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富過三代才懂吃穿」與「富不過三代」是華人的歷史宿命,也是中華文化的無限輪迴。這樣一加一減之下究竟文化藝術還剩下什麼?平民藝術?民俗技藝?宮廷藝術?形式主義文化藝術?時代流行藝術?當年紫禁城自1420年建成到1912年清朝滅亡,歷經三朝代,起義軍李自成離京之前洗劫燒毀珍寶,明朝所遺留下來的寶物藏品為數寥寥無幾,流傳後世的珍寶都是清朝所蒐藏的。若不是乾隆皇帝對漢文化鍾愛有加,恐怕漢文化寶物就會流失殆盡;若不是清朝對漢文化的推行,中華文化也會被其他文化所取代。[1]
宋代詩人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載宋人諺:「三世仕宦,方解著衣吃飯。」[2]一般來說華人認為富裕要過三代之後才懂得食衣住行,這種觀點根深蒂固,以至於華人輕視文人、文化藝術的發展建設,不僅是華人過去經歷過長期的戰亂與帝制影響,財富與資源多數是被剝削的狀態,成王敗寇的競爭對抗意識存在基因裡面,誰都不服任何人,養成對文化與教育的漠視。另一點就是華人看似很注重傳統,實際上不重視文化,華人成王敗寇的意識形態有著改朝換代與推翻前朝強烈的個體意識,僅止服從上位者與王者的威嚇。除了華人以外,這種民族結構與成王敗寇的意識型態在亞洲非常普遍,但其他民族即便沒有這麼富裕卻還是很重視自己族群的習俗與文化,在民族自我意識是比較有認同感的。上述說明多以華人為範本,以中原為主之民族經歷過大起大落,有錢則消費炫富,沒錢則勒緊褲帶;相比之下,其他民族或許歷史因素,而且戰亂沒有那麼頻繁,對文化認同與守護比較有利,無論是泰緬、越柬、馬印等族群沒這麼複雜,也有利於文化認同。華人文化相比之下,隨著現代化與財富的增加,舊文化是更消散、更衰弱的,取而代之的是炫富的行為、商業行為,文化傳統的節日與習俗意義反不被重視。通常民族對自身文化意識與文化傳統信心不足,文化傳統有如流體自然流動,有其他文化族群比較優勢,文化上模仿模擬來適應外來文化是常見的反應機制,或者是文化主體奮發圖強主動仿造外來文化重新建立新的文化自性。然而,真正文化喪失主體性的是政治性的壓迫、文化殖民、戰爭、極權統治、種族屠殺等外部急性症狀才會發生的。以上選項中華文化都在近百年都沾上邊了,近代還多了一些項目例如:數位極權、權貴資本主義、極權社會主義、數位言論審查、數位科技監控等全景監獄剝離中華文化與信仰中華文化的族群,在全球貿易與社會重商重科技主義創造純粹中華文化形式主義的世代。華人各種節慶活動藉由商業機構來代辦就是實例,人們已經忘記年節、中秋、端午、元宵等節日的精神,實際歡慶情人節、聖誕節、愚人節,實際。一旦人文藝術與傳統被人們遺忘後,人們還能如何辨識自身?
