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個中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談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瞭解「中國」一詞的由來, 較早出現「中國」一詞的文献應是《詩、大雅、民勞》篇中提到「...... 惠此中國, 以綏四方......」, 從上下文意看, 都只是指一個地方, 何況「國」字的結構是一個「口」加一個「或」, 也是指一個地域而言, 都不指今天所謂的國家,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再進一步看, 自夏商周以至唐宋元明清, 乃至當前的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正式國號都不是「中國」。要知道「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七個字, 都不能等於兩個字的「中國」, 這是基本邏輯, 因此「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概念。既是概念, 就不是某個政權所能獨自擁有的. 同樣的在歷史長河中的每一個政權都内包於這個概念(中國)之下, 進而成為這個概念的一部份。

自周秦漢唐......以至唐宋元明清, 雖然正式國號都不是「中國」, 但無不以「中國」自居, 縱然許多非漢人建立的政權: 如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幾個以「燕」為國號的政權、氐族符氏的前秦、羌族姚氏的後秦、鲜卑族拓跋氏的北魏、鮮卑族宇文氏的北周、契丹族耶律氏的遼、女真族完顏氏的金、党項族拓跋氏的西夏、蒙古族博爾只斤氏的元以及满族愛新覺羅氏的清, 無不以中國自居, 其中《魏書》、《周書》、《遼史》、《金史》、《元史》均納入正史之列, 至於《清史》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國防研究院曾於1960年代出版《清史》, 惟未被列為正史. 據悉北京已完成《清史》编撰, 即将正式出版列為正史, 可見「中國」一詞絕不是某一政權所能單獨擁有, 而是涵蓋了有史以來各朝各代的總和, 就這一點而言, 當然只有一個中國。

在中國歷史上統一與分裂幾乎各占一半, 自秦統一天下後, 至清宣統宣佈退位, 前後2133年, 共有五次分裂, 如次:

1、三國分立(西元222-280年)共58年
2、諸胡列國南北朝(304~581年)共278年
3、五代十國(907〜990年)共73年
4、两宋與遼、西夏、金之分立(916〜1279年)共364年
5、明朝與蒙古(北元或後元)(1368〜1661年)共294年

