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文化免疫系統會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究竟失去了文化生活會有什麼變化?這是沒有人在煩惱的事情,往往僅有少部分教育者、藝術家、哲學家、政治家會思考的事情。一般來說大部分人都無法察覺真實的文化是嗎?是的,這既是溫水煮青蛙的概念,通常在經過幾年文化路徑發展很多年,軌道漸行漸遠才會有人察覺,實際上更多人是選擇無感。原因是大部分人都認為文化無法賺錢,沒辦法餬口,對生活沒有影響。對這議題的回答是乎正確,也錯得離譜。

文化對社會的影響通常來得緩慢,文化的存在透明無色、無感、無形,失去文化的守衛,就有如人體失去健康的時候,不舒服、渾身不對勁。由此可見,文化對國家與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但是往往是最先被犧牲掉的元素。因為沒有文化人類還是能夠存活著,就像是失去健康人還是可以苟延殘喘。這些事實就像是老生常談一樣令人側目,更像是通訊群組常見的健康勸世文或早安圖,常常出現卻不被人注視。因為人們有更多「重要的事件」需要注視,有更多危機需要解決。

傳統文化衰退真正面臨的危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以及外來文化勢力的競爭。事實上面對失去文化,社會已經有更多的替代方案,無論是新媒體、新科技、新經濟等領域都紛紛以新文化來取代傳統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外來的和尚比較會念經,原有社會的矛盾與未爆彈都藉著分眾化新媒體分化掉、碎片化,以致於無法凝聚力量或變成化外之民。厲害的和尚透過難懂的AI技術把人類的慾望盒子解封,世界就變成慾望城市的樂園,眾人都變成情慾男女,常刷存在感、萬物毀三觀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世人已經失去傳統信仰與傳統文化的中介空間,真實文化被摧毀不僅是危機社會問題,基本上社會健康體質會輕易地受到外來勢力染疫、養套殺,內在不良因子也會趁勢誘發病疫。