沒有信仰中華文化就沒事了嗎?上述案例是以中華文化的剝離現象來說明現今社會文化藝術逐漸被迫形式主義化,人類已經邁向商業科技平台獨角獸與極權社會主義的時代。事實上在現代民族國家機制誕生後,亞洲各國都向歐美學習現代化制度與現代政體,這種國家現代化手段是非常有效,不僅對內政治理施行,以利於對外進行交流與貿易。可是站在人文藝術的角度,現代化過程中有價值觀均值化的傾象,以及潛在抹平異質他者人文藝術的壓迫性(此處意旨非歐美、非強勢的文化),藉由強大的經貿科技進行各方面的文化殖民。透過每日的方便性科技,教育機構價值觀的對壘,國家推行經濟優勢產業,社會恣意淘汰無用的文化傳統,人民追求主流娛樂的內容媒體,獨角獸平台散播獨佔資訊內容與價值體系影響力,以上各種問題都會抹殺人文藝術與教育領域在社會作出的努力。資訊工業現代化僅將每個個體當作勞動資源,獨角獸平台時代下人人看似為個體平台,但是實際上每個個體不僅是消費個體,也是貨物,也是數據流量,是供給獨角獸平台的動力泉源。這種破壞性影響對以華人文化為皈依的華族、台灣人、中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不僅是傳統價值觀的衰敗,也比其他民族容易落入文化形式主義的框柩,徒具文化形式沒有靈魂。因為華人社會主流結構充滿著「情大過與理法」缺乏創造性的傳統,充斥著家庭恩情主義的結構來構築華人社會的倫理結構[3];事實上,以家族綑綁或情緒勒索來適應社會變遷的模式,缺乏調適新社會變化的彈性,往往為了生存選擇容易拋棄歷史傳統文化藝術等非物資文化與文化資產。因為華人社會主流結構以有著恩情主義的意識形態,家族成員的牽扯拉力產生了一種家族集體生存的結構,不僅人人無法做自己,而且習慣性抹殺壓抑個體創造力來生存;崇尚家族生存與崇拜父權的潛意識,是非常容易被極權主義與強權政體所把持裹挾。在這種華人社會結構底下,文化無法創新與適應時代的變遷,人文傳統文化藝術也只有被剔除的份,僅能保留文化傳統的外層架構,也就是華人世界難以出現顛覆性的創新文化,華人文化也無法產生具有改變世界格局的正面影響力,或者轉變人類的生活創新模式[4]。其實在現代全網路串流全訊息的生活時代,人們憧憬著西方影片流露真實情感,仰慕西方學術與技術權威,在西方獲獎宛如鍍金,這些現象就是說明了人們對自身文化體系缺乏認同感。華人社會持續流傳著「富過三代才懂文化+富不過三代=文化無限輪迴」,這是華人文化永遠的傷痛。
華人社會文化傳統不乏正直的優點(仁愛、忠孝、信義……),也有非常多具有創造力的文化,但屬於被壓制的邊緣意識。以至於華人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都以負面居多(無秩序、無道德、無理、沒環保、不守信、不遵守法規、盜版侵權、模凌兩可、不團結、貪污、裙帶關係……),雖然近年多數國家對中國華人的評價不佳的原因來自於強國極權政策[5],以至於在海外華人受到反共反中的意識波及;在海外華人與台灣都隱含著相同的文化結構,這種民族性思考邏輯需要被解放,從吹捧大中華文化中心思想中解構,在這種盲目追求民族偽文化的結構另闢其他傳統文化發展的途徑。這種問題終歸於華人族群生存缺乏真正的文化藝術認同,無法認識人文傳統對自身社會的真正意義,崇拜一夕致富,渴望強權的關愛與裙帶關係,不團結的偽群體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華人社會的強勢文化以強權為依歸,裙帶關係為輔,綁粽子式的族群結構,無法培養創造力與適應時代的結構[6]。然而因為這種文化民族結構性的問題,以至於華人的後代與父母輩有極大的文化差異與代溝因為社會結構小家庭化、少子化、老齡化,也比其他多子多產的民族容易產生文化斷裂、人文藝術斷層,過去家族文化傳統約束鬆動、人文藝術活動消失、社會文化功能結構性退化。這其中產生的空洞就非常容易被數位科技、數位習慣、現代化、重商主義、科技至上等快速生存的價值觀取代,民族性對追求最快、最好、最容易致富的手段與生存之道,也更容易蒙蔽大義而結黨營私,相對國際上其他民族容易服膺於數位時代的權力產物(數位極權、數位監視、數位濫權)。
事實上,在當代文明生活中各國透過科技敗物主義的洗禮,國際貿易連結,以及全球極端社會主義化,人類已經航向去文化藝術的旅程。在當代科技文明化的同時,人類也被去人文藝術化、去傳統價值化,社會資源又被強勢的科技獨角獸平台壟斷,人類從小培育與認知都交由網路媒體負責,實體經濟與空間逐漸潰縮,面對高房價高物價低報酬率低利率的現況,一般成年人可能被AI人工智慧等科技所取代,這些現象過去人們還以為是科幻小說情節,實際上已經飛快地來到人們眼前;在一片迷茫霧霾式科技襲擊,人類社會生活徹底數位網路化,數位移民的成年人對時代的採取消極接受、自我麻醉、不自覺地鬱卒、不能自己,相對的,數位原民的青少年仰賴科技網路作為成長養分,青少年的偶像與理想志願已經不再是過往三師(工程師、醫師、律師)楷模,已經換化成為三網(網紅、網遊、網媒)。在獲得便利、快速、愉悅、刺激的生活,人類與社會究竟流失了什麼?付出了什麼社會成本?有哪些人文傳統是能夠透過社會機制找回來?透過數位機制重構、社會組織改革,可以透過人文藝術加回來嗎?人類社會與科技獨角獸的關係可否有更適合的調整?