以上分裂的時間共有1067年, 王莽的新, 武則天的周等尚未計入, 如是可知分裂與統一的時間各占一半, 都是國史的常態, 而且既往的分裂並不分離, 就以明與蒙古的分裂而言, 蒙古的大汗仍然自認為是元朝皇帝的繼承者, 如達延汗 (就是大元汗的諧譯, 明朝不願見到大元字樣, 所以以漢字達延譯之, 達延汗蒙古名為巴克蒙圖), 可見蒙古仍然以大元大汗自居 (元朝諸帝都有汗號) 這些胡族(泛指非漢人的邊疆地區各民族) 並非自外於中國, 從而可知中國只有一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學銚的沙龍
19會員
45內容數
康熙、吳三桂、五世達賴與準噶爾部酋長噶爾丹這四個活躍在十七、八世紀的人物,對中國近代史有著巨大的影響。這四個人的關係錯綜複雜,彼此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或鬥智或訴諸兵戎。本系列將就此四人事跡酌為敘述。
劉學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04
最近美歐各國突然對新疆問題感到興趣, 在前幾年不停報導新疆所發生維吾爾族或哈薩克族的抗爭事件, 且予以誇大渲染, 把新疆形容成烽火遍地, 極不安全的地區, 但近三、四年來, 新疆並未發生暴力恐攻事件, (如有發生暴力恐攻事件, 以現代通訊工具之發達, 美歐各國豈會不加以報導), 美歐各國又在中共於新
Thumbnail
2021/05/04
最近美歐各國突然對新疆問題感到興趣, 在前幾年不停報導新疆所發生維吾爾族或哈薩克族的抗爭事件, 且予以誇大渲染, 把新疆形容成烽火遍地, 極不安全的地區, 但近三、四年來, 新疆並未發生暴力恐攻事件, (如有發生暴力恐攻事件, 以現代通訊工具之發達, 美歐各國豈會不加以報導), 美歐各國又在中共於新
Thumbnail
2021/04/16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2021/04/16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2021/04/11
筆者在《論國史上之分合》曾提出自秦統一天下, 至清宣統宣佈退位的2133年間, 曾經有五次分裂, 而分裂的時間與統一的時間, 幾乎各占一半, 因此分裂與統一都是國史之常態, 只是以往的分裂, 各分裂體都自認為是中國的正統, 因此雖分裂卻未分離, 正應了所謂: 天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自1949
Thumbnail
2021/04/11
筆者在《論國史上之分合》曾提出自秦統一天下, 至清宣統宣佈退位的2133年間, 曾經有五次分裂, 而分裂的時間與統一的時間, 幾乎各占一半, 因此分裂與統一都是國史之常態, 只是以往的分裂, 各分裂體都自認為是中國的正統, 因此雖分裂卻未分離, 正應了所謂: 天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自1949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讀〈思考的盲點系列 002: 「中國」與「中國人」之辨義〉一文 [這裡],總有點「言不及義」的感覺,故以本文補充。 作為一個國家﹑民族的政治代號,「中國」一詞最早由 ❙梁啟超❙ 提出,時為1901年,出處為他的〈中國史敘論〉。❙梁啟超❙ 模仿 ❙歐洲❙ 史的劃分方式,將自創的「中國民族」的歷史設為
Thumbnail
重讀〈思考的盲點系列 002: 「中國」與「中國人」之辨義〉一文 [這裡],總有點「言不及義」的感覺,故以本文補充。 作為一個國家﹑民族的政治代號,「中國」一詞最早由 ❙梁啟超❙ 提出,時為1901年,出處為他的〈中國史敘論〉。❙梁啟超❙ 模仿 ❙歐洲❙ 史的劃分方式,將自創的「中國民族」的歷史設為
Thumbnail
今日的「中國」和「中國人」成為統稱,上下兩三千年的土地﹑人和歷史都因利成便地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囊中物﹔尤其在「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都是中國人」不絕於耳的今天。 「中國」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個詞的語源含義從來都離不開「居中之地」之意,基本上與「中土」、「中原」、「中州」等詞同義,都屬地域
Thumbnail
今日的「中國」和「中國人」成為統稱,上下兩三千年的土地﹑人和歷史都因利成便地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囊中物﹔尤其在「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都是中國人」不絕於耳的今天。 「中國」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個詞的語源含義從來都離不開「居中之地」之意,基本上與「中土」、「中原」、「中州」等詞同義,都屬地域
Thumbnail
古人如果自稱「中國人」,可能就如同現在的人說「我是首都或總統府或國會來的人」、甚至是「聯合國總部來的人」一樣的意思,或代表著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或天子親信等官方人員的身份,必須有朝廷的特別認證纔算數。但是一般人這樣講是很奇怪的,應該說自己是來自某個定居地或某個出生地比較適當吧!……
Thumbnail
古人如果自稱「中國人」,可能就如同現在的人說「我是首都或總統府或國會來的人」、甚至是「聯合國總部來的人」一樣的意思,或代表著政府機關的公務員或天子親信等官方人員的身份,必須有朝廷的特別認證纔算數。但是一般人這樣講是很奇怪的,應該說自己是來自某個定居地或某個出生地比較適當吧!……
Thumbnail
一、「二個中華的朝代」 前言:「余讀三國,未嘗聞蜀國的劉備與諸葛亮,沒有向曹魏投降,沒有讓曹操爽,就被稱為背叛中國。雖然有人把曹操當皇帝,但曹操絕非蜀國的皇帝。中國有史可考二千多年,有一千多年的分裂。分裂原本也是中國的道統,而這個時代,就叫二個中華的朝代。民主中華,追求的是以人民福祉為主體,多元開
Thumbnail
一、「二個中華的朝代」 前言:「余讀三國,未嘗聞蜀國的劉備與諸葛亮,沒有向曹魏投降,沒有讓曹操爽,就被稱為背叛中國。雖然有人把曹操當皇帝,但曹操絕非蜀國的皇帝。中國有史可考二千多年,有一千多年的分裂。分裂原本也是中國的道統,而這個時代,就叫二個中華的朝代。民主中華,追求的是以人民福祉為主體,多元開
Thumbnail
綜觀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舊大陸上的兩河流域、波斯、印度、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內陸,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國林立,就算有統一的大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是常態,通常都是某個打仗能力特別強的團體四處征服,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到原本小國林立的狀態。
Thumbnail
綜觀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舊大陸上的兩河流域、波斯、印度、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內陸,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國林立,就算有統一的大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是常態,通常都是某個打仗能力特別強的團體四處征服,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到原本小國林立的狀態。
Thumbnail
(站標:讀《如水赴壑》──名為民族國家史的「中國」故事) 致謝 @微批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769 熟知的人都知道我不太買新書,曾被反問:「那你自己出書還要別人買哦。」但是我並不是完全不買新書,而是會挑那些我迫不及待想閱讀,以及透過消費這行動支持的
Thumbnail
(站標:讀《如水赴壑》──名為民族國家史的「中國」故事) 致謝 @微批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769 熟知的人都知道我不太買新書,曾被反問:「那你自己出書還要別人買哦。」但是我並不是完全不買新書,而是會挑那些我迫不及待想閱讀,以及透過消費這行動支持的
Thumbnail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世界上有所謂四大文明古國(註1) , 而今除中國文明仍然一脈相承, 至今依然存在, 其他三或四個古文明早已消失。中國文明之所以能永續流傳, 有諸多原因, 非本文所能容納, 但其中一項就是中國歷史講究「法統」。 (註1)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埃及、巴比侖、印度及中國, 如果把希臘算上, 則是五大文明
Thumbnail
 要談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瞭解「中國」一詞的由來, 較早出現「中國」一詞的文献應是《詩、大雅、民勞》篇中提到「...... 惠此中國, 以綏四方......」, 從上下文意看, 都只是指一個地方, 何況「國」字的結構是一個「口」加一個「或」, 也是指一個地域而言, 都不指今天所謂的國家, 這是不可否認的
Thumbnail
 要談這個問題必須要先瞭解「中國」一詞的由來, 較早出現「中國」一詞的文献應是《詩、大雅、民勞》篇中提到「...... 惠此中國, 以綏四方......」, 從上下文意看, 都只是指一個地方, 何況「國」字的結構是一個「口」加一個「或」, 也是指一個地域而言, 都不指今天所謂的國家, 這是不可否認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