅林帶走後,由一名人類的養父撫養長大。這一天,養父帶著親生兒子凱(Kay)前來參加這場比武。當時的亞瑟年紀太小,也不是騎士,所以根本無法參加,他只是個隨從,陪同凱一起參加這場競賽。
到了現場後,凱突然發現他出門前太過匆忙而忘了配劍,於是請亞瑟幫他弄一把劍來。正當亞瑟苦惱四處找不著劍時,他的眼角瞄到一旁的石中劍。這時候旁邊大家都熱衷於比武,已經無人看管石中劍,亞瑟就握住劍柄,輕輕鬆鬆地把劍拔了出來。
年少的亞瑟輕鬆的就將建拔出,一旁比武的騎士們看傻了眼
眾人看到石中劍竟被拔起,武也不比了,大家將劍插回去反覆嘗試,但不管怎麼試,也只有亞瑟拔得起來。這時,梅林及時出現,向大家宣布亞瑟士是烏瑟王的兒子,是真正的英格蘭之王繼承人。現場的騎士們才紛紛對亞瑟宣誓效忠。

騎士們的聖地:卡美洛
就這樣,亞瑟登上了王位。雖然執政初期雖然也受到很多挑戰,但他深受民眾愛戴,又在梅林的幫助下,王國日益強大。這時的卡美洛城,成了世界知名的騎士聖地。許多有理想、有抱負的騎士們紛紛前來朝聖。亞瑟也招收了許多騎士,並且製作了最有名的「圓桌」(Round Table)
卡美洛城是當時世界各地騎士們心之所向
圓桌沒有任何的菱角或上下位,所以到圓桌上開會,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主從之分。這些人被稱為「圓桌騎士」,其中包含大家熟悉的蘭斯洛特(Lancelot)、高文(Gawain)等,上一段的凱(Kay)也是圓桌騎士的一員。圓桌騎士人數眾說紛紜,比較常見的說法是12人,但在不同版本中,從12到150人都有。亞瑟也因為這樣的氣度,開創了空前強大的英國王朝。
圓桌騎士們也立下了許多誓言,例如永不背叛﹑不殘忍、永因為愛或言辭之利捲入爭吵而戰鬥、給予女士以援助等等。這些標準成為了日後騎士道的標竿,也因為強大的騎士文化讓亞瑟的王國達到頂峰。

湖中女神與王者之劍
亞瑟雖然是天選之人,他仍是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有一次他與另一名騎士比武的時候,兩人說好只能用槍不能拔劍,但亞瑟被對手挑落馬時,他克制不住衝動,拔劍搏鬥,在這場搏鬥中,神聖的石中劍被劈成兩段。
考慮到石中劍的由來,它當然不至於如此脆弱。石中劍被劈斷的原因,不外乎是亞瑟違反了自己立下的騎士誓言──不因言辭之利捲入爭吵而戰鬥。對一名騎士來說,言而無信可是相當嚴重的。
亞瑟當然很沮喪,而梅林看他深切反省了,便帶著亞瑟到聖湖的湖畔。這時候,湖中出現了一位女神,將手中的寶劍贈予亞瑟。這是把在精靈國度阿瓦隆(Avalon)打造的王者之劍(Excalibur),凱爾特語中管它叫「斷鋼劍」(非常堅硬,削鐵如泥)。
湖中女神將王者之劍送給亞瑟王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本的傳說中,石中劍與王者之劍並不是同一把,但許多改編為了簡化,只描寫了一把劍)