為了脫離「富過三代才懂文化+富不過三代=文化無限輪迴」,重新建立新的華人民族文化特性,或者塑造新地球文化公民標準,可透過以下方式來訂定人文藝術教育的核心策略與方法。
一、 學習歐洲民主自由與個體自治,以人性出發點訂製國家工作制度,奠定國家核心創造力;廣泛訂製週休二日與個體休假制度藉此推動文化深度旅遊與客製化文化體驗(減少削價團客旅行團),厚植地區人文藝術傳統,深化產業增進國家競爭力[7]。
二、 改變二戰後殖民時期的官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會人才培育制度,不僅是為了因應時代變遷而做出教育改革,更是為了推行人本教育、因材施教的博雅人文教育。唯有培育足夠多的博雅人才,才有能力認同文化深度消費,豐富國家文化內容產業才有關鍵性的國家創造力,國家產業才會真正強盛。
三、 教育以人性為核心價值,減少為特定政治、宗教、財團、籍貫、行業、意識形態等訂製的設計,真誠地推動有益於地球的公民教育,推動綠色地球教育,改革產業綠化經濟。
四、 純粹理性的人對居住環境既無感也不會反省,僅工具理性的生存思維,留下來的只會是蠶食鯨吞、極權暴力、零和遊戲。國家推動綠色產業與綠色循環經濟,除了理工商科的教育,人文教育與文化藝術傳統對環境社會的思想成了關鍵要素。
五、 提倡企業與財團資助獎勵籌組人文藝術基金,賦予人文藝術產業進駐各種產業的任務,提供企業產業有益於環境創造與人文關懷的價值觀,藉此提升友善地球的產業結構。
六、 監督獨角獸企業與社群科技巨頭的社會責任,訂定法規規範行為準則,徵收獨角獸企業與社群科技巨頭的文化稅、數位稅、媒體稅,作為維護國家的基礎社會連結與傳統結構的完整性。
七、 提倡文化藝術與傳統產業融入數位科技基礎,量身打造新一代基礎設備運用於人文產業,在數位環境裡創造屬於文化藝術領域與傳統產業的資源,傳承人文與土地共融的思維。
[1] <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是怎么来的>,知乎-生活的茶,婉悅,https:// zhuanlan.zhihu.com/p/128603712。
[2] <老學庵筆記 >,百度百科,陸游,https://baike.baidu.com/item/老学庵笔记。
[3] <范疇專欄—無法代代相傳的是創新力 >,buzzorange,范疇,https:// buzzorange.com/2015/03/16/the-creativity-is-related-to-our-culture/。
[4] 范疇專欄,同上。「掐指一算,一個華人一生 80 年當中,只有 3 年是屬於自己的:0 歲~22 歲屬於父母,22 歲~25 歲屬於自己,25 歲~50 歲屬於子女,50 歲~60 歲屬於父母(養老),60 歲~80 歲屬於子女(期望子女的供養)。如此代代相傳,本身就個性壓抑的父母,無從培養孩子的個性,三代之後,創新力就從這個家族中消失了。」
[5] <反華>,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反華。
[6] <【投書】華人文化傳統的惡性循環>,雨蒼,獨立評論@天下,https:// 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69。
[7] <究竟,法國人放多少假?——羨煞台灣人的特休法規,正是法國「競爭力」的來源之一
>,邱奕捷,換日線,2019/4/15,https:// crossing.cw.com.tw/article/11588?utm_source=media_linetoday&..._medium=affiliate&utm_campaign=media_linetoday-affiliate-line_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