一個社會的基礎文化體系就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來病毒入侵與平衡內部發病因子的維生系統。免疫系統被卸除之後就是病毒入侵,內部併發症也可能因而發作;文化乃是前端免疫系統,失去了文化抵禦能力,也就是被殖民、被統治的開始。在信奉的工具理性與政治正確的工商科技社會底下,文化領域先天不足後天匱乏,在國難之際最先被遺棄文。一旦全面失去文化之後,唯有被動式接受外來文化一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虛擬浪潮的觀察的沙龍
6會員
45內容數
由於疫情時代來臨,許多人事物開始浮動錯位,我們需要觀測現代進行式的虛擬病毒感染,藉此鎖定虛擬感染源與找出虛擬藥方,更可以藉著人文藝術、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傳統、宗教信仰、理性分析、心理治療、文化精神分析等角度來探尋解套方法。希望拋磚引玉,改善生活,耕耘心田。
2024/11/15
在此探討人工智慧(AI)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台灣應如何重新評估其在科技和人文藝術領域的投資重點,分析了台灣在硬體(如晶片製造)上的優勢,以及在軟體和AI應用開發上的劣勢,並強調投資人文藝術的重要性,以避免人類思維扁平化、失去創造力及多樣性。以下是一些核心觀點與論述:  1. 科技與硬體優勢的
Thumbnail
2024/11/15
在此探討人工智慧(AI)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台灣應如何重新評估其在科技和人文藝術領域的投資重點,分析了台灣在硬體(如晶片製造)上的優勢,以及在軟體和AI應用開發上的劣勢,並強調投資人文藝術的重要性,以避免人類思維扁平化、失去創造力及多樣性。以下是一些核心觀點與論述:  1. 科技與硬體優勢的
Thumbnail
2023/06/15
Mindscape : 102+120 GPS Fractal Turbulences 心象: 102+120 GPS 碎形亂流 我们是數位世界殘留的碎片, 數位碎形成為了我們的本質。 We are fragments left behind in the digital world, or t
Thumbnail
2023/06/15
Mindscape : 102+120 GPS Fractal Turbulences 心象: 102+120 GPS 碎形亂流 我们是數位世界殘留的碎片, 數位碎形成為了我們的本質。 We are fragments left behind in the digital world, or t
Thumbnail
2022/03/03
新冠病毒持續肆孽讓全球各地陷入更大層面的斷鏈,無論是航運供應鏈,商品銷售與產業都面臨極大威脅,旅遊住宿與相關娛樂產業經過兩年的壓抑也奄奄一息,依附相關產業而生的下游產業更是生死存亡,甚是直接淘汰GG了。這種演進讓人類社會益發依賴科技產業來進行交流溝通,因此科技更獲得顛覆性的改革與成長,以一年半載式快
Thumbnail
2022/03/03
新冠病毒持續肆孽讓全球各地陷入更大層面的斷鏈,無論是航運供應鏈,商品銷售與產業都面臨極大威脅,旅遊住宿與相關娛樂產業經過兩年的壓抑也奄奄一息,依附相關產業而生的下游產業更是生死存亡,甚是直接淘汰GG了。這種演進讓人類社會益發依賴科技產業來進行交流溝通,因此科技更獲得顛覆性的改革與成長,以一年半載式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沒有跟產業連結 上一篇說從生活文化中發想創意,卻沒有跟產業連結的案例,這裡將闡述文化創意的真義。文化是一群人生活的共同表徵,相同的意識跟行為,這就是文化,在其中想出一新的創意,也僅是個人的創意,要經過大家的長久認同,才能夠再轉化成為文化。否則就只是單純的創意,屬於自己的,而不是大家的,也就不能稱為
Thumbnail
沒有跟產業連結 上一篇說從生活文化中發想創意,卻沒有跟產業連結的案例,這裡將闡述文化創意的真義。文化是一群人生活的共同表徵,相同的意識跟行為,這就是文化,在其中想出一新的創意,也僅是個人的創意,要經過大家的長久認同,才能夠再轉化成為文化。否則就只是單純的創意,屬於自己的,而不是大家的,也就不能稱為
Thumbnail
在現今全球化的社會中,文化多樣性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跨國交流、移民、觀光等方面,文化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文化作為人類的DNA,深深地扎根於每個人的生命中,並且影響著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
Thumbnail
在現今全球化的社會中,文化多樣性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跨國交流、移民、觀光等方面,文化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文化作為人類的DNA,深深地扎根於每個人的生命中,並且影響著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
Thumbnail
當一切變得泛意義時,這一切的意義,幾乎沒有意義可言。當我說這句話時,你可能覺得很饒舌,很矛盾,很叫人不解,直問著什麼意思?喔,就一切的意義變得很虛化,幾乎稱不上意義。有意義重要嗎?你可能接著問,當然重要,可是呢?事實上,當一切變得沒有那麼意義,你只是想著自己生活的正中心,是否有著意義可言?
Thumbnail
當一切變得泛意義時,這一切的意義,幾乎沒有意義可言。當我說這句話時,你可能覺得很饒舌,很矛盾,很叫人不解,直問著什麼意思?喔,就一切的意義變得很虛化,幾乎稱不上意義。有意義重要嗎?你可能接著問,當然重要,可是呢?事實上,當一切變得沒有那麼意義,你只是想著自己生活的正中心,是否有著意義可言?
Thumbnail
當我們確認了文化屬於經驗性的事物,並且是在人具有一定限度的自由意志的選擇認知下才能辦認出文化的特殊性之後,關於「文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被人們關聯起來的?」,這個問題將是理解文化本身最核心的部分。
Thumbnail
當我們確認了文化屬於經驗性的事物,並且是在人具有一定限度的自由意志的選擇認知下才能辦認出文化的特殊性之後,關於「文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被人們關聯起來的?」,這個問題將是理解文化本身最核心的部分。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2020年前後,相繼出現了許多末日存亡與傳染病有關的電視電影節目,「屍速列車」、「末日之戰」、「李屍朝鮮」。榮格曾說「集體潛意識
Thumbnail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2020年前後,相繼出現了許多末日存亡與傳染病有關的電視電影節目,「屍速列車」、「末日之戰」、「李屍朝鮮」。榮格曾說「集體潛意識
Thumbnail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Thumbnail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Thumbnail
文化,即是直至最終得到一種穩定且循環的固定生活模式後,隨著人類對生存需求的意念,所匯聚出來的聚落型社會的表象。 也就是說,先有人類聚落的形成,才會有文化產生。而且在邁向文化誕生的過程以前,這個人類聚落很可能會遭遇各種正面或者負面的衝擊,間接或直接影響未來文化發展的走向──在奇幻,也是同樣的道理。
Thumbnail
文化,即是直至最終得到一種穩定且循環的固定生活模式後,隨著人類對生存需求的意念,所匯聚出來的聚落型社會的表象。 也就是說,先有人類聚落的形成,才會有文化產生。而且在邁向文化誕生的過程以前,這個人類聚落很可能會遭遇各種正面或者負面的衝擊,間接或直接影響未來文化發展的走向──在奇幻,也是同樣的道理。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Thumbnail
社會生物學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的行為既不是由個體,也不是由群體,而是由遺傳基因所支配的。人,包括所有的有機體不過是基因衍化的手段與工具而已,所謂「人是基因的載體」。這個觀點貌似能解釋人的「利己」、「養育」和「利他」行為,其目的都是為了使得基因能夠衍化下去。 這個立論非常有趣,但過於偏頗。我還是相信個體
Thumbnail
社會生物學有一種觀點,認為人的行為既不是由個體,也不是由群體,而是由遺傳基因所支配的。人,包括所有的有機體不過是基因衍化的手段與工具而已,所謂「人是基因的載體」。這個觀點貌似能解釋人的「利己」、「養育」和「利他」行為,其目的都是為了使得基因能夠衍化下去。 這個立論非常有趣,但過於偏頗。我還是相信個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