英雄並不完美-亞瑟的三角戀
在神力加持下,亞瑟王英勇地南征北討,據說他曾親手手刃900多人,將薩克遜人驅逐出境,甚至打進了歐洲內陸,還擊敗羅馬皇帝盧修斯(Lucious)。他還幫助蘇格蘭王國抵抗愛爾蘭,事成之後蘇格蘭王為了感謝亞瑟,將女兒桂妮薇亞(Guinevere)許配給亞瑟。英雄總是要配美人,這時候的亞瑟意氣風發,殊不知衰敗漸漸到來。
黃金時代維持了一段時間,亞瑟開始對找尋傳說中的寶藏──聖杯(Holy Grail),更感興趣,手下的騎士們紛紛離開城堡去尋找聖杯,有些騎士甚至一去不回,王國也慢慢衰弱。
聖杯。耶穌在最後的晚餐時,讓11個門徒喝下杯中象徵他的血液的紅葡萄酒。後世就流傳這個杯子裝過的水能令人返老還童、獲得永生
有一次,亞瑟與另一位在蘇格蘭的路特王戰鬥。路特王眼見戰況不妙,就派出自己的王後摩根(Morgan)去見亞瑟王並且臣服於亞瑟。據說這個摩根外表是絕世美女,但骨子裡卻是個邪惡的女巫。她將自己變成桂維尼亞的樣子,誘惑亞瑟王與她過夜,在懷上亞瑟的孩子後,摩根就遠走高飛了。
梅林知道後,他預言:「亞瑟與摩根的孩子,有朝一日一定會滅了亞瑟的王朝」。
許多傳說中,蘭斯洛特也曾拯救過桂妮薇亞
這件事紙包不住火,沒多久就被皇后桂維尼亞發現。她非常憤怒,所以就接受了亞瑟手下一名騎士──蘭斯洛特的追求。蘭斯洛特是著名美男子,但身為騎士,理應單方面的對女主人懷抱愛意,兩情相悅是不被允許的。想不到,蘭斯洛特為了愛情,選擇背叛亞瑟,徹底與騎士們翻臉,最後從卡美落逃到法國。
亞瑟見狀便追了上去。殊不知,亞瑟這一追,就促成了王國毀滅的最後一步,因為他除了蘭斯洛特這個外患、卡美落還有個內憂。
當亞瑟一離開卡美洛,他的兒子莫雷德雷(Mordred)(還記得亞瑟與摩根的私生子吧?)便馬上佔領了卡美落城,告訴大家亞瑟已經死了,宣布自己為王。
亞瑟聽到風聲後又急急忙忙趕回卡美洛,跟莫雷德雷展開一場大戰,據說造成十萬人死亡,原本的圓桌騎士也幾乎全部戰死。在兩人單挑時,亞瑟不幸被刺中,身負重傷。

英雄的殞落
亞瑟知道自己大勢已去,這時的他,已經沒有騎士跟隨,圓桌騎士也只剩最後一名倖存者貝德維爾(Bedivere)
亞瑟要求貝德維爾將他的神劍投回湖中。但貝德維爾知道,把劍投進湖裡,亞瑟也會隨之死亡。他兩次去了湖邊,都不能下定決心而折返,甚至還騙亞瑟說他已經完成了,但貝德維爾始終無法描述神劍貝湖中女神收回去的場景,而被亞瑟識破。在亞瑟本人的堅持下,貝德維爾終於在第三次時,把心一橫,將王者之劍投入湖中,這時湖中女神出現,將劍帶回湖底。
貝德維爾回報亞瑟後,亞瑟才終於與世長辭。
凱爾特傳說裡,受重傷的亞瑟王被仙女們帶走,仙女們帶領亞瑟到一個「Avalon」的永恆之地(也就是打造神劍的地方),從此消失在人間。現在的英國依然傳說著,在不列顛有災難時,亞瑟王會再度回歸,拯救不列顛的子民。
亞瑟王傳說在此告一段落。
這些故是經過幾百年的流傳,被各國的吟遊詩人、文學家們不斷刪減、修改,每個橋段多多少少有些出入,但不變的是歌頌不列顛之王的勇敢、讚頌騎士時代的榮光。
雖然以現代人的角度看來,亞瑟王故事並不存在令人驚喜的意外橋段,但亞瑟故事背後的騎士精神,是人們對完美操守的嚮往;儘管他不是一個完全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的豐功偉業卻被世世代代不斷傳唱。也許,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真實的亞瑟王,而是對黃金年代的嚮往。這兩者或許都不曾存在過,但正因為它們不曾存在,所以也不會隨著歷史被遺忘,而以不同形式存活在我們的記憶裡吧?
本文同步發表在SCOPERS倫敦好朋友官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