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文化藝術如何華麗轉身?

現代生活裡人人身上都有安裝(plug-in mobile device)行動裝置的時代,文化要繼續保持矜持當個貴婦嗎?從早期的電話、電視、電腦,到現在萬物聯網的時代來臨之後的智慧手機、EarPods、Google Glass,MR, VR, AR讓我們離駭客任務Neo上線的狀態也不遠了,未來無線連網裝置與資訊交互傳輸在5G技術的帶動下會越來越快速,其中AI人工智慧技術成為關鍵,成為資訊裝置的靈魂,也是未來硬體與數據都開始有智慧,不難想像未來非線性的成長就是取代人類的創造性。 人工智慧創作音樂、繪畫、詩,虛擬偶像等顯性程式語言創造物看似有逐漸取代神性與人性的可能,但是真正取代詩性與靈性的是商轉後的人工智慧。什麼是商轉營運的人工智慧,舉凡使用人工智慧的搜尋引擎、網路廣告推薦、數位內容推薦、遊戲、社群軟體、數據分析、監控大數據等團團圍繞著生活日常,何況透過數位資料搜集與人工智慧分析就可以勾稽出個人、群體、族群的消費習慣、生活慣性、性格、生活軌跡,人類的過去傳統認知系統與教育系統都被強勢取代或壓制,規格化與標準化已經被隱性的演算法掌控,這種環景監獄的箝制讓新一代失去靈光的詩性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過去傳統認知的文化體系也逐漸被遺忘、失去對群眾的吸引力。 「生命回尋找自己的出路」這句話理想地寄望生命自尋突破,在團團重圍中突圍而萌發;事實上端看新冠肺炎不斷地變種突變就可以看到人類在這種情勢底下的可能性。實體空間租稅上漲,實體經濟也因而潰縮,因為數位媒體廣告的侵蝕,傳統印刷出版也在凋零,整體而言人類實體文化與生活型態正面臨空前的壓縮,逼迫實體生態逐步轉向數位領域。在人類的生活日常逐項數位化與數位轉型,各種產業面臨數位資訊時代的適應問題,文化藝術也可能藉由NTF加密藝術得到生命傳承嗎?依據人類生活形態的轉變,數位L型化的狀態是非常明顯的,文化藝術會注入數位活水快速發展,光譜另一端實體文化藝術體驗會維持小眾,時尚設計會利用文化藝術的異質性投入結盟。在數位時代實體文化藝術將是會是屬於小眾化、異質性、高TA、高社群化,其中可以靈活線上線下(ATL+BTL)混合運作的文化生命體將得到最大關注。其中文化藝術數位原生種會從數位環境席捲實體空間與經濟,擠壓過去傳統文化藝術的空間。傳統文化式微乃是大勢所趨,除非執政者意識到文化教育是國防與防疫的關鍵